对于所有武汉人来说
这个春节可能是
记忆里最没有年味的新年
而对于铁路人来说
这个春运却是最特别的值守
武昌站劳动人事科副科长安玉娥一天都在接打电话,实时做好疫情期间全站信息登记。一遍遍确认管内各车间、中间站干部职工上岗人数及岗位分布情况,督导各车间(站)优化生产劳动组织。实时掌握全站干部职工身体健康状况,重点对出现发热、疑似、确诊、密切接触人员信息及时了解掌握,遇到问题及时上报并协调解决,做到一人不漏。每到饭点,她还不忘提醒大家,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勤洗手、分散用餐。
离汉通道关闭后,车站有了新的抗“疫”身份——“物资中转站”,车站工会指导员姬勇刚和客运车间党总支干事徐芳担当起“分拣员”的角色。1月27日至今,一直驻守车站,全国各地通过铁路运输到站的蔬菜、医疗药品等物资,他们都要进行装卸、分类、堆码、发放,物资基数大时,需要从吨精确计算到每斤、每袋,“觉得回到了学生时代,每天都要做数学题”,姬勇刚说。徐芳每天像陀螺一般,辗转在物资之间,与前来领取物资的单位核对清点物资品种、数量和规格。她说:“有天打开步数排行榜,发现自己在十几平米的范围内,竟然走了近2万步。”
邱维华是武昌站大花岭站调车长,今年46岁,共产党员。疫情期间,车站需优化生产劳动组织,仅保留部分必要岗位人员,他主动请缨,安抚好家人,留守车站,坚守调车岗位,第一时间将来自全国各地的防疫物资送达医院。1月28日下午,用于建设雷神山医院的建筑材料抵达大花岭站,早早做好准备的邱维华与同事们共同奋战,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第一批16吨防疫建筑物资防渗膜卸装。他说:“我们的城市生病了,这个时候更需要我们去呵护,搭把手,就过了。”
乌龙泉站值班员刘永辉的妻子是江夏区人民医院护士,疫情发生后,她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刘永辉扛起工作与家庭的重担,坚守岗位、呵护家人是他生活的重点,每天在工作岗位上接发280多趟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进路,实时联系机车司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万无一失。
他每天都会发微信询问妻子身体状况,告诉她老人孩子一切安好,不要担心。他打趣地说:“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除了做好本职工作,我也要为抱薪者抱薪。”
凌晨5点半,食堂里已出现忙碌的身影,设备车间陈仰光面戴口罩、身着白色工作服正在做卫生消毒,准备为大家做早餐。受疫情影响,家住外地的食堂工作人员们无法出行,他和另一名同事承担起重任,对食堂卫生进行把关,落实分餐制管理。
“关闭离汉通道当天,我们储备了一些肉品,昨天和配送公司协商又买到了鸡肉和猪肉,大家可以换换口味了!”口罩遮住了他的脸,却遮不住他宽慰的笑。
2月4日9时15分,行包车间计划调度室计划员陈洁正在和同事张斌核对有关调令和重点任务。抗疫以来,计划调度室工作人员认真编制《防疫物资运输计划表》,严格掌握命令号码、车次、到达时间、件数、重量等,他们被称为千里铁道线上的“行包”指挥员,确保防疫物资的运输安全、顺畅。
截至2月2日,武昌站共完成5万余件重达770余吨救援物资及3千余件重达60余吨医药用品的装卸任务。
疫情发生后,武昌站组建了党团员突击队,保障防疫物资的装卸、转运,最大限度压缩作业时间和物品积压,完成了大量到达的生活医疗物资的抢运任务。在武汉市交通管制的情况下,积极联系,开行路用列车为管内各中间站干部职工送去防疫物资。2月2日凌晨4点,他们迎来了李兰娟院士带领的团队,在他们眼里这些天使为武汉带来了更多的希望,他们抑制住激动的心情,静静挥手目送李院士一行奔赴战场,期待李院士平安凯旋。
没有响亮的口号
没有华丽的辞藻
他们默默地坚守
武汉加油
来源:武汉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