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韩文青
图由受访者提供
除夕傍晚5点,在微信群里看到医院发布的驰援武汉倡议书,思忖了几分钟陈爱兰就报了名,又花10分钟和家人吃了年夜饭,她就出发了。“我的行李箱是常年备着的,说走就走并不难。”面对汉口医院早期的“战乱”局面,她说“我们就是来解决问题的”。她和队友们编写的氧疗指引为各大医院打破氧供瓶颈提供了重要帮助。这个走路都带风的女医生就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主任医师,也是广东首批援助湖北疫情防控医疗组组长,就在几天前陈爱兰刚刚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与队员们大年初一凌晨抵达武汉
说走就走,我们来就是来做事的
作为最早到达武汉的一批医务人员,陈爱兰曾预想了无数种糟糕的情形,但第一眼看到的武汉汉口医院仍超乎想象。病人汹涌而至,60多个病床的病区塞了80多人,医院呼吸科、ICU科等对口专科医生在前期遭遇战工作中大部分已被感染,当时管床的都是眼科、外科医生。连续作战已经使得这些医生疲惫不堪,在崩溃的边缘。“说不害怕是假的,但那时已经顾不上害怕、抱怨,我们来就是来做事的,来解决问题的。”风风火火、勇往直前、充满热情……这是广州的同事们一直以来对陈爱兰的评价。
氧疗指引打破各医院氧供瓶颈
在武汉工作首日,陈爱兰就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好多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只有40%-60%,而正常人则在95%以上。对于肺损伤的病人,低氧血症会引起气喘、口唇发紫,前几天还好好的,突然病情急转直下,缺氧引起多器官衰竭,几个小时人就没了。
多大的教授都要去搬氧气瓶
医院的中心供氧一般是按照病区30%的病人需要吸氧设计的,但现在是100%的病人都需要吸氧,供氧量肯定严重不足。怎么办?只能出动氧气瓶了!在现代化医院氧气瓶已经算是“文物”了,“我们医院是15年前有在用”,在非常时期氧气瓶不得已重出江湖。一个氧气瓶可供一个病人用2个小时,当时每个病人床旁都摆着三四个。搬氧气瓶成了医务人员那些天的每日功课,由于人手不足,“不管你是多大的教授,都得去搬”,陈爱兰也不例外,一百多斤氧气瓶,她搬上车推起就走,足迹踏遍呼吸科、急诊、留观室。
正是依靠这种原始的氧供疗法,几个濒临死亡的患者度过危险期。“武汉后来的政策是应收尽收,是非常正确的,医院哪怕只是提供基本的吸氧,都可能帮助病人熬过最艰难的阶段”,陈爱兰说。随后一批制氧机送来了,燃眉之急才得到缓解。
中心供氧、氧气罐、制氧机等多种方式去增加氧源;使用储氧面罩提高氧的利用;应用无创呼吸机作为呼吸支持……陈爱兰和队友们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各病区的特点,总结出《汉口医院氧疗指引》,为新冠肺炎氧疗提供了一套系统、实用的指引。这套指引在广东医疗队中被广泛转发,因为当时武汉的任何一家医院都不可能承受对氧供的极端需求,这也是许多医院在早期救治新冠肺炎病人时遇到的瓶颈。后来,这套指引对湖北各基层定点收治医院也发挥极大的指导作用。
分享工作生活点滴对医生来说也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方法
心理支持占疗效的30%
来武汉已经四十多天了,这也是与三岁小女儿分开最久的一次。就在记者连线陈爱兰时,她刚和女儿视频通话完,女儿在那头一直哭着要妈妈,陈爱兰笑着安慰,可挂断电话,眼泪就流下来了。和陈爱兰稍微多点接触,就能感受到她刚强外表下的温柔、细腻。有这样感受的不止是她的战友,还有她的病人。
许多来武汉支援的医生都有这样的感受,防护服一穿、护目镜一戴很影响与病人的沟通,与病人的信任关系也不容易建立,“不要让病毒把心隔了”,陈爱兰常这么说。看不到脸、没有眼神交流没关系,还有肢体动作和声音,陈爱兰查房时常会和病人们开玩笑,在他们耳边聊天,和他们握手,轻轻地拥抱……病人们要加她的微信,她来者不拒。
“病人的情绪一波动,耗氧量就蹭蹭往上涨;病人心理一崩溃,病情往往会急转直下……”近二十年的从医经历使陈爱兰意识到,心理干预在临床治疗中常被忽视,但其实对最终的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至少占到30%”,她说。
“对病人的鼓励和安慰,我们有时会用善意的谎言,有时实话实说,但也是有技巧的,让他既能知道自己的病情,又对生活充满希望,这其中最重要的技巧就是‘用心’,你是不是用心病人是能感知到的。”陈爱兰身体力行,也在影响其他医护人员,也影响着整个病区。“即使病人最后不治,他(她)也是走得有尊严,知道在自己生命的最后阶段是得到最好的照顾、最温柔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