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卫辉市城郊乡毛楼村农民正在田间抢种土豆,加盖薄膜。新乡日报记者 李青春 摄
科技助农 打通入户“最后一公里”
“滴,滴……”刘广亮的微信又响了。
作为河南省卫辉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刘广亮从2月2日开始带领农业科技专家团,跑遍了300多个行政村。
“俺家的小麦发黄,还成片成片地枯死,这是咋回事?”卫辉市安都乡庄和村一名农民通过微信发来求助。
指导意见很快出炉:年前没有浇水,麦田有些旱,现在刚刚浇过,叶子有些发干。“建议你喷洒叶面肥和杀菌剂,一亩地一小包就行,要适量。”
立春一过,新乡市就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生产,启动“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和“百站包万家”活动,指导农民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抢抓农时搞生产。
在滑县万古镇杜庄村的麦田里,一架无人机在空中盘旋,为小麦喷洒农药。“农管家”服务点负责人杜焕永正安排无人机操作手进行作业,“用无人机作业效率非常高,短短10分钟就能把6亩麦田喷洒完毕。”
滑县把传统的农技服务与移动网络结合起来,在河南省率先推出“滑县农管家”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平台上有一系列菜单,播种、旋耕、浇水、打药、机收等服务明码标价。农民手机“下单”,“农管家”照单“上菜”。农民选好项目后下单,平台就会将订单派送到指定的服务点,由服务点安排作业。
“耕地不用牛、收割不用刀、喷药不下地、栽秧不弯腰,这在我们滑县农村已成为现实。”安阳市委常委、滑县县委书记董良鸿说,稳粮食是责任更是使命,必须构建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使用,让我们打通了科技入户‘最后一公里’。”
脚上满泥土,手上看微信,线下线上全方位服务。在河南各地,正值技术管理的关键时期,广大科技人员利用电视台、广播、微信群、网络直播等形式,使远程指导与实地指导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线上答疑与当面答疑相结合,灵活开展生产服务、农资供应和农技指导,深受农户欢迎。
河南省卫辉市狮豹头乡雪白庄村农民正在春耕。新乡日报记者 李青春 摄
攻坚脱贫 描绘出彩河南新画卷
眼下,是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也是脱贫攻坚最吃劲儿的时候。
早春的老界岭,乍暖还寒,散落在山坡上、田埂边、房前屋后的山茱萸吐出金黄的花蕊。
“来呀,开始装袋喽!”
2月24日,农历二月初二一大早,春光融融。河南省西峡县石界河镇走马坪村贫困户方明振撂下饭碗,招呼着前来帮忙的亲朋和邻居,各自戴好口罩。
拌料、装袋、封口、运袋、码垛……车间式的流水线作业分工有序、有条不紊。
选在“龙抬头”这天开工,方明振用心良苦。
“全村7家贫困户,俺是头一家!”方明振说,往年过了大年初二,菇农们就攒着劲儿开种了;而今年受疫情影响,外购木屑不能及时运回,生产也无法如期进行。“熬煎啊!今年的收入从哪里来?俺还指着香菇脱贫呢!”
方明振的愁事也是镇党委书记黄磊的心结:全镇80%以上的贫困户依赖香菇种植,香菇生产一旦停滞,贫困户全部出列都没有底气。
“给大家出个题:如何在疫情防控中实现防疫与香菇生产两不误?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回木屑,尤其是要优先保证贫困户的种植需求。”黄磊通过党政工作微信群向9位村支书提出了要求。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镇9个村“各显神通”:走马坪村支书王明星与陕西省洋县对接,冬青树村支书宋银召与山西省万荣县搞香菇技术输出的徐国伟通电话……
木屑一车车运回村,方明振难掩内心的激动,大家悬着的心总算落到了肚子里。
在中原大地,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重大战果。2月28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嵩县、卢氏、淅川等14个贫困县,正式脱贫摘帽。
河南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也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初,河南有贫困县53个,贫困村9536个;贫困人口698万,数量居全国第三;2013年年底,贫困发生率为8.79%。
河南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史秉锐介绍,53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是河南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大成果,是河南脱贫历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节点,它标志着河南由此进入了再无贫困县的新的发展阶段。
“但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截至目前,河南还有35万贫困人囗、52个贫困村没有脱贫退出,特别是当前新冠疫情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带来了不利影响,提出了严峻挑战,不能有丝毫停顿和半点松懈。”史秉锐说,下一步,河南将紧盯剩余的“硬骨头”,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两手硬,努力实现脱贫攻坚的完美收官。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河南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加快推动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努力争取全年粮食丰收、农业农村运行稳定,筑牢“三农”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