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江苏省加强系统谋划和精准施策,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努力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用工、物流等方面困难,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稳定外资外贸,全方位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加快恢复,促进经济社会逐步回归正常状态。
从用电监测数据看,3月29日全省工业企业综合复工复产率达9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率达96%。从复工面来看,基本全部复工复产。工业企业员工到岗率达到91.86%。全省36万户服务业企业复工率为88.6%,其中批发和零售87.1%,住宿和餐饮业87.3%,其他子行业复工率基本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一、加强政策扶持,
全力帮助支持企业纾困解难
(一)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在全国率先出台综合性扶持政策,围绕减税降费、社保减免、金融扶持、用工保障以及供应链、产业链支持等方面,提出12个方面50条具体政策措施。为确保政策落实落地,便利企业办事申报,向社会发布《“苏政50条”服务指南》,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苏政50条”专窗,在省政务服务网开设“苏政50条”专栏,在“江苏12345在线”特设“苏政50条”服务专席,着力打通惠企利民政策落地落实“最后一公里”,切实增强市场主体对于政策的获得感。
(二)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贷款难问题。调整优化年度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方向,集中支持现代物流、科技研发、商贸流通、健康服务等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省现代服务业融资增信专项贷款余额达到60亿元。关注受疫情冲击最直接的住宿、餐饮、旅游等行业和小微企业等,强化完善帮扶措施。争取3000亿元支持小微企业再贷款额度,开设受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绿色通道”,进一步降低担保费率、设立风险代偿资金池等;支持发行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用于偿还或置换前期因疫情防控工作产生的项目贷款。
(三)切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经测算,落实各项支持政策预计将使全省企业和社会主体受惠超过1000亿元。其中,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可为企业减负近20亿元;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税率减税50亿元;阶段性减免企业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保险单位缴费543亿元,减征职工医疗保险单位缴费140亿元,阶段性降低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减收105亿元。
(四)强化对企业的精准服务。建立企业复工复产难题协调调度机制,设立专人专线、开辟在线咨询服务等方式,为企业答疑解惑、指导事项办理。高度关注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各方面诉求,加强企业用工供需对接,及时协调解决防控物资、运输、房租、工资支付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省发展改革委设立专人负责的电话专线,保障煤电油气供应,先后协调解决大唐南京发电厂等21家单位102辆货车、2艘货船的运输受阻等问题,并会同公安部门针对性做好油气管道巡护、电力线路巡检的人员车辆通行,切实保障特殊时期企业正常生产秩序。
二、坚持综合施策,
全方位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
(一)以产业链协同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全面提速。以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梳理出23条重点产业链、491家重点企业,摸排上下游配套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加强跨地区协同,全面梳理、精准打通供应链,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全面复工。重点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连接纽带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复工复产,促进柔性转产和产能共享。梳理分析省内59家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上近4万家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针对企业复产达产“堵点”,通过供需信息匹配和生产调度,补齐配套企业、产品、服务缺位,保障产业链畅通运转。
(二)打好稳外贸稳外资“组合拳”。江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给在苏外资企业传递了一封慰问信,鼓励外资企业共克难关。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推动外贸外资企业复工达产和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22条具体支持措施。做好出口退税、通关便利、贸易救济等服务,保障外贸企业产业链、供应链运转顺畅。免费为425家企业办理不可抗力证明825份、涉及合同金额32.59亿美元。目前全省外资企业复工率达95%,规上外资企业基本全面复工复产。同时,为促进疫情期间招商引资“不断档”,探索“云推介”“云洽谈”“不见面”招商模式,推动“屏对屏”洽谈和线上招商签约,疫情期间全省签约外资项目118个,预计投资总额143.6亿美元。
(三)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以设区市主城区和县域为单元,精准制定差异化复工标准,优先安排民生必需、风险较低的行业和企业复工营业。研究制定《关于支持全省商贸服务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引导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商贸服务业有序复工复产。目前全省8310家限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复工率96.6%,超市、便利店、百货商场复工率均超过99%。注重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加快复工复产。苏州市围绕纬创集团梳理出产业链“树状图”,对涉及当地的47家一级供应商、200多家主要二级供应商以及外地的6家重要配套商,逐一落实帮扶措施,目前绝大多数已恢复生产。南京市发放包括餐饮、体育、图书、乡村旅游等在内的7大类消费券,总额度超3亿元,促进消费、拉动需求。
三、强化就业保障,
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各类企业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劳动关系。制定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引导返乡农民工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和苏北农房改善等重点项目工程建设。举办网络招聘会,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挖掘供需潜力、提升配置效率,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加强输入地与输出地对接,对集中返岗人员实施“点对点”包车、包机和专列运输,确保安全有序直达。截至3月29日,全省累计组织包车运输10383辆次,专列运输42趟次、包机运输35班次,为企业直达送工18.42万人次。据中国移动通信大数据测算,去年农历腊月离开江苏的劳动人口总数为460.6万人,截至3月29日从省外返回江苏的劳动年龄人口为375.7万人,返回率为81.6%,比2月8日增加228.4万人,返回率提高49.6个百分点。
四、着力扩大有效投资,
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一)强化各类要素保障。推动各地、各部门在用地、用能、用工、资金支持、推进机制等方面为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创造条件,简化程序、特事特办,确保疫情期间审批不间断、推进不减速。进一步压缩优化项目审批流程,一般项目办结时间由原来承诺的15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时。
(二)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及时发布2020年省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实施220个省重大项目,年度投资5410亿元;排定年度150个省服务业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163亿元;下达年度447项省重点工业投资项目计划,年度计划投资2365亿元。有针对性地谋划实施补短板重大项目近200个,有效稳定了市场主体信心和引导社会预期。2月底时在建的118个省重大项目在建已全部复工,至3月26日又有34个省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其他项目力争6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
(三)加快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项目。针对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变化、主动适应,培育新的增长点。积极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264项重点智能改造项目完成进度快于全部项目平均水平。动态跟踪推进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25项国家工业强基项目和6项重点技改项目进展顺利。对50亿元以上省市重大项目实行“家家到”专题走访,积极帮助推进,目前有15项已开工,剩余3项积极开展施工准备,预计3月底可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