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危健峰 通讯员 杨松长 陈延荣
五华县龙村镇洞口村位于梅州最南部,与河源紫金县接壤,2016年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四年来,该村在广州市司法局的帮扶下,投入1500多万元帮扶资金,通过引进了创业基地、龟养殖基地等项目,以“复合型”产业帮扶变“输血”为“造血”,成功脱掉贫困村的“帽子”。
创业基地: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走进洞口村,远远就看见一栋两层的建筑,“思源富民创业基地”的红色牌子非常显眼。据介绍,该创业基地建筑面积有600多平米,目前引进了东莞的两家电子厂,工人有70多人,其中村里的贫困户占了一半。“洞口村有1000多户6000多人,劳动力比较富余,所以在产业帮扶这一块,我们就帮助村里建起了这个扶贫工厂,让村民和贫困户就近就地实现就业。”广州市司法局驻洞口村第一书记黄亚泉告诉记者,创业基地所在地以前是一个荒芜的河滩,基地建起后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更重要的是让贫困户务工增收、耕种养殖、照顾家庭三不误。
贫困户何彩凡,家庭成员共7人,她的丈夫5年前因病去世,自己一人带着4个小孩在家读书,生活困苦。驻村工作队了解她的情况后,帮扶她通过劳动技能培训进入思源富民创业基地就业。“在工厂干活,每月个工资在2500元以上,下班后就回家养殖肉龟。”何彩凡说,去年她还用挣来的钱将二层楼的房子装修一新。
定向养殖:山村里养出的“金宝贝”
“这些可是我的宝贝啊,以后致富奔康就靠它们了。”贫困户温利金的妻子王蓉,刚从创业基地下班,就马上回到自己家的养龟池里忙活开了。“肉龟养殖是我们新引进的一个项目,技术方面由华南农业大学支持,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进行推广,目前已经有20多户贫困户加入了养殖。”驻村干部邹国才告诉记者,通过市场调研,肉龟养殖的前景可期,龟养大后农户既可以卖掉,也可以培育龟苗扩大规模。
“我真的非常感谢广州市司法局的帮扶,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家哪有今天这样好的日子。”67岁贫困户温原香感动地说。温原香身患眼疾,其4个孙子都是在校生。2016年,驻村工作队资助发展资金10500元购买牛种苗,支持温原香养殖黄牛;现在他家的牛已经由原来的2头发展到了16头,2019年驻村扶贫工作队经报请上级批准,还奖励了一头带子的母黄牛给他。目前,温原香的牛群价值在20万元以上。据洞口村村主任温伟才介绍,除了定向养殖,扶贫工作队还推动五华县富村种养专业合作社、兴云种养专业合作社、龙村茗鼎茶业、光伏发电等30多个产业项目到洞口村,通过“复合型”产业形成长效的增收机制。
记者了解到,在洞口村人居环境提升方面,广州市司法局通过多渠道筹措社会资金600余万元,建成了“汉田大桥”,解决了洞口村“旱田自然村”人民千百年来出行难、运输难的困境;并完成了垃圾中转站、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通过帮扶,洞口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20户553人全部实现脱贫,推出贫困机制;村集体年收入由2015年的零,增加到了2019年底的37.9万元,村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3980元,增加到目前的13672.68元。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