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象村古榕大花坛上写着口号“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宁 杨再睿
在肇庆市德庆县,有这么一个村,用流行语来说,它有着“小清新”的村容村貌,吸引来客们“咔嚓咔嚓”拍照留影——它,就是位于德庆东南部的双象村。
作为肇庆111个省定贫困村之一,有着“小桃源”之称的双象村率先完成新农村建设,在精准扶贫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双结合中迎来蜕变。
A 党员引领 “破落村”蜕变“小桃源”
初次走进双象村,恐怕会让人怀疑,是不是来错了地方,这里怎么会是省定贫困村?——在村口特色路牌指引下,顺着水泥路前行,精致的小村落,处处是两三层高的白墙灰瓦民屋,墙外还彩绘了各式图案,仿若一幅浪漫的风景画卷。
数年之前,双象村却是另一副模样。因为没有自来水,每家都备有大水缸,用水需提前打水进行沉淀,村里处处是黄泥烂路,破败的空宅透出贫穷气息。
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东风下,2017年7月开始,该村全面推进村中“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从此,双象村脱胎换骨,村里铺就了环村水泥路,接通自来水进户,建起污水终端处理设施、农业休闲公园、灯光球场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就连垃圾分类智能积分平台也已落地运行。2019年,双象村在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考核中,名列肇庆市111个省定贫困村第一名。
双象村的新面貌与村党总支引领、党员群众齐心协力参与乡村建设密不可分。“村中的40名党员是双象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辉灵表示,双象村党总支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最终形成了“党总支统筹+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模式。
村委会门前小广场上,已有六百年历史的古榕枝干虬曲苍劲,枝叶茂密,就像一位时间老人站立于此,看时间流淌,见证了双象村从省定贫困村蜕变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古榕大花坛上,红彤彤的九个大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是这一切最好的注解。
B 从点到面 精准扶贫促可持续发展
2016年,中山市人民检察院帮扶工作队来到双象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经过集体努力,短短几年间,双象村从省定贫困村、集体经济“空心村”走向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据介绍,双象村全村有两个自然村,250户共103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52人,一半以上是五保户和低保户,只有11户有劳动能力。所谓靠山吃山,双象村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以种植肉桂、水稻和养殖业为主,村里无工业。
如何为村集体和村民实现增收?如何精准扶贫?中山市人民检察院驻德庆县武垄镇双象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黄征和队员文嘉棋在驻村扶贫工作上采取了点与面结合、扶贫工作与当地情况相结合的方式。
在精准扶贫种植示范基地,记者看到一台大型的农机设备停在不远处。据介绍,这是由合作公司润加倍农业有限公司出资购买的农机设备。黄征说,驻村扶贫工作队协助合作社与农业公司合作建设三期蔬菜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带动9户有劳力贫困户参与劳作,获得工资性收益21080元、百香果项目分红6061元。
在精准扶贫、帮扶村里贫困对象的同时,如何在面上也能为村里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黄征介绍,2018年年底,通过投资德庆县统筹小水电工程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8万元收入。
此外,考虑到两个自然村肉桂种植都在山上,开采运输纯靠人力完成,效率低下,驻村扶贫工作队正在申报山路建设报告,预计投入40万元,在两条自然村的肉桂种植区开拓十数条平整山路。黄征表示,往年每年村民靠肉桂种植产业收益在200万元-300万元之间,如果山路得以建成,村民收入有望翻番,“估计收益在600万元-700万元之间”。
C 造血机制 贫困户变身电商运营者
为助双象村建立“造血”机制,黄征与文嘉棋不断整合资源,打造出一条实现扶贫扶智和扶志三结合的路子。
在双象村,记者在多处看到“益象助农”的宣传海报。据介绍,2019年年初,驻村扶贫工作队牵头,找到科技公司开发打造电商平台,为当地农产品“带货”。
经过培训,如今,该电商平台由村里建档立卡的一般贫困户罗水群作为负责人,连同另外两位贫困户组成小组,共同运营。据介绍,运营至今的一年多时间里,共销售百香果、桂皮、其他农产品等超过10万元。罗水群表示,工作队建立的这个电商平台,不仅带动村里的农产品外销、有效为村民增加收入,且使自己增加了一门紧贴时代的技能。如今,罗水群只需要一部手机,即使在家,也能实现产品信息上传、入库、订单管理、售后等环节。
黄征指导贫困户使用电商平台
对话第一书记
中山市人民检察院驻双象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黄征谈精准扶贫:
调查研究在前 实事求是为纲
羊城晚报:多年的扶贫工作中,您认为精准扶贫工作有哪些值得分享的经验?
黄征:我不敢说有什么经验,诸多前辈以及很多取得成功的“扶友”已经总结出来给我们借鉴了。我个人的看法是,驻村干部到驻点村执行国家扶贫政策,是在千千万万个情况不同、条件不同、对象不同、方法要求不同的乡村追求相同的政策目标和效果,我自己也经历了两个地方(2013年,黄征在河源市紫金县驻点扶贫;2018年7月,黄征来到双象村),共通的工作思维就是:调查研究在前,实事求是为纲,方法策略为辅,群众路线为本。只要从实际出发去看待问题考虑工作,不唯上不盲从,不搞本本主义,到结束阶段总能够更接近工作目标的。
羊城晚报: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否有所调整?
黄征:国家战略方针已指出方向,就是从脱贫攻坚过渡到乡村振兴,驻村扶贫工作队就地转成乡村振兴工作队。因此,我们目前的考虑是,巩固和加强脱贫长效机制,进一步探索产业扶贫的更有效益和更有效率的方法,以项目为点,以相关产业为面,用以点带面的方法引导双象村在产业方面形成规模;同时强化与外界市场的有机联系,既帮助双象村的资源走出去,也争取让外界投资认可双象村的条件环境而愿意走进来。
数说成效
◆2019年,双象村集体收入由2018年度1300元增收至81300元,23户贫困户家庭年人均增收至10718.02元。
◆驻村工作队协助合作社与农业公司合作建设三期蔬菜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带动9户有劳力扶贫困户参与劳作,获得工资性收益21080元、百香果项目分红6061元。
◆驻村扶贫工作队申请资金投入50万元增建了双象村小学小礼堂、微型足球场及环形跑道、户外厕所,美化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