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唐珩 汪海晏
“以前,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一流的物理大桥。未来,我们要把港珠澳大桥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数字化大桥。”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说,把信息化、人工智能、数字化、5G等新技术应用在交通基础设施上面,全世界目前处于并跑阶段。一旦港珠澳大桥在智能化运营管理维护方面的成果出炉,不但可以为未来兴建的桥梁设施应用,还可以助力已经运营的桥梁进行智能化维护。
运用综合技术建数字大桥“新基建”的概念于2019年底出炉。不过,早在港珠澳大桥还没通车的2017年,交通运输部和科技部就建议,要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配合管养运行港珠澳大桥。2019年8月,“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技术集成应用”国家重大专项出炉。
“所谓集成运用,是要将现成技术进行集成。但其实现在有些技术还没有开发好,所以这是个开发和集成并重的项目。”苏权科说,“我们现在采用智能化手段,利用机器人、无人机、水下潜水艇等来勘察,然后把智能化数据,包括云平台、边缘计算、传输技术集成,以及AR、VR等可视化的手段运用起来,才全面检测从空中到地下,从水上到水下,从内到外所有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并进行综合评估。”
港珠澳大桥将通过研发智能化监测装置、评估技术分级预警、养护决策、建立运维标准、可视化等步骤建设成为数字化大桥。大桥数字化后,桥梁在环境和荷载作用下的变化、交通运行的状况都可以实时反映和评判。
跨江跨海大桥都能够受益苏权科介绍,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技术集成应用项目预计于2022年初步结出成果。届时,中国的桥梁智能化运维在国际上将处于先进行列,全国的跨江跨海大桥都可以得益于这些技术手段。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存量很大,但不少交通基础设施都到了二三十年的易损期。哪些该修,该什么时候修?利用智能化运维可以科学判断,也可以节省资源,争取效益最大化。苏权科说,二三十年前建设的桥梁一旦出现问题往往比较棘手,“现在每家桥梁业主单位都在做后期的完善工作,但单一的业主单位,建、管、养的力量都是很薄弱的。港珠澳大桥数字化成果出来以后尽快推广,可以尽快解决这些问题。”
建议增加大桥车流量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苏权科今年提交了一份《关于增加港珠澳大桥通行车流量的提案》。他建议,加快实施香港口岸停车场计划,提供足够的停车位,供内地和澳门非入境临时配额车辆预约使用,以刺激珠江西岸城市及澳门居民的赴港出行需求和提升出行体验,让更多的三地居民体验大桥世纪工程自驶游的乐趣。此外,为充分发挥港珠澳大桥在旅客运输方面的功能,苏权科建议重新检视现有车辆配额政策,以交通需求为出发点发放车辆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