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豪 实习生 周惠宇
图/视频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喻
陈学文个子不高,看上去很瘦,皮肤黝黑,但眼睛有神,说话铿锵有力。他是广州港新沙港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沙公司)的一名首席技师,今年是他从业的第28年,从一名普通的内燃机机修工到首席技师再到技术带头人,陈学文用“热爱”和“专研”诠释着什么是工匠精神。
陈学文是新沙港的一名首席技师,今年已经是他从业的第28年,从一名内燃机机修工到公司首席技师再到“南粤工匠”,陈学文的从一而终令人钦佩
“是一种执着,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对这份职业的热爱,让我努力追求精益求精。”他说。自从业以来,陈学文兢兢业业、力求创新,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完成技术创新项目62项,节约维修成本832万元,创造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获2017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南粤工匠”荣誉称号。此外,他还创办了广州港集团首个技师创新工作室——“广东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如今已成为新沙港的创新名片。
陈学文在工作室内
“一生只打这一份工”
1992年,18岁的陈学文从广州港技工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新沙公司机修站工作,从一名普通的内燃机维修工做起,这一干就是28年。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生只打这一份工”。
新沙公司码头功能齐全,各种流动机械120多台,老旧超龄设备多,维修工作压力非常大。作为一名机修工,看着自己创新、改造的产品能够很好的被应用,各种老旧超龄的“病机”经过他之手“起死回生”,这种 “满足感”是支撑他坚守岗位动力之一。
陈学文指导机械操作
让陈学文印象深刻的是,十多年前,公司进口了一批当时世界上技术尖端的设备,他是这批设备检修的主管。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码头的实际工况比较恶劣,这批进口高端设备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常常发生故障,导致机器无法正常运行。他与美国厂家进行了多轮的讨论磋商,然而,厂家坚持自己的设计,对于陈学文团队提出的优化改造要求不予采纳。随着故障的频繁发生,港口的正常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
“国外的机器再好,也要考虑中国实际的使用情况。中国人的创造力并不比别人差。”抱着这样的信念,倔强的陈学文开始自己动手,在两年时间内对设备进行了二十多次的整体改造,几乎把这套进口设备改为国产化,最终解决了机器“水土不服”的问题。这个整改项目还获得了“广州市第二届职工发明创新大赛优胜奖”。
陈学文指导机械操作
创办集团首个技师创新工作室
正是这种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热爱,很快,陈学文成为了机修站里公认的维修高手。为助力港口设备维修与改造技术转型升级,2014年1月,他筹办了广州港集团首个技师创新工作室——广州港新沙港务有限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
8月12日,记者来到该“劳模创新工作室”,面积约380平方米,其中技术创新室100平方米,精密维修总成室280平方米。 陈学文告诉记者,新沙港虽然不断转型升级,但仍以传统技术为主,因此工作室的重心是创新工艺,将传统工艺向智能化转变。
新沙港装卸运输的散货以煤和粮食为主,传统的提货运输方式是用装载机装自卸车,再运往距离堆场1公里的地磅过称,由于每辆的自卸车都有限载量,超载的自卸车还要返回堆场重新卸货。“这样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造成码头车辆堵塞。”
怎么才能保证装货车一次达到应装货物的重量?陈学文和工作室的小组成员研发出了装载机动态计量技术。运用这种技术的车辆,坐在操作台上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装载货物的重量,如有重量不符合标准,就地即可处理,无需再往返称重台。
“其实在这种技术研发应用之初,计量误差在10%左右,我们做了近1年的技术改进和优化,最终将计量精度误差控制在1%之内。”陈学文说, 2016年初,新沙港将全面推广实施这项技术,仅1年就减少生产费用约510万元。同时,该技术为散货码头实现全流程操作的真正数据化、透明化和智能化提供了数据依据。
七年来,工作室完成技术创新62项,获得5项国家专利,节约维修成本832万元,创造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2014年,因创新工作成绩突出,工作室被命名为“广东省示范性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打造了新沙港的创新名片。
陈学文指导机械操作
对话:校企联合打通技工就业“最后一公里“
记者:请您谈谈广东技工技能该如何传承发展呢?
陈学文:我创立这个工作室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人才,所以我建立了导师带徒制度,组建了52对师徒,形成了 1名高级技师培养1名技师、1名技师培养2名高级操作工的几何培养模型。通过导师带徒、自主学习、个别指导、个案研究、专题探讨等方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队伍。
对我来说,将自己的技能传承下去不仅限于码头工作,从1992年广州港技工学校毕业,2016年我又回到学校,成为了一名教师。我不仅会按照公司需求的方向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还会告诉学生自己在一线工作的经验,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
我想,如何让培养的人才能够更适应市场需求?校企联合打通技工就业最后一公里的通道。一件产品从设计到研发到制造,每一环节缺一不可,技能人才的工作就处在最后这关键的一环。技工的制造,就好像把美好的愿景变为现实,对技工技术、精神的传承,是让一个个美梦都成真的必要保障。
技能人才已经成为刚性需求,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广东开始进入“技能时代”和“高技能时代”,技工教育将像发达国家一样成为培养产业工人的主战场。
总策划:刘海陵 林海利
总统筹:孙爱群 孙璇
执行统筹: 郭启钊 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