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不断创造新奇迹,地标建筑越来越多。图为京基100大厦和地王大厦 人民视觉供图
统筹: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旭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即将召开之际,重大利好如期而至——10月11日,中办、国办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这一重磅文件在深圳各界迅速引发热烈反响。“《实施方案》的印发是中央支持深圳继续‘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重大举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备办主任樊建平说。各界人士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扬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坚定信心决心,勇担使命,不负重托,以实干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改革自主权
综合授权改革 “中国之治”新探索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旭
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支持深圳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有专家分析认为,中央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中国之治”的新探索。
“大礼包”破解缺地痛点
对于深圳而言,土地资源稀缺一直是城市快速发展的最大限制之一。近年来,无论是在产业发展还是城市建设上,这座创新之城一直探索推动空间节约集约开发利用,开创全国提升经济密度的先河。《实施方案》提出,支持深圳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委托深圳市政府批准。支持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
12日下午,深圳市委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谭刚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土地堪称深圳的“痛点”,和国内很多城市相比,深圳土地紧缺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依靠规模化方式,通过土地、空间横向扩张带动经济的发展。”谭刚说,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可通过转变产业结构,向空中、地下发展;而通过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实现精细化配置,也能进一步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出来。
此外,《实施方案》中支持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探索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市场化机制等措施,对于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深圳,都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认为,过去若干年里,深圳在城市更新中已对破解土地问题有了一些探索,在此基础上,根据《实施方案》,深圳可以加大改革力度,譬如对于违法建筑等问题,可以大胆先行先试,改革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
赋予更多省级管理权
《实施方案》第二十五条指出,广东省要积极为深圳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创造条件,加大行政审批、科技创新、规划管理、综合监管、涉外机构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放权力度,依法依规赋予深圳更多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第二十二条也提出,按程序赋予深圳占用林地省级审核权限。
“赋予深圳更多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这是深圳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自然表现。”谭刚认为,深圳作为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相关管理权限是一直存在的。比如前海,2010年正式成立后,中央就赋予其副省级的经济权限。
今年5月,《广东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发布,其中“点名”全省五大都市圈——科学制定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都市圈发展规划。而根据4月底深圳市发改委公布的2020年工作计划,深圳将加快推进深圳都市圈规划编制,协调莞惠河汕四市共同参与。9月25日,东莞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召开,提出东莞南部临深的虎门、长安、大岭山、大朗、黄江、樟木头、凤岗、塘厦、清溪9镇高水平对接和融入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探索与深圳共建“深莞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
“广东已明确提出五大都市圈的发展理念,在都市圈范畴内,深圳已经开始发挥作为一个超大型城市的辐射、带动、引领和示范作用。”谭刚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深圳已经有所作为,而不是囿于传统的以行政区划来划分的权限。”
关键环节更多自主权
记者梳理发现,除了赋予深圳更多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实施方案》中还多次提到“自主权”,包括“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按程序赋予深圳在干部和机构管理、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等方面更大自主权”“探索扩大办学自主权。探索扩大在深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事实上,深圳在干部和机构管理上已经有一定自主权,“赋予深圳更大自主权,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结构性怎么使用,不同部门、不同机构之间(如何安排),可能会授权深圳自主探索、先行先试。”谭刚说,“有一些任命,会不会让深圳市来代行?比如让某个层级的省管干部变成市管干部。”
宋丁认为,《实施方案》中对“自主权”屡屡用到“更多”“更大”这样的词汇,其实是鼓励深圳放开手脚、大胆尝试。作为保障措施,《实施方案》也指出,注重在改革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大胆提拔使用敢于改革、善于改革的干部;并且,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该容的大胆容,不该容的坚决不容。
谭刚表示,在中国即将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着力谋划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时刻,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一周年之际,中央印发《实施方案》,支持深圳在若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启动、开展综合改革试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科技教育
为创新之城添砖加瓦 有政策有路径有目标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沈婷婷
“《实施方案》透露出强烈的‘先行先试’信号,释放出热烈的‘敢闯敢试’信心,让我备感振奋。我今年40岁,和深圳经济特区同龄。四十年再出发,有政策、有路径、有目标,大有可为,亦时不我待。”12日,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黄源浩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如是说。不少深圳科技及教育领域代表纷纷表示,《实施方案》提出诸多新举措、新突破,鼓舞他们继续真干实干,为“创新之城”添砖加瓦。
谈科技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
《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完善技术成果转化相关制度”,对于高科技企业而言,无疑提供了更利于技术研发、技术产业化的优质土壤。
光峰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李屹博士表示:“深圳具有明显的务实精神,氛围开放包容,是一个很适合创业搞科研的城市。”他说,科技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
“打造保护知识产权标杆城市”,李屹认为,这是《实施方案》交给深圳的新任务。他说:“这个目标的实现将更有效地保护创新主体的创新成果、更强有力地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也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众多创新主体的研发积极性。”
黄源浩也谈到,《实施方案》重点提及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要求率先完善数据产权制度,探索数据产权保护和利用新机制,建立数据隐私保护制度。他告诉记者,将数据作为“要素”,肯定了其资产价值,并强调了对数据隐私保护的制度设计。这不仅对用户提供了保护,也将让数据经济产业得到更稳健的发展。
谈人才支撑:科创企业主动引才育才
《实施方案》提出,支持实行非竞争性、竞争性“双轨制”科研经费投入机制,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定向培养机制。
黄源浩认为,人才不能只来自于院校、实验室,企业、研究机构、高校和政府都要深度参与、良性互动、紧密合作,才能真正让各类科技人才活跃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各个环节,“科创企业在科技人才培养中要主动发挥积极作用,帮助人才持续学习、快速成长。”
据了解,目前,奥比中光团队超800人,研发人员占比达70%,硕博学历员工占比超40%,人才涵盖芯片、算法、SDK、光学系统等多个领域。来自海内外的科技人才,八成都在做关乎未来的事情——攻坚核心技术,抢滩未来场景。
作为坚持“技术立企”的公司,李屹表示,光峰科技一直以来深深受惠于深圳包容的城市氛围和营商环境、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方案》支持深圳按程序赋予深圳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权限,探索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审批流程,将进一步构建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制度。
深圳优必选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剑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施方案》的发布,不仅为深圳进一步推进先行先试提供了明确的路线图,也给广大科创企业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人才引入、扩大市场提供了巨大机遇,重磅“礼包”为科创企业创造更优质的制度环境、更精准的政策支撑。
谈办学自主权:推动构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
谈到“探索扩大办学自主权”,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陶一桃深有感触:“我们的大学要办成高水平的大学,就要有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运作模式。”陶一桃认为,目前,深圳在高校改革领域中还有很多改革与制度创新的空间。
她表示,高校改革中,生源录取、师资团队建设、课程设置等都需符合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要求。如现在不少国内高校和国外大学的合作都采取较简单的“n+n”模式,还未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实施方案》支持深圳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融于我们的教育体系及深层课程设置,培养既国际化又适合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优秀人才。
陶一桃表示,探索扩大办学自主权,鼓励与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合作,不仅对深圳有着重要意义,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同样意义深远。在她看来,未来深圳的高等教育,从招生录取、课程设置到师资招聘都要有重大的制度性突破,以综合改革试点的先行示范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立与完善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
金融市场
资本市场建设先行先试 更多优质投资涌向深圳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起
11日上午,深圳5万名“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中签个人全部抽出,这是数字人民币在国内的首次公开大范围测试,中签者可在深圳市罗湖区辖内已完成数字人民币系统改造的3389家商户无门槛消费。当天上午迎来“红包雨”的深圳,下午又迎来“金融政策大礼包”:新鲜出炉的《实施方案》,大篇幅提到金融市场改革创新,支持深圳在资本市场建设上先行先试。
沿市场化方向推进资本市场改革
今年8月,首批18家试点注册制企业上市,创业板市场再次启航。以此为重要标志,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也迎来了优化制度提质增效、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高质量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时期。
《实施方案》提出,支持在资本市场建设上先行先试。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试点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CDR)。建立新三板挂牌公司转板上市机制。优化私募基金市场准入环境。探索优化创业投资企业市场准入和发展环境。依法依规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认为,当前创业板注册制的推行只是第一步,深交所对标纳斯达克,无论规模、产品创新还是制度,都还有较大差距,要继续沿着市场化方向不断推进资本市场改革。
关于建立新三板挂牌公司转板上市机制,余凌曲则认为,新三板转板市场未来可以探索自动转板,改革方向是扩大进口、降低壳价值。“成熟资本市场反而上市更容易,但也更容易被市场淘汰,还是让市场自己选择。”
推动数字人民币研发应用
数字货币近年来广受关注,近日更是因在深圳大规模公测而成为焦点。今年8月,商务部官网发布《商务部关于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将深圳确定为试点地区之一。《实施方案》也提出:在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深圳下属机构的基础上成立金融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开展数字人民币内部封闭试点测试,推动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应用和国际合作。
余凌曲表示,数字货币具有技术导向性,将对深圳金融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发展等发挥促进作用,也能成为深圳建设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一个重要抓手。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当前深圳关于数字人民币的行动表明,数字货币在深圳已经有了较多应用场景,主要用于小额、零售支付,参与测试的主要是中农工建四大行。他表示,数字人民币内部测试工作进行顺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议有序扩大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更好地满足公众在数字经济时代对法定数字货币的使用需求。
对外开放的“窗口”将越开越大
《实施方案》中还提出,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在深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融资。开展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支持深圳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先行先试,推动完善外汇管理体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在深圳依法发起设立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在深圳依法合规获取支付业务许可证。推动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金融规则体系。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这将进一步推动深圳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让这扇对外开放的窗口越开越大。《实施方案》的出台,有力提升了投资者对于深圳上市公司的信心,周一深圳本地股集体大涨,即反映出投资者对于深圳企业的看好。
他表示,深圳作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城市,在进一步推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之后,势必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也将吸引更多优质上市公司。创业板改革及试点注册制的推进,也将使更多新经济企业登陆深交所,进而提高深圳上市公司的质量以及上市公司总体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