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璐瑶、实习生林少娟报道:非洲猪瘟、禽流感……动物间疫情风险如何防控?10月14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组,对广州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情况开展集中执法检查。
人大代表们建议,在全市建立统一的“收集-运输-处理”机制,形成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闭环”。
广州多年未发生本地源性重大动物疫情
14日上午,检查组一行来到广州市禺山肉类食品有限公司、番禺区西片畜牧兽医站、广州东部固体资源再生中心生物质处理厂、广州瑞鹏宠物医院等地实地调研。
在生物质处理厂动物固废处理车间,记者看到,车间内环境干净,无明显异味。工作人员熟练操作设备,短短几分钟,一头病死猪就被无害化处理干净。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处理厂动物固废处理可达40吨/日,大大提升了广州动物固废的处理能力。此外,广州还建成广东生活环境无害化处理中心升级改造项目,全市医疗废物处理能力达105吨/日及应急处置能力20吨/日;正推进从化无疫区动物隔离场建设。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马曙介绍,广州市动物疫病实现常年稳定控制,多年未发生本地源性重大动物疫情。
数据显示,2017—2019年,全市检疫动物及其产品19390万头(只);累计实施动物疫病监测21.1万项;累计实施动物强制免疫2.1亿头次(只次、匹次),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整体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5%以上,均符合规定标准。自2014年以来,全市没有发生人狂犬病本地感染病例。
建议闭环管理
调研期间,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引起了代表们的广泛关注。
当前无害化处理能力能否满足实际需求?广州市人大代表曹学文介绍,广州某屠宰场有一批病死猪需要无害化处理,但由于处理厂已经满负荷,只能先自行存放,“排队”等处理。现在,虽然广州的处理能力大幅提升,但如果出现集中暴发的动物疫病,怎么确保病死动物尽快无害化处理,减少存储风险?曹学文建议,希望广州制定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应急预案。
末端处理能力提升了,中端运输环节是否安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农村农业工委主任郑汉林在调研中发现,病死动物基本由各养殖场等自行运送到处理厂,收运环节缺乏统一的流程和规范。
“有的运送过程没有冷链,也不是专车专用。特别是夏季,大量病死动物尸体堆在一起,可能造成疫病的二次传播。这一环节的卫生安全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他说。
对此,他建议,希望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的“收集-运输-处理”机制,规范收运流程和标准,形成“闭环”,而不是让各单位自行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