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宇航 西篱 宋晓琪
大年初一凌晨三点,满载广东首批医疗队员的飞机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四点到达住地,队员们的新年第一顿饭,是泡面。“外面风雨交加,但内心满腔热血。”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师蒋洁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这恐怕是很多队员的共同感受。
于无声处,没有硝烟的战斗正在进行,逆行北上武汉的最美背影令人仰视……
此刻,全国已经行动起来。各省和部队的医疗队从四面八方朝一个地方集结,急需的医疗用品和生活物资源源不断运往湖北。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桂炎 摄
天亮了。武汉,这个曾经于1910年爆发武昌起义的英雄城市,这个“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九省通衢,街头巷尾,一片寂静,往日市民们“过早(武汉话:吃早餐)”的热气腾腾消失殆尽,车水马龙不见了踪影。但在这封城禁足、悄无声息的背后,有病毒肆虐的暗流涌动,有滋长蔓延的恐惧无助,有抗击病魔的激情高涨。
广东首批医疗队的工作地点,在汉口医院。这是武汉市最早的3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之一,此时正处于疫情的第一波猛烈冲击之中。医院的所有门诊全改成了发热门诊,许多医护人员都要去发热门诊轮值,剩余的医生只够开两个病区,共160张病床。而等着就医、住院的患者大大超过了这个数字。
尽管做了充分的吃苦思想准备,广东医疗队员们看到医院求医人满为患、确诊病人却一床难求的情况,还是有些意料之外,措手不及。发热门诊大厅、急诊室、留观室全都挤满了前来看病的患者和家属,不要说保持距离,连自主移动也做不到,基本被裹挟在人流里,难辨方向。有些人苦等七八个小时好不容易看上了病,输液时却没有一席之地,只好各自为战,举着吊瓶,在门口、在露天、在自家的小车里对付。这当中有新冠肺炎患者,也有许多人原本只是感冒发烧咳嗽,到医院一挤一等就是大半天,期间谁能够保证不出现交叉感染?不加大传染机率!
当地的医疗同行们已连续工作了20天甚至更久,超负荷的工作量和巨大压力,使得他们疲惫不堪。院领导班子5人病倒了3位,另外还有50多名医护人员被感染,有些病区甚至只有一位既非呼吸科也非重症医学科的医生独守岗位;医院原来的保安、保洁员和食堂员工,有相当一部分因为害怕不辞而别,空缺的岗位临时由行政人员顶上。看到从天而降的广东援兵,有些医护人员话未出口就哭了。
1月26日,广东医疗队接管的病区里,73名患者中重症的就占了55名;3名病危、20名上心电监护、10名使用无创通气治疗……而医疗队从广州带来的防护服只够用三天。医疗队领队、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郭亚兵说,当时的情况只能用“惨烈”二字来形容。
队员、专家胡国栋第一次进入病区时,留守值班的是院眼科的一名女医生,原有的呼吸科医护人员已有半数感染在接受隔离治疗。他立即进入状态,忙着熟悉危重患者病情、抢救设备,以及患者收治流程和电子病历管理系统。这时护士急匆匆跑来,说有一名危重患者心率已减慢至每分钟40次,伴有氧饱和度下降。他以最快的速度奔到患者床前,实施抢救,可一切都来不及了……尽管胡国栋尽力了,但仍然很难过。下班后,他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的话:“自责、内疚涌上心头。未及片刻,又再次去接收和处理其他危重患者……”这个晚上,他整夜难眠。
第一次到汉口医院呼吸6病区报到,医疗队一队的救治专家组组长、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陈爱兰得知,整个病区像是“一根马上要崩了的弦”,只有6个医生和15个护士轮班值守,他们就快要扛不住了!尽管广东医疗队有重症医学专家,熟练掌握呼吸机参数设置,甚至是人工膜肺ECMO的使用,但这里没有这样的条件。她感到了时间紧迫,责任重大。
着急、焦虑、担忧、各种不适应,在医疗队似乎有扩散蔓延的苗头,有些队员忍不住掉了泪。“我们也害怕,怎么可能不怕?但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让我们能比普通人更快克服恐惧。”这是郭亚兵的心里话。医疗队领导召集大家开了个会,郭亚兵平时话不多,但开了口便很有分量。他问队员们有什么想法,遇到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他说别忘了我们是为什么而来。队里的共产党员,在这个困难的时候尤其不能退缩,要带头走在前面。这个有温度的会议暖了大家的心,集中精力尽快开展有序的救治工作,让更多患者得到精心治疗、早日康复,成为共同努力的目标。
郭队长本人就是个标杆,他到武汉后几乎连轴转,向汉口医院负责人了解情况,并立即商讨病区接管方案;中午不休息准备防护讲课幻灯;下午作动员后,他作为国内知名感控专家,又给大家详细讲解个人防护要点,作示范;晚上去病房实地考察,回来后紧急召开医疗队各医院领队会议,接着连夜参与医生的值班安排。在队里,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先来!
汉口医院是综合性医院,临时改造成传染病医院,在分区、通道、流程等方面都达不到理想的隔离病房要求。污染区、缓冲区和清洁区之间是用柜子临时隔开的,能看到缝隙;三区之间的开门方向,正确的应该是清洁区的门向缓冲区开,缓冲区的门向污染区开,可这里都是反向的;区内连感应式水龙头都没有。现在要专门设置一个专科,收治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感控任务非常艰巨。
这成为了广东医疗队必须尽快解决的重要问题。
可病房早已经住满,根本不可能大范围施工,只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有限的改造。首批医疗队的几位资深队员——57岁的郭亚兵、51岁的何达秋、47的岁陈祖辉和46岁的刘大钺,承担了这个工程项目。
他们又是 “包工头”,又是设计师,先找工人把原来用做分隔的柜子搬走;再根据原有的布局,设计成两个缓冲区,改用彩钢板做隔断,装好灯,安好镜子,主要用于给医护人员脱防护装备,做好感控保障。
施工期间,工人们曾经因为害怕而打退堂鼓。陈祖辉拍胸脯向工人们说,相信我们医护人员,肯定能够保证你们做好防护,安全施工。最终说服工人,这才完成了改造工程。
医疗队开会的时候,大家都有稍稍松口气的感觉,赞工程质量不错。一名队员笑道:“刚来的时候感觉是‘地下室’,经过大家努力,好歹变成了‘三星级宾馆’!”这让几位设计师颇有点成就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感染控制专家刘大钺说,这是重建汉口医院医疗秩序的第一步。因为做好医院感控布局,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可是稳定“军”心、战胜疫情的重要一环啊!
情况很快出现了好转。广东医疗队和院里的医护人员拧成一股绳,使得运转十分吃力的汉口医院,增添了活力和动力,各地援助的医疗防护用品也在陆续到位。医疗队员们都按排班上岗了,这不仅让本院医护人员有了喘口气的机会,还给心怀恐惧的患者们带来了更多希望。
病区的工作比想象的还要繁重和琐碎,护理工作尤甚。输液、配药、导尿、下胃管、氧疗、上监护、观察病情等等,事情特别多。由于人手严重不足,护士们还要腾出功夫做保洁、为患者送餐、处理医疗垃圾,与医生合力频繁地为患者更换氧气瓶。在这里,干起活来男队员是钢铁汉,女队员也成了“女汉子”。一个班下来,花半个多小时脱下整套行头后,汗水早已湿透了衣服。
1月26日,首批医疗队员、南方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曾振华和其他两位医生匆匆走进医院三号楼第二层的6号病区,开始第一轮值班,扎扎实实6小时。外带穿、脱防护服等全副武装,做好清洁和消毒,那就得超过8个钟头。长时间精神紧张,精力集中,加之一身行头分量不轻,还不能吃喝拉撒,回到住处的曾医生看上去很疲劳,却笑着提醒同事:“记得穿上纸尿裤,真的有必要,不过就是走起路来挺沉的。”
队员刘浩作为呼吸科的资深护士,主动要求参加第一批值班,她觉得自己可以给其他科的护士“打头阵,摸摸底,回来后把情况告诉大家,好有个思想准备。”那天下午,他们三点半进病区,大约11点才出来,许是太忙了,许是要做的事情太多,他们觉得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
首批医疗队员中最年轻的小护士朱海秀是1997年生人,在汉口医院的隔离病区里,她工作的认真和技术的熟练深得大家肯定,而她面对电视镜头说的那句“不想哭,哭花护目镜就没法做事了”的话,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 她是广州中山三院的内科ICU护士,来武汉前怕远在河南老家的父母担忧,没有告诉他们。她的日记中有段话同样令人动容:“虽然我也怕,我还没看够祖国的大好山河,还未实现带父母旅行的诺言,但于国家,我是名党员,要勇敢、敢奉献。于医护人员,救护病人是我的职责。无论什么身份,我们都是中国人。”海秀,实实一个中华好女儿!
中山三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护士长段孟歧在武汉的第一个夜班,是1月27日晚。一位正使用面罩吸氧的患者,觉得喘不过气,陪护的女儿找到段孟歧,请她帮着调高氧流量。段孟歧连忙去了,将流量表旋至最大,流量表的浮标却没有变化,以为仪器坏了,换了一个还是一样。
后来才知道,由于患者多,氧气使用量激增,氧压跟不上。怪不得有些患者还在使用“炮弹”一样的吸氧瓶,这是很多年轻护士只听过没用过的吸氧设备。按标准设计,所有医院都是设定30%左右的患者需要使用氧气,但是现在病区100%的患者都要吸氧,全院一天供应80瓶氧气罐,无法满足患者需要,很多患者还在排队。最早很多倒下的患者,原因之一就是可能连吸氧的机会都没有。很多患者早期血氧只有百分之五六十,如果不能及时吸氧,就会呼吸衰竭而亡。
那天陈爱兰查房,发现一位86岁的老大爷血氧饱和度只有60%多,赶紧推来氧气罐,提高氧流量,看到大爷的血氧饱和度达到了98%,她说自己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喜悦”,因为:“改善氧疗是当时降低死亡率的一个最重要措施。”
可怎么才能改善氧疗呢?医疗队发动队员们想办法,先是中山大学校友会采购了15台制氧机,通过中山三院医疗队后续梯队带到武汉,又连夜送进汉口医院隔离病房,解了燃眉之急。
2月2日,广医附属一院广州呼研院钟南山院士团队,通过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捐赠了100台制氧机给汉口医院,因为处在春节兼疫情期间,物流没有恢复正常,好不容易找到送货人,钟院士还亲自题词给这家快递公司表示谢意。
这批制氧机解决了大问题。陈爱兰参与的专家组又制定了《汉口医院氧疗指引》,在三种供氧方法中,无创呼吸机重症患者可以“两路给氧”,救治工作逐步顺畅起来。
驰援武汉初期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重症患者量大,而患者的治疗方案几乎是一样的,多靠抗生素输液。怎么样才是切实有效的临床治疗?三天后,医疗队组织了第一次专家组会议。大家讨论的结果是:“抗生素使用一定要评估是否需要,尽可能不用抗生素。依照PCT或者白细胞的检测,如果需要预防感染,就口服莫西沙星一种抗生素;如果确实需要抗生素,单用静脉滴注。只有危重患者,才采用抗生素联合治疗。一些免疫丙种球蛋白、胸腺肽,也在专家组几经讨论后,决定只有合并细菌感染比较严重的患者才需要使用。
抗生素和抗病毒治疗方案做了调整,增强了用药的规范性与合理性,护士团队的工作量也有所减轻。在突发的传染病来临时,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才能够争取尽可能好的治疗效果。
在救治工作中,对患者是否使用激素,向来很有争议。但激素治疗又是新冠肺炎治疗中不能缺少的一种手段。除了轻症和普通型患者,重症、危重症患者临床上都缺不了激素。专家组讨论后定下了“小剂量,短疗程”的原则,这样既发挥了激素治疗有利的一面,又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副作用。
37岁的武汉民警余铭是广东医疗队在汉口医院收治的第一个患者。陈爱兰记得很清楚,那是1月27日。为了等一个床位,余铭在家熬了十天,全身无力,时有窒息感,住进医院时他的病已经很重,肺都白了,血氧饱和度不到80%。专家们给出的治疗方案里就有激素。此后,他的病情慢慢好转,经过近20天的治疗,余铭于2月14日出院。3月18日,余铭回医院复查。CT一层层的扫描结果显示,他的肺部炎症几乎全都吸收了,就像是枯木逢春,生机盎然。
为了挽救生命,广东医生有时会甘愿“冒一些风险”,超越诊疗方案给危重型患者用药,比如用更大剂量的激素类老药甲强龙。陈爱兰感叹:“要是没有当时的决策,就没有这些患者的康复。”
广州大本营时刻关注着武汉,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派出的第二批支援武汉医疗队火速集结,于元月28日、大年初四晚七点飞往武汉。
这批队员来自广东5个地市的18家医院,共147人。东莞的22名医疗队员,从发出“召集令”到最后确定,仅用了不到6小时,而报名者达109人。
往年农历正月初四,还是合家欢聚休假的日子,今年不同,相比疫情,其他都可以先放下。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传染病学主任医师张丽华参加过抗击非典,这次又报名援鄂。她的父母年迈,身体都不好。可是,“父亲当过兵,他跟我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这个时候,共产党员就得上。”张丽华说这话时,眼睛湿了:“我实战经验足,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协助当地因地制宜规划隔离病区、制订救治流程。”她凭着23年感染类疾病从业经验,再度走上战场。
和张丽华同一间医院的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李益明,似乎有更加充分的“入队”理由:“我是湖北人。在第一批被感染的医护人员当中有我的大学同学。这次疫情,我不上,谁上?”在组队后的培训中,他置身于认真听课的广东籍队友们当中,心里满是敬意:“我很想跟每个队友握握手,向他们道谢——在我的家乡遭遇疫情的时候,你们完全可以在家里陪伴父母小孩,在海边闲庭信步。但你们却毫不犹豫奔向武汉,只为献一份力、尽一份责,你们让我对爱国主义有了最直观的认识!”
也是湖北人的刘文辉,在广州市疾控中心任虫媒传染病组组长。1月19日他回黄冈老家探亲,疫情当前,他选择就地参战,后奉命在武汉负责相关消毒工作。“这个决定我没敢告诉刚刚怀孕的妻子,但我想给未出生的小孩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出发之前,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领队、中山六院副院长姚麟已经了解到,147名队员中的137人也将支援汉口医院,接管呼吸7病区,现有的72名患者,大约一半为本院职工,其中60%是重症,危重者6人。
虽然情况稍好于一队,但形势也很严峻,必须让大家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在飞机上,姚麟把即将面对的处境坦然相告,“大家都沉默了”,姚队长觉得,是一种“带点恐慌的紧张”,也是一种甘冒危险的悲壮。下飞机时,他同每一位队员击掌,不必再说什么,他们相互间都感受到了彼此的力量。
这种力量被后来的行动所证实。第二批医疗队于大年初六接管汉口医院7病区,倾力投入救治工作。第一周是最艰难的,有10名危重患者离世,很多患者说之前已经写好了遗书。医院发热门诊平时大概每天就诊的也就是30人,那段时间峰值达到每天1500到1800患者求医,是平时的60倍左右。住院的400多人中,70%是重症。
但队员们坚持下去的信念反而更坚定了,他们相信,通过努力,死亡率会逐步下降,更多的患者将恢复健康。
艰难时刻,姚麟曾经和队员们说过:“出了飞机的舱门,就是战场!”为什么说是战场?第一:确实可能有伤亡,就像打仗一样;第二:必须是团队作战;第三:任何一个人被感染,都意味着其他人被感染的风险增大,而减员任何人对团队都是损失。
初到武汉的那20天,姚麟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他总在想:怎么把细节做好,做得更完善。他说:“我怕自己没能做得更多,没能做得更好。”
在经历了最初的紧张、害怕、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甚至是灵魂拷问“应该救谁”之后,他们又经历了对患者艰苦的救治、真情的陪伴,见证了患者的好转和康复,也分享了成功的喜悦和患者的感谢。
姚麟忘不了,在病房里病人拉着他的手说,“姚医生你不要离开我!”那是信任,那是呼救,那是绝望中的希望。他要求医疗队员们都来充当心理咨询师的角色,经常在病区巡查,患者便会觉得没有被放弃,悬着的心才能放下。病区里有一对老夫妻,病情不同,被安排在对门的两个病房。爷爷症状轻一些,天天去对面看望奶奶。大家为他们实实在在的爱所打动,也很照顾两位老人家。结果照片传到网上,老夫妻一不小心成了“网红”,无数人关注他们,直到他们治愈出院。
在医疗队里,姚麟不单是队长,还是大家长,事无巨细都操心。因而荣获两个绰号:“姚爸爸”和“糟老头”。“有这样的绰号我也很高兴,因为大家是一家人。”一点不老的“糟老头”姚麟如是说。
这批医疗队护理组总负责人是中山六院胃肠外科护士长刘爱红。队员们都知道,她是湖北人,自从得知家乡的疫情,她就希望有机会回去参战。1月26日,医院准备组建医疗队援鄂,她迫不及待给护理部发信息:“我报名,让我去,我是湖北人!”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她这个护理组总负责人的“官衔”,也是她毛遂自荐得来的。
到武汉汉口医院后,医疗队要成立护理组,统一管理96名护理人员。他们来自不同地区的18家医院,相互不熟悉,大多数是90后。谁都知道管好这支队伍不容易,年龄最大、年资最高的刘爱红站了出来:“我来当护理组总负责人!”
刘爱红成了一群90后的“老大”。每次上班,总不时有人找她:“老大,我们组收了1个危重病人,要上呼吸机,设备带氧压不够,得赶紧协调氧气的问题。”“红姐姐啊,感控组需要护士支援,不然我们根本忙不过来”……“老大”红姐姐很沉稳,有条不紊地调度人员、协调各种关系,安排工作,组织日常治疗,配合医生抢救患者。一班护士有样学样,不觉都有序起来。
刘爱红的管理法宝,一是实地勘察,摸透护理流程的各个环节;二是以身作则,老祖宗传下的言传身教仍然最好使。40多天里,她抢着干脏活累活,对患者问长问短,和蔼可亲。大家休息时,她还独自回医院病房,了解和观察护理过程存在的薄弱环节,考虑如何理顺各项机制,快速制定相关制度和有效措施。三是“无规矩不成方圆”,科学管理才能高效。下班回到驻地,刘爱红还在忙,先后制定护理工作的各项制度、工作职责、流程等近200条。平时则严格照章办事。她说,只有这样,才能更加专业快速地完成各项操作,跟得上医生的指令,救治更多患者。
工作中刘爱红是护理人员的“老大”,生活中她是大家的“红姐姐”,电话、微信,和年轻人谈心,纾解他们的压力。有时候她真的感觉筋疲力尽了,但一走进病区又是“满血复活”,精力旺盛。医生和护士们的共同感觉是:“有爱红护长在,我们就像吃了定心丸。”
3月5日,大家听说刘爱红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都觉得是名至实归。
时间一天天过去,汉口医院的医疗队员们渐渐熟悉了新的环境,熟悉了新的工作,也熟悉了那些戴着口罩、有的从容、有的焦躁、大多数开始好转的患者。
蒋洁是医疗队中的小妹级别——“90后”护师,她的特点是喜欢微笑,即使隔着面罩,也让人感受到一股暖意。她的理念是:“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差,也希望把好运带给患者。”
尽管工作强度和精神压力,都是前所未有地大,蒋洁却坚持下来了:“7个小时穿着密不透风的隔离衣,不喝水、不上厕所,不停地核对药物,不间断护理患者,汗水模糊了护目镜,浸湿了衣裤。每次我脱下厚重的防护服,摘下N95口罩时,都有些胸闷、气短、头痛,但一想到还有那么多需要我帮助的患者,我就感觉干劲十足。”
或许老天还要给这个爱笑的姑娘更大的考验,在抵达武汉的第12天凌晨4点,蒋洁突然感觉眼睛剧痛,畏光、无法睁眼,她第一次感到了害怕:“我内心非常害怕,害怕自己不能继续与战友一起抗击疫情,害怕不能帮助更多患者。”她在日记里记下了当时的感受。这个旁人眼中的孩子,父母心里的宝贝,成长之快让人心疼!在自己痛苦的时候,她害怕的竟然是疫情当前,影响救治患者!好在经过检查,她的眼睛是消毒液灼伤,经过治疗很快好转了。
37床的患者田阿姨1月26日入院,曾经一度昏迷。情况好转后,她的血氧达到95%,心率是110。可田阿姨躺在床上一个月不敢下地。陈爱兰去查房时问情况,田阿姨才说:“我一下地,吃个饭心率就130”。陈爱兰是心内科专家,她发挥专长,对田阿姨做了心率干预,把她的心率降到了80多。第二天,田阿姨爬起来,独自跑到护士站去了,高兴得不行。
那天肖冠华医生值班,患者们的病情比较稳定,不算太忙。他得以挨个巡查了一次病房。患者中好些的急着问什么时候能够出院,复查核酸检测的打听结果,精神好的则多聊几句,唠唠家常,放松心情;见到病情较重的患者,他又抓紧时间问身体状况,嘱其放宽心、多休息。
也就在那天,肖医生给一位病情持续加重的患者调整了用药,加适量的激素。患者却急了,喘着气到办公室找他,说:“激素有副作用,我不想用。明天停了好不好?”肖医生从护目镜后直视患者,回答:“药多少都有副作用,但你现在需要用。我们从广东来,是来帮助你的,请相信我们,放心把自己交给我们吧。”
病人像吃了安定剂,二话没说,转身回去了,以至于肖医生还没来得及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清楚专业知识。他想:我应该说到他心里去了。他是信任我们的。果然!几天后,患者的脸上有了笑容,带着歉意告诉肖医生,气喘的症状明显减轻了。肖医生开心一笑,尽管患者没法看清他防护面罩里微笑的模样。
是的,对于患者,就要关心他们,常常安慰,常常鼓励。队员们一直在这样做,因为,有时信心真的比什么都重要,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心态好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一位病情好转的阿姨认出了刘浩护士,高兴地说:“……你们太好了,态度真好。你们太辛苦了!本来不是你们管的事,你们冒着生命危险过来救我们,我们太感激了,你们都是我们的恩人贵人!”
类似的事情天天都在病区里发生。也有人没能熬过最艰难的日子,万般不舍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更多患者的病情有了转机,这便是医疗队员们最大的欣慰。到汉口医院的第三天,医疗队员、东莞市中医院呼吸科护士罗良就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他们护理过的2床患者当天出院了!他欣喜地告诉前来采访的记者:“这就是我们奔赴武汉的意义,希望病区更多病人能陆续好转出院!虽然我们戴着口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看不到彼此的表情,但我在每个医生护士的眼中,都看到了无限的喜悦。”而队员们在这样的共同经历中,友情迅速增温,用肖冠华医生的话说:“我们也算生死之交”了。
第二支国家中医医疗队队长、人称“德叔”的张忠德,也派了3名中医教授到汉口医院参与会诊。中西医结合施治,疗效更有提升。中医对缓解患者气促、便秘等症状效果明显,而且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起了很好的抚慰作用,有助于患者减轻心理负担,以心理健康促进身体康复。
如今,汉口医院洁净的病区井井有条,大多数重症患者逐渐好转,有几位已经康复出院。医疗队员的一举一动患者们看在眼里,彼此拉近了距离。原先叫医生护士,现在改成了帅哥或小妹子。有位82岁的患者,耳朵不好,说话中气不足,却挣扎着要找广州来的张博士,说就是相信他。63床、64床两位阿姨竖起大拇指夸医疗队员:“你们个个都是英雄!”下午,护士在病房洗洗刷刷,一位女患者拿着手机边录视频边自配解说:“他们都是广东来的医生护士,太好了,我真幸运住在这个病区!看,我们的环境一天天更好了……”她真诚邀请:等这个战役结束后,别忘了我们,记得专门来武汉赏樱花!
2月21日下午8点,来自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多家医院及茂名市的170余名医护人员,组建第22批医疗队,乘飞机抵达武汉。队长余纳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也是广东援鄂多支医疗队中唯一的女领队。出发前她已经在医院战疫情一线坚守了多日,现在带领6家医院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赴武汉,对她来说又是新的挑战。
前往机场送行的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徐庆锋深情嘱咐大家:“充分发挥广东医务人员冲锋在前、救死扶伤的精神,同时做好个人防护,确保自身安全……让家乡人民放心,让你们的家人放心!……广东是医疗队最坚强的后盾,一定会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这批医疗队员中,有50多人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派出的,主要来自重症监护室、呼吸科、感染科等科室。
重症监护室第一个报名的护士是沈鑫,之前他“就怕医院不给我去,我是争着去报名的。这是很光荣的一件事,是医务人员的天职使然,也将是我人生的一份深刻记忆。”别看他长着一张娃娃脸。其实已经是2个孩子的父亲。同样是医务人员的妻子,给了他坚定的支持,同时再三叮嘱他做好防护。
祖国是靠山,家乡是归宿。几乎每一位医疗队员的背后,都有亲人疼爱入骨、深明大义的支持和关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疗队员们出发前,伴随《我和我的祖国》优美的旋律,清脆的童声悦耳动听。8岁半的小若瑾,用歌声送爸爸和叔叔阿姨们出征,她的爸爸是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晓锋。歌声停,小若瑾紧紧拥抱爸爸:“我爱你,爸爸。平安回来,早点回来!”小女孩忍住不哭:“爸爸是医生,武汉非常需要医生。”所以,她把亲爱的爸爸“借”给了武汉。
前来为儿子王晓锋送行的父亲今年68岁,他了解自己养大的孩子:“看到新闻里说湖北疫情那么严重,我就知道他会去了。”要说不担心是不可能的,但父亲也有不加掩饰的骄傲。他知道去武汉抗疫情意味着什么:“危险是有的,但概率比较小,即使摊上了我们,也没什么大不了。”
父亲特别嘱咐儿子:再忙也要记得写日记,这段特别的经历,该会成为一辈子的珍藏记忆。
王晓锋的妻子也来了:“肯定会担心他,我自己带孩子也会辛苦点,但是我们支持他去,武汉比我们更需要他。”何况她心中的丈夫一直都是这么热心肠,2018年丈夫援助非洲去了整整一年,还被评为援非先进个人。现在他又要出发了!
从粤西油城集合出发的茂名医疗队员,都穿上了茂名市卫健局特别为他们准备的迷彩羽绒服,这种大衣有可拆卸的马甲和毛绒领,方便队员根据气温增减衣物。前几天武汉下了大雪,羽绒服代表家乡的关爱。
队员中有茂名市妇幼保健院的3名女护士,她们“感觉很光荣,医院有那么多人,挑中了我们!反正都是上班,去湖北就是辛苦点。”3人中,外科护士小丽基本是在隔离中度过这个春节的。她1月24日从湖北老家探亲回江门,隔离了14天;从江门回到茂名,又隔离了14天。所幸一起返程的亲友都安然无恙。她说:“老家有需要我肯定要回去,隔离第三次,我也愿意!”
90后邱小芳是新生儿科护士,看着每天上升的确诊人数和死亡病例,看到前线医务人员那么辛苦,她就觉得自己应该参加战斗:“我单身,没什么牵挂,就报名了。”
产科护士严晓晴说了一句话:“前方有需要,我们就要去。”
年轻人是这支医疗队的生力军。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90后队员让人刮目相看。神经内科护士李晨2018年参加工作,为这次出征她启动了“智慧延时报告键”:报名时先放下不表,获批后告诉爸妈自己报了名,是否成行正在等待通知。至于去武汉后的情况,她打算完全适应一线工作后才报告即将启程。这样可少让爸妈操心。这个1994年出生的孩子说:“我们把工作做好了,也是发扬暨大的精神”。
神经内科护士洪子翔实实一枚小鲜肉,也是2018年参加工作的。女朋友担心他,话别时哭得梨花带雨。“等疫情过去了,我就带她去成都旅游。”他已经想好了弥补的方式。至于去武汉:“我就想去帮帮忙,年轻抵抗力好,也有专业技术,没什么好怕的。”这个大男孩,就这么勇敢!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黄凯丽和室友王怡舒,同为1993年生人,都是护士,这回一起报了名。王怡舒说:“我老家是河南驻马店的,就是武汉的下一站,兄弟城市有难,我能帮上忙,怎么也要去出份力。”
——他们,是90后的代表,也是90后的主流。
广东是中医药大省,中医治疗很有特色,并卓有成效,广受群众欢迎。“非典”期间,时年87岁的名老中医邓铁涛临危受命,担任省中医专家组组长。当时他所在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了73例SARS病人,主要采用中医药治疗。证实了中医不只是养生保健、治未病,也不是慢郎中,抗击传染病毫不逊色。这位于2019年以104岁高龄辞世的国医大师曾说,我们取得了零死亡、零转院、医护人员零感染、康复者零后遗症的“四个零”的成绩。“所以这不骄傲吗?就是用中医理论指导的。”老人家还充满期待地说:“21世纪是中华文化的世纪,也是中医腾飞的世纪。这是我的最大梦想。”斯人去矣,中医药长存,飘香四季。在此次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过程中,中医药同样大显身手。
此前提到的德叔,基于数十年对中医的热爱与钻研,也基于17年前救治非典患者的经历,以及自己被感染后,与非典的生死交锋,从容说道:“战胜疫情,我的信心很足。”这位曾被授予“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特记一等功”的功臣,带领中医医疗队在武汉的救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夕那天赶到武汉后,德叔觉得:“我只不过是换了个工作地点”。第二天一大早,他赶到金银潭医院。穿上防护服就进了病区,采集了28位患者的相关资料,了解他们的发病症状、流行病学史等,跟着是专家们的开会研判。
正月初二,专家组分为四组,德叔带队到了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进重症病区采集数据,“把重症患者都看了一遍”。这一天,他还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来自全国的专家顾问一起,讨论了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二版。
每天早晨6点多起床后,德叔都忙得不可开交:“我的工作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来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成员,要采集好临床患者的第一手资料,制定和修订国家推出的中医治疗方案;二来我们还援助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组建病区,共3个病区105张床,其中广东省中医医疗队管理两个病区70张床。”一天下来,工作时间长达十五六个小时,吃饭也是争分夺秒;晚上10点多回到住处,还要修改治疗方案,常常深夜一点多才能休息。
广东省中医医疗队共60名队员,上岗前将过去的培训归零,重新进行严格培训,合格了方可进病区工作。因为只有做好防护、杜绝感染,才能保证安全,完成任务。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对症下药,德叔往往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采用中药“组合拳”:汤药、冲剂、颗粒剂、中成药和注射剂,针对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在后续治疗方案中进行个性化调整。
除了吃药打针,中医治疗还采取了外治法,主要是针灸、按摩,打八段锦、太极等方式。曾经有焦虑得睡不着觉、腹胀得吃不下饭的患者,用了外治法之后,既能睡得着,又有了食欲。
遇到焦虑、紧张的患者,德叔现身说法,拿自己做例子:“我得过非典,现在还不是好好的,你们更要相信自己能够挺过去!”这话很有说服力,有时比吃药还管用。57岁的任女士是一名退休老师,1月23日发病后,被救护车送到医院,过后她形容当时的情景,说自己已经“嗅到了死亡的气息”。德叔接诊后,除了用中医手段对她施行个性化的治疗,还常常鼓励她,“我感染非典时,病情比你重多了,你看我现在身体不是很好吗?要有信心!”这些话成了任老师坚持下来的一股动力。她不再焦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20多天后,任老师出院时动情地说:“德叔一句话,赛过百味药。”
和在广州一样,德叔收获了一批武汉粉丝,这些患者都喜欢亲切地称他为“德叔”。
2月18日,德叔到武汉快一个月了,他们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总共收治了124个病人,出院跟转出的病人到18号下午刚好是50个,我们也感到很欣慰。从临床数据看,重症转轻症率有所提升、重症转危重症率有所下降。在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危重症死亡率方面,数据显示也较有效,我们这个团队,虽然是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病救人,但我们得到的是全国中医人的支持,是集全国中医人的智慧来制定诊疗方案的。”
当德叔随最后一批广东医疗队员回到广州时,已是4月10日。他的体重减轻了15斤,头上的白发也更多了。他却说:“掉几斤肉没问题,回到广州一个月又会长起来。而且,我年纪大了,还难得老来瘦。”他说得似乎很轻松,却让听者有震撼的感觉。顺便说一句,56岁的德叔一点不老!
2月26日,国家第二支援助湖北中医医疗队广东省中医院团队临时党支部书记、队长黄东晖在微信朋友圈有感而发:“今天来汉抗疫一个月了,神圣的使命感和沉重的责任感,让我们奋不顾身地投入到这场战役中。工作繁重又充满危险,但看到每位病友康复出院,内心充满成就感……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这位当年最早进入抗击“非典”战场的白衣战士,此时正在湖北中西医结合医院救治患者。离家之前,他给家人和同事留下这样一张纸条:“勿担心,我们会做好防护,打赢这场硬仗,待我们凯旋归来”。硬汉形象,跃然纸上!
平时生活和工作中,黄东晖就是这么一个人。1月29日,他不容商量,第一个进入隔离病区,见到许多患者病情严重,气息微弱,他的心情很沉重。握着患者的手,他细细看舌象、切脉、问病情,鼓励他们直面病情,配合医护人员积极治疗,争取早日出院。一位患者的声音细若游丝又充满期盼:“我还有救吗?”黄东晖坚定地回答:“相信我们!我们来了,一定会让你好起来的!”
忙碌的黄东晖此时还不知道,他远在国外求学的女儿是多么牵挂父亲,又是怎样为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她提笔给省中医院领导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很冒昧地写这封信给您,因为实在太担心我爸爸了。……(之前)我哭着恳请爸爸为了我和妈妈不要去,但是爸爸说他是主动请缨的,他是呼吸科医生,比其他医生更合适,更有资格参加这次驰援武汉的战斗。”
黄东晖2003年曾经在抢救重症非典病人时不幸中招,后来又做过甲状腺手术,现在50岁了,女儿担心爸爸身体吃不消。爸爸却向她保证会平安归来。“我明白这是他热爱的事业,他是军人的儿子,是优秀党员,这份责任和使命是流淌在他血液里的!我写信给院长,是想告诉院长,不仅我,我们家里都支持我爸爸的工作,希望通过爸爸和他队友们的努力,早日打赢这场仗,健康回家!”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荣源一字一句读完这封信,很久不能平静:我们有那么多慷慨参战的医护人员,还有这么顾全大局的可爱的家属,有什么理由打不赢这场战役呢!
黄东晖和同事们参考国家版中药协定方,仔细商定中医治疗方案。开始有些患者不相信中药疗效,黄医生他们耐心说服,他们才答应接受中医疗法。结果当然是“事实胜于雄辩”,中医药的疗效很快让患者们从“要我喝”到“我要喝”,病区内中药飘香,赞誉连连。广东中医生还对重症患者进行严格的辨证论治,一人一方,需要时还连线广东省中医院的专家团队,到3月1日已经进行了6次远程会诊,重症患者经会诊调方后,疗效都不错。黄东晖说:“一般一个重症患者会经历3到5次调方,以保证诊疗方案达到最佳。”
正当壮年的患者戴先生刚入院时,CT检查发现双肺炎症明显,咳嗽、喘气特别厉害,需通过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黄东晖及团队为他制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不仅为他开中药,还实施中医外治法,如耳穴压豆等。经过16天的治疗,戴先生活动后的气促明显减轻,已成功脱离吸氧机,也没有其他不舒服。
3月1日,黄医生一行到隔离病区查房,告诉戴先生:“我们很快会给你再做胸部CT、核酸检测,如果符合标准,你就可以出院了。”戴先生的激动和开心无以言表,短短41秒时间,他对医生连说了15声“感谢”。
“这段时间,我们在查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两句话,一句是感谢,一句是中药效果好啊!”黄东晖说到这里,有了笑容。患者的声声感谢,是一个人的感谢,是一家子的感谢,也是武汉人民的深情感谢。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采访黄东晖时,他说得更多的是中西医协同治疗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改善重症症状方面。中医药治疗可以有效减轻重症患者的主要症状,提高重症向普通病型转变的几率。此外,中西医协同治疗还可以缩短病程,减少医护人员平均作业时间,在节省医疗资源、人力成本上有优势。”这是他作为中医专家掏心窝子的话。
在这个中医团队里,还有这么一群来自广东省中医院的特别护理人,他们清一色是男子汉,他们都称得上是妥妥的“男神”,堪称“最暖逆行男团”。
他们之中,有第一时间退掉回家车票的介入中心护士长张明波;有吻别刚刚怀孕、还在孕吐期的妻子,奔赴一线的血液科护士长陈二辉;有接到征战号令,将相亲路转为战疫路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胸外科护士谢志佳;有和妻子不约而同各自报名去援鄂后,才相互告知的珠海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黎镇沪……故事各异,医心相同。
行话说:有了病,“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可见护士工作的重要。特别是新冠肺炎患者,不少人症状重,变化快,病情复杂,且因为其传染性而不能让亲人照顾和探视,更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和压力。此次疫情,广东省中医院考虑到男护士体魄强健、精力充沛,更能承受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同时男护士们平日的工作作风,就具备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特点,于是在派出的九批援鄂医疗队88名医护人员中,护士54名,男护士占了43名,约为80%,他们分别支援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荆州市中心医院、荆州监利县中医院等,所到之处,赞扬声一片。
广东省中医院始建于1933年,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中医医院之一,享有“南粤杏林第一家”的美誉。抗非典时期,医院救治了一百多名非典患者,护士长叶欣因救治患者感染非典,以身殉职,留下了“这里危险,让我来“的不朽绝唱,她的职业操守和大医精神一直为她的同事们努力传承。
这次组建医疗队的倡议发出不到24小时,医院护理部就收到300多名护士的报名请求:“我是党员”、“我还单身”、“我有‘非典’战役时的经验”、“我的孩子都有父母照顾”、“我有多年的急诊科工作经验,作为男生能够耐受隔离病房的高强度工作,我是支援湖北的最佳人选”……一个个毛遂自荐,当仁不让!医院的“杏林男护联盟”微信群里请战声如雷贯耳。
男护士们可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底气十足。医院现有191名男护士,占全院总护士的8.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 “男护士工作委员会”成立后,定期举办技能培训,开展学术交流,举行运动比赛,促进成长进步,练就了“十八般武艺”。他们还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提供医疗援助,“灾害应急救援队”应运而生,凝聚力和战斗力都是杠杠的!
1月27日(大年初三),首批护理男团抵达武汉。
在病房内,男护士个个化身“暖男”,不让巾帼。“好男儿、首担当”的护士长凌传仁是病房里有温度的“碎碎念”:“爷爷,今天感觉好点没有?”“阿姨,多吃点东西,增强抵抗力啊”……麻醉科护士陈汉利端来的一碗热腾腾的的面条,让八旬老奶奶出院时仍在感念他的细心;重症医学科护理组长苏文平,天天悉心照顾75岁的何奶奶,和老人家聊天,教会她强身健体的“八段锦”。转院前何奶奶拿出镜子、梳子,梳理好头发,要以最佳形象,与苏护士合照一张相。
男团护士们的中医特色护理在隔离病房也大受追捧:卧/立式八段锦、腹部穴位按摩、耳穴压豆、穴位敷贴、铜砭刮痧、开天门和火龙罐灸等中医特色疗法等无一例外。火龙罐疗法使得腰酸背痛的患者一身轻松;腹部按摩配合中药热奄包让患者觉得“太舒服了”;而咳个不断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疗法后安然入眠...... “热退了,咳嗽减轻了,吃得下饭了,睡得好了”,是患者们最直接的感受。
54个日夜艰苦值守,男护们圆满完成了医疗救治任务,当医疗队返穗通知下达时,他们又纷纷请战,要求转到雷神山医院病区继续工作。张明波、陈汉利、王军飞、陈名桂、何明坤等五名男护的请求获得批准。有记者问他们,何时是归期,他们的回答一致:疫情结束,便是归期!
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隔离病区,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援汉医疗队以中医药扶正祛邪、既病防变的特色,对患者实施辨証施护,广受好评。如果有疑难问题,他们还及时和广州院本部的护理部专家、护士长等人进行远程视频,探讨如何调整和优化中医护理方案,获取技术支持,这样底气就更足了。
医疗队的中医护理特色技术,如耳穴埋豆、腕踝针、穴位注射、穴位按摩、穴位贴敷、刮痧、中药沐足、颈腰椎养生操、龙氏呼吸操、腹部按摩六法、八段锦、五音疗法等等,尤其为患者们所称赞。
队员何爱华护士发现患者张阿姨一连几天焦虑不安,只能依赖安眠药辅助睡眠。她除了好言安慰,还用耳穴埋豆疗法为张阿姨疏通经络。她拿镊子夹起用胶布裹住的王不留行籽,贴压在张阿姨耳廓的穴位上。几天后,张阿姨的焦虑和失眠症状大为缓解,不吃安眠药也能睡好觉了。
主管护师胡娜在查房时,发现4床阿姨总是用手扶着腰,坐卧不安。仔细询问,原来阿姨的右腰部疼痛伴行走障碍,引起情绪紧张。胡娜遵医嘱对阿姨施以腕踝针治疗,阿姨腰部的疼痛明显缓解,整个人也慢慢平静下来……
医疗队员们别离广东,云集武汉。分开看,他们是平凡世界里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个体;合起来,便是2020春天感动中国的最美群像。
桑岭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这个名字一般人不熟悉,但一提他的老师,那便是尽人皆知——钟南山。他虽然只有39岁,这些年却已是身经百战:甲流、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广东抗击重大呼吸系统疾病的大战硬仗,他都参与其中。
这次战疫情,桑岭成为最早赴武汉参与救治的广东医生。1月23日,他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的紧急通知,当晚就赶到了武汉,参与首批国家卫健委抗击新冠肺炎专家支援队在金银潭医院ICU的救治工作。
“太难了!”回忆当初的情况一言难尽,桑岭说了三个字。患者太多,重症太多,医护不足,医疗设备缺乏。病房里,病床警报设备不停地响,病房外在不断加床,常常是患者还没转出去,下一个病人就在门口边抢救边等床位……他到的头一天,病房就有四位患者撒手人寰。别说患者,医护人员也情绪低落。 桑岭的战场在医院七楼,集中了最为严重的病人,16张病床全满了。他心里难过,给钟南山院士打电话,钟院士除了给他一些诊疗建议,还对他说:“静下心来,我相信你可以。”
桑岭当时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先救活一个再说。三天后,也就是1月26日,桑岭他们团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成功为一名垂危患者上了人工膜肺ECMO,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了;另一件是一名患者成功拔管,成为ICU病区第一个成功拔管的患者。 信心回来了!士气高起来。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武汉期间,视频连线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线的医务工作者,慰问大家,勉励大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桑岭和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医护团队一同参加了视频连线。
当天,心情激动的桑岭在朋友圈表示:我们可以向习主席保证,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打赢这场战役!
有人看桑岭长着一张20多岁的脸,奇怪他怎么能“混”进老将云集的国家专家队。他一笑,很快让事实证明了自己的成熟,不仅在于有16年的重症医学救治经验,还因为是钟南山院士言传身教的学生。
桑岭强调工作必须有序,重症监护区更不能乱,要把患者每个阶段不同的治疗都做好,包括细节,一乱就什么都做不了。
有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转来他们病区已经是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因为资源紧缺,没法给他用上人工膜肺。情况危急,但桑岭认为:“(这并)不代表就没戏了。”他在广州时治疗过很多类似的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按指南操作治疗,做好每一步,绝大部分患者都能救过来。桑岭带着团队不分日夜,一步一步,做到最好,这位患者终于转危为安,成功拔管后转到了普通病房。
在紧张救治的同时,桑岭发现:医院基建方面很快有了改善,新的液氧站建起来了,能够满足全院的氧供,管道和电力也在各方支持下恢复正常。他感慨地说:“将多个医院改造成重症患者集中治疗的医院,让各个地方的医疗团队打包接管,让所有的重症病人都能得到救治,可以明显感觉到整个疫情局面打开了,这是我们国家最伟大最厉害的地方,中国做到了!”
作为国家队队员,桑岭参与了《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管理专家推荐意见》的撰写,专家们共同为医疗救治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流程指南。
3月12日,钟南山院士与医院重症监护团队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美国重症监护方面的专家进行多方视频连线,分享中国救治新冠肺炎的经验。作为团队在武汉临床一线医生,桑岭也参加了。
3月18日,在广州市第46场新闻通气会上,有记者问钟南山院士,如何评价疫情防控中年轻医护人员的表现,钟院士点名表扬了两位年轻医生,一位是桑岭,另一位是桑岭的同事徐永昊。可以说,他们是年轻医护的优秀代表。
江华经过三次请战,才争取到了2月21日赴武汉的机会。但这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内科部副主任、血液肿瘤科学科带头人万万没想到,之前在广州奋战一线,此刻却被派到广东医疗队武汉指挥部,负责医疗信息统计报送。
原来,指挥部成立后,每天要统筹协调各批医疗队的工作,汇总报送工作信息等。但初期因缺少临床医学背景专业人才,报送统计数据和工作信息,经常要拖至深夜两三点才能签发。为改观这种局面,指挥部决定抽调江华等三名医护人员前来负责此事,由江华担任医疗信息组组长。
既然需要,那就上。江华来后,很快主持设计了一个简洁明晰的统计表格,既能跟以前数据进行对比,又能减轻联络员工作负担,缩短工作时间,提高效率。短短几天,指挥部就基本做到了每晚12点前签发工作日报。
当时,广东已经陆续派出10多批次医疗队到武汉,但究竟还要派多少人多少支队伍最合适,前线指挥部有必要为后方领导提供决策参考。江华通过疫情大数据分析,对此给出了较为准确的研判。
江华在他的战地日记里写道:“每一个人,都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的辛苦付出,没有怨言,没有喊累……每一个人都像一个机器上的部件,哪怕是不起眼的螺丝钉,但都尽心尽力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作用,保证了疫情防控战的有序和持续向好!真正体现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钉子精神’,我就是这样一颗平凡的螺丝钉。”
前线指挥部的同事却说:“他是一颗不平凡的螺丝钉,利用医疗信息大数据和深厚的医学专业知识来分析预测新冠疫情,干得非常出色,给领导提供了很多决策参考,他就是我们指挥部的‘智慧大脑’。”
在武汉战疫情一线,作为广东援鄂第24批医疗队队员,广东省人民医院、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科主任尹平的岗位有些特殊,但工作同样重要。2月24日抵达武汉后,经过三天培训,他带领广东省人民医院5人小分队进驻武汉亚心总医院,他们既要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和引导,也要帮助一些医护人员走出心理困境。尹平说:“心理医生不是拯救者,我们只是来和武汉人民并肩生活、并肩战斗,用专业素养帮助陷入困境的人更好地完成这场自救。”
3月1日,尹平首次进入隔离病房会诊,遇到了这么一位患者,天天要求:“医生,再给我做个心脏检查吧!”他感觉胸闷、心悸、失眠,总担心是新冠病毒侵害了心脏。然而反复检查并没有发现心脏问题,无论医生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
仔细和这名患者聊,尹平发现他有点习惯性焦虑,这与患者长期从事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有关,他总担心出事,几年前开始服用抗焦虑药物,又担心药物有副作用,吃吃停停,难以奏效。
尹平耐心引导:“你现在的症状其实是焦虑的一种表现,不是新冠肺炎的心脏侵害,这样过度焦虑会干扰免疫功能,反而不利于治疗。现在你的状态,也有以前焦虑情绪的叠加,需要转移注意力,积极配合药物规范治疗,稳定好情绪“。患者若有所思,似乎听进去了。
后来,病区主管医生向尹平反馈,首批会诊的5名患者睡眠明显改善,精神也好多了。
第二天,尹平又到了危重病区,其中一名80岁的阿婆曾经有轻生行为。尹平在阿婆床边的椅子上坐下,倾听老人的叙说。
“死在医院算了,反正也好不了”,这成了阿婆的口头禅,她甚至拒绝进食。得病时间长,身体到处酸痛,阿婆没了治愈的信心。
尹平顺着阿婆的思路慢慢聊天,又帮阿婆联系上了家人。深入了解后,得知很难通过一次会诊解决问题。尹平对阿婆进行心理疏导,并特意交代护士长,继续做好阿婆的工作。
当天下午,护士长兴奋地发来一条信息:阿婆自己坐起来吃饭了!原来,她按尹平的指点,从细微处入手,主动告诉阿婆,她们同一天生日,拉近距离后,阿婆话多了,意外聊出护士长和自己远在国外的孙女同岁,儿子又和护士长的妈妈同年。“好有缘分啊!”阿婆一开心就有胃口了。
还有担心自己不治身亡彻夜睡不着觉的81岁长者、不想拖累家人而两次轻生的患者……尹平总是耐心听细细问,找到问题症结,让他们重新鼓起活下去的勇气。
心理医疗队分别在门诊区和医护人员轮休的酒店开设了爱心驿站,提供线上线下心理咨询平台。这天,尹平通过微信语音,接到本地一位女医生的求助。她从1月7日起,一直在做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和确诊病人的CT扫描,天天在前线,恐病心理日趋严重, 4次检查无事,还是一直服用达菲和莲花清瘟等抗病毒药物,“我知道应该停止吃药,但是我还是忍不住要吃。”她无助地倾诉。经心理测试为焦虑10分,提示存在中度焦虑。
在详细了解这位医生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个人成长背景及性格特点后,尹平告诉她,问题是综合性因素导致的,首先要减轻工作压力,让生活放松一点,同时也要清楚自己的心理特点,配合改善睡眠和情绪的药物支持。一番深谈后,这名医生接受了尹平的建议。
非典时期,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专门收治被感染的医务人员,尹平为自己的同仁进行心理干预。“和给其他病人做心理治疗还是有些不一样,因为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很容易感同身受。”
尹平的这段经历,也促使他在此次战疫情中,冲在了队友前面,将第一个会诊病例摊派给自己。“我比他们有经验,所以想先去摸清楚情况,了解危险程度。”尹平说,“作为小队的专家组组长,我得把队友平安带回去。”他坦言,不要把医生塑造得那么高尚、大无畏,其实医生也会紧张,也会感染、也可能受到伤害。不过因为自己经历得比较多,这次广东省又有严格的院感防控,他觉得心中有数,所以并不恐慌。
尹平觉得,到了武汉才真正体会到,当地人民和医护人员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武汉的医务人员是最辛苦的,时间长、压力大、睡不好觉,担心、疲倦、劳累,他们的家人可能也有生病的,本身也是这次灾难的受害者,却还要在一线工作,我们更要理解、关心和支持他们。”他知道,他们来对了!在这样的时刻,他们理应在战场。
为了节省时间,便于工作,防止感染,进驻汉口医院的不少医疗队员形成了一个共识:头发越短越容易打理,越接近安全。萌生了剃光头想法的肖冠华医生和曾医生一拍即合,女医生吴凤也表态加入,胡教授则将此事与抗战期间京剧大师梅兰芳蓄须明志产生联想:“我就削发明志吧,疫情不除,头发不留”。剃头这个光荣任务,他们交给了儿科护士葛静,因为她有在家帮爱犬“攀比”推过毛的实践,显然是最合适的理发师人选。
第二天休息时间,“剃光头工程”按计划实施。葛静果然不负众望,依次把四人的头发顺利剃光,还告诉他们:跟狗狗推毛,比这难多了!几个人相互欣赏了一番,都赞对方又帅又美!第二天去上班,真感觉头上轻松清爽,下班回来,清洗又快捷方便,也算是值了。
说句心里话,看了他们的光头照片,相信大家都会赞同帅加美的定论,但又有谁在点赞的同时,不是噙着泪花呢!在抗疫一线,乌发有型的医生剃光头或将长发飘飘“一剪没”的女医护,何止他们几个,人们每每看到,都在感动中祈祷:疫情赶快过去,美丽属于天使。
写到这里,肖冠华医生的公众号值得一提。他是个有心人,他的公众号5年前就问世了,叫“肖大夫的笔记本”,他喜欢记下自己的工作感受、医患故事、生活感悟,和他的亲友同事,特别是比他更年轻的医学院学生们分享。这次参加医疗队,他依然在记录自己,还有他的同事们的武汉之行。他觉得:这样的分享,能够为自己减压,给大家鼓劲。何况此次援鄂,一定会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值得纪念的经历。
没有想到的是,自从到了武汉,他的公众号大大地火了!59天里,他在微信公众号和今日头条号上,以个人日记、集体故事、采编访谈等形式,发布了自己创作为主的30篇抗疫故事,总点击量达5500万,几乎每篇故事都被媒体广泛转载采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这些文章都是他挤出轮班休息的时间撰写的。他以亲历者的身份,记叙身边的一线故事,成为这场战疫最前沿的记录者。《值班回来,队友跟我分床睡》、《来武汉一周了,我们也有点想家》、《最美编外队员》、《95后医疗队员》、《小汤山队员:17年后,我又来了》等等,都是有文有图有真情,白衣勇士们的形象栩栩如生,闪耀着艰难时刻人性的温暖与光辉,也向读者传递了必胜的信念。
每回图文更新,观看的网友都多达数十万,那蕴含真情实感、乐观生动的短文,不少人是含着泪看完的,跟帖的那些掏心掏肺的话,也瞬间让人泪目。2月16日,肖医生转载了《南方都市报》刊登的图文,名为“我们摘掉口罩后的样子”,照片是记者在部分医疗队员脱下防护装备后拍的,那一张张或秀美或英俊的脸庞,被护目镜和口罩勒出久久不消的印记,鼻梁上甚至留下一道道血痕,看着都疼啊!其中七张照片之后,还配上了这七名队员各自一段以苦为乐、爱岗敬业的肺腑之言:“我见过比照片更惨的时候”、“没脸见人了哈哈哈哈哈”、“是我本人吗”、“回去以后我一定要化妆,美美地拍一张”、“我希望能够给孩子做一个榜样”、 “我不是孤军作战,……背后是整个南方医院。即便有困难也是完全可以战胜的” ……,顿时戳中泪点,网络上掀起一股感动和感谢的旋风,不过一天时间,点击数突破700万。一位跟帖人说:“这一次,我真的哭了!哭的是你们的醉美!一定要好好保重!”另一网友坦言:“……心疼你们的同时也崇拜你们,站出来冲在第一线的勇气和担当。我在你们的城市广州,等你们凯旋”……
回家的日子真的到来了!自3月19日起,广东驰援湖北医疗队陆续返程。但高元妹还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重症病房忙碌着,不是不想家,从2月7日离开广州,到现在一个多月了,还在结肠癌手术恢复期的妈妈,以及两个年幼的孩子,都让她牵肠挂肚。走之前丈夫担心此去有风险,她实实在在地告诉他:“我也怕,怕出现意外,没有机会看着两个孩子长大。可是,家和国是连在一起的,只有武汉守住了,疫情才能得到控制,现在正是需要医生的时候,我怎么能不去?”她忍痛提前给一岁的小女儿断了奶,丈夫则忍痛选择了理解,选择了支持。
在医疗队,身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的高元妹,担任ICU医疗组组长,主要接管病情最复杂、感染风险最高的患者。
那些日子,高元妹每天四点多起床,利用上班前的两三个小时,查看工作群中有无患者病情变化的反映、回复诊疗意见、对病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查找国内外文献,连线广州大后方讨论病情……这样抓紧时间,工作效率高,等于每天多上半天班。
回到医院,高元妹不顾感染的高风险,坚持每天两次进出隔离病房,而且一待就是几个小时。上午带着团队查房、开医嘱、做治疗,下班前再次到病床边查看患者的情况,据实制定和调整每个患者的诊疗方案。她说:“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快,白天的治疗是否有效,晚上会不会有变故,下班前不看一眼,我不放心。”有一天下班前实在太累,高元妹犹豫着要不要再进隔离区,但想想还是放不下,穿好防护服又进了病房,结果发现一个患者出现心衰,她立即组织抢救,待病情平稳了才离开。
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病情时刻都在变化。而患者从入院起便无法和亲人相见,只能通过医生传递消息。高元妹作为医疗组长,每天都需要和一些患者家属联系、沟通。几乎每一次,高元妹刚说明自己的身份,电话另一端的家属就禁不住哭出声来……
高元妹对这些家属们的心情感同身受。她多么盼望每次转告的都是患者病情好转的消息,可实际上她之所以和家属联系,大多是因为他们的亲人病情转危,情况不好,要有最坏的思想准备,而最艰难的更是报告噩耗。“……万一病危,或是走了,很可能连家人最后一面也见不到……”她理解家属的悲哀和无助、渴求与焦急,坚持进行着从医以来最艰难的家属谈话。
当时病区不少患者在收治入院时,病情已是积重难返。一个危重患者的女儿曾急切地问高元妹:“主任,我爸爸还没看到我成家,肯定放心不下我的,他一定会好起来的,对吗?”高元妹强压心里的担忧说: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她真希望这位心事未了的父亲能活下来,可是几天后的一个夜里,女孩的父亲因病情严重累及心脏,突发心衰不治。女儿得知后在电话中痛哭不已,但还是说:“高医生,我知道你尽力了。”这句话让高元妹更加难过,她甚至自责为什么挽救不了这些不久前还那么蓬勃的生命!
随着医护人员的拼死救治,危重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2月20日,高元妹参与救治的一位危重患者成功拔除气管插管!这是医疗队接管武汉协和ICU以来的首例,之后一个个患者先后拔管继而转去普通病房,高元妹那些最艰难的和家属的谈话开始减少了。
看到各地医疗队陆续踏上归途,高元妹也想家。但协和西院ICU还在转进危重患者,其中有人是元月份就被感染的,年龄大,并发症多,病情十分复杂。她在日记里写道:“……只要还有一例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我们就不会停止战斗,相信和家人团聚的那天很快到来。”
高元妹再一次把背影留给了远在广州的亲人。
在这个艰难的时期,我们广东医疗队的所有队员们,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展现出凡人英雄的最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