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史】咏春拳:开一扇门,传千万灯

来源:金羊网 作者:朱绍杰、周欣怡、任海虹 发表时间:2023-05-26 06:14
金羊网  作者:朱绍杰、周欣怡、任海虹  2023-05-26
李小龙以及《叶问》《一代宗师》等电影,让咏春拳从佛山走向世界,从武术界走入大众视野。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周欣怡 通讯员 任海虹

5月23日,广东深圳出品的舞剧《咏春》亮相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再一次印证了这一岭南武术题材的魅力。

近年来,舞台剧《咏春》《侠影·咏春》等众多文艺作品相继取材于咏春拳的传承故事,通过塑造以广东武学宗师梁赞、叶问为代表的“中国英雄”形象,展现了以中华武术精神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也从中照见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的历史人文风貌。

近代百余年,以咏春拳为代表的传统武术在岭南大地生根发芽,流播海外。开一扇门,传千万灯。在无数传承人的接续中,在通俗文学、影视剧等文艺再造下,武术已成为一代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文化印记和侠客梦想,并持续在国际场域中不断擦亮中国功夫的文化招牌,成为当代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中国精神无可争辩的代名词。

壹 起源与传说

在舞剧《咏春》武术顾问、咏春拳传承人董崇华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村联星村的叶问纪念馆。狮山镇是一代咏春拳宗师叶问的故乡。2012年,叶问纪念馆在当地正式落成开放。纪念馆仿照叶问位于莲花路的大宅“桑园”所建:灰色的墙身、色彩明快的满洲窗、配饰陶塑壁画,颇具岭南风味。

馆中设置了常规陈展,介绍咏春拳的历史沿革与概要。一面浮雕墙上,镌刻了数位不同时代的咏春拳传人形象,并附有文字:“(咏春拳)起于严咏春,衍于梁赞,传于叶问。”

关于咏春拳的起源,意见并不统一。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此拳种得名于南少林五枚师太的徒弟严咏春。在传说中,咏春拳的创始人都是女子,动作明显带有女性身体姿态特点。不过,可考的历史文献中似乎并未有过“五枚师太”“严咏春”其人。

在叶问之子叶准的一本访谈录中,曾提到1982年他到佛山探访咏春拳大师彭南,彭南自述咏春的祖师是一个叫“摊手五”的湖北人。“摊手五”也曾出现在戏剧家欧阳予倩《试谈粤剧》中,雍正年间他因反抗朝廷逃亡至佛山,设立会馆,把一身武艺传给红船弟子。后来郭沫若在赠给广东粤剧团的《七律》诗中也用了这个典故:“昔有名伶摊手五,佛山镇上立戏班。”

咏春拳的传播与反清运动、戏班活动的关系可见一斑。董崇华介绍,咏春拳的打法是在短线内小范围进行短促突击,符合船上空间狭小、漂移不定的特点。

贰 小众与大众

步入纪念馆,叶问形象的雕塑正襟危坐于正堂,上悬牌匾书有“一代宗师”。小院一侧,还有叶问与其弟子、国际影星李小龙过招练手的雕像,墙面上还挂有咏春拳标志性器械“六点半棍”。

李小龙以及《叶问》《一代宗师》等电影,让咏春拳从佛山走向世界,从武术界走入大众视野。“咏春拳本身是一个小众拳种。”董崇华说,“我从小爱好武术,崇拜李小龙。虽然不了解这个拳种,但我相信偶像:李小龙那么厉害,咏春肯定很厉害。”

采访过程中,多位传承人不约而同提到咏春拳别名“少爷拳”,这是形容过去的咏春拳往往闭门私授,不设武馆开门传艺。据目前可考资料,从清末在佛山开医馆药铺的梁赞(1845-1922)开始,咏春拳才有了关于历史传承的明确记载。梁赞一生甚少收徒,只传了自家次子梁壁以及外号“找钱华”的陈华顺。咏春拳门内以授徒为职业,则是从陈华顺开始的。从此算起,不过一百多年。

在梁赞之后,佛山出了陈华顺、陈汝棉、吴仲素等咏春名家。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阮奇山、姚才、叶问成为佛山“咏春三雄”,名噪一时。

“叶问迁居香港后所作的改良,为咏春拳又打开了一扇门。”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教授麦劲生指出,20世纪50年代,叶问在香港授拳时,对咏春拳的授艺方式、拳术用语以及器械进行了改良。他以“180度转身”等替换了“两仪八卦”等语意隐晦的传统拳术用语,并引入了现代词汇解释拳理,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均能快速理解咏春拳,同时也为把咏春拳法翻译成英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港期间,叶问还以管理培训班代替传统的家长式教学方法,提高了咏春拳教学的效率,也因此降低了学习费用。叶问还把传统埋地式的木人桩改良成适用于现代建筑的横担桩。由此,咏春拳以浅显明了、通俗易懂的面貌,在香港开宗立派,经过叶氏弟子、门人孜孜努力,传至全世界,成为一派名拳。叶问于1967年成立咏春体育会,并注册为有限公司,成为香港第一个注册的武术团体。

叁 食粥与侠气

舞剧《咏春》开启全国巡演之际,我们在佛山市中心一栋不起眼的小楼里,找到了姚忠强开设的咏春拳武馆。姚忠强是当年“咏春三雄”之一姚才的孙子。他告诉记者,平时这里都是入夜才开馆,学拳者大多为下了班的白领蓝领,或放了学结束自修的学生少年。

在岭南语境当中,“食过夜粥”即“练过功夫”的暗喻,正是因为练武者结束训练后,常会聚在一起宵夜吃粥。历史上,咏春拳从来不是一个职业,理解成“强身健体的业余爱好”可能更恰当。姚忠强在退休之前,在佛山当地的一家老字号饭店当采购员,不过,5岁就开始练拳的他,始终觉得传承需要一个武馆。2002年,38岁的他跟兄弟一起成立了一家咏春拳馆,开始面向社会招收学员。

武术让百余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抱团发展,相互扶持。“师兄弟的情谊最重要。”姚忠强的弟子龙海森过去是一名厨师,他说,学武之人来自各行各业,因为共同“食夜粥”,工作生活上也会互相帮忙。

据资料记载,清朝中期,习武成为佛山社会底层、普通百姓生活安宁的保障。随着经济发展,外来人口大量增加,佛山等珠三角腹地渐兴练武之风。

清代时佛山已有武馆400多家。各家各派吸纳南北武术流派精华,因地制宜发展其体系与特色。武馆组织与秘密会社积攒的动员能力和组织架构,亦成为后来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学者余英时所指出的,清末的“侠气”突破了传统“名节”的格局,最终和现代的革命精神合流。

前面提过的“咏春三雄”就是当时在一起“食夜粥”的好友。三人中,阮奇山岁数最长、姚才次之、叶问年纪最小。据姚忠强介绍,当年三人家境相近,感情很好,一起练拳切磋,常在姚才的桑基鱼塘中钓鱼。多年以后,叶问去往香港开宗立派广收门徒,被称为“叶氏咏春”;阮奇山将本门功夫传于岑能,由佛山带入广州;而姚才则创下“姚氏咏春”,以蛇形手为特点,留守佛山。

肆 传灯与重兴

20世纪中叶以来,南北武术再度汇流岭南。1953年,太极拳宗师吴公仪与白鹤拳大师陈克夫比武的事迹经由报章传播后,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与金庸的《书剑恩仇录》应运而生,掀起了香港新武侠小说风潮。电影商也开始引入南派武术的真功夫,取代当时制作简陋的神怪武侠片,拳拳到肉的武打片蔚然成风。香港武打片、功夫片与动作片成为了中国电影的金字招牌。

武术故事自此成为通俗文艺不断取材的宝藏,也形塑着世人对于中国功夫的印象。20世纪40年代,通俗小说《佛山赞先生》以文言、白话文、广东话混杂的三及第文体,讲述咏春拳故事,印行数万册,大受欢迎,成为后人口耳传颂的母本。自1956年至1994年,任彭年、张彻、洪金宝、袁和平等人先后拍摄了《永春三娘与洪熙官》《洪拳与咏春》《赞先生与找钱华》《咏春》四部与咏春拳相关题材电影。

但咏春拳本身仍然“小众”,直到功夫巨星李小龙扬名,才实现“墙内开花墙外香”。董崇华、姚忠强等传承人普遍认为,咏春拳传承的一大分水岭是2008年,即便佛山是咏春拳起源地,但在2008年之前,本地人知道这个拳种的却不多。直到电影《叶问》上映,咏春拳才被置于聚光灯之下。

2021年,逾百年历史的咏春拳(佛山咏春拳)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岭南武术非遗翻开新的一页。佛山非遗中心主任张雪莲表示,佛山咏春拳申请国家级非遗时,得到了与会专家评审一致认可,全票通过,是极少数全票通过的武术项目之一。

咏春拳以快著称,当下传承人探寻了不少新渠道、新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参加真人秀综艺节目、每天发布教学短视频、远赴俄罗斯等地开班授徒,等等。近年龙海森辞去原职,开起了武馆,专心以教拳为业。在他看来,无论时代怎么变,岭南武术百年以来承载的核心精神从未改变,正如咏春拳的练习都是从一套基本功“小念头”开始,象征着练拳如做人:念头正,终生正。

访谈

岭南武术瑰宝凝聚湾区文化认同

李朝旭(广州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教授)

羊城晚报:关于咏春拳的起源众说纷纭,学界如何看待这个话题?

李朝旭:武术拳种的起源,一直有仙人传功、梦游授功、自然悟道等说法,这其实都是后人的“层累创作”,折射出武术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中所关联的时代背景、社会变迁和文化心理。

比如不少广东拳种都奉“至善和尚”为源头,但从常理来说,一个人怎么可能掌握这么多拳种?所以,“至善”可能是一个人的名字,但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推崇的道德品质,应该也是在反映中国武术的精神和价值观。所以,我们要衡量武术拳种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就不能只是道听途说。

20世纪80年代,国家体育总局(时为国家体委)提出,认定一个拳种需要符合四个标准(也称“十六字方针”),即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当时认定拳种129个,广东有22个最终列入名录,咏春拳也在其列。

按照上述标准来看,咏春拳的形成离不开梁赞这个人物。至少是从梁赞开始,咏春拳的历史人物具有了“文献”可考性。

羊城晚报:武术传承发展如何折射出岭南(大湾区)的地域特点、文化特征?

李朝旭:我们常说“南拳北腿”,其实与地理条件有关。北方地势平坦,多用腿法、跳跃;南派武术重“拳”,尤其注重下盘功夫,则与岭南水网密集、舟楫当步的环境有关。咏春拳在练习时用的木人桩、二字钳羊马,都与船上生活的逼仄、颠簸等特点相适应。

从历史学、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南派武术的发展也是中国晚近代历史的缩影。清中叶以来,珠三角吸引来大量的流动人口。缺乏保护的底层群众与商人阶层,希望通过练武强身健体、抱团自保、相互扶持。清末民初,武术及其群体在“反清复明”斗争乃至反帝制革命中充当了重要角色。

羊城晚报:民国时期,武术一度被上升为“国术”。如何看待它这个历史角色?

李朝旭:1929年,张之江等人推动国民政府成立了“中央国术馆”,武术被称为“国术”。随之,又开展了一年一度的“国术国考”。当时的教学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武术的不同拳种和流派,这对梳理武术体系、确立传统武术与现代国家的关系,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广州体育学院武术学科奠基人之一张登魁教授,就是1933年第二届“国术国考”摔跤项目的冠军。

随着时代发展,有志之士不断借鉴西方知识、体育资源,更新中国武术,使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并驾齐驱,有规可随,目标亦从格斗技击演化为以强健体魄为主。当代,中华武术已成为“全民健身”“奥运争光”“文脉相系、非遗传承”的民族体育项目。

羊城晚报:在凝聚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上,南派武术有怎样的作为和优势?

李朝旭:以咏春拳为例,它的发展真的是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值得庆祝,更该珍惜,且当敬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艺门类从这一岭南武术瑰宝中汲取养分,如电影《叶问》、粤剧《鸿胜馆》、舞剧《咏春》等,非遗传承人和艺术家的有机融合与创造,大大扩展了岭南武术的影响力。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这些特点都在岭南武术中有着鲜明体现。时至今日,能在香港、澳门等地,没有代际代沟、没有地域差异、没有沟通障碍的非遗项目,南派武术首屈一指。数十年来,无论是武术故事中的人物,还是与武术深度相关的舞龙舞狮、跌打正骨,都是粤港澳大湾区共存、相通的文化记忆和日常生活,维系着我们共同的人文情怀。

延伸

精武体育会与广东人

1904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署名“饮冰室主人”,出版《中国之武士道》一书,呼吁尚武精神。

1910年,霍元甲在上海创办的精武体育会,是以教授、弘扬中华武术,培养革命力量为主要活动和任务的群众性武术团体,也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历史最悠久、成立最早并有深远影响的民间体育团体。霍元甲去世后,陈公哲、卢炜昌、姚蟾伯、陈铁笙担负起传续重任,被称为“精武四杰”,除姚蟾伯外,其他三人均为广东人。

对精武体育会创立和发展贡献最大的当属陈公哲。他主导下的精武会,努力改变人们对武术的态度,并将武术改造为体育,借鉴西方体育运动会的形式,提升武术的社会地位与群体观瞻价值。陈公哲还大力引入摄影术,成立精武会摄影部。通过在上海大剧院等场所放映武术影片,邀请各国领事观看,令精武会迈出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第一步。

广东人卢炜昌、陈铁笙则引领精武会著书风潮。卢炜昌写下了四万余字的《我的拳术意见百则》,借鉴西方体育理论,对武术的传播、教学起到重要作用;陈铁笙以阐发传统武艺及其精神为己任,编成《精武本纪》,收集整理精武会成立十年以来出版的武术著述,为后人留下史料基础。

编辑:邬嘉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