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村最后的守望者:“村长”病愈后留村照顾他人

来源:金羊网 作者:谭洁文、彭可嘉、王伟、杨明伟 发表时间:2023-09-16 07:29
金羊网  作者:谭洁文、彭可嘉、王伟、杨明伟  2023-09-16
随着时光流逝,人们慢慢老去,目前,村里仅居住着25名麻风病康复人员,年龄最大的88岁,最小的50多岁。

“村长”也曾是一名麻风病患者,病愈后留在村里负责照顾其他麻风病康复人员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洁文 实习生 彭可嘉 王伟 通讯员 杨明伟

开车从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白诸镇向西南方向行驶约4公里,车辆从熙熙攘攘的马路驶入一片点缀着水塘和农田的开阔田园。田园中,坐落着一片没有围墙的住宅区。在这片由二十几幢铺着粉色砖块的平房及十几栋普通旧式平房组成的住宅区里,几个老人坐着轮椅出房门走动,村里的土狗对着他们摇尾巴,临近饭点时炊烟升起,这里仿佛一个“世外桃源”。

这就是肇庆市皮肤病医院白诸麻风病住院部,俗称白诸新村。自1956年成立以来,这里曾设有450张床位收治麻风病人,为他们提供隔离治疗。1986年,肇庆市皮肤病医院对麻风病人采取的防治措施从“隔离治疗为主”转变为“社会治疗为主”。因此,部分病人治愈后逐渐回归社会,但还有一部分病人治愈后不愿回归社会,自愿继续居住在这里。

20世纪80年代时,白诸新村居住着150多名麻风病康复人员。随着时光流逝,人们慢慢老去,目前,村里仅居住着25名麻风病康复人员,年龄最大的88岁,最小的50多岁。白诸新村的罗义昌也曾是一名麻风病患者,病愈后,他留在村里担任“村长”,平日负责照顾其他麻风病康复人员,是这个麻风村“最后的守望者”。

从麻风病患者到麻风村“村长”

罗义昌今年75岁,1986年开始担任白诸新村“村长”。他见到记者时,热情地招呼记者到树边的小凳子上坐下。他身体硬朗,讲话时声音洪亮,操着一口地道的高要乡音。直到细看到他手臂上的麻风斑块,到访者才想起他也曾是一名麻风病患者。

罗义昌出生在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感染麻风病时只有八岁。当时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只是觉得手臂上“又痒又疼”。“村里有个卫生站,里面的工作人员发现我得了这个病。”后来去广州做检查,确诊了麻风病,于是罗义昌被安排至当时的高要县白诸医院进行隔离治疗。该医院即如今肇庆市皮肤病医院白诸麻风病住院部的前身。

隔离治疗的生活并不孤独:在当时的麻风村,病人之间已经形成了互帮互助的默契氛围。罗义昌回忆,当时他和十几个麻风病患者住在一间病房,大家都睡在上下铺的铁架床上。每当他饿了,或是不会处理生活琐事,就找同住的大人帮忙。病房里症状严重的患者无法行走,症状较轻的患者就帮他们穿衣服、上厕所。医院每天都会送来免费的一日三餐,有时还会送来衣服供大家换洗。

二十岁时,罗义昌康复出院,回村里务农十年。三十岁时,听说白诸新村开放了鱼塘承包,于是他又回到了白诸新村,干起了养鱼的活计。当时的邓仲明院长见罗义昌热心,于是恳请他留下来帮助照顾白诸新村的150多位麻风病康复人员。

“院长和医院的医生、技工对我都很好。人生就是这样,你对我这么好,叫我帮忙,我没有办法不帮啦!”罗义昌笑道。从此,罗义昌便成了白诸新村的“村长”,一当就是近40年。

“人家死后有一炷香,我也心安了”

作为白诸新村的管理者,除了村民们的饮食起居外,罗义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妥善处理高龄老人的离世。

在他刚开始担任“村长”时,村民们的年龄在30至50岁;如今近40年过去,村民们纷纷老去,原本两至三人住一间房,现在可以一人住一间。“我送走了村里120多名老人。”罗义昌告诉记者。

每一次有村民离世,最早发现的是每天去各个房间给村民送饭的工作人员。当工作人员站在房门外喊里面的村民出来拿饭却没听到回应时,就会立即上报给罗义昌。“每当听到有人离世,我心里都会‘咯噔’一下。”2019年,罗义昌曾接连见证了8位老人的离世。

确认村民离世后,罗义昌没有时间悲伤,他必须承担起料理后事的责任。他会马上打电话告知医院,请医院通知村民的家属。由于许多村民常年住在白诸新村,与家属疏远,因此绝大部分家属听到亲人的死讯后都请医院全权处理他们的后事。“亲属不想处理,就由我们病友来帮忙吧。”罗义昌说。

在以前,村民的遗体往往由殡仪馆直接拉走焚烧,骨灰被撒至白诸新村附近大山的树下。罗义昌不希望自己的病友这么孤孤单单地离开,于是他开辟了村里一处废弃的瓦房作为“停灵堂”,在里面摆上桌子,用来停放死去病友的遗体,再摆一排椅子,供其他病友给死去的病友烧香。接受完病友们的祭奠后,遗体才被送去殡仪馆火化。

“人家死在这里,不能连一炷香都没有,我就请示领导,花一百来块钱买点香买点炮仗到这里,送人家最后一程。人家死后有一炷香,我也心安了。”

如今再到这处“停灵堂”,房子内外已经杂草丛生,外面的人迈不进去。罗义昌自豪地说,这间房子在过去三年都没有使用过,“疫情三年,我们没有一个病友离世。”

看着身边的病友们一个个离去,村民们依然保持豁达。被问及将如何处理自己的身后事时,村民莫胜荣笑了笑,“那些不理他啦,骨灰倒到西江河啦!”

其他守望者

除了罗义昌,白诸新村还有一名送饭工和饭堂师傅,一起照顾村民们的饮食起居。他们都曾是在白诸新村治疗麻风病的患者,病愈后留在村里帮忙。

记者在白诸新村的一片树荫下见到了赵敬秋,彼时他刚结束了一天的送饭工作,正在逗身边的小狗玩。

“那年我22岁,早上十点钟,我来到了麻风病院,生日都没这个记得清楚。”入院后,赵敬秋的麻风病不久就被治愈,手脚上的麻风斑也褪去,只不过腿脚时常会发炎,只能靠服用止痛药来缓解疼痛。“止痛药吃多了,产生了抗药性,也不太管用了。”常年频发的炎症极大地影响了他的行走状态,导致一条腿不吃劲,走路一瘸一拐的。

院里每个老人都是分开居住,最开始是各自负责自己的饮食起居,后面院里开设了集体饭堂,院里的一些老人由于年龄和身体疾病的影响,很难从住所到达饭堂。于是赵敬秋从2020年开始给麻风病院里出行困难的老人送饭,每天能拿到13元的工资。

“早餐是6点送过去,10点多送午饭,晚饭是下午4点多,每天工作时间大概是三个小时。”这三年里,他几乎没有间断过,只有腿疼到难以忍受的时候才会休息。“痛到实在走不了就不送了,有一点点痛还是会坚持送。”

白诸新村饭堂的做饭工作则由庆文叔负责。下午5时30分,记者到访时庆文叔正在厨房洗碗,如今的他已经78岁,做起事来却很干净利落。厨房不算很大,却被他收拾得整洁干净。食材由政府供应;除去每月的生活费,政府会额外发放给他1100元作为补贴。“逢年过节的时候,政府会送猪过来,我们会聚在饭堂一起过节。”庆文叔笑着说。

食堂边上是一间休息室,摆放着一台电视和许多椅子,院里的老人常聚在这里打发时间。从庆文叔的话里,大致能拼凑出当年热闹的光景,“以前空闲的时候,大家会一起打牌,看电视,下象棋,打发时间,有的时候会打牌到凌晨。”

庆文叔回忆着那时热闹的场景,但神情又很快落寞下来,“现在大家都老了,有的耳聋,有的眼瞎,没什么人玩了。”20多年过去,如今院里的老人年事已高,身体状态大不如前,能说得上话的人也不多了。

小院里大部分时候都很安静,时常会让人觉得寂寥。罗义昌在院里养了很多小狗,有些狗已陪着他走过了十余年漫长岁月,“它们很好的,我走到哪,它们都跟着我。在这里太孤单了,它们陪着玩,会开心很多。”

院里最热闹的时候就是晚饭后,大家会坐在树荫下闲聊,院里的小狗会围着人群打转。此起彼伏的狗吠声,让小院里平添了几分热闹。

对于这份工作的未来,这位在院里耗费了大半生的老人只是朴素地说道:“老罗不贪不骗,老老实实地帮,尽自己一份力。”

(为保护隐私,报道中的人名均为化名)

编辑:邬嘉宏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