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特警刘德明:从警26年,"5.12"抗震救灾最难忘

来源:羊城派 作者:温建敏 李国辉 李妹妍 发表时间:2018-05-10 11:35

  救过幸存者、抬过遗体、守过物资、疏导过交通、做过安全保卫,广州特警成为抗震救灾工作中的重要力量

  文/羊城派记者 温建敏 李国辉 李妹妍

  实习生 问帼倩 吴爱丹

  通讯员 陈立雄

  “十年了,回绵竹找到当年驻地附近的一家人是我一直的心愿。当时他家里房子塌完了,却用仅剩的一袋米天天煮粥送给我们喝。”

  5月2日,广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三大队队长刘德明在钟落潭的训练基地,跟羊城派记者聊起十年前的抗震救灾经历。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地震发生后,成百上千的广州人迅速集结驰援,广州市公安局先后出动237名特警奔赴灾区。

  这批特警在极其艰苦、余震不断的恶劣环境下,吃苦耐劳、连续作战,是抗震救灾工作中一支重要力量。

  “我们救过幸存者、抬过遗体、守过物资、疏导过交通、做过安全保卫……哪里需要就往哪去,这段经历是我最难忘的人生洗礼。每年的‘5.12’,我都会在微信朋友圈写下纪念的话。”刘德明说。

  最震憾:满目仓痍,伤亡惨重

  13日19时20分,广州特警第一批200人,到达四川绵竹灾区。

  “广州特警是最快到达灾区的队伍之一,5月12号傍晚命令下来,我们马上准备物资,凌晨就到了白云机场,中午到达成都双流机场,然后直接去了极重灾区之一的绵竹地区。”刘德明说。

  刘德明介绍,很多特警队员是在执行其他任务时直接调回来的,又是深夜连续赶路,并不了解灾情,在车上还闹了笑话。

  “我们坐在大巴车上,车上的音响刚好播了一两段搞笑的,少数几个同志笑出声来了,结果司机很生气,一把就关了音响。”

  一下车,特警队员就被灾情的惨烈惊呆了,到处是倒塌的建筑、裂开的路面、砸倒的车辆……

  由于火葬场被全部震倒,众多遇难者的遗体需要及时处理,广州特警也被抽调参与搬运遗体工作。

  最纠结:取舍成为一生的心结

  绵竹当天下了很大的雨,刘德明所在的特警队一边冒着雨搭建帐篷,一面开展维持现场秩序与守护物资的任务。

  刘德明回忆说:“那天执行任务时,跑来一个妇女,说某个倒塌的废墟里可能还有人活着,让我们赶快过去救援。”

  服从命令、坚守岗位是每一个特警队员铁一般的纪律,面对群众的求助,刘德明陷入两难的局面。考虑到由于队伍目前未配备救援工具,更不能放弃任务擅离职守,时任副中队长的刘德明纠结一番后,指引群众去找抢险的队伍。

  “后来,这事成为我的一个心结,如果当时抽出队员跟群众去现场看看,会不会就能多救一个生命?这件事我至今也无法放下!”

  在灾区参与抢险救援,很多时候都需要在千钧一发之际作出选择,而选择则意味着取舍。何取何舍?不仅仅是刘德明,还有其他的特警队员都会面对着类似的两难局面。

  “回广州后,组织了解到在灾区工作会给队员带来一定的心理影响,给我们安排了心理辅导,但是至今有些经历还是难以释怀。”

  最振奋:徒手挖出幸存者

  两天后,队伍里压抑的气氛总算减轻了一点点。在中国银行绵竹支行楼房垮塌现场,广州特警徒手挖出一名幸存者。

  15日凌晨30分,广州特警接到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指令,在中国银行绵竹支行楼房垮塌现场发现生命迹象,要求紧急抽调部分特警参与救援行动。

  接到指令后,时任支队长谢庆国立即命令刚执行完任务回来的20名特警赶赴现场。

  中国银行绵竹支行8层大楼被地震完全震垮,救援人员在废墟中发现了微弱的生命迹象。但当时现场围观人员多,声音嘈杂,严重影响了生命探测仪的探查效果。

  广州特警马上疏散围观人群,布置好警戒范围,确保现场探测仪准确工作;同时疏通急救通道,为抢救生还者争取了时间。

  凌晨2时,救援行动进行到关键环节,由于被埋者头顶楼板叠压,不能动用大型挖掘设备,必须从倒塌的缝隙中用简易工具一点一点地推进。

  广州特警一边含着热泪,一边拼命用手搬瓦砾,手磨破了,就泥浆和着鲜血,一起往外搬!

  经过将近8小时的紧急救援,早晨7时30分,被埋在废墟中50多个小时的一位生还者终于被救援人员安全救出,并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医院抢救。当夜,特警队员与救援人员一道成功抢救出两名生还者。

  最感动:只剩一袋米,煮给特警吃

  随着黄金救援时间的流失,广州特警们的任务更多转向看守物资、维持秩序,跟当地居民打交道也越来越多。

  “灾区人民的善良纯朴时刻感动着我们。”刘德明说。

刘德明在给灾区群众送水 图/资料图

  提及印象最深刻的事时,刘德明说现在还记得一家姓戴的人家,“当时我们守着物资站,马路对面姓戴的这家人,整个三间房子都被震倒了。

  老太太用仅剩的一袋米,每天给我们熬稀饭,送过来给我们吃,又把家里的榨菜大葱都拿给我们,我们很是感动。”

  后来,广州特警的炊事班也到达灾区。来汉旺的第四天,先遣的特警队员终于吃上了热饭。

  特警炊事班一煮就是几百人的份量,并尽可能多地分派给周边的老百姓。特警队员都说会铭记戴姓人家的“施粥之恩”。

  刘德明说,走的时候广州特警把身上剩的钱全都给了这家人。后来这家人的二儿子来广州找工作,还与当年救灾的特警队员重聚。

  “很想回去看看老人家。”刘德明说。

  最亲切:遇到来灾区做公益的老乡

  而最让刘德明亲切的是,居然在灾区碰到了老乡,而且是来做公益的。

  刘德明是潮汕人,有一次在汉旺镇执行任务时,听说几个外地人在向灾民发放现金。“我仔细一听,他们几个交流时,说的居然是潮汕话,原来是来自汕头的老乡。”

  在攀谈中,刘德明了解到,这几位生意人专程来汉旺的,每个人提着钱袋在医院分发,病情重的给500,病情轻的给200,各个地方跑着送钱。加起来送了几十万的现金。而且他们毫不追求回报,也没有接受新闻媒体采访。

  “大灾之下我感受到大爱。” 刘德明说。

刘德明在指导训练 图/羊城派记者 温建敏

  最宝贵:救灾经历一生受用

  刘德明1992年读警校,如今已从警26年,汶川地震是他从警生涯中最难以忘怀的经历。

  “前三天没得洗澡,我们当时都是冲凉水,第四天用水管在广场搞水龙头冲,广东人习惯每天洗澡,我们也只能用水擦一下。”

  由于吃不好、睡不好,余震不断,任务繁重,不少广州特警队员都生病了。“很多人都瘦十几斤,我瘦十二斤”。但在刘德明的记忆里,这却是他最闪亮的日子,无怨无悔。

  “这段经历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一生受用。每当我遇到困难、挫折,只要想想这一段经历,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刘德明说。

  从四川灾区回来后,刘德明获评广州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他任队长的广州特警支队三大队一中队被评为“省青年文明号”,他团队中的优秀代表、现在的三中队副中队长孙万鹏刚刚获评“羊城杰出青年卫士”。

对话刘德明:经历天灾,感受大爱

  羊城晚报:作为很少经历地震的广东人,在地震灾区执行任务是什么样的感受?

  刘德明:刚开始都很怕,前两天晚上不敢睡,余震能把人摇醒。然后是吃不上热饭。当然,对爱干净的广东人来说,最不习惯的还有洗不上澡,因此有广东人哪怕省着喝几口水,也会用来打湿毛巾擦一下身体。

  羊城晚报:你从地震回来还关注灾区吗?

  刘德明:经常关注,每年汶川地震纪念日都会发一些感慨。后来组织了回访,去了汉旺镇,还与当年出生入死的战友重聚,大家都非常开心。

  羊城晚报:经历过汶川地震对您个人有什么样的影响?

  刘德明:经历过这些天灾,一个人可以看透很多事情。很多平时看不到的感动,在灾区随处可见。而我们民警在整个救援过程体现出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灾区人民鱼水情深的大爱精神,真的很纯粹。(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羊城派

  责编|崔文灿

编辑:
数字报

广州特警刘德明:从警26年,"5.12"抗震救灾最难忘

羊城派  作者:温建敏 李国辉 李妹妍  2018-05-10

  救过幸存者、抬过遗体、守过物资、疏导过交通、做过安全保卫,广州特警成为抗震救灾工作中的重要力量

  文/羊城派记者 温建敏 李国辉 李妹妍

  实习生 问帼倩 吴爱丹

  通讯员 陈立雄

  “十年了,回绵竹找到当年驻地附近的一家人是我一直的心愿。当时他家里房子塌完了,却用仅剩的一袋米天天煮粥送给我们喝。”

  5月2日,广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三大队队长刘德明在钟落潭的训练基地,跟羊城派记者聊起十年前的抗震救灾经历。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地震发生后,成百上千的广州人迅速集结驰援,广州市公安局先后出动237名特警奔赴灾区。

  这批特警在极其艰苦、余震不断的恶劣环境下,吃苦耐劳、连续作战,是抗震救灾工作中一支重要力量。

  “我们救过幸存者、抬过遗体、守过物资、疏导过交通、做过安全保卫……哪里需要就往哪去,这段经历是我最难忘的人生洗礼。每年的‘5.12’,我都会在微信朋友圈写下纪念的话。”刘德明说。

  最震憾:满目仓痍,伤亡惨重

  13日19时20分,广州特警第一批200人,到达四川绵竹灾区。

  “广州特警是最快到达灾区的队伍之一,5月12号傍晚命令下来,我们马上准备物资,凌晨就到了白云机场,中午到达成都双流机场,然后直接去了极重灾区之一的绵竹地区。”刘德明说。

  刘德明介绍,很多特警队员是在执行其他任务时直接调回来的,又是深夜连续赶路,并不了解灾情,在车上还闹了笑话。

  “我们坐在大巴车上,车上的音响刚好播了一两段搞笑的,少数几个同志笑出声来了,结果司机很生气,一把就关了音响。”

  一下车,特警队员就被灾情的惨烈惊呆了,到处是倒塌的建筑、裂开的路面、砸倒的车辆……

  由于火葬场被全部震倒,众多遇难者的遗体需要及时处理,广州特警也被抽调参与搬运遗体工作。

  最纠结:取舍成为一生的心结

  绵竹当天下了很大的雨,刘德明所在的特警队一边冒着雨搭建帐篷,一面开展维持现场秩序与守护物资的任务。

  刘德明回忆说:“那天执行任务时,跑来一个妇女,说某个倒塌的废墟里可能还有人活着,让我们赶快过去救援。”

  服从命令、坚守岗位是每一个特警队员铁一般的纪律,面对群众的求助,刘德明陷入两难的局面。考虑到由于队伍目前未配备救援工具,更不能放弃任务擅离职守,时任副中队长的刘德明纠结一番后,指引群众去找抢险的队伍。

  “后来,这事成为我的一个心结,如果当时抽出队员跟群众去现场看看,会不会就能多救一个生命?这件事我至今也无法放下!”

  在灾区参与抢险救援,很多时候都需要在千钧一发之际作出选择,而选择则意味着取舍。何取何舍?不仅仅是刘德明,还有其他的特警队员都会面对着类似的两难局面。

  “回广州后,组织了解到在灾区工作会给队员带来一定的心理影响,给我们安排了心理辅导,但是至今有些经历还是难以释怀。”

  最振奋:徒手挖出幸存者

  两天后,队伍里压抑的气氛总算减轻了一点点。在中国银行绵竹支行楼房垮塌现场,广州特警徒手挖出一名幸存者。

  15日凌晨30分,广州特警接到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指令,在中国银行绵竹支行楼房垮塌现场发现生命迹象,要求紧急抽调部分特警参与救援行动。

  接到指令后,时任支队长谢庆国立即命令刚执行完任务回来的20名特警赶赴现场。

  中国银行绵竹支行8层大楼被地震完全震垮,救援人员在废墟中发现了微弱的生命迹象。但当时现场围观人员多,声音嘈杂,严重影响了生命探测仪的探查效果。

  广州特警马上疏散围观人群,布置好警戒范围,确保现场探测仪准确工作;同时疏通急救通道,为抢救生还者争取了时间。

  凌晨2时,救援行动进行到关键环节,由于被埋者头顶楼板叠压,不能动用大型挖掘设备,必须从倒塌的缝隙中用简易工具一点一点地推进。

  广州特警一边含着热泪,一边拼命用手搬瓦砾,手磨破了,就泥浆和着鲜血,一起往外搬!

  经过将近8小时的紧急救援,早晨7时30分,被埋在废墟中50多个小时的一位生还者终于被救援人员安全救出,并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医院抢救。当夜,特警队员与救援人员一道成功抢救出两名生还者。

  最感动:只剩一袋米,煮给特警吃

  随着黄金救援时间的流失,广州特警们的任务更多转向看守物资、维持秩序,跟当地居民打交道也越来越多。

  “灾区人民的善良纯朴时刻感动着我们。”刘德明说。

刘德明在给灾区群众送水 图/资料图

  提及印象最深刻的事时,刘德明说现在还记得一家姓戴的人家,“当时我们守着物资站,马路对面姓戴的这家人,整个三间房子都被震倒了。

  老太太用仅剩的一袋米,每天给我们熬稀饭,送过来给我们吃,又把家里的榨菜大葱都拿给我们,我们很是感动。”

  后来,广州特警的炊事班也到达灾区。来汉旺的第四天,先遣的特警队员终于吃上了热饭。

  特警炊事班一煮就是几百人的份量,并尽可能多地分派给周边的老百姓。特警队员都说会铭记戴姓人家的“施粥之恩”。

  刘德明说,走的时候广州特警把身上剩的钱全都给了这家人。后来这家人的二儿子来广州找工作,还与当年救灾的特警队员重聚。

  “很想回去看看老人家。”刘德明说。

  最亲切:遇到来灾区做公益的老乡

  而最让刘德明亲切的是,居然在灾区碰到了老乡,而且是来做公益的。

  刘德明是潮汕人,有一次在汉旺镇执行任务时,听说几个外地人在向灾民发放现金。“我仔细一听,他们几个交流时,说的居然是潮汕话,原来是来自汕头的老乡。”

  在攀谈中,刘德明了解到,这几位生意人专程来汉旺的,每个人提着钱袋在医院分发,病情重的给500,病情轻的给200,各个地方跑着送钱。加起来送了几十万的现金。而且他们毫不追求回报,也没有接受新闻媒体采访。

  “大灾之下我感受到大爱。” 刘德明说。

刘德明在指导训练 图/羊城派记者 温建敏

  最宝贵:救灾经历一生受用

  刘德明1992年读警校,如今已从警26年,汶川地震是他从警生涯中最难以忘怀的经历。

  “前三天没得洗澡,我们当时都是冲凉水,第四天用水管在广场搞水龙头冲,广东人习惯每天洗澡,我们也只能用水擦一下。”

  由于吃不好、睡不好,余震不断,任务繁重,不少广州特警队员都生病了。“很多人都瘦十几斤,我瘦十二斤”。但在刘德明的记忆里,这却是他最闪亮的日子,无怨无悔。

  “这段经历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一生受用。每当我遇到困难、挫折,只要想想这一段经历,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刘德明说。

  从四川灾区回来后,刘德明获评广州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他任队长的广州特警支队三大队一中队被评为“省青年文明号”,他团队中的优秀代表、现在的三中队副中队长孙万鹏刚刚获评“羊城杰出青年卫士”。

对话刘德明:经历天灾,感受大爱

  羊城晚报:作为很少经历地震的广东人,在地震灾区执行任务是什么样的感受?

  刘德明:刚开始都很怕,前两天晚上不敢睡,余震能把人摇醒。然后是吃不上热饭。当然,对爱干净的广东人来说,最不习惯的还有洗不上澡,因此有广东人哪怕省着喝几口水,也会用来打湿毛巾擦一下身体。

  羊城晚报:你从地震回来还关注灾区吗?

  刘德明:经常关注,每年汶川地震纪念日都会发一些感慨。后来组织了回访,去了汉旺镇,还与当年出生入死的战友重聚,大家都非常开心。

  羊城晚报:经历过汶川地震对您个人有什么样的影响?

  刘德明:经历过这些天灾,一个人可以看透很多事情。很多平时看不到的感动,在灾区随处可见。而我们民警在整个救援过程体现出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灾区人民鱼水情深的大爱精神,真的很纯粹。(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羊城派

  责编|崔文灿

编辑: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