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讯 记者朱智祥摄影报道:“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沿着铺设完好的山路拾级而上,在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庄重行礼,向曾经英勇牺牲的河源苏区革命烈士深刻致意,此时,记者内心深受触动,苏区人民的革命岁月宛如昨日。
8月13-14日,金羊网记者跟随“老区苏区行·惠州(河源)”主题采访活动媒体团来到河源市,走进紫金县和龙川县,了解它们振兴苏区的发展道路与建设成就。
紫金县:革命资源旅游化,茶叶种植产业化
要说紫金县最富有红色文化气息的地区之一,革命资源丰厚的苏区镇当之无愧。“这里是苏区镇,这就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苏区命名的小镇!”看到苏区小镇如今焕发新貌,紫金县县委新闻秘书黄从高自信满满。金羊网记者了解到,曾经,在苏区镇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曾留下过彭湃、周恩来、徐向前、刘琴西等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亦谱写过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和第四师并肩作战的壮丽诗篇。“这里的红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依托因地制宜的发展方针,这里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革命老兵、中国新闻社记者宋秀杰感触颇深。
“我们以红色革命资源为基础,要依托苏区生态优势,必须将客家文化底蕴充分发挥。”苏区镇委副书记曾庆传告诉金羊网记者,当前,苏区镇围绕紫金县“东部农旅融合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定位,努力培育形成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和线路,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旅游和红色教育于一体的红色旅游特色小镇。
除了发掘红色旅游资源外,为实现“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和优质生活圈的重要承载地”的发展目标,紫金县正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力促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其中,龙窝镇的茶叶产业园建设令人眼前一亮。
在紫金龙窝,绿茶带清汤绿叶、滋味醇厚,记者小品一口,顿觉爽口回甘,回味不已。
“我们龙窝镇地处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带,土壤、气候和生态环境都有助于茶叶的规模化、产业化种植。”紫金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伟东告诉金羊网记者,采茶时茶农只摘取那些被特定虫子咬过后的茶叶,这样的茶叶才会蕴发独特的茶香,亦得到众多茶叶爱好者的认可。“我们最负盛名的茶当属‘东方美人’茶,这些好茶一经售卖便迅速抢售一空,价格最高能够达到20000元/斤。”
记者跋涉茶山,于茶区观景台一览山小,阶梯状的紫金茶田绿遍山野。据悉,通过发展这种农业产业模式,龙窝镇农民不仅钱袋子“鼓起来”了,自家生活质量更高了,而且还得益于茶叶产业园对就业的带动,每家每户剩余劳动力的生计也能够得到保障。
龙川县:规模化油茶种植助脱贫
同样“以茶兴业”的还有龙川县黄石镇长洲村。不过,与紫金县“借叶制茶”不同的是,龙川县采用“借茶制油”的生产模式制出茶油,其生产过程、周期之独特,引起了记者的浓厚兴趣。
“技术创新将传统的油茶生产方式彻底改变,全镇的油茶产业真正做到了规模化生产。我们的‘上山打油’品牌油茶基地为村民提供了种植油茶的就业机会,让当地的村民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脱贫致富。”河源市人大代表、长洲村创业致富带头人骆碧群在介绍油茶种植的过程中还表示,种植的油茶树第五年结果出油,第十年到第三十年进入丰产期。在丰产期,茶油产出多了,销售量大了,村民的收入也随之增长。
村民为什么要选择种植油茶?当地的贫困户骆文亮表示,以前自己在家种油菜收益不佳,现在改种油茶后,自己钱包鼓了,每年能够赚到一万多元。“现在村里扶持我们加入油茶种植队伍,还给我们配肥料、提供榨油机器,赚钱没那么辛苦了。”
苏区振兴,脱贫致富,河源,梦想在前,路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