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讯 记者符畅,通讯员穗卫健宣、魏星报道:广马今晨开跑,3万名跑友的背后,其实是更多人日夜兼程的守护。
记者了解到,在市卫健委的统一部署下,42公里的赛道上,每1.5-2.5km配备一个医疗保障点,同时,还专门配备50名携带AED(移动除颤器)的医务人员骑行护航,另外还有230名医师跑者,采用“固定+移动”的模式,组建8个层级专业救治力量,全程全方位覆盖赛事,以提供有效医疗保障。
市一医院7名队员凌晨便出发前往医疗点
采用“固定+移动”模式,提供全方位医疗保障
据介绍,市卫生健康委专门成立了2019年广州马拉松赛医疗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一、三、五、七”完备的工作模式。其中,一是指“一个中枢”,即依托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建立卫生医政、应急、宣传等部门和急救专家组成的统一指挥枢纽;三是指“三方联动”,即构建急救医疗指挥中心、赛事现场和后送医院三方互联互通的应急协调运行机制;五是指“五个明确”,即所有参加保障人员做到目标、岗位、职责、系统、流程等五个要素明确;七是指“七支队伍”,即抽调专家组,固定医疗点医护人员、骑行移动救护员、赛道医疗志愿者、医师跑者、终点区域团队(省医辅助医疗志愿者、广东省救援辅助队及红十字会急救志愿者)、后送医院备勤人员等七支医疗保障专责队伍。
准备开跑,医护人员严阵以待
广马医疗保障队在前线、后方共设置36家医疗机构,7支专业救治力量,采用“固定+移动”的保障模式,组建8个层级专业救治力量,全程全方位覆盖赛事,提供有效医疗保障。
“固定保障”:应急医疗专家组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5个单位的5名急救医疗专家作为专家组成员,负责指导危急重症病人的救治工作。赛道上设置36辆急救车,开设36个固定医疗点。每个医疗点由2名医生、2名护士、2名担架员、1名司机和1辆救护车组成。
急诊医生罗仪山骑行护航
“移动保障”:50名AED移动骑行救护员,沿赛道每公里设置1位,相当于至少每公里增加了1个救护点。赛道辅助医疗志愿者由广州医科大学794名志愿者组成,沿赛道每100米1名,将发现的情况及时报告固定医疗点或骑行移动救护员,最大化地提高保障效率,确保赛事安全。230位医师跑者沿途护航参赛跑者。终点区域救助团队,由广东省救援辅助队、广州市红十字会志愿队及广东省人民医院志愿队共449人参与。后送医院由指定的省人民医院等14家医院组成,同时指定广东省人民医院等5家医院为急危重症病人的后送医院,集结各救护力量,共同保驾护航广州马拉松赛。
市一医院的医护人员为运动员处理运动损伤
33号医疗点是来自市一医院的守护
据了解,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是参与广马医疗保障的医疗机构之一。今年,33号靠近全马终点的医疗点由市一医院负责。7名队员星夜出发,凌晨4点集合,4点40分即到达指定医疗点;2名骑行队员5点到达市卫生健康委集合;急诊科卢建华主任坐镇指挥中心。
“能跑全马的人大都有基础,最怕半马的选手,一来就跑,容易抽筋。”、“其实买对合适的跑鞋非常重要,人的脚型不一样,不合适的跑鞋对姿势会有影响”,温健文、黄春明、卢明浩、余俊儿等几位医护人员一边聊天,一边做准备工作,很快天就大亮了。
市一医院不少医生也参加了广马(前排白色帽子为肝胆外科二科麦家洛)
开跑后,3万人同时涌上跑道,可谓壮观。健儿们挑战突破极限的同时,医疗保障也准备就绪。
急诊医生罗仪山和伍军华是骑行保障队员,他们要背着AED反复骑行两个1KM。罗仪山负责全程19-20km处,以及40-41km处,第一段正是半马终点附近,有人举牌“心脑血管意外高发路段”,不敢大意,后场队员也一直关注。在20km赛道解封后,罗仪山要沿赛道骑行至21km处乘救护车转往40-41km处保障。
跑到终点的运动员,多是抽筋和静脉曲张,一看到有选手“倒地”,医护人员便立马冲上前,为他们处理运动损伤。
市一医院还有不少医生也加入了跑者队伍,如肝胆外科二科麦家洛、胸外科白文杰,他们用实际行动号召人们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热爱运动。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