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广东>滚动新闻

中医药抗疫经验获马方“点赞”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苑青青 发表时间:2020-05-05 10:25
分享到

 

马来西亚疫情趋稳,中国赴马医疗组回国

5月3日中午,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在吉隆坡机场搭上返程航班,结束了为期16天的马来西亚之行,返回国内。

4月18日,赴马医疗组组长李俊率领7名医疗队员飞往吉隆坡,为马来西亚带去了中国抗疫经验和医疗物资。

马来西亚一度是东南亚新冠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为阻止疫情蔓延,马方政府曾于3月18日宣布“封国封城”,并三次延长“行动限制令”。

截至5月4日14时,马来西亚疫情累计确诊6298例,累计治愈4413例,累计死亡109例。

目前,马来西亚疫情整体趋稳。李俊认为,未来,马来西亚的重点是“内防反弹,外防输入”。

马政府三延“行动限制令”

减少人群聚集获良好效果

1月25日,马来西亚报告首例确诊病例,为境外输入病例,之后不断有散发病例出现,确诊病例激增则始于吉隆坡2月底的万人集会。李俊介绍,集会后的感染发病自3月10日开始,当天新增确诊病例暴涨至235例。5天后,马来西亚卫生部长阿扎宣布,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90例,累计达428例。

防控传染病,需要寻找和确定传染源。3月14日晚间,在1.5万参加活动的马来西亚民众中,已有4942人向卫生部门登记,其中约3000人已接受检测,有1634人出现呼吸道感染相关症状,近3000人被要求进行为期14天的居家隔离。

3月18日,马来西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14天的“行动限制令”,关闭所有幼儿园、学校、非必要企业和政府机关等场所,取消所有聚集类社会活动,大幅度降低居民的社交活动和社交范围。

这一措施取得良好效果。4月16日,马来西亚新增确诊病例已经降到了100例以下。李俊表示,马来西亚居民都遵守“行动限制令”,减少非必要出门,外出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每个电梯口都贴有标识,提醒只能乘坐4人,在电梯里,画好了每个人该站的位置”,李俊说,马来西亚的疫情防控细节十分值得借鉴。

广东温度湿度与大马接近

粤中医方案获赞有针对性

4月18日下午,李俊一行8人抵达吉隆坡,19日上午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出来后,他们马不停蹄奔赴大马各个城市,实地考察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分享中国抗疫经验。

8位医疗组成员专业领域覆盖呼吸科、传染病、病毒学、中医、数据分析、感染管理、重症医学等,旨在为马方提供全方位的抗疫指导。他们都来自广东抗疫一线,部分组员还有湖北抗疫经历。

在马来西亚实地考察过程中,专家组与马方医护人员交流了新冠病人的临床治疗和危重症救治,并介绍了中方对医护人员、患者以及家属的心理干预方案,医院感染控制流程和大数据分析等做法,双方还就治愈病人的核酸检测复阳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交流过程中,李俊感觉到,马方重视疫情防控,医院的运作也很规范。

马来西亚有600多万华人,有信中医、用中药的传统。4月22日,专家组与当地中医从业人员举行视频会议,分享中医在新冠肺炎预防及辅助治疗方面的经验,回答了马来西亚中医从业人员提出的问题,包括新冠肺炎的诊断与中医预防,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法,新冠肺炎的针灸治疗方法,以及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中医药介入等内容。

马来西亚中医抗疫工作小组召集人郑建强表示,马来西亚与广东省在气候、温度、湿度等方面较为接近,因此专家组介绍的广东方案更有针对性。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专家组还建议马方扩大核酸检测范围。李俊说,目前,马方单日检测能力已由原来的1万余人次提升至4月27日的超过1.5万人次。

提供6条“中国经验”

助力遏制疫情蔓延

4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曾作出评估,马来西亚或在4月中旬迎来疫情高峰期。李俊认为,目前马方疫情总体趋稳,病例增速呈下降趋势,但防控工作仍不能放松,“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压力依然存在。

4月29日,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报道,马来西亚卫生总监诺希山说,4月29日马来西亚新增新冠病毒感染病例94例,其中72例是从印度尼西亚返回马来西亚的民众和学生。

为了遏制疫情进一步蔓延,结束抗疫工作前,专家组提出6条建议,包括扩大核酸筛查范围、有条件延长和调整“行动限制令”的时间和范围、引入“三道防线”(交通关口、医院、社区)做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全面推行健康码及做好分区分级复工复产等。

回想起马来西亚的抗疫之旅,李俊说,专家组成员每天行程都满满当当,但他们却很满足,希望把更多的中国经验与马来西亚共享,助力他们早日取得抗疫胜利。“我们对马来西亚在不远的将来结束疫情有信心。”他说。

南方日报记者 黄锦辉

实习生 苑青青

通讯员 粤卫信

编辑: alan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广东多地派发消费券如何用“券”制订“五·一”出游计划?

  • 玩遍增城|亲测9条康养洗肺精品线路,诗意何止在远方 2020-04-29
  • 14家广东5A景区节前恢复开放!快来看哪些门票有优惠 2020-04-29
  • 疫后旅游业:微度假成主旋律,自驾游和短途高铁游受青睐 2020-03-28
  • 【春光好·春茶篇】品香茗,访茶之旅已在望 2020-03-23
  • 访谈 |后疫情时代,民宿业能更早迎来春天吗? 2020-03-14
  • 打卡 | 等你来遛娃,广州周边春游地① 2020-03-11
  • 【春光好·古镇篇(下)】春已不远,静待花开 2020-03-10
  • 快报|@游客 清远长隆预计2021年建成! 2020-03-09

广汽新能源埃安V亮相 17万元起全面开启预售

  • 全新雷克萨斯纯电动UX 300e正式上市 售36.2万起 2020-04-27
  • 荣威R标首款旗舰概念车更多细节曝光 科幻感十足 2020-04-27
  • 简约与科技的碰撞 几何C内饰渲染图曝光 2020-04-27
  • 超长续航+超长发布会 智能轿跑小鹏P7将于4月27日正式上市 2020-04-26
  • BEIJING-X7官方图片发布 设计高度概念化 2020-04-24
  • 斯柯达全系价格焕新 售价区间7.79万-24.79万 2020-04-22
  • 广汽丰田C-HR EV上市 22.58万元起NEDC续航里程400km 2020-04-22
  • ​搭载全新R标!上汽荣威R-Aura Concept设计图曝光 2020-04-20

华为2019年财报:销售收入8588亿元,净利润627亿元

  • 喜马拉雅启动423听书节,全程直播国图公开课 2020-04-22
  • 拼多多发布美妆报告,消费者自学美容院八成技能 2020-04-15
  • 全系配备潜望式摄像头,荣耀30系列售价2999元起 2020-04-15
  • 开售1小时全网销量破10000台,TCL·XESS旋转智屏京东正式开售 2020-04-14
  • 华为P40系列首销掀起抢购潮,华为全球旗舰店超多酷炫体验受追捧 2020-04-14
  • 拼多多百亿补贴开售全国首批SK-II限量版神仙水,补贴价仅999元 2020-04-11
  • 转写准,手写快,咪咕讯飞智能笔记本还是墨水屏产品吗? 2020-04-09
  • 百度发布Apollo智能交通白皮书 “ACE交通引擎”为新基建加速 2020-04-09

(视频➕组图)精美!世遗宝藏龙门石窟85件珍品亮相粤博

  • 这本书,堪为你人生的定海神针 2020-05-03
  • 画界 “老.道.士” 陈一峰 2020-05-01
  • 以笔为援|文学抗疫涛声涌,为爱发声过万篇 2020-04-29
  • 英国百岁老爷爷的抗疫奇袭:小花园走完100圈,全世界捐来两个亿 2020-04-25
  • 知海无涯,让读书成为习惯||世界读书日 2020-04-23
  • 济南老城区出土疑似明代泉池 是否保留有待论证 2020-04-23
  • 外国人怎么阅读《红楼梦》? 2020-04-23
  • 陕西:汉长安城遗址发现西汉建筑遗址 2020-04-23

复工季宅家办公也要好好吃饭 广州餐厅外卖揾食攻略请收藏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 VR全景、外卖优惠……星级酒店美食 为求“带货”花样百出 2020-03-27
  • 爱吃辣?麦当劳9.9元辣堡不限次! 2020-03-24
  • 各位女神,请收下这份甜蜜福利 2020-03-11
  • 小白瞬间变身美食达人!盘点疫情期最受欢迎半成品菜 2020-03-05
  • 中华鳖、乌龟按水生物种管理!农业农村部发布官方通知,不列入禁食名录 2020-03-04
  • 广东省餐协发布倡议书,全省铺开企业团餐预约式外卖用餐配送服务 2020-02-28
  • 【疫路同行 粤味相连】既是“开饭”也是开局,既是等待也是出发 2020-02-26
金羊图库
  • 四川承担援助湖北医疗队隔离休养的酒店消杀后开门迎客
  • 五一假期香港北京道客流稀少
  • 疫情下的巴西圣保罗“五一”见闻
  • 云南丽江:“五一”假期游客网红地打卡
  • 北京出现持续高温天气
  • 民众自觉佩戴口罩有序参观南京中山陵
  • 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响应调整为二级
  • 黎巴嫩开始逐步复工复产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1日广东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 为广州报告境外输入关联
2020-05-02 08:59:11
广州海珠区环岛路通车 南部主要交通脉络基本形成
2020-05-02 08:48:48
上市公司年报出炉 整体净利润再增近九成企业盈利
2020-05-02 08:27:30
“组合拳”助力复苏 茂名碧海银沙迎来“开门红”
2020-05-02 08:05:58
广州文旅市场假日安全有序 海珠湖迎“生态五一”
2020-05-02 07:53:03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中医药抗疫经验获马方“点赞”
南方日报  作者:苑青青  2020-05-05
5月3日中午,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在吉隆坡机场搭上返程航班,结束了为期16天的马来西亚之行,返回国内。

 

马来西亚疫情趋稳,中国赴马医疗组回国

5月3日中午,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在吉隆坡机场搭上返程航班,结束了为期16天的马来西亚之行,返回国内。

4月18日,赴马医疗组组长李俊率领7名医疗队员飞往吉隆坡,为马来西亚带去了中国抗疫经验和医疗物资。

马来西亚一度是东南亚新冠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为阻止疫情蔓延,马方政府曾于3月18日宣布“封国封城”,并三次延长“行动限制令”。

截至5月4日14时,马来西亚疫情累计确诊6298例,累计治愈4413例,累计死亡109例。

目前,马来西亚疫情整体趋稳。李俊认为,未来,马来西亚的重点是“内防反弹,外防输入”。

马政府三延“行动限制令”

减少人群聚集获良好效果

1月25日,马来西亚报告首例确诊病例,为境外输入病例,之后不断有散发病例出现,确诊病例激增则始于吉隆坡2月底的万人集会。李俊介绍,集会后的感染发病自3月10日开始,当天新增确诊病例暴涨至235例。5天后,马来西亚卫生部长阿扎宣布,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90例,累计达428例。

防控传染病,需要寻找和确定传染源。3月14日晚间,在1.5万参加活动的马来西亚民众中,已有4942人向卫生部门登记,其中约3000人已接受检测,有1634人出现呼吸道感染相关症状,近3000人被要求进行为期14天的居家隔离。

3月18日,马来西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14天的“行动限制令”,关闭所有幼儿园、学校、非必要企业和政府机关等场所,取消所有聚集类社会活动,大幅度降低居民的社交活动和社交范围。

这一措施取得良好效果。4月16日,马来西亚新增确诊病例已经降到了100例以下。李俊表示,马来西亚居民都遵守“行动限制令”,减少非必要出门,外出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每个电梯口都贴有标识,提醒只能乘坐4人,在电梯里,画好了每个人该站的位置”,李俊说,马来西亚的疫情防控细节十分值得借鉴。

广东温度湿度与大马接近

粤中医方案获赞有针对性

4月18日下午,李俊一行8人抵达吉隆坡,19日上午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出来后,他们马不停蹄奔赴大马各个城市,实地考察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分享中国抗疫经验。

8位医疗组成员专业领域覆盖呼吸科、传染病、病毒学、中医、数据分析、感染管理、重症医学等,旨在为马方提供全方位的抗疫指导。他们都来自广东抗疫一线,部分组员还有湖北抗疫经历。

在马来西亚实地考察过程中,专家组与马方医护人员交流了新冠病人的临床治疗和危重症救治,并介绍了中方对医护人员、患者以及家属的心理干预方案,医院感染控制流程和大数据分析等做法,双方还就治愈病人的核酸检测复阳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交流过程中,李俊感觉到,马方重视疫情防控,医院的运作也很规范。

马来西亚有600多万华人,有信中医、用中药的传统。4月22日,专家组与当地中医从业人员举行视频会议,分享中医在新冠肺炎预防及辅助治疗方面的经验,回答了马来西亚中医从业人员提出的问题,包括新冠肺炎的诊断与中医预防,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法,新冠肺炎的针灸治疗方法,以及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中医药介入等内容。

马来西亚中医抗疫工作小组召集人郑建强表示,马来西亚与广东省在气候、温度、湿度等方面较为接近,因此专家组介绍的广东方案更有针对性。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专家组还建议马方扩大核酸检测范围。李俊说,目前,马方单日检测能力已由原来的1万余人次提升至4月27日的超过1.5万人次。

提供6条“中国经验”

助力遏制疫情蔓延

4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曾作出评估,马来西亚或在4月中旬迎来疫情高峰期。李俊认为,目前马方疫情总体趋稳,病例增速呈下降趋势,但防控工作仍不能放松,“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压力依然存在。

4月29日,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报道,马来西亚卫生总监诺希山说,4月29日马来西亚新增新冠病毒感染病例94例,其中72例是从印度尼西亚返回马来西亚的民众和学生。

为了遏制疫情进一步蔓延,结束抗疫工作前,专家组提出6条建议,包括扩大核酸筛查范围、有条件延长和调整“行动限制令”的时间和范围、引入“三道防线”(交通关口、医院、社区)做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全面推行健康码及做好分区分级复工复产等。

回想起马来西亚的抗疫之旅,李俊说,专家组成员每天行程都满满当当,但他们却很满足,希望把更多的中国经验与马来西亚共享,助力他们早日取得抗疫胜利。“我们对马来西亚在不远的将来结束疫情有信心。”他说。

南方日报记者 黄锦辉

实习生 苑青青

通讯员 粤卫信

编辑: alan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微视频丨青春之路
09:38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青春的颜色是什么?
09:38
习近平寄语新时代青年强调 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 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 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09:15
广州部分中学非毕业班师生开始检测核酸
09:32
广州市红十字会:户外运动不聚集可不必佩戴口罩
09:32
今年五四,我们“云上见”
09:32
青年博士团队汇聚广州 打造国家农业科创中心
09:32
不负伟大时代,牢记习近平的青春寄语
20:46
尺牍传情 从信件中看习近平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嘱托
20:46
漠视“生命至上”何谈人权(钟声)——造谣中伤“中国抗疫”有悖国际正义(四)
10:25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