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实习生 蔡梦婷
5月17日,广州艺术博物院在马思聪音乐艺术博物馆举行“音画心赏——广州艺术博物院2020国际博物馆日暨中国旅游日网上直播特别活动”,通过“演奏+访谈+即时绘画创作”的跨界方式,纪念马思聪音乐艺术馆建成18周年。并呼应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和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新旅游、新常态”,以促进文旅融合新发展。
“要把每一个音符献给祖国”
马思聪一生的创作,印证了他那句铿锵有力的话:“我要把每一个音符献给祖国。”本次活动特邀马思聪的家属马之庸女士以及著名青年作曲家、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文化产业研究室主任连向先一起分享马思聪先生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从马思聪的求学经历、艺术修养与作品、性格与作品、思想和爱国情怀,更深刻理解马思聪作品的民族性。
马思聪最为著名的作品莫过于创作于1937年的《思乡曲》。该作拨动了无数为抗日救亡而奋战的中华儿女的心弦,并曾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和海外侨胞广播的开始曲,成为他的传世代表作。连向先为线上观众介绍,这首歌曲一开始旋律进行缓慢且音调下行,听起来委婉忧伤,很容易勾起人的思念之情,到第二段旋律变快,意味着他坚信抗战一定能胜利,也让人们看到了希望,这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1949年后,马思聪为祖国谱写了一系列激情澎湃的伟大作品,比如坚信祖国胜利的《祖国大合唱》、庆祝新中国成立的《欢喜组曲》,连向先为此详细介绍,前者运用了陕北民歌曲调,象征光明从延安来,后者有一开始的欢快与振奋,转为中段的欢快夹杂沉重,表达了革命来之不易的心情。这些都体现了马思聪对祖国的深切感情和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活动过程中,还穿插演奏了马思聪的代表乐曲《思乡曲》《钢琴五重奏第一乐章》及钢琴独奏粤曲三首的《羽衣舞》,让观众在一曲曲优美动听的乐曲中体会马思聪在艺术上的深厚涵养,从而了解他为中国音乐文化的进步与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马思聪亲属、抗疫英雄出席活动
1961年12月2日,音乐家马思聪在羊城晚报《晚会》版发表题为《我和美术》一文。文章开宗明义地说:“我是弄音乐的,但业余的时候,却喜欢美术……”
马思聪还真切地描述过他的音乐与美术的非一般关系。“当我演奏巴赫的作品的时候,我就常常联想起伦勃朗的画;演奏德国作曲家孟德尔松的协奏曲时,就不禁联想到意大利名画家波的齐里的名画《维纳斯的诞生》,联想到维纳斯从碧蓝的海水中徐徐浮起时那种清新、柔和、宁静和美妙的景象。这样演奏起来就自然而然避免使节奏过于强烈。”
文章中马思聪还谈到自己欣赏美术作品的经验,他举毕加索和齐白石为例,一位艺术家对自己的艺术创作,是一个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他在文章中提醒文艺青年们:要多看一些好画,多听一两支优美乐曲,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对提高个人的精神境界,培养高尚的情操,都是很有帮助的。
在活动的下半场,主办方邀请了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蔡卫平来参与活动,他既是马思聪的亲属,又是抗疫英雄。期间,广州市美协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张弘教授和广州动漫艺术家协会肖像漫画委员会主任邝祖海(笑脸兔)来为英雄进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