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丰西西
每一年的全国两会, 全国政协委员、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都是备受关注的对象。去年全国两会首场委员通道上,施一公坦言: “国内基础研究还需要更多原创型突破”。
今年两会,他表示科技与教育,以及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仍是他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他表示,人才培养没有捷径可走,“需要心无旁骛,全力以赴,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练好自己的本领,不要急于求成, 要坐得住’冷板凳’”。
谈上京参会:
继续关注科技教育
在2007 年作出回国决定前, 施一公已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被誉为国际生物学界冉冉升起的“学术明星”。
2008 年2 月,施一公全职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担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期间, 施一公带领清华生物学科取得长足进步, 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2015 年。施一公联合饶毅、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等人,向国家提交了《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型大学的建议》。他这样描述着他理想的大学:“希望若干年后, 我们可以聚拢一大批世界顶尖的科学家, 在这里从事最尖端的科学研究,做出最有意义的科学成果,培养最优秀的青年学生, 用自己的才智尽情地探索科学知识前沿,推动人类进步,造福全世界”。2018 年2 月14 日,西湖大学正式获批设立,施一公担任首任校长。
今年两会,施一公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后,科技的重要性会更加凸显。在我国未来建设和发展中会更加倚重科技力量。在这样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如何进一步加速科技发展与进步,是他最关心的。
他表示,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则取决于教育, 如何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 是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努力践行的目标, 也是特别关注的话题。
谈人才培养:
引领学生“寓教于研”
去年全国两会, 施一公在委员通道上直言:“我们在基础科学领域依然缺乏创造性突破”,引起了人们对于国内人才培养机制的讨论。
对此,施一公表示,当前我国正处在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虽然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亟待改进、急需进步的地方,科学底蕴、科技储备的根基还不够扎实,前沿理论、尖端技术的突破相对较少,“但我们一直在奋起直追,这需要我们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
在 施一公看来,改革开放40 多年来的大发展, 极大地改变了高等教育的面貌、科技创新的面貌,如今,从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到三千多所院校, 有许多教育工作者正不断地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作为全国教育体系中的一分子, 作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也在积极探索中。
“比如,我们从招收培养博士生研究生起步,实行独立实验室制度,由一流的师资引领学生‘寓教于研’ ;我们鼓励学科交叉,尝试双导师制,在生命科学学院, 学生可以同时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领域或方向的导师。”
谈及人才培养,施一公表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也没有什么标新立异的方式。“不要急于求成,要坐得住’冷板凳’。”
谈“世界一流”高校:
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如今,许多高校都在以建设“世界一流”高校为目标。那么,“世界一流”
高校是什么样的? 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施一公表示, 大学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也是推动人类文明和进步的关键力量。大学通过教育和研究为世界打开新的视野, 开创新的文化, 培养有批判性思维而又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推动人类进步。
施一公说:“我心里的’ 世界一流’高校, 必须能够培养出能为世界未来和人类发展担纲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除此以外,还需要在以下两方面至少具备其一: 一是在基础前沿研究领域,能够为人类的文明发展贡献新的、重大原创性的发现; 二是在核心技术领域能够取得重大突破和建树。”
谈吸引人才:
让新思想有生长空间
现实中, 一所新办大学往往在师资方面存在一些短板, 但西湖大学这些年却吸引了一大批高水平人才的加盟。记者留意到,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药学系教授于洪涛、美国布兰迪斯大学化学系教授邓力、加利福尼亚纳米系统研究所主任杨阳等多位顶尖级科学家相继加入西湖大学,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谈及吸引人才的经验, 施一公表示, 作为新型大学,西湖大学以人为本,机制灵活,国际化程度很高,所以西湖大学一直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特别有吸引力,他们特别愿意来。目前,学校已签约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20 位,90%左右来自海外。
在办学理念与定位上,西湖大学遵循“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 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所有规章制度的设立都将遵循国际化的标准,实行独立实验室制度,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长聘与准聘制度,让海外人才回国后能够“无缝衔接”;学校发展有限学科,但不论在学术活动、学生培养还是在校园建设上,都注重并鼓励学科交叉,给新思想、新发现充分的生长空间。
在支撑服务上,西湖大学拥有一支职业的行政服务团队, 能够使教师免于事务性工作的繁文缛节; 校内五大科研公共平台也各自配备了专业团队,保障尖端科学研究顺利进行。
“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探索和尝试,真正让师生在学术上自由探索,在科研上心无旁骛, 能够真正做出一些对国家、对民族、对世界有贡献的重大原创理论研究成果和核心技术突破。”施一公说。
【灼见】
“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探索和尝试,真正让师生在学术上自由探索,在科研上心无旁骛,能够真正做出一些对国家、对民族、对世界有贡献的重大原创理论研究成果和核心技术突破。”施一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