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漫琪 蚁璐雅
作为广东的“东大门”,潮州是极具地域特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广东沿海经济带上的重要门户。省委书记李希到潮州调研时明确提出潮州要“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潮州市长殷昭举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潮州按照省委的部署,依托沿海、沿江、沿机场高铁交通枢纽中心和区位、交通、文化、产业等资源禀赋和优势,正全力做好“特、精、融”三篇文章。
特:以特做强产业、资源、文化
殷昭举认为,做好“特”字文章,坚持以特做大,以特做强,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塑造特色之城、弘扬特色文化,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潮州将突出产业之特,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1+4+1”工程,即1个世界级的陶瓷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食品、服装、印刷包装、不锈钢等4个列国内前茅的产业集群,1个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能卫浴制造基地。
潮州突出资源之特,深入实施“乡贤回归”工程,深化“放管服”改革,整理形成“最多跑一次”目录清单1706项,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实施精准招商,吸引一批优质企业和项目入潮投资。新加坡益海嘉里、智能卫浴(潮州)产业园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和华瀛LNG、华丰LPG/LNG等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先后落地建设。
突出文化之特,以打造千年潮府文化古城为重点,深入实施一系列“文化+”特色工程,全力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工艺美术之都”等金字招牌,把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发展的软实力和新优势,推动潮州加快从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经济强市转变。中国工艺美术之都博览园项目开工,世界潮人文旅基地、潮州文化金融街等项目加快推进,双忠宫等“百家修百厝”修缮工程完工,凤城文化广场·唐伯元故居竣工,“左翼文化运动潮州英杰”故居修缮工程顺利推进。2019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31%和30%,增幅均高出全省21个百分点。
精:推进一江两岸“特色精品城市”建设
殷昭举表示,做好“精”字文章,是潮州人传统的精细文化、精品意识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淋漓表现,要发扬“绣花”精神,下苦功夫提升产业品质、城市品质、生活品质。以韩江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全国河湖示范建设”项目为抓手,加快推动潮州一江两岸“特色精品城市”建设。为了守护潮汕“母亲河”韩江,潮州不遗余力地落实“水岸同治”,在省内率先建立主要河流水质自动监测体系,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全面完成县级饮用水源环境问题整治,让韩江入选了全国十大“最美家乡河”。
据了解,潮州正编制实施韩江新城三年建设计划,引进万达、深圳华侨城等知名企业,投资建设世界潮人文旅、韩江广场等重大项目,突出抓好“一江两岸”万里碧道建设。另一方面,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行基层“网格化”管理机制,潮州的“凤新模式”,被人民网和国家行政学院评为全国十个社会治理最佳案例之一。此外,潮州全市目前已建成垃圾转运站44座,垃圾转运能力达2562吨/日;垃圾焚烧厂实现县区全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达3000吨,在全省率先全面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焚烧处理,处理率达100%。
融:开放理念主动融合推进软硬联通
殷昭举告诉记者,做好“融”字文章,更重在强化开放理念,潮州正加强与汕潮揭城市群、海西经济区、深圳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接合作,以思想“破冰”实现行动“突围”。
当前,潮州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建设,抢抓重大战略机遇,全力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和体制机制“软联通”。“硬联通”聚焦重大交通项目,全力推进高速、铁路、港口、码头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软联通”则以产业分工、科技创新、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为切入点,努力实现行业、区域、体制“三跨越”。
潮州不仅积极融入汕潮揭都市圈,深入实施《汕潮揭临港空铁经济合作区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年)》,更全面深化省际合作,健全完善闽粤赣十三市合作交流机制,打好原中央苏区县、闽粤经济合作区和国家首批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三张牌”。发挥潮州港作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的作用,加强与大湾区港口的战略合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原油、天然气、新能源开发等方面进行高水平、深层次对接合作。
殷昭举表示,接下来,潮州将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加快推进总投资超1267亿元的“六大工程”,全力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努力走好潮州特色化、精细化、融合化发展之路,奋力建设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为全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潮州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