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税务局扶贫工作队正在向贫困户赠送鸡苗
文/图 袁增伟 湛税宣
盛夏的傍晚,毗邻广西的湛江廉江市塘蓬镇牛岭村笼罩在金色的夕阳中。73岁的揭碧业正在忙着给自家的鸡喂食,而这30只鸡苗和饲料都是国家税务总局湛江市税务局等帮扶单位免费捐赠给他的。老汉望着这批日渐壮实的鸡群,心中充满着希望和收获感。
“帮扶单位帮我妻子办了医保、低保,现在我除了养鸡,还采些山草药去卖,每年增加收入4000多元,这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揭碧业说。
据了解,在国家税务总局湛江市税务局抓脱贫、防返贫和促增收的帮扶实措下,山多地少、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牛岭村,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50人在2019年就已脱贫。如今,如何继续带动村民创业发展、增收致富,确保村民不返贫,成为湛江市税务局帮扶工作的重点。
逐一落实110项税收优惠政策
“要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解决好眼下问题,更要形成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国家税务总局湛江市税务局党委明确,要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善、有效兜底的帮扶机制,给全市税务部门对口帮扶对象留下带不走的扶贫力量。
发挥税务部门在税源调查、征管信息收集统计、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专长,对本地贫困村情况进行走访调查、建档分析;结合本地情况,从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涉农产业发展、激发贫困地区创业就业活力、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促进“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加大扶贫捐赠等六个方面,梳理110项推动脱贫攻坚的税收优惠政策并逐一落实;用足用好对光伏发电等新兴产业的税收扶持政策,协调帮扶村成立光伏发电合作社,把农户聚零为整,变个人按次开发票为集体申报,全面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政策。一项项具有“税务特色”的帮扶举措一一落地。
稳定收入是防止返贫的关键。针对一些贫困户经济收入较低,且年龄偏老、劳动力不强的特点,湛江市税务局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一户一策”地帮助发展劳动强度小、技术要求不高的家庭种养经济,促进贫困户稳产增收。靠着这些投资少、见效快的增收渠道,牛岭村贫困户拔掉“穷根”,走上了脱贫增收的新路。
目前,湛江市税务局等帮扶单位已给53户190人发放了鸡苗9540只、种羊14头、饲料54.42吨、肥料5吨,变“输血”为“造血”,带动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收1000元以上。
用教育提高贫困群众“造血”能力
在吴川市振文镇沙尾村,税务部门采取“扶贫资金帮扶+家庭农场+贫困户”的方式带贫益贫,与湛江市接待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合作,引进科学技术,沙尾村火龙果种植基地和窦耀文养鸡场,带领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帮助贫困村切掉穷根、开掘富源。
除了给资金、找渠道、教技术,湛江市税务局驻村工作队还组织8户村民组成互助组,把十只手指攥成一双拳头,建起了30亩辣椒基地和种植1800余株黄皮果。今年,辣椒基地改种水稻,并逐步扩大到50亩。村民看到荒地变良田,山坡变果园,摘下穷帽子、过上好日子的信心更足了。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湛江市税务局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提高贫困群众“造血”能力。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简街道庵里村的余洪亮如今已经是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叉车司机。2016年,湛江税务部门精准扶贫工作队走访到他家时,他正处于辍学状态。工作队建议其就读中职学校,学一门手艺,靠劳动脱贫致富。在工作队多方联系下,余洪亮免费入读上海船厂技工学校。2019年,他回到了湛江东海岛老家就业,每月收入4000元,实现精准脱贫。如今,该村16人完成学业,57人在校,实现了教育补助和生活补助全覆盖。税务部门还设立奖学金,奖励每个考上本科院校的建档立卡户学生6000元,仅2019年就有2名新生领取了这笔奖金,在村里形成良好的奖学氛围。
[小康密码]
国家税务总局湛江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漫天——
“我们将持续把‘软组织’建成‘硬堡垒’,激活脱贫攻坚工作‘一盘棋’,在产业帮扶、落实脱贫攻坚税收优惠政策以及金融、教育、医疗帮扶方面多想好办法,在环境整治、危房改造、饮水工程等方面多为百姓群众办好事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