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中国聚焦

城乡协同让村里人过上城市小康生活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20-07-15 10:40
分享到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6月12日,80岁的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儒林村村民罗汉滋来到村卫生站,挂号、看病、拿药,整个过程只花了一元钱。“患高血压、心脏病好多年了,我差不多每星期都来,这项政策很好,如果自己买药要花两三百元呢。”谈起“一元看病”的实惠,罗汉滋说。

为解决农民看病贵问题,早在2008年5月1日,花都区就开展“一元看病”试点工作,村民在村卫生站看病,只收一元挂号费,药品及诊疗费全免。2016年“一元看病”实现了与城乡居民医保的衔接,村民在村卫生站就诊先行医保门诊报销,自付部分由区财政予以二次补助,可持续性大幅增强。

“一元看病”只是珠三角地区城乡协同发展的一个见证。珠三角地区是我国乡镇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之一,乡镇“钱袋子”鼓了之后,医疗、基础设施、文化建设等方面是否跟得上?村里人又是如何过上城里人的小康生活的?

协同医疗,打通群众看病的“最后一公里”

“以前大病小病都要去镇上,现在不用了,大病去镇上,小病在村里就可以看,这里的医生很专业。”罗汉滋一边说,一边拿出手机,点开一个“儒林高血压”微信群,“卫生站的大夫就在这个群里,有啥事我就会问大夫,大夫还会经常询问我的身体情况,提醒我按时吃药。”如果说“一元看病”解决了看病贵,那么,家庭医生签约则解决了看病难。

罗汉滋说的大夫,就是卫生站的主治医师邱华。邱华是花山镇15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一员。“我们每个团队负责2到3个村级站,由中级职称医生担任团长,每个团队由团长、乡医、护士、公卫医生组成,协同作战。基层群众如有身体不适,可以先去村级卫生院,如果病情严重,可以由家庭医生签约团队负责转入门诊、住院或上级医院,这样就由被动服务转为主动参与,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就医需求。”花山镇卫生院院长凌济忠说。

“设备越来越好,药品越来越多,而且每3年我会参加3个月的轮岗培训,促使自己不断提高。”邱华表示,10年来村卫生站的变化也让她记在脑中。这只是改变的一个局部——基层医疗机构树立了全面质量管理、人人参与质控的理念;新技术新项目如胰岛素泵的床边使用技术、糖尿病足的创面护理技术、颈椎外伤患者的颌枕带牵引术、痰培养检查等也陆续开展起来,特色专科不断壮大。

经过10年探索,花都区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建立满足不同人群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宽卫生服务领域,提升了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构建起“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的三级农村卫生服务格局,实现业务量、医疗质量、医务人员待遇、群众健康素养、社会满意度的五个提升。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而全民健康的短板在基层,所以,我们要做到的就是打通基层群众看病的‘最后一公里’。”凌济忠表示。

转型升级,村级工业园有了新气象

乘车经过广东佛山顺德区龙江镇,道路两旁能看到很多家具工厂。一场“腾笼换鸟”的大动作——村级工业园改造正在这里悄然推进。 

“我的家具工厂是从父辈开始做起的,也就是几个人‘小打小闹’。村改开始时,我们投票也有顾虑,担心没啥收益,后来看到政府有相关扶持政策就支持了,现在工厂临时搬到了附近的村子。”顺德区龙江镇新华西村村民李樟添说,很期待村级工业园面貌由原来的“脏乱差”工厂变为标准化车间。

顺德很多村级工业园区形成于改革开放前后,几十年过后,布局散、规模小、污染重、产出低的转型困局逐渐凸显。为突破发展瓶颈,佛山将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作为政府“头号工程”强力推进,通过摸底对全市1025个村级工业园进行登记造册,按照“一园一策”的方式制定整治标准,分类推进,依法淘汰落后产能,为产业发展空间、生态文明建设腾出空间。同时,统筹规划村级工业园改造、村居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乡村生态;以新发展理念运用项目改造成果,打造新的产业平台和发展载体,引入一批科技水平高、产业带动强的企业落户,带动集体资产增值和集体经济发展。

“我相信,村改是顺德走向小康社会的最好道路。破旧的村级工业园占用了顺德70%工业用地,却只贡献了4.3%的增长速度,脏、乱、查、小、散、乱现象突出。从2018年开始改造后,村民们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疑问到支持,现在很多村子的表决结果都是满意。”顺德区委常委、区村改办主任梁伟沛说。

龙江镇在推动旧工业园区改造的同时,围绕“定产业、定规划、定标准、定扶持政策”要求,坚持高标准、高定位推进园区的规划建设,对入园企业以及园区运营商加码配套不少于1亿元的扶持措施,共同打造超10平方公里的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现代化园区。目前五大千亩园区已有进驻和意向项目。

顺德村改改出了新发展理念产业园,也改出了乡村大振兴。通过村改,村集体收入倍增,保留了更多的集体物业,从“分多留少”变成“留多分少”,一改过去“分光吃光”的观念;还腾出公共空间,新建、扩建了多所学校。据了解,龙江镇还将分别支持完成村改的村(居)不少于2000万元用于加快乡村振兴项目落地,用于路网改造、河涌整治、公园建设、新建学校等民生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让村民收获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以前村级工业园多是做家具的小作坊,管理不规范,一层里有好多家厂子。新的园区通过淘汰不规范的企业、集中扶持较大规模企业,不仅村环境改善了,企业的管理也得到了提升。重新入驻后我打算再增加些设备,适应市场。”李樟添这样谈到对未来的打算。

文化惠民,村文明站服务赛过城里社区

在顺德区乐从镇水藤村,一个叫“童趣坊”的房间里传来孩子的欢声笑语,教师陈婉莹正在表扬一个答题出色的孩子,给她发放糖果。“我们这里的活动一般在周末进行,和家长们事先约个时间,把孩子们送过来上课。我设计了一些适合小朋友年龄的课程,比如数数、认识周围的物体、如何合理搭配膳食等,还设计了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陈婉莹介绍。

父母上班忙,孩子放学后或周末怎么办,许多城里社区可能都没能解决的问题,在水藤村红基石党群服务中心得到了答案。据了解,红基石党群服务中心是水藤村实践站集党团培训、文化传承、社区教育、志愿服务、体育健身于一体的党建文化综合阵地。这里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将党建基地、志愿组织、文化协会组织、体育协会组织、青年组织、妇女组织、社工组织等融合在一起,为村民提供党团培训、志愿服务、社团孵化服务、社区教育服务、村民学习、创业培训等服务,打造联动社会力量的党建文化基地,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依托这一平台,水藤村民的文化生活可谓丰富多彩,“岁月如织·花香如诗”花艺培训班、“韵动瑜伽”培训班、“我们的节日·中秋”悦享中秋——党群同欢活动……2019年以来,水藤村实践站共举行18场次活动,成为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满足群众“最后一公里”需求的新平台。

“在这里给大家上课,首先是能把很多有趣的知识分享给孩子们;其次,和孩子们一起互动,他们的童真童趣也一直让我受到感染,自己也感觉更加年轻了,这就是小康生活吧。”陈婉莹说。

(本报记者周世祥吴春燕王忠耀)

编辑: 宝厷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新政助推海南旅游复苏提质、领跑全国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 “驿动的心” 带动乡村游、民宿游火起来 2020-05-13
  • 玩遍增城|亲测9条康养洗肺精品线路,诗意何止在远方 2020-04-29
  • 14家广东5A景区节前恢复开放!快来看哪些门票有优惠 2020-04-29
  • 疫后旅游业:微度假成主旋律,自驾游和短途高铁游受青睐 2020-03-28
  • 【春光好·春茶篇】品香茗,访茶之旅已在望 2020-03-23
  • 访谈 |后疫情时代,民宿业能更早迎来春天吗? 2020-03-14

东风Honda 新CR-V上市 16.98万元—27.68万元

  • 凯酷(ALL NEW K5)部分配置曝光 2020-07-17
  • 荣威iMAX8整车图曝光!设计极具科技感 2020-07-15
  • 试驾上汽大众PHEV家族:值得点赞 2020-07-15
  • 长城汽车全新动力总成年内量产 2020-07-14
  • 奇瑞新能源 S61官图发布 或将在第三季度上市 2020-07-14
  • 东风悦达起亚凯酷(ALL NEW K5)外观内饰首次曝光 2020-07-14
  • 比亚迪宋PLUS内饰曝光 超感悬浮设计亮相 2020-07-14
  • 广州试驾哪吒U:“三头六臂”全身高科技 2020-07-14

索尼将更名“索尼集团” 60年来第二次进行品牌重塑

  • 聚焦反诈普法教育,大鹏教育科技助力普法教育内容升级 2020-07-17
  • 儿童电动平衡车真的适合儿童吗? 2020-07-16
  • 格力电器净利预降五成 美的追赶终端市场份额 2020-07-16
  • 嘀哩嘀哩创始人被批捕 播放《混沌之子》等侵权动漫作品200余部 2020-07-16
  • 广东传统产业依靠数字化转型“转危为机” 2020-07-15
  • 移动互联网下的新营销场景:品牌发展将进入5G智媒时代 2020-07-13
  • 五款家电免费送,TCL实业CEO王成助阵张绍刚直播首秀 2020-07-13
  • 深圳消委会:腾达路由器辐射骚扰值超出国家标准限值范围 2020-07-13

带你穿越千年,感受“契丹印象”:公主面具驸马璎珞亮相粤博

  • 八十奖项来“选美”!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评选启动 2020-07-17
  • 传递关爱,弘德立人 2020-07-06
  • 大馆带小馆!广州艺博院与高剑父纪念馆共同弘扬岭南美术精神 2020-07-05
  • 西沟纪兰 2020-06-28
  • 《文学的日常》:跟随“镜头”走近这些一线大咖作家…… 2020-06-16
  • 在这里,他听不见世间喧嚣,却深知人情冷暖 2020-06-12
  • 定了!2020上海书展将于8月12日至18日如期举行 2020-06-16
  • “我哋广式”云开张!广州非遗传承人集体“触网”,直播展示购物都来啦…… 2020-06-11

复工季宅家办公也要好好吃饭 广州餐厅外卖揾食攻略请收藏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 VR全景、外卖优惠……星级酒店美食 为求“带货”花样百出 2020-03-27
  • 爱吃辣?麦当劳9.9元辣堡不限次! 2020-03-24
  • 各位女神,请收下这份甜蜜福利 2020-03-11
  • 小白瞬间变身美食达人!盘点疫情期最受欢迎半成品菜 2020-03-05
金羊图库
  • 广东清远500米高空上演“空中漫步”
  • 南京石臼湖水位持续上涨
  • 安徽:危难见真情 应急分队急援被困群众
  • 广西融水:夏夜“点花”忙
  • 广西梧州:稻香四溢乡村如诗画
  • 江西上饶:全力封堵鄱阳中洲圩决口
  • 江苏淮安:京杭大运河迎来夏季水运高峰
  • 香港餐厅“晚六朝五”不得提供堂食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贵州、广西、吉林等地有大雨 局地有雷暴大风
2020-07-20 10:29:30
500吨红薯出口欧洲 越来越多广东农产品走上世界餐桌
2020-07-20 07:14:37
梁应滔:疫情之下倾力创新带领公司加速奔跑
2020-07-20 07:14:23
农潮突起海陆丰 南粤飘扬犁头旗
2020-07-20 07:35:45
19日广东无新增确诊病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
2020-07-20 08:27:57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城乡协同让村里人过上城市小康生活
光明日报  作者:  2020-07-15
村民在村卫生站就诊先行医保门诊报销,自付部分由区财政予以二次补助,可持续性大幅增强。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6月12日,80岁的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儒林村村民罗汉滋来到村卫生站,挂号、看病、拿药,整个过程只花了一元钱。“患高血压、心脏病好多年了,我差不多每星期都来,这项政策很好,如果自己买药要花两三百元呢。”谈起“一元看病”的实惠,罗汉滋说。

为解决农民看病贵问题,早在2008年5月1日,花都区就开展“一元看病”试点工作,村民在村卫生站看病,只收一元挂号费,药品及诊疗费全免。2016年“一元看病”实现了与城乡居民医保的衔接,村民在村卫生站就诊先行医保门诊报销,自付部分由区财政予以二次补助,可持续性大幅增强。

“一元看病”只是珠三角地区城乡协同发展的一个见证。珠三角地区是我国乡镇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之一,乡镇“钱袋子”鼓了之后,医疗、基础设施、文化建设等方面是否跟得上?村里人又是如何过上城里人的小康生活的?

协同医疗,打通群众看病的“最后一公里”

“以前大病小病都要去镇上,现在不用了,大病去镇上,小病在村里就可以看,这里的医生很专业。”罗汉滋一边说,一边拿出手机,点开一个“儒林高血压”微信群,“卫生站的大夫就在这个群里,有啥事我就会问大夫,大夫还会经常询问我的身体情况,提醒我按时吃药。”如果说“一元看病”解决了看病贵,那么,家庭医生签约则解决了看病难。

罗汉滋说的大夫,就是卫生站的主治医师邱华。邱华是花山镇15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一员。“我们每个团队负责2到3个村级站,由中级职称医生担任团长,每个团队由团长、乡医、护士、公卫医生组成,协同作战。基层群众如有身体不适,可以先去村级卫生院,如果病情严重,可以由家庭医生签约团队负责转入门诊、住院或上级医院,这样就由被动服务转为主动参与,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就医需求。”花山镇卫生院院长凌济忠说。

“设备越来越好,药品越来越多,而且每3年我会参加3个月的轮岗培训,促使自己不断提高。”邱华表示,10年来村卫生站的变化也让她记在脑中。这只是改变的一个局部——基层医疗机构树立了全面质量管理、人人参与质控的理念;新技术新项目如胰岛素泵的床边使用技术、糖尿病足的创面护理技术、颈椎外伤患者的颌枕带牵引术、痰培养检查等也陆续开展起来,特色专科不断壮大。

经过10年探索,花都区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建立满足不同人群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宽卫生服务领域,提升了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构建起“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的三级农村卫生服务格局,实现业务量、医疗质量、医务人员待遇、群众健康素养、社会满意度的五个提升。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而全民健康的短板在基层,所以,我们要做到的就是打通基层群众看病的‘最后一公里’。”凌济忠表示。

转型升级,村级工业园有了新气象

乘车经过广东佛山顺德区龙江镇,道路两旁能看到很多家具工厂。一场“腾笼换鸟”的大动作——村级工业园改造正在这里悄然推进。 

“我的家具工厂是从父辈开始做起的,也就是几个人‘小打小闹’。村改开始时,我们投票也有顾虑,担心没啥收益,后来看到政府有相关扶持政策就支持了,现在工厂临时搬到了附近的村子。”顺德区龙江镇新华西村村民李樟添说,很期待村级工业园面貌由原来的“脏乱差”工厂变为标准化车间。

顺德很多村级工业园区形成于改革开放前后,几十年过后,布局散、规模小、污染重、产出低的转型困局逐渐凸显。为突破发展瓶颈,佛山将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作为政府“头号工程”强力推进,通过摸底对全市1025个村级工业园进行登记造册,按照“一园一策”的方式制定整治标准,分类推进,依法淘汰落后产能,为产业发展空间、生态文明建设腾出空间。同时,统筹规划村级工业园改造、村居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乡村生态;以新发展理念运用项目改造成果,打造新的产业平台和发展载体,引入一批科技水平高、产业带动强的企业落户,带动集体资产增值和集体经济发展。

“我相信,村改是顺德走向小康社会的最好道路。破旧的村级工业园占用了顺德70%工业用地,却只贡献了4.3%的增长速度,脏、乱、查、小、散、乱现象突出。从2018年开始改造后,村民们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疑问到支持,现在很多村子的表决结果都是满意。”顺德区委常委、区村改办主任梁伟沛说。

龙江镇在推动旧工业园区改造的同时,围绕“定产业、定规划、定标准、定扶持政策”要求,坚持高标准、高定位推进园区的规划建设,对入园企业以及园区运营商加码配套不少于1亿元的扶持措施,共同打造超10平方公里的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现代化园区。目前五大千亩园区已有进驻和意向项目。

顺德村改改出了新发展理念产业园,也改出了乡村大振兴。通过村改,村集体收入倍增,保留了更多的集体物业,从“分多留少”变成“留多分少”,一改过去“分光吃光”的观念;还腾出公共空间,新建、扩建了多所学校。据了解,龙江镇还将分别支持完成村改的村(居)不少于2000万元用于加快乡村振兴项目落地,用于路网改造、河涌整治、公园建设、新建学校等民生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让村民收获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以前村级工业园多是做家具的小作坊,管理不规范,一层里有好多家厂子。新的园区通过淘汰不规范的企业、集中扶持较大规模企业,不仅村环境改善了,企业的管理也得到了提升。重新入驻后我打算再增加些设备,适应市场。”李樟添这样谈到对未来的打算。

文化惠民,村文明站服务赛过城里社区

在顺德区乐从镇水藤村,一个叫“童趣坊”的房间里传来孩子的欢声笑语,教师陈婉莹正在表扬一个答题出色的孩子,给她发放糖果。“我们这里的活动一般在周末进行,和家长们事先约个时间,把孩子们送过来上课。我设计了一些适合小朋友年龄的课程,比如数数、认识周围的物体、如何合理搭配膳食等,还设计了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陈婉莹介绍。

父母上班忙,孩子放学后或周末怎么办,许多城里社区可能都没能解决的问题,在水藤村红基石党群服务中心得到了答案。据了解,红基石党群服务中心是水藤村实践站集党团培训、文化传承、社区教育、志愿服务、体育健身于一体的党建文化综合阵地。这里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将党建基地、志愿组织、文化协会组织、体育协会组织、青年组织、妇女组织、社工组织等融合在一起,为村民提供党团培训、志愿服务、社团孵化服务、社区教育服务、村民学习、创业培训等服务,打造联动社会力量的党建文化基地,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依托这一平台,水藤村民的文化生活可谓丰富多彩,“岁月如织·花香如诗”花艺培训班、“韵动瑜伽”培训班、“我们的节日·中秋”悦享中秋——党群同欢活动……2019年以来,水藤村实践站共举行18场次活动,成为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满足群众“最后一公里”需求的新平台。

“在这里给大家上课,首先是能把很多有趣的知识分享给孩子们;其次,和孩子们一起互动,他们的童真童趣也一直让我受到感染,自己也感觉更加年轻了,这就是小康生活吧。”陈婉莹说。

(本报记者周世祥吴春燕王忠耀)

编辑: 宝厷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防疫常态化 习近平要求时刻绷紧这根弦
09:10
让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
09:10
联播+丨深化合作共赢 习近平多次提及这条“路”
16:49
以政策之准保就业之稳 粤三大工程全链条发力促就业
08:49
500吨红薯出口欧洲 越来越多广东农产品走上世界餐桌
08:49
6月份全国空气质量排名出炉 珠海居全国第一
08:49
广州经济蓝皮书预测:今年住宅成交量或减少
08:50
水上急救专家:暑期戏水警惕两类户外高危水域
08:50
高温天蚊虫活动频繁 孩子须防中招“虫咬皮炎”
08:50
华工:22个创新人才教改班 直接面向高考考生
08:51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