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将粤菜师傅培养与侨乡文化相结合,打造弘扬岭南饮食文化的国际名片 周聪 摄
岭南饮食文化提升海内外影响力,广东技工世界大赛摘金夺银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聪
敢为天下先,是广东人的时代精神。代表着广东精神的粤菜,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广纳百川,推陈出新,让“食在广东”的名号响彻全国,享誉海外。正是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广东精神,让广东勇立潮头,担当起迈步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弄潮儿。
如今,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工程的国际化之路越走越宽。广东通过创新“粤菜师傅+岭南饮食文化”等模式,打造“粤菜师傅”文化品牌,岭南饮食文化在海内外影响力正在提升,粤菜产业迎来了“高光时刻”;世界技能大赛赛场上,广东年轻技工争金夺银,向世界展示了广东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在世界舞台上,广东通过三大工程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讲述广东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粤菜师傅带着粤味“走出去”
走进澳门科技大学的季节餐厅,仿佛来到了星级餐厅,这里明亮宽敞的自助餐厅、中餐厅、西餐厅都按照国际星级的标准打造,“这是‘教学餐厅’,修读餐饮管理、厨艺专业的学生日常实习、教学就在这里。”澳门科技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吴国民说。
“近年来,我院专业颇受内地学生欢迎,报考人数逐年上升,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吴国民称,目前,该学院修读餐饮管理、厨艺以及酒店管理等专业的内地生占比近六成。
国际化粤菜烹饪教育走俏的背后,是中餐尤其是粤菜在国际市场的迅速发展。“粤菜师傅”在海外越来越抢手。
国际美食家协会主席李满全曾说,全球唐人街餐饮中,八成是粤菜餐馆,而全球知名中餐馆很多都主打粤菜。作为国际餐饮市场最亮眼的菜系之一,粤菜是许多外国人对中餐认识的起源。
近年来,随着中餐尤其是粤菜在国际市场的迅速发展,“粤菜师傅”在海外越发紧俏。据李满全介绍,目前欧美国家厨师紧缺,以总人口1600多万人的荷兰为例,厨师缺口达5000多人,而且以粤菜厨师缺口最大。由于行情紧俏,荷兰、德国等西欧国家粤菜厨师年收入基本能达到5万欧元。
去年,5月由粤港两地与欧洲国际美食家协会联合共建的粤菜师傅国际交流培训基地正式揭牌,为“粤菜师傅”国际化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
“在美食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非常重要,这是我来中国想要推动的一个工作目标。”意大利驻广州领事馆总领事白露茜表示。
粤菜师傅国际化的信号,让多个海外餐饮机构闻风而动,争先到广东谈合作、抢人才。在江门台山的广东厨艺技工学校,就收到不少海外华人餐饮机构要求合作办学的邀约。佛山、广州等拥有厨艺、餐饮教学实力强的地区,也纷纷与国际美食机构战略合作,共同搭建国际性的美食文化交流平台或国际交流培训基地。
在去年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来自广东的陈子烽在砌筑项目上勇夺金牌(资料图)
广东技工对标国际“技能大军”
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备受青睐,这与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有力支撑密不可分。去年,对于广东技工教育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在第四十五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广东的年轻工匠摘得8枚金牌,占中国代表团16枚金牌总数的一半。背后折射出广东省厚植产业优势、夯实高素质人才教育基础的努力。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是最早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省份之一。广东成为金牌和奖牌大户绝非偶然。
事实上,随着广东技工工程的全面铺开,广东技工瞄准国际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走出去、引进来,努力向世界技工教育先进行列迈进。广东“技能大军”正与世界共舞。
引进国际先进办学模式。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创新推行“校企双制”。引进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推动全省普遍开展“校中厂”、“厂中校”、共建生产实训基地等校企合作模式,有效提升技能人才国际化水平。
如今,广东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道路已越走越宽。去年12月,东莞技师学院15级机电一体化中德班的何坤林,结束口语课程后,前往德国戴姆勒(奔驰)总部工作。实习期间,他将获得每个月2500欧元(税后)的工资,如果换算成人民币,将达近2万元。
在广州工贸技师学院,首批香港机电工程署的20名制冷技术员在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完成培训结业了。这是穗港两地在机电人才发展培养上建立长效深度合作,在接下来的三年战略合作中,还将为香港培训130名特种技术人员,服务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以前学习只是一张纸,一堆数据,进行简单计算,但这次培训可以直接面对机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员领队余明华1990年入职香港机电工程署,从业近30年,从学徒到技工再到冷气助理督察,仍感慨此行培训收获满满。
“通过世界技能大赛,我们看到了广东技工的深度和广度,因此与广州签订了合作备忘录,香港派技术人员来广州培训,从而大大提升香港技能人才水平。” 香港机电工程署署长薛永恒表示。
在“南粤家政羊城行动”启动仪式上,从业人员展示服务技能 刘云 摄
探索粤港澳三地家政标准互认
“去年我们举办第一期港式居家养老护理员培训课,有13人通过香港专业评价考核,被输送到香港和澳门工作了。”江门对外劳动服务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欧阳素琴告诉记者,港澳家庭很喜欢来自广东的家政人员,“大家的语言、生活饮食习惯等都很接近。”
围绕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广东正积极引进港澳地区家政服务业先进技术、经验、师资等培训资源,着力开展市场紧缺的母婴服务、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医疗护理服务等领域培训合作,加强经验交流、培训互认、标准共建。
“我们正在探索三地标准、资格证互信互认,引进港澳家政服务机构等优质资源和港澳培训服务技术标准,合作开展家政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家政服务人员通过相关技术标准的培训和考核后,获得的执业证照在江门和港澳均认可。”据江门市人社局局长钱杰润介绍,去年开始,该市探索与香港安老协会“雇主对接+培训服务”项目合作,引入香港培训技术标准,聘请香港专业的优秀师资到江门开展家政项目培训。
据透露,截至去年,江门市已输往港澳地区的家政从业者达150人,其中澳门在岗者76人,香港7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