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冬升
技术大牛揭秘5G车联网等技术背景下的中国无人驾驶技术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实习生 林东苗
无人驾驶汽车已经不再是科幻片中的想象,在广州国际生物岛以及黄埔区,无人驾驶的士已经在道路上奔驰。绕过路坑、识别红绿灯、回避穿街人流、转弯或者掉头,在没有人员操控的状态下,这些无人驾驶汽车正在展现出越来越高超的驾驶技术。
那么,无人驾驶汽车时代究竟何时才能到来?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先进技术?近日,第74期珠江科学大讲堂特意邀请了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吴冬升博士和文远知行产品工程总监刘振亚两位技术大牛,为我们揭秘在5G、车联网等技术背景下,中国无人驾驶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5G车联网赋能自动驾驶
吴冬升的演讲主题是5G车联网如何去赋能自动驾驶。
他说,人是依靠五官去感知周边的环境,而一辆变得“聪明”的汽车也一样,有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后,汽车就如同有了感官,就可以感知到周边的环境和交通情况,然后像人一样运用“大脑”——通过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设备,将感知到的东西识别出来。
此时,无人驾驶汽车不仅仅能够识别出是一个人或者是其他汽车,还将识别出对方的速度、有没有闯红灯等信息,进行计算后,无人驾驶汽车将经过决策和控制等流程,通过汽车的线控系统,控制油门、刹车、转向,从而形成安全的行驶过程。
因此,单车智能核心的组件需要有强大的感知、计算能力。但是,在5G、车联网等技术加持之后,单车就会具有更强大的能力,就如同拥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一样,看得更远、听得更加准确。
吴冬升说,目前在自动驾驶方面,做得最好的是中国和美国,但是两者走的是不同的技术路线。美国发展比较早,在单车自动驾驶技术上有优势,中国的特点和优势是,通过强大的5G通讯技术,通过车路协同的技术去赋能自动驾驶,让中国的自动驾驶产业走出一条差异化的路线。
什么是车联网?吴冬升说,车联网指的是实现车与车之间、车与道路之间、车与人之间,以及车与远端网络之间的通信。有了这样强大的通讯能力,无人驾驶汽车就将变得更加智能。而5G有着极低的时延,所以可以实现在很短的时间里给汽车下达指令。5G可以支撑信息娱乐的服务,譬如说可视电话。也可以让行车更加安全,譬如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路面可视度很低,那么就可以依靠车联网去帮助和规避交通安全事故,也可以提升交通效率,降低交通拥堵情况。
吴冬升认为,智能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方向,人工智能和汽车产业结合就会带来智能汽车。
刘振亚
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相融合
刘振亚则介绍说,到目前为止,文远知行的路测自动驾驶里程已经超过了260万公里,自动驾驶车队超过百辆,是全国第二多拥有自动驾驶合规路测牌照的公司。
他认为,做自动驾驶很有意义。中国每年大概有6万人死于交通事故,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往往是醉酒驾驶、超速行驶、违章、无证,或者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驾驶者没有观察到周围的情况。无人驾驶汽车其本质是一个机器人,可以保证在时时刻刻专注于路面全方位的信息,从这一点来说,无人驾驶汽车比人开的车更加安全。
而从经济性上来分析,无人驾驶汽车同样有优势。出租车的里程价格中,出租车司机的人力成本超过了50%以上,如果将来自动驾驶汽车取代了司机,那么出租车的价格就会下降。
更为重要的是,智能化的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在全局上进行路线规划,因此会使得交通整体上变得更加高效,不会因为抢道等原因导致交通拥堵。
此外,刘振亚还认为,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时代,会逐渐带来司机数量不足、打车困难的情况,而在无人驾驶时代,这一问题将不复存在,乘客只需要在手机上进行呼叫,都能够实现准时上车。
刘振亚提出,自动驾驶实现的路径是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相融合。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他打了个比方。假设一名司机在夜间行车,如果没有路灯,那么就得用远光灯帮助照明,但是如果马路边上有路灯的话,司机就可以对路面情况看得更清楚更准确,这就是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之间的关系。
“单车智能基本上完成了司机的工作,但车路协同会帮助你更好地去感知和了解周围的环境,让你更加的安全。”刘振亚说。
最终要实现高速运人
刘振亚还说,通过分析260万公里的测试里程的数据,文远知行发现比较困难的无人驾驶场景越来越少,所以他们正在尝试取消驾驶位的安全员,做纯无人驾驶的测试,这也是无人驾驶汽车的终极目标。
在互动中,有听众关心无人驾驶汽车何时才能在全国推广。对此,刘振亚回应说,无人驾驶汽车技术是一个不断地根据工业界的方法,不断迭代更新的过程。将会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最开始会是低速运货的场景,然后是高速运货和低速运人,最后是实现高速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