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里、南芬里新貌 周华东 摄
今年春节期间启明里、南芬里的夜景 郭永乐 摄
新建的启明里“里门”充满复古气息 胡晴晴 摄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通讯员 江讯 谭耀广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位于江门市蓬江区蓬江桥北的“百岁”华侨街区启明里、南芬里,改造后添置的照灯让这里宛如华侨历史大戏的表演舞台,一座座“修旧如旧”的华侨屋在舞台上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记者日前从江门市提质办获悉,去年底动工的启明里、南芬里品质提升及活化项目,首批22间沿路房屋升级改造以及跃进路街角口袋公园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巷道地面及地下工程。据悉,相关项目将秉承“修旧如旧、合理翻新”的理念,让华侨建筑重新焕发光彩,并做好各项配套服务,后期将引进历史展示、特色餐饮、特色民宿、创意SOHO、孵化推广等主题的复合业态,为街区注入新的活力。
风吹雨打 百年侨街改造前萧条冷清
据了解,启明里、南芬里是江门市区现存最早、保留最好、最成规模的侨居起源点。根据五邑大学广东华侨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1914年,新西兰华侨黄黎国发起并带头在今日启明里所在地块建了四栋三层楼房,这四栋楼房被命名为“启明楼”。这便是启明里最早的华侨屋,“启明里”一名大概出自于此。民国时期江门共有13个由华侨集资建成的侨村,留存至今较好的只剩启明里和南芬里。目前启明里、南芬里一带现存建筑共95座共115户人家,大部分都是清末民初建筑。
据记者了解,经历百余年历史变迁,这些华侨屋的主人大多远去,只剩少数老人仍留在故居“看房子”。加上房屋日久失修,街区缺乏下水、电力、燃气、网络等基础设施,让这里的居住环境越发恶劣,不少在这里成长的本地人选择另择居所,老屋出租给了外地住户。荒草、青苔、污水、垃圾、冷清......改造前的启明里、南芬里,显得萧条破败。
启动改造 著名改造团队负责“操刀”
启明里、南芬里的命运引来了包括海外华侨在内的众多五邑人士关注。根据记者梳理,从2012年“1号提案”《借鉴澳门经验,保护和打造江门华侨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议》提出以来,江门市出台了《江门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编制了《长堤历史街区房屋房屋修缮工作技术规定》等一系列规划方案。
去年6月,根据江门市城市品质提升工作的要求,江门市住建局启动了《江门市长堤历史街区规划提升与活化利用策划方案》。启明里、南芬里被划定为启动区改造试点,推动江门历史街区整体更新活化。该《方案》规划历史街区用地面积77.7公顷,其中启动区范围用地面积3.3公顷。设计团队通过“空间活化、产业活化、人文活化、改造时序”四个策略着手改造。去年11月15日,启明里、南芬里首批22间房屋升级改造动工,由曾为广州永庆坊改造“操刀”的江门本土企业广东南秀古建负责施工。
“修旧如旧” 老街将成“网红”基地
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首批房屋的升级改造和跃进路街角口袋公园的建设。
记者日前采访时看到,华侨屋的外立面露出了具有历史厚重感的青砖底色,窗框重新漆红,换上了满洲窗风格玻璃,特色的灰雕、灰塑恢复了往日的亮丽。沿路的道旁增加了一些绿化装饰、休憩设施以及华侨文化艺术装饰。口袋公园中,新铺的青石板路面,搭配规整的修竹,看上去古意盎然。一幢新建的启明里“里门”,采用了传统的建筑风格,青砖、灰塑、“龙船脊”,加上醒目的“启明里”3个描金大字,融入于周边环境。每到晚上,新增设的亮化设施让这里看上去流光溢彩,成了“夜侨都”新的景致。70岁的周发昌在南芬里住了30多年了,他感慨:“现在巷子里路灯多了很多,晚上有很多街坊邻居出来散步,大家坐在凳子上聊聊天,还有不少人来参观,人气明显旺了!”
据悉,目前升级改造工程已经进入了巷道施工阶段,施工单位正在进行给排水管道铺设、三线下地、地面维修等工程,彻底改善街区的生活环境。
街区所在的白沙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待建设完成后,政府将推出各项政策扶持,逐步引导社会资本的对片区商业业态进行全面升级打造,着重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把这个百年华侨建筑聚集地建设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网红点”。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有一些五邑特色饮食店、清吧、品牌策划工作室、网红直播公司等开始进驻这一街区。刚刚入驻这一街区的江门市启明星文创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邹国敬表示:“我们希望将文化底蕴深厚的启明里与新潮热门的直播形式结合起来,激活片区活力,从而将其打造成经济文化的集纳中心。”据悉,该公司计划通过新旧结合的模式,在启明里历史街区培育网红孵化中心、摄影机构、广告公司等文创产业平台,从而带动当地旅游、民宿、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