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中国聚焦

“双11”购物节推陈出新 再创销售规模新纪录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黄鑫 王轶辰 发表时间:2020-11-12 08:25
分享到

  “双11”购物节推陈出新,再创销售规模新纪录 ——

  内需潜力加速释放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 鑫 王轶辰

  中国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强大的消费动能:11月1日0时至11月11日23:59,2020天猫“双11”成交额达到4982亿元,京东“双11”累计下单金额超过2715亿元,均再次创下销售规模新纪录。与此同时,苏宁易购、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都创造了不俗的销售业绩。

  每年的“双11”是观察中国消费实力的一个重要窗口。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11”的巨额成交数字印证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基础,也让我们看到了消费格局的变化,以及我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新变化彰显消费复苏

  今年的“双11”来得更早一些。京东宣布2020年“双11”于10月21日正式开启,为期22天。同样,2020年天猫的“双11”也从10月21日开启预售,并都采用了两波售卖期。

  “分流加差异化是今年‘双11’最大的改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相当于将“双11”的“战线”拉长了,或者说分流了“双11”的购物人群。分流的效果非常明显,许多品牌在第一轮预售中的销售额便超过了去年“双11”整日销售额,并且带来了物流效率的显著提升。同时也表明,电商平台的服务越来越贴合消费者的需求。

  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储殷认为,拉长“双11”的销售周期,使消费行为更理性也更具可持续性,有助于商家建立、加固与用户的黏性,实现疫情后业绩的修复。

  拉长周期的同时,优惠方式也变得更简单。比如,天猫平台以超300亿元的现金补贴等方式,代替了过去的购物津贴等玩法,打折商品数量达1600万款,是去年的1.6倍。淘宝、京东平台商品页面“预估到手价”的设置一目了然。

  对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世界工业研究所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王哲分析,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线下门店造成了较大冲击,电商在消费中承担了更重要的角色。电商通过更直接的打折促销、更长的消费决策周期,可以显著提升消费者对自身平台的黏性。“今年‘双11’是对恢复性消费平稳释放的接纳,是国内消费内循环预期改善、刚性消费需求上升的体现。”王哲说。

  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今年的“双11”相关数据显示,消费者正变得更为理性。正如众诚智库高级副总裁吕立平所言,消费升级催生出了“精研型消费者”,他们不仅关注产品的“精致实用”,还精于研究产品的成分、原产地等。近九成消费者更愿意把钱花在“刀刃上”,并由此成为“消费专家”。

  “双11”的消费变化体现了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高端商品受到青睐。据统计,在京东平台,11月11日开场5分钟内,高端大米成交额同比增长15倍,有机大米成交额同比增长20倍,有机奶成交额同比增长50倍,高端婴幼儿奶粉增长16倍。

  新品牌呈现象级爆发。仅在11月1日当天,天猫平台357个新品牌摘下了细分品类的销售桂冠,1800多个新品牌成交额超越去年“双11”全天,94个新品牌增长超过10倍。

  进口商品热度不减。10月21日至11月1日期间,银泰百货诞生了26个销售超过100万元的“爆款单品”。受疫情影响消费者无法走出国门,以腕表、美妆为代表的高端消费也回来了,在银泰分别增长了91.2%、92%。

  农村市场成最大增量。借助遍布全国的电商配送体系,中小城市和乡村用户成为新的消费主力,随着消费升级,农村市场已是“双11”的重要舞台。今年“双11”,各大商家纷纷瞄准农村市场,如京东专门针对下沉市场发售超2亿件5折商品、超3亿件新品。在京东“双11”预售阶段,农村市场预售订单额同比增长达到126%。

  “双11”也成为国内外商品流通循环的平台。迪拜一家名叫Camelicious牧场自天猫“双11”预售开启以来,其海外旗舰店驼奶销量呈爆发式增长。

  盘和林表示,在疫情背景下,许多国际厂商瞄准中国市场,希望借力中国市场渡过难关,一些国际品牌的首发都选择了此次“双11”。未来,随着中国消费力量的进一步崛起,中国市场或将成为国际品牌角逐的“战场”。

  有效增强经济韧性

  从今年围绕“双11”的商业促销活动看,“双11”不仅是电商平台的“盛宴”,更是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赋能传统制造业。层出不穷的新模式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效增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

  “这背后是技术进步赋予的消费新动能。”王哲认为,支付工具已经全面升级为数字生活大平台,从数字支付扩大到同城服务,并将带动线下消费进一步恢复升级。比如,今年“双11”,基于数字化动态变价系统,在便利蜂线下门店,促销、打折已是常态化操作,消费者每天进店都能收获不一样的折扣。

  新的消费场景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今年,有210万个线下商家参与天猫“双11”,天猫超市、盒马、饿了么、银泰、大润发……阿里新零售的长期耕耘,形成了覆盖海量消费者的新生活圈。消费体验被重塑,更多的行业领域加速拥抱新一波数字化红利。

  互联网平台作为产业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发挥技术优势和直面消费终端的优势,赋能产业链,畅通供应链。依托于电商平台的大数据和智能供应链,联手制造企业打造的定制类商品颇受欢迎。11月11日开场15分钟内,入选京品家电“爆品标杆计划”的产品成交额就突破1亿元。

  此外,“双11”中的“互联网+产业带”也是一大亮点,产业带数字化不仅为不同产业、不同层级的商家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还加速了传统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例如,今年“双11”期间,京东旗下社交电商平台京喜,深入全国180多个产业带,通过工厂直供、产地直发模式,在超级百亿补贴的助力下,“双11”首日订单量同比增长160%。

  拉长时间、放缓节奏、推陈出新。“今年‘双11’使得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得以深度喘息,为生产制造、市场流通创造时间窗口,有助于让内循环更好发力,未来还将带动国内外生产、物流、消费需求的恢复和市场格局重塑。”王哲说。

编辑:智羊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东北最佳旅游季”来了!一起来看亮点及玩法攻略

  • 多元与古朴交织 新人类最爱体验古镇慢生活 2020-11-03
  • 山海邀约 日夜畅游|乐享双节,感受广东山与海的激情 2020-09-29
  • 丰收在望,一起出游拥抱收获季! 2020-09-21
  • “广清城际”“新白广城际”正在联调联试,10月开通运营彩带串明珠,城轨游广东 2020-09-21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 “驿动的心” 带动乡村游、民宿游火起来 2020-05-13
  • 玩遍增城|亲测9条康养洗肺精品线路,诗意何止在远方 2020-04-29

传祺GS8凭什么挑战合资爆款车型?凭实力

  • 全新路虎卫士90及全新捷豹F-PACE将于广州车展亚洲首秀 2020-11-10
  • 24.59万元-30.59万元 上汽大众轿跑SUV途观X上市 2020-11-10
  • 全新TNGA车型首次亮相,丰田“擎家族”携新成员亮相广州车展 2020-11-10
  • 全新MG5上市 售价6.49万-9.69万元 2020-11-09
  • 公布中文名“光荷4 X”上汽大众ID.4 X首次与公众见面 2020-11-04
  • 解决都市出行弊病 零跑T03全国巡回试驾会广东站 2020-11-04
  • 续航提供两个版本 哪吒V 正式上市补贴后售价5.99万元起 2020-11-04
  • 埃安LX科技进化上市 售价22.96万元起 2020-11-03

人才!阿里达摩院10位青橙奖获得者平均年龄不足32岁

  • 厉害!我国数学家取得重大突破,花6年发表120页论文 2020-11-09
  • 小霸王被申请破产重整!98起司法纠纷缠身 2020-11-09
  • 优胜教育创始人陈昊公开致歉:愿以0元转让全部股份 2020-11-09
  • 网易严选不玩双11了!反对花明天的钱为今天的欲望买单 2020-11-05
  • 世界首条清洁能源外送特高压通道完成首次“心脏问诊” 2020-11-04
  • NASA重新与旅行者2号取得联系后者已距地球超188亿公里 2020-11-04
  • 爽爆双十一!百万话费、iPhone12等你来! 2020-11-04
  • 分析机构:2021年全球真无线耳机出货量将达到3.5亿部 2020-11-03

华彩耀南粤,铜凿剪新颜:佛山工艺美术精品亮相广州

  • 张乐平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在沪开幕 2020-11-11
  •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曲文化节闭幕 广州粤剧院首秀 2020-11-11
  • “这是我这辈子最有意义的日子”—— 一个上海医学生半世纪前在大西北的峥嵘岁月 2020-11-09
  • 我的诺奖情结 2020-11-09
  • 四十年考古还原千年北庭故城 破解点点历史谜团 2020-10-29
  • 故宫的屋顶真的无法落鸟?琉璃瓦反光限制鸟类停留 2020-10-29
  • 「学习三部曲」荣获“最佳笔记奖”,为何叫好又叫座? 2020-10-25
  • 茶中有真义 2020-10-18

养颜妙品皂角米,花样烹法惹人爱

  • 秋到,蟹到,美味到 2020-10-30
  • 双节连璧,来广州“逛吃”请拿稳美食攻略! 2020-09-24
  • 三伏到了,中秋还会远吗 2020-07-28
  • 月饼来争艳,哪款你会爱? 2020-07-28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金羊图库
  • 皖南古村落查济村:发展写生摄影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
  • 贵州黔西:头花蓼进入采收季
  • 空中“飞阅”与漓江交相辉映的大圩古镇 如诗如画
  • 青海发现海拔5000米上古岩画
  • 六位当代艺术家作品联袂亮相南京
  • 探访浙江“网红直播村”:忙碌备战双十一销售高峰
  • 第三届进博会,真香!
  • 国际“芯”参展进博会 展现开放合作立场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民航局再对多个航班发出熔断指令,涉国航、南航等
2020-11-12 07:01:36
竞逐一流!惠州唱响产业集群与浪漫山海“二重奏”
2020-11-12 06:29:31
广州“新中考”方案公布:新增历史科、体育升至70分
2020-11-11 20:47:21
一整栋都是密室的“密逃大厦”,卖万余份预售票后人去楼空
2020-11-11 19:35:24
教育部正式公示,广东将有4所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本科
2020-11-11 19:33:26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双11”购物节推陈出新 再创销售规模新纪录
经济日报  作者:黄鑫 王轶辰  2020-11-12
苏宁易购、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都创造了不俗的销售业绩。

  “双11”购物节推陈出新,再创销售规模新纪录 ——

  内需潜力加速释放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 鑫 王轶辰

  中国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强大的消费动能:11月1日0时至11月11日23:59,2020天猫“双11”成交额达到4982亿元,京东“双11”累计下单金额超过2715亿元,均再次创下销售规模新纪录。与此同时,苏宁易购、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都创造了不俗的销售业绩。

  每年的“双11”是观察中国消费实力的一个重要窗口。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11”的巨额成交数字印证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基础,也让我们看到了消费格局的变化,以及我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新变化彰显消费复苏

  今年的“双11”来得更早一些。京东宣布2020年“双11”于10月21日正式开启,为期22天。同样,2020年天猫的“双11”也从10月21日开启预售,并都采用了两波售卖期。

  “分流加差异化是今年‘双11’最大的改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相当于将“双11”的“战线”拉长了,或者说分流了“双11”的购物人群。分流的效果非常明显,许多品牌在第一轮预售中的销售额便超过了去年“双11”整日销售额,并且带来了物流效率的显著提升。同时也表明,电商平台的服务越来越贴合消费者的需求。

  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储殷认为,拉长“双11”的销售周期,使消费行为更理性也更具可持续性,有助于商家建立、加固与用户的黏性,实现疫情后业绩的修复。

  拉长周期的同时,优惠方式也变得更简单。比如,天猫平台以超300亿元的现金补贴等方式,代替了过去的购物津贴等玩法,打折商品数量达1600万款,是去年的1.6倍。淘宝、京东平台商品页面“预估到手价”的设置一目了然。

  对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世界工业研究所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王哲分析,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线下门店造成了较大冲击,电商在消费中承担了更重要的角色。电商通过更直接的打折促销、更长的消费决策周期,可以显著提升消费者对自身平台的黏性。“今年‘双11’是对恢复性消费平稳释放的接纳,是国内消费内循环预期改善、刚性消费需求上升的体现。”王哲说。

  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今年的“双11”相关数据显示,消费者正变得更为理性。正如众诚智库高级副总裁吕立平所言,消费升级催生出了“精研型消费者”,他们不仅关注产品的“精致实用”,还精于研究产品的成分、原产地等。近九成消费者更愿意把钱花在“刀刃上”,并由此成为“消费专家”。

  “双11”的消费变化体现了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高端商品受到青睐。据统计,在京东平台,11月11日开场5分钟内,高端大米成交额同比增长15倍,有机大米成交额同比增长20倍,有机奶成交额同比增长50倍,高端婴幼儿奶粉增长16倍。

  新品牌呈现象级爆发。仅在11月1日当天,天猫平台357个新品牌摘下了细分品类的销售桂冠,1800多个新品牌成交额超越去年“双11”全天,94个新品牌增长超过10倍。

  进口商品热度不减。10月21日至11月1日期间,银泰百货诞生了26个销售超过100万元的“爆款单品”。受疫情影响消费者无法走出国门,以腕表、美妆为代表的高端消费也回来了,在银泰分别增长了91.2%、92%。

  农村市场成最大增量。借助遍布全国的电商配送体系,中小城市和乡村用户成为新的消费主力,随着消费升级,农村市场已是“双11”的重要舞台。今年“双11”,各大商家纷纷瞄准农村市场,如京东专门针对下沉市场发售超2亿件5折商品、超3亿件新品。在京东“双11”预售阶段,农村市场预售订单额同比增长达到126%。

  “双11”也成为国内外商品流通循环的平台。迪拜一家名叫Camelicious牧场自天猫“双11”预售开启以来,其海外旗舰店驼奶销量呈爆发式增长。

  盘和林表示,在疫情背景下,许多国际厂商瞄准中国市场,希望借力中国市场渡过难关,一些国际品牌的首发都选择了此次“双11”。未来,随着中国消费力量的进一步崛起,中国市场或将成为国际品牌角逐的“战场”。

  有效增强经济韧性

  从今年围绕“双11”的商业促销活动看,“双11”不仅是电商平台的“盛宴”,更是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赋能传统制造业。层出不穷的新模式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效增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

  “这背后是技术进步赋予的消费新动能。”王哲认为,支付工具已经全面升级为数字生活大平台,从数字支付扩大到同城服务,并将带动线下消费进一步恢复升级。比如,今年“双11”,基于数字化动态变价系统,在便利蜂线下门店,促销、打折已是常态化操作,消费者每天进店都能收获不一样的折扣。

  新的消费场景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今年,有210万个线下商家参与天猫“双11”,天猫超市、盒马、饿了么、银泰、大润发……阿里新零售的长期耕耘,形成了覆盖海量消费者的新生活圈。消费体验被重塑,更多的行业领域加速拥抱新一波数字化红利。

  互联网平台作为产业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发挥技术优势和直面消费终端的优势,赋能产业链,畅通供应链。依托于电商平台的大数据和智能供应链,联手制造企业打造的定制类商品颇受欢迎。11月11日开场15分钟内,入选京品家电“爆品标杆计划”的产品成交额就突破1亿元。

  此外,“双11”中的“互联网+产业带”也是一大亮点,产业带数字化不仅为不同产业、不同层级的商家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还加速了传统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例如,今年“双11”期间,京东旗下社交电商平台京喜,深入全国180多个产业带,通过工厂直供、产地直发模式,在超级百亿补贴的助力下,“双11”首日订单量同比增长160%。

  拉长时间、放缓节奏、推陈出新。“今年‘双11’使得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得以深度喘息,为生产制造、市场流通创造时间窗口,有助于让内循环更好发力,未来还将带动国内外生产、物流、消费需求的恢复和市场格局重塑。”王哲说。

编辑:智羊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潮涌东方再扬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浦东开发开放纪实
21:42
第一报道 | 从习主席重要论述中,世界读懂“上海精神”的时代意涵
20:11
联播+|面对时代之问 习近平这样回应
20:11
习近平: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
15:03
广东省2021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系列供需见面活动举行
08:00
2021年度“广州惠民保”上线 最高报销200万
07:57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17例 其中本土病例1例在安徽
08:54
11月10日广东无新增确诊病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5例
08:54
以精品奉献人民 用文化添彩小康 广州打响四大文化品牌
07:57
助力疫情防控 实现自身突破 粤企在危机中抓住新机遇
07:56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