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惠州文脉·聚焦】有补贴有礼包有活动,留下的你,一定能过个幸福快乐年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林海生;马勇;陈骁鹏 发表时间:2021-02-05 12:16
分享到


灯光下的惠州西湖,年味渐浓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勇 陈骁鹏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海生 实习生 杨汶山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近了,惠州大街小巷已悄然换了新颜,街旁的树梢上已挂上新的红灯笼。往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逛花市、求对联、买蛋散、打米糕,孩童们也一改往日调皮,竞相帮家里“扫尘除残”。

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全国各地纷纷发出“就地过年”邀请,并取消线下花市。惠州也不例外,在1月12日发出邀请后,惠州市、县各级政府相继推出各项政策,为市民营造氛围温馨、年味十足的新春佳节。

淡水老街店内,红红火火年味足

灯展一点亮,年味变浓了

“我要在这里影张相,要拍到‘幸福惠州’和后面的门楼。”刘女士一边交代丈夫孙先生,一边小跑到花灯“幸福惠州”前,摆好造型……这是2月1日,惠州西湖花灯亮灯当晚,记者在西湖门楼前见到的一幕。

西湖花灯为惠州的文化名片,每年灯展期间,游客人次均在百万以上。以2019年为例,灯展期间西湖景区共接待游客205万人次,夜间观灯达124.6万人次。

因今年特殊,惠州一改在西湖景区集中进行的传统组织模式,调整为以常态化灯光为基础,在西湖部分区域和城区部分街道以点缀为辅的形式开展,亮化范围主要在惠城区东江、西湖、环城西道路两侧、惠州宾馆、丰湖书院、烟霞堤、红花湖、金山湖等。

自亮灯以来,惠州人的朋友圈都被灯展刷屏,其中“水东上江图”出现的次数最多:生动有趣的动画,将历史上惠州本地著名的商号元素与现代霓虹灯相融合,重现了水东街跨越古今商号林立的繁华夜市;结合剪纸元素设计的东江麒麟生动有趣……

精彩绝伦的裸眼3D秀——千年水东灯光秀每晚轮播2-3次,其间观赏位(滨江东路沿线及江对岸)都挤满了市民。“灯光层次感强、动态效果好。”孙先生说,待到春节假期,他准备带着家里人绕着城区,一一欣赏这些灯展。

金山湖廊桥 钟畅新 摄

花市取消了,订单却未减

“花市取消,本来我们还挺担心的,没想到销路意外畅通。”龙门县寥溪兰花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冠雄说,线下花市刚取消时,经销商因担心销路不畅,只拉走了原先预订量的七成,一筹莫展之际,通过政府搭建的线上平台,售出了余下的兰花,现16亩兰花全部售罄。

在惠城区江北水北新村小区一花店门口,摆了百余盆年桔,老板娘林女士告诉记者:“这些年桔均已被预定了,多数为附近小区的业主,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帮忙养护,顾客要时,随时可上门来取。”

市民黄先生表示,惠州人有逛花市购买年花年桔的习惯,今年花市取消了,他将目标对准了附近花店。“年花年桔主要是烘托年味,花店服务比花市好,可帮忙养护,价格也比较公允。”黄先生说,惠州有很多花木场,身边也有不少朋友选择到花木场购买,也很方便。

“本地花市停办,不但对花木场影响不大,还在某种程度上为其提供了一个市场契机,将原有的‘花市客流’引向花木场和花卉门店,拓增销路。”艺术郎花木场张先生已在惠州经营花木场多年,他告诉记者,惠州有不少花木场,其中在湖山花卉市场就有二三十家,虽然花市取消,但市场上的年花、年桔种类齐全,能够满足市民购买需求。

节日花灯

小吃解乡愁,线上能团圆

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惠州人的年夜饭不仅要色香味俱全,还要讲究好意头。如鸡寓意“有计有谋”,鱼寓意“年年有余”、生菜寓意“生财有道”等,可谓一道菜一个“意头”,一餐饭吃出来年心想事成。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周汉光介绍,除夕当天一大早,惠州家家户户杀鸡宰鹅鸭,精心烹制应节佳肴,家家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记者从惠州市餐饮行业协会了解到,惠州有不少餐饮商家提供年夜饭预订服务,目前有不少酒店包间已订满。惠州富力万丽酒店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强疫情防控,现进入酒店的客人都需提供健康码,“一月还未结束,除夕夜酒店包间就已订满”。

除了到店吃年夜饭,不少餐饮店或线上平台,推出线上订年夜饭、半成品送餐等服务,满足市民在家轻松吃上年夜饭的需求。市民杨女士在惠阳秋宝大饭店订了一桌12人的餐,大年三十下午6时前送货上门。

杨女士告诉记者,往年她都会带孩子回湖南老家过年,但今年将留在惠州,父母给他们寄来了家乡特色小吃:“小吃能解解乡愁,除夕夜我们将跟父母打视频,也算团团圆圆了,等以后方便了,再回家看父母。”

红红火火美食街年味足,人气旺

特殊年味中,创作也跟上

近几日,惠阳市民耳畔边都回响着歌曲:“今年我们网上团圆,祝福的话语不会变……视频把思念来连线,回家看看心绪不减。”这首歌名为《今年在惠州过年》,为惠阳音乐人丘永聪自主创作,歌词通俗易懂、打动人心,诉说了不少在惠工作者的心声。

丘永聪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往年这个时候,他已在老家梅州筹备过年,今年跟父母沟通不回家过年的同时,又萌生一个想法:能否利用自己所长记录这一切,于是就创作了这首歌。

目前丘永聪还在创作新春歌曲,已完成初步词稿,预计春节前可推出新曲。

“今年过年留在惠州,游玩江北、麦地、南坛、东湖,顺便逛逛合江楼,周末爬爬高榜山,骑单车去红花湖,晚上散步西湖边,晨练就去滨江路……”惠州市委宣传部、惠州市委网信办联合西子湖畔论坛共同推出的原创Rap单曲《留惠过年防疫》,在号召大家留惠过年的同时,将惠州各个景点串联在一起,给出了一张行程单,网友感慨:“好洗脑!”

作为惠州市的公共文化空间,惠州市文化馆春节期间也给市民打造了十足的年味氛围。记者了解到,线下,市民不仅可以带孩子走进市文化馆,欣赏一场油画作品展,还可以约朋友来这里练舞、做瑜伽;线上,可以免费领取“新春福袋”、赢取非遗礼盒,孩子们还能参加线上“趣学慕课”等。

灯光下的水东街 冯雪辉 摄

【文脉关注】

留惠过年福利多多

在发出留惠过年邀请的同时,惠州相继推出了各项惠民政策,百元现金补贴、留惠过年大礼包等数不胜数,确保市民过一个幸福快乐年。

以惠阳区为例,该区推出《惠阳区关于鼓励员工留惠过年暖企惠民六大行动》。其中明确,开展鼓励企业稳岗行动、鼓励企业早复工复产行动、春节送温暖行动、同心过年行动、稳定物价行动、惠民送流量大礼包行动,从六大方面鼓励员工留在惠阳过年。

惠阳还明确,开展春节送温暖行动,对留惠过年的外省籍务工人员发放共计1000份新春网购券(每份价值200元)和2000份慰问品(每份价值100元),对区级劳动模范、坚守一线岗位职工(包括艰苦行业岗位和抗疫工作人员)、困难职工每人发放慰问金800元。

同时,惠阳将开展“一起在惠·同心过年”线上知识有奖问答和“我在惠阳过大年”抖音短视频大赛征集活动,鼓励留惠过年的市民、外来务工人员积极参与活动,获奖后可共同瓜分4000份奖品和2000份现金红包。

在开展稳定物价行动方面,惠阳将以比市场价格低20%的标准调控猪肉价格,每0.5千克猪肉封顶补贴8元(总补贴资金封顶100万元,春节前三天按照“先控后补、据实补贴”原则,对大型商超和农贸市场进行补贴),保障市民春节期间吃上平价猪肉。

水东街航拍图 钟畅新 摄

【文脉记忆】

米糕师傅上街意味着“年来了”

提起春节,到水东街、淡水老街这些年味浓厚的地方,老惠州人总有不少话说。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苗理洁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人们称为“票证年代”,一切凭票供应。然而再清贫的日子,老百姓都不会随便打发年。在他们心中,年容不得藏污纳垢,须除尘清洁恭候之。此时人们会上山采来一种叫“黄谷子”的草,扎成扫具,把门楼、砖墙和瓦面打扫得干干净净。

“那年月,惠州人除尘洗涤迎新年的形式别具一格,天下少有,那情景我至今历历在目。”苗理洁说。

在她的记忆中,腊月过半,学校放寒假了,她居住的北门街离东江只有数米之遥,孩子们像比赛似的,一个比一个积极,扛着家里的台凳桌椅,甚至顶着锅碗瓢盆走向东江河边。那水埠头和沙滩上此时人声鼎沸,洗刷东西的声音和着孩子们的说笑声和打闹声,仿佛昭告天地:“年来了,年来了!”

每当新年近了,惠州各街都有打米糕师傅专为百姓服务。街坊居民拿着打米糕的大米和糖排队,等候师傅将大米或粉丝、包粟米等放进真空器,然后用炭为真空器加温,加温到一定程度把真空器打开,嘭的一声,雪白的米花就会喷射而出;再把米花放进锅头和煮熟的糖浆搅拌,捞起、摊平、晾干,再分割为约二寸见方的小块,一锅米糕的制作就完成了。惠州街头巷尾“嘭嘭嘭”的打米糕声此起彼落,标志着新年即将到来。

年晚打米糕

坊间百姓有道:“一日悭(节约)一啖(一口),一年剩一斗。”这一斗,就是留着过年打米糕或者蒸大龙粄用的。“米糕、大龙粄均为平民小吃。孩子们兴致最高,他们会帮大人早早排队,等候打米糕师傅。打好了,赶紧用铁罐子密封起来,保持其香脆以待过年享用。”苗理洁说,蒸大龙粄要用糯米混合一些粘米加上红糖,蒸好如脸盆大,冷却后切成片用油锅煎香,为人们所喜爱。家境好些的人家,会融合面粉、糖、芝麻,油炸一种叫“蛋散”的小吃。

米糕师傅上街现已十分少见,但“蛋散”这种小吃却仍活跃在惠州各大街头,在历史文化名街水东街,刘女士一家在此经营了十余年蛋散生意,每天飘香的蛋散生意吸引了不少人,尤其是临近年关,来往的顾客更是数不胜数。

按照惠州的传统,闹元宵惠州习惯是新年要到正月十五才结束,民间把正月十五元宵节纳入春节范畴,视为农历新年的尾声和延续。周汉光介绍,闹元宵是惠州城乡人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盛会,吃罢汤圆,过了元宵,新春佳节方降下帷幕,画上句号。

【文脉故事】

传说贴对联是为斗“年兽”求平安

在惠阳民间有这么一种传说,“年”是一只凶猛的野兽,喜食人肉,到了除夕夜就会出来伤人,每年除夕夜,大家都要上山躲避年兽。

一年除夕夜,有位手拄拐杖、肩搭袋囊、银白色的胡须一直拖到地上的乞讨老人来到惠阳。但这时大家都忙着封窗锁门,无暇理会这位老人,老人就走到了阿宝家中。阿宝是个孤儿,父母和姐姐在躲避年兽时出了意外。阿宝见到老人,不仅分给他食物吃,还劝他要跟着自己上山躲“年”,不料老人却执意要在阿宝家中留宿。

淡水老街内老人正在写对联

老人进屋后,从随身的袋囊中取出两张红纸,嘱咐阿宝贴在门口,并让阿宝点燃两支红蜡烛,阿宝虽有疑惑,但都照做了。入夜后,“年”来到村子里,循着“人味”冲到阿宝家门口,却被门口的红纸晃了眼,它透过院墙看到屋子里闪烁的红光,红光一跳一跳的,像极了一只怪兽的眼睛,“年”错将点着红蜡烛的房子看成了比它还大的怪兽。

就在这时候,院内又传来“噼噼啪啪”的炸响声,“年”以为眼前的“怪兽”发怒了,仓皇而逃。第二天避难回来的人们见阿宝安然无恙,好奇心驱使下,便涌向阿宝家,只见他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鞭炮仍在“噼啪”炸响,屋内两只红蜡烛还发着光……后来,每逢除夕,大家都会在门口贴上红纸放鞭炮,后来演变成在红纸上写吉祥寄语,便成了现在的对联。

2月5日羊城晚报《惠州文脉》版面图

“除惠阳外,不少地方都流传着这个传说。”在淡水老街写了30多年对联的叶师傅说,他很喜欢跟别人讲这个故事,在他看来,故事的寓意远大过它的真实性,“故事能告诫大家:心怀善心,多行好事”。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

编辑:夏杨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天冷,“热度”不减——年轻人更爱城市夜游

  • “又见香雪 倾听花开”| 第十三届萝岗香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2020-12-29
  • 碧云天,黄叶地又到了赏银杏的最佳时节 2020-11-17
  • 多元与古朴交织 新人类最爱体验古镇慢生活 2020-11-03
  • 山海邀约 日夜畅游|乐享双节,感受广东山与海的激情 2020-09-29
  • 丰收在望,一起出游拥抱收获季! 2020-09-21
  • “广清城际”“新白广城际”正在联调联试,10月开通运营彩带串明珠,城轨游广东 2020-09-21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挑战零下35℃极寒天气 恒驰汽车冬季测试正式启动

  • 挑战零下39度高寒 高合HiPhi X完成第二次冬季测试 2021-02-03
  • CR-V锐·混动e+上市 补贴后指导价27.38万起 2021-02-03
  • 体验小鹏汽车NGP:适合中国道路场景使用 2021-01-31
  • MARVEL R将于2月7日上市 实现5G智能驾驶 2021-01-29
  • 特斯拉新款Model S、Model X正式上线 内饰设计全面革新 2021-01-29
  • 跨界造车 它们谁能成为最大赢家? 2021-01-27
  • 探寻技术豪华派背后的坚守 广汽Acura不凡品鉴之旅倾情收官 2020-12-23
  • 全新奥迪A3正式上市 售价20.31万元起 2021-01-24

快手招股:最高售价115港元,融资394.77亿港元

  • 人人影视字幕组侵权被抓,涉案金额1600余万元 2021-02-04
  • 搜狐公布2020年度财务报告:营收7.50亿美元盈利5100万美元 2021-02-04
  • 共发20亿元,抖音春节活动上线、红包玩法披露 2021-02-04
  • “天眼”为何受到全球热切关注? 2021-02-04
  • 波士顿动力狗有胳膊啦:获得跳绳、开门等新技能 2021-02-04
  • 亚马逊公布2020年第四季度财务业绩 云服务收入达454亿美元 2021-02-04
  • CNNIC:2020年中国网民规模为9.89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70.4% 2021-02-04
  • 任正非公开道歉:首次公权私用,为姚安娜注册商标 2021-02-04

华彩耀南粤,铜凿剪新颜:佛山工艺美术精品亮相广州

  • 国家文物局:已完成4532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现场调查 2021-02-04
  • 《疍民水乡手记》再版啦! 2021-02-01
  • 探秘岭南历史文化 从走进博物馆开始 2021-01-29
  • 八年文创路,我们究竟探索到了什么? 2021-01-26
  • 《文创五卷书》首推 | 这是我们对文创的思考 2021-01-20
  • 2021广州新年诗会举行 多名本土艺术家参与 2021-01-15
  • 古驿道文创大赛回馈粤北乡村 2021-01-15
  • 农历年初一晚,《粤剧有我地》15位“未来大老倌”登场贺岁 2021-01-12

吃顿好的,我们先从米其林餐单开始!

  • 肯德基广州市场门店突破600家 2020-12-29
  • 秋到,蟹到,美味到 2020-10-30
  • 双节连璧,来广州“逛吃”请拿稳美食攻略! 2020-09-24
  • 三伏到了,中秋还会远吗 2020-07-28
  • 月饼来争艳,哪款你会爱? 2020-07-28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金羊图库
  • 新疆呼图壁:冬日捕鱼供应市场
  •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发布
  • 北京:智能动车检修机器人保春运
  • 长江武汉段水位退落 江中心现“石子小路”
  • 2021贵州新春民族音乐会空场“云演出”
  • 吉林:冬日冰花美景惹人醉
  • SpaceX星际飞船原型机进行高空试射 着陆前爆炸成火球
  • 土耳其结冰湖面被设置鱼笼 美似水墨画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广州重要交通站场设12个医疗保障点
2021-02-05 07:14:47
国家级水情教育基地 广东再增两工程上榜
2021-02-05 06:57:59
加速推进广佛轨道一体化
2021-02-05 06:57:59
粤东城际铁路项目专项指挥部成立 确保尽早开工建设
2021-02-05 06:57:59
10年减免超200亿元“绿色通道”通行费
2021-02-05 06:41:08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惠州文脉·聚焦】有补贴有礼包有活动,留下的你,一定能过个幸福快乐年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林海生;马勇;陈骁鹏  2021-02-05
惠州出台多项政策鼓励非粤籍员工留惠过年


灯光下的惠州西湖,年味渐浓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勇 陈骁鹏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海生 实习生 杨汶山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近了,惠州大街小巷已悄然换了新颜,街旁的树梢上已挂上新的红灯笼。往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逛花市、求对联、买蛋散、打米糕,孩童们也一改往日调皮,竞相帮家里“扫尘除残”。

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全国各地纷纷发出“就地过年”邀请,并取消线下花市。惠州也不例外,在1月12日发出邀请后,惠州市、县各级政府相继推出各项政策,为市民营造氛围温馨、年味十足的新春佳节。

淡水老街店内,红红火火年味足

灯展一点亮,年味变浓了

“我要在这里影张相,要拍到‘幸福惠州’和后面的门楼。”刘女士一边交代丈夫孙先生,一边小跑到花灯“幸福惠州”前,摆好造型……这是2月1日,惠州西湖花灯亮灯当晚,记者在西湖门楼前见到的一幕。

西湖花灯为惠州的文化名片,每年灯展期间,游客人次均在百万以上。以2019年为例,灯展期间西湖景区共接待游客205万人次,夜间观灯达124.6万人次。

因今年特殊,惠州一改在西湖景区集中进行的传统组织模式,调整为以常态化灯光为基础,在西湖部分区域和城区部分街道以点缀为辅的形式开展,亮化范围主要在惠城区东江、西湖、环城西道路两侧、惠州宾馆、丰湖书院、烟霞堤、红花湖、金山湖等。

自亮灯以来,惠州人的朋友圈都被灯展刷屏,其中“水东上江图”出现的次数最多:生动有趣的动画,将历史上惠州本地著名的商号元素与现代霓虹灯相融合,重现了水东街跨越古今商号林立的繁华夜市;结合剪纸元素设计的东江麒麟生动有趣……

精彩绝伦的裸眼3D秀——千年水东灯光秀每晚轮播2-3次,其间观赏位(滨江东路沿线及江对岸)都挤满了市民。“灯光层次感强、动态效果好。”孙先生说,待到春节假期,他准备带着家里人绕着城区,一一欣赏这些灯展。

金山湖廊桥 钟畅新 摄

花市取消了,订单却未减

“花市取消,本来我们还挺担心的,没想到销路意外畅通。”龙门县寥溪兰花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冠雄说,线下花市刚取消时,经销商因担心销路不畅,只拉走了原先预订量的七成,一筹莫展之际,通过政府搭建的线上平台,售出了余下的兰花,现16亩兰花全部售罄。

在惠城区江北水北新村小区一花店门口,摆了百余盆年桔,老板娘林女士告诉记者:“这些年桔均已被预定了,多数为附近小区的业主,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帮忙养护,顾客要时,随时可上门来取。”

市民黄先生表示,惠州人有逛花市购买年花年桔的习惯,今年花市取消了,他将目标对准了附近花店。“年花年桔主要是烘托年味,花店服务比花市好,可帮忙养护,价格也比较公允。”黄先生说,惠州有很多花木场,身边也有不少朋友选择到花木场购买,也很方便。

“本地花市停办,不但对花木场影响不大,还在某种程度上为其提供了一个市场契机,将原有的‘花市客流’引向花木场和花卉门店,拓增销路。”艺术郎花木场张先生已在惠州经营花木场多年,他告诉记者,惠州有不少花木场,其中在湖山花卉市场就有二三十家,虽然花市取消,但市场上的年花、年桔种类齐全,能够满足市民购买需求。

节日花灯

小吃解乡愁,线上能团圆

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惠州人的年夜饭不仅要色香味俱全,还要讲究好意头。如鸡寓意“有计有谋”,鱼寓意“年年有余”、生菜寓意“生财有道”等,可谓一道菜一个“意头”,一餐饭吃出来年心想事成。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周汉光介绍,除夕当天一大早,惠州家家户户杀鸡宰鹅鸭,精心烹制应节佳肴,家家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记者从惠州市餐饮行业协会了解到,惠州有不少餐饮商家提供年夜饭预订服务,目前有不少酒店包间已订满。惠州富力万丽酒店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强疫情防控,现进入酒店的客人都需提供健康码,“一月还未结束,除夕夜酒店包间就已订满”。

除了到店吃年夜饭,不少餐饮店或线上平台,推出线上订年夜饭、半成品送餐等服务,满足市民在家轻松吃上年夜饭的需求。市民杨女士在惠阳秋宝大饭店订了一桌12人的餐,大年三十下午6时前送货上门。

杨女士告诉记者,往年她都会带孩子回湖南老家过年,但今年将留在惠州,父母给他们寄来了家乡特色小吃:“小吃能解解乡愁,除夕夜我们将跟父母打视频,也算团团圆圆了,等以后方便了,再回家看父母。”

红红火火美食街年味足,人气旺

特殊年味中,创作也跟上

近几日,惠阳市民耳畔边都回响着歌曲:“今年我们网上团圆,祝福的话语不会变……视频把思念来连线,回家看看心绪不减。”这首歌名为《今年在惠州过年》,为惠阳音乐人丘永聪自主创作,歌词通俗易懂、打动人心,诉说了不少在惠工作者的心声。

丘永聪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往年这个时候,他已在老家梅州筹备过年,今年跟父母沟通不回家过年的同时,又萌生一个想法:能否利用自己所长记录这一切,于是就创作了这首歌。

目前丘永聪还在创作新春歌曲,已完成初步词稿,预计春节前可推出新曲。

“今年过年留在惠州,游玩江北、麦地、南坛、东湖,顺便逛逛合江楼,周末爬爬高榜山,骑单车去红花湖,晚上散步西湖边,晨练就去滨江路……”惠州市委宣传部、惠州市委网信办联合西子湖畔论坛共同推出的原创Rap单曲《留惠过年防疫》,在号召大家留惠过年的同时,将惠州各个景点串联在一起,给出了一张行程单,网友感慨:“好洗脑!”

作为惠州市的公共文化空间,惠州市文化馆春节期间也给市民打造了十足的年味氛围。记者了解到,线下,市民不仅可以带孩子走进市文化馆,欣赏一场油画作品展,还可以约朋友来这里练舞、做瑜伽;线上,可以免费领取“新春福袋”、赢取非遗礼盒,孩子们还能参加线上“趣学慕课”等。

灯光下的水东街 冯雪辉 摄

【文脉关注】

留惠过年福利多多

在发出留惠过年邀请的同时,惠州相继推出了各项惠民政策,百元现金补贴、留惠过年大礼包等数不胜数,确保市民过一个幸福快乐年。

以惠阳区为例,该区推出《惠阳区关于鼓励员工留惠过年暖企惠民六大行动》。其中明确,开展鼓励企业稳岗行动、鼓励企业早复工复产行动、春节送温暖行动、同心过年行动、稳定物价行动、惠民送流量大礼包行动,从六大方面鼓励员工留在惠阳过年。

惠阳还明确,开展春节送温暖行动,对留惠过年的外省籍务工人员发放共计1000份新春网购券(每份价值200元)和2000份慰问品(每份价值100元),对区级劳动模范、坚守一线岗位职工(包括艰苦行业岗位和抗疫工作人员)、困难职工每人发放慰问金800元。

同时,惠阳将开展“一起在惠·同心过年”线上知识有奖问答和“我在惠阳过大年”抖音短视频大赛征集活动,鼓励留惠过年的市民、外来务工人员积极参与活动,获奖后可共同瓜分4000份奖品和2000份现金红包。

在开展稳定物价行动方面,惠阳将以比市场价格低20%的标准调控猪肉价格,每0.5千克猪肉封顶补贴8元(总补贴资金封顶100万元,春节前三天按照“先控后补、据实补贴”原则,对大型商超和农贸市场进行补贴),保障市民春节期间吃上平价猪肉。

水东街航拍图 钟畅新 摄

【文脉记忆】

米糕师傅上街意味着“年来了”

提起春节,到水东街、淡水老街这些年味浓厚的地方,老惠州人总有不少话说。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苗理洁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人们称为“票证年代”,一切凭票供应。然而再清贫的日子,老百姓都不会随便打发年。在他们心中,年容不得藏污纳垢,须除尘清洁恭候之。此时人们会上山采来一种叫“黄谷子”的草,扎成扫具,把门楼、砖墙和瓦面打扫得干干净净。

“那年月,惠州人除尘洗涤迎新年的形式别具一格,天下少有,那情景我至今历历在目。”苗理洁说。

在她的记忆中,腊月过半,学校放寒假了,她居住的北门街离东江只有数米之遥,孩子们像比赛似的,一个比一个积极,扛着家里的台凳桌椅,甚至顶着锅碗瓢盆走向东江河边。那水埠头和沙滩上此时人声鼎沸,洗刷东西的声音和着孩子们的说笑声和打闹声,仿佛昭告天地:“年来了,年来了!”

每当新年近了,惠州各街都有打米糕师傅专为百姓服务。街坊居民拿着打米糕的大米和糖排队,等候师傅将大米或粉丝、包粟米等放进真空器,然后用炭为真空器加温,加温到一定程度把真空器打开,嘭的一声,雪白的米花就会喷射而出;再把米花放进锅头和煮熟的糖浆搅拌,捞起、摊平、晾干,再分割为约二寸见方的小块,一锅米糕的制作就完成了。惠州街头巷尾“嘭嘭嘭”的打米糕声此起彼落,标志着新年即将到来。

年晚打米糕

坊间百姓有道:“一日悭(节约)一啖(一口),一年剩一斗。”这一斗,就是留着过年打米糕或者蒸大龙粄用的。“米糕、大龙粄均为平民小吃。孩子们兴致最高,他们会帮大人早早排队,等候打米糕师傅。打好了,赶紧用铁罐子密封起来,保持其香脆以待过年享用。”苗理洁说,蒸大龙粄要用糯米混合一些粘米加上红糖,蒸好如脸盆大,冷却后切成片用油锅煎香,为人们所喜爱。家境好些的人家,会融合面粉、糖、芝麻,油炸一种叫“蛋散”的小吃。

米糕师傅上街现已十分少见,但“蛋散”这种小吃却仍活跃在惠州各大街头,在历史文化名街水东街,刘女士一家在此经营了十余年蛋散生意,每天飘香的蛋散生意吸引了不少人,尤其是临近年关,来往的顾客更是数不胜数。

按照惠州的传统,闹元宵惠州习惯是新年要到正月十五才结束,民间把正月十五元宵节纳入春节范畴,视为农历新年的尾声和延续。周汉光介绍,闹元宵是惠州城乡人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盛会,吃罢汤圆,过了元宵,新春佳节方降下帷幕,画上句号。

【文脉故事】

传说贴对联是为斗“年兽”求平安

在惠阳民间有这么一种传说,“年”是一只凶猛的野兽,喜食人肉,到了除夕夜就会出来伤人,每年除夕夜,大家都要上山躲避年兽。

一年除夕夜,有位手拄拐杖、肩搭袋囊、银白色的胡须一直拖到地上的乞讨老人来到惠阳。但这时大家都忙着封窗锁门,无暇理会这位老人,老人就走到了阿宝家中。阿宝是个孤儿,父母和姐姐在躲避年兽时出了意外。阿宝见到老人,不仅分给他食物吃,还劝他要跟着自己上山躲“年”,不料老人却执意要在阿宝家中留宿。

淡水老街内老人正在写对联

老人进屋后,从随身的袋囊中取出两张红纸,嘱咐阿宝贴在门口,并让阿宝点燃两支红蜡烛,阿宝虽有疑惑,但都照做了。入夜后,“年”来到村子里,循着“人味”冲到阿宝家门口,却被门口的红纸晃了眼,它透过院墙看到屋子里闪烁的红光,红光一跳一跳的,像极了一只怪兽的眼睛,“年”错将点着红蜡烛的房子看成了比它还大的怪兽。

就在这时候,院内又传来“噼噼啪啪”的炸响声,“年”以为眼前的“怪兽”发怒了,仓皇而逃。第二天避难回来的人们见阿宝安然无恙,好奇心驱使下,便涌向阿宝家,只见他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鞭炮仍在“噼啪”炸响,屋内两只红蜡烛还发着光……后来,每逢除夕,大家都会在门口贴上红纸放鞭炮,后来演变成在红纸上写吉祥寄语,便成了现在的对联。

2月5日羊城晚报《惠州文脉》版面图

“除惠阳外,不少地方都流传着这个传说。”在淡水老街写了30多年对联的叶师傅说,他很喜欢跟别人讲这个故事,在他看来,故事的寓意远大过它的真实性,“故事能告诫大家:心怀善心,多行好事”。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

编辑:夏杨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在贵阳考察:进超市访社区 一枝一叶总关情
09:33
跟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化屋基”里话新生
09:33
习近平贵州行丨走进贵阳市观山湖区金元社区
09:33
总书记关心百姓的 “春节菜单”
12:03
热解读|从花茂到化屋,总书记关注同一件事
12:03
4日广东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2例
08:50
7861宗! 广东查处药械违法案件去年数量全国最多
08:49
广州22号线“最具争议”地铁站又改名 仍未最终确定
08:49
重点打造五大产业集群 未来五年天河智慧城将这样蝶变
08:48
深圳大鹏半岛春节实施预约通行 仙湖植物园同期实施预约停车
08:48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