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开启 6位委员走上通道献出“金点子”

来源:金羊网 作者:丰西西、王丹阳、薛江华、周欣怡 发表时间:2023-01-14 07:25
金羊网  作者:丰西西、王丹阳、薛江华、周欣怡  2023-01-14
来自不同界别的六位省政协委员走上通道展示风采,回应社会关切,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政协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昨日举行 羊城晚报记者 汤铭明 摄

统筹/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丰西西

1月13日上午,政协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开启,来自不同界别的六位省政协委员走上通道展示风采,回应社会关切,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岳学军

让科技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翅膀

如何更好地利用科技力量推动广东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省政协委员、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从化分院院长、从化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岳学军建议——

一是推进“三下沉”。通过政策引流,积极推进农业人才下沉、农业技术下沉、农业资金下沉;推进院校、企业、地方深度合作,让科研人才带着科研技术下沉到基层、下沉到农村;推广农村科技特派员与农技服务“轻骑兵”等广东特色创新方式,实现科技人才点对点驻镇帮镇扶村,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二是实现“三联网”。积极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动智慧农业种植,通过PC和手机APP远程实时监测农田情况,实现订单式的科技种植养殖;推动农产品云平台建设,利用直播带货、网上商城等手段,打通“粤字号”名特优新农产品专属营销渠道;利用新媒体方式,分享农户种养殖生产过程,结合岭南特色传统文化,全年不空档宣传“粤字号”品牌村,全方位带动当地第三产业发展。 (丰西西)

仇荣亮

打造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广东蓝”

就如何打造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广东蓝”,省政协委员、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仇荣亮提出建议——

完善全省空气污染治理体系。建议成立全省空气污染防治协调机构,加强与国家层面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衔接,加强与港澳的对接,加强省内各地市之间的沟通合作,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探索形成区域污染治理新机制新模式。

提升空气污染监管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及时掌握各地市光化学活性物质减排实效,应用移动监测、传感器组网等技术手段,及时捕捉排放热点,提高监管精准性时效性。

继续加强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倾斜帮扶。进一步加大治污设备购置、人才培养和科技项目等的支持力度,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专业人员到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专项培训,提升人才专业素质。

(丰西西)

政协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昨日举行 羊城晚报记者 汤铭明 摄

黄小彪

高标准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

如何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如何高标准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省政协委员、致公党广东省委会专职副主委黄小彪分享了他的建议。

黄小彪建议,将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打造成新时代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国经济深度融合的平台,打造成为东南沿海改革开放的新战略平台,打造成为汕头经济特区再出发的新平台;在试验区建立健全符合广大海外华侨华人意愿和国际通行规则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同时,建议对试验区内不同片区进行不同功能定位。

在政策支持方面,他建议争取将汕头综合保税区、广澳物流园区、广澳港区、南澳县设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自由贸易政策,对货物贸易原则上实行“零关税”。构建试验区电子围网系统,探索跨境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支持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积极推进投资自由便利。支持存量土地开发,在土地使用性质变更、土地开发、围海填海等方面实行特殊政策,加强试验区重大项目用地保障。

(王丹阳)

李广丽

把预制菜做成推动乡村振兴的“硬菜”

“一日三餐吃什么已经成为烦恼。”省政协委员、民进湛江市委会主委、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院长李广丽道出了上班族的苦恼。在她看来,预制菜作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餐桌。

如何把预制菜做成一道推动乡村振兴的“硬菜”?李广丽建议,深挖优势资源打好特色牌,打造原料优势,立足绿色生态,建立规模化标准化优质食材生产基地,强化从土壤、肥料、水质到种养技术的全链条生产要素管理;打造品牌优势,依托“粤字号”农产品和“粤菜师傅”工程,挖掘整理粤菜品牌资源,开发推出丰富多样、“粤味”浓郁的农家预制菜品;打造链条优势,培育一批预制菜龙头企业,开发推广“原料基地+中央厨房+物流配送”等模式,实现生产、冷链、仓储、流通、营销全链条标准化运作。

她还建议,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联合监管机制,制定行业守则,统一行业标准;创新联农带农机制,深化预制菜生产企业与本地农渔种养企业的互惠合作,探索建设预制菜直供基地、直供园区、直供村落,带动小农户连接大产业,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加快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步伐。

(薛江华)

杨桦

优化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

省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桦聚焦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出建议。她建议,借助政务服务数据平台,设立就业创业信息发布专栏。由政府各部门定期将信息汇总给政务服务机构,再统一进行分类及发布更新。

杨桦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积极与各高校衔接协调,建立就业创业信息收集、涉企政策分类推送、企业需求精准对接的工作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和数字技术等手段,逐步向不同类型高校、不同专业毕业生精准推送相关就业创业政策信息。同时,加大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配套推送相关政策解读,帮助高校毕业生准确理解政策,制定合理的就业创业规划。

“我相信,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一定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稳住了就业,就是稳住了人民的幸福。”杨桦希望今年的毕业生都能顺利走上就业之路。

(薛江华)

张嘉琦

打造大湾区人才“蓄水池”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各大城市都在想方设法招揽人才,从‘零费用’‘零排队’到‘自动审批’,从发放租房、安家等各类补贴到出台优惠购房政策,世界级‘人才湾区’正起步成势。”省政协委员、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副主席张嘉琦建议打造人才“蓄水池”,释放湾区发展原动力。

她建议,建立大湾区人才创新互通机制。充分发挥横琴、前海以及南沙的政策优势,借鉴行业协会认证模式,加强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协作,统一人才资历认证标准,扩大资历认证范围,推动大湾区内人才互补共享。

张嘉琦还建议,设立“大湾区人才学院”,邀请政府人员、科技领军人物、行业专才及专家学者等担任人才学院导师,为创新型人才、港澳人才、海归华侨人才、国际人才等开设特别培训通道。同时,打造“大湾区人才网”,邀请湾区城市的重点企业和机构,尤其是创新型企业、重点高校、科研机构成为网站合作方,大力推广大湾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实时更新人才政策信息,实现人才配置更快速、更精准。

(周欣怡)

编辑:聂粤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