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名家说名作》台前幕后:以传播之力“让文物活起来”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23-02-04 21:06
羊城晚报  作者:  2023-02-04

文| 朱绍杰 邓琼

2022年8月以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携手广东省文旅厅、广东省博物馆,聚焦广东省博物馆《绘冠南天——粤藏宋元书画特展》,在《羊城晚报》及金羊网、羊城派APP、“云上岭南”文化博览会、“羊城晚报”视频号等平台开辟《名家说名作》栏目推出系列报道。

↑ 【视频】陈传席解读《墨龙图》

该栏目与展览同期,历时三个月。我们通过面对面访谈当代人文名家,深入挖掘这一批经典书画珍品的渊源、传序、文脉等线索,形成古今经典名家对话。先后邀请陈传席、吴泰、陈志平、林锐、容璞、林蓝、李劲堃、彭玉平、朱万章九位当今书画界、研究界名家、岭南著名藏家后人,结合自身创作、研究、经历,对重点展品藏品加以介绍和剖析,为当下文艺繁荣与公共文化建设提供启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九位名家

我们充分认识到,无论是博物馆对“粤藏”经典的梳理展示,还是主流媒体系列策划报道,都离不开丰富岭南文化内涵、构建岭南文化自信、紧扣文化强省建设中心工作的要旨。羊城晚报作为深植岭南的文化大报,我们有责任在前人积累、大众托赖的基础上,以当代的融媒创新为驱动,主动打通各个细分领域,从更广阔的层面推动基于新闻传播的文化传承与知识再生产。

/01/

时不我待 精品生产

2022年8月,广东省博物馆策划推出年度重磅展览《绘冠南天——粤藏宋元书画特展》。展览首次汇集岭南地区文博机构收藏的宋元书画珍品,展品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等重要公共收藏机构,既是近年来国内少见的宋元书画特展,也是广东文博机构首次举办的宋元书画主题展览。

图片

↑绘冠南天——粤藏宋元书画特展版面

展览开幕,即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广东省委宣传部及广东省文旅厅主要负责同志点题,由杜传贵社长、林海利总编辑亲自部署,孙爱群、胡泉两位副总编辑统协推进,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携手广东省文旅厅、广东省博物馆,聚焦广东省博物馆《绘冠南天——粤藏宋元书画特展》,在《羊城晚报》及金羊网、羊城派APP、“云上岭南”文化博览会、“羊城晚报”视频号等平台开辟《名家说名作》栏目,推出系列报道。

image.png

↑羊晚采编团队与粤博肖海明馆长(左三)等

商定系列策划方向

接到任务后,文化副刊部以“时不我待”的工作状态及职业精神投入到此项任务中。8月29日上午,由羊城晚报编委、文化副刊部主任陈桥生率队,文化副刊部及金羊网组成的采编团队前往粤博参观展览,并与肖海明馆长就落实策划报道商定基本方向。随即,报道团队形成策划方案,并迅速联系到访广州的美术史权威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传席为本系列开篇,解读他最欣赏的南宋陈容《墨龙图》。次日,报道团队即在展厅现场展开后续名家采访拍摄工作。

image.png

↑羊晚采编团队参观展览

image.png

↑陈传席解读《墨龙图》

9月3日,系列报道正式推出,至12月初总计推出9期专题解读。栏目通过面对面访谈当代人文名家,深入挖掘大展所示经典书画珍品的渊源、传序等线索,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古今经典名家对话。通过当代文化艺术名家的解读,从弘扬中华人文艺术传统出发,让读者深入体会宋元山水画及书法艺术的奥妙,还旁及文学、史学等领域,折射出岭南藏家、学界对保育中华优秀文化所做的努力,意涵深远。

系列推送后产生强烈社会反响,自有平台累计浏览量超过1500万,同时被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等主要门户网站,以及广东画院、广东省历史学会等重要机构官方微信公众号等转载。其中,广东省博物馆新媒体渠道转发的本系列文章在微信公众号和新浪微博超过65万阅读量,系列视频在新浪微博、抖音、快手和微信视频号点播量达10万+。部分适合篇目译制成英、葡多语种版本融媒产品,依托“云上岭南”文博会国际传播融媒体平台,“岭南账号”机构号等集团对外传播矩阵广泛推转,传播影响力触达海外。

图片

↑ 羊城派《名家说名作》专栏部分截图

/02/

探秘发覆 深植岭南

融媒体时代对主流媒体的文化报道提出更高要求。近年来,各大文化机构积极搭建自有融媒体平台,从专业内容生产到垂直受众聚集,效果显著,越来越“卷”,客观上对大众媒体相关板块的不可替代性提出挑战。作为年度大展,广东省博物馆作了充分的学术准备,为媒体报道提供了可靠、详实的文献基础。但我们并不满足于此,更发挥主流媒体平台优势:通过打通各个细分领域,从更广阔的层面推动展品乃至展览的知识生产。

“发覆”是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的重要学术主张,为后世所重,亦是文博机构策展与媒体文化报道的应有之义。展览上,迄今存世最早粤籍名人墨迹《唐范隋进封柱国告身》首次“回家”展出。此段岭南书法历史的最早揭示者、书画鉴定专家林锐应邀在媒体镜头前首度亮相,讲述发现过程,更指出这件展品的另一个新发现:该卷另一段跋语也来自一位广东人、南宋理学家谭惟寅,同一古卷题跋中,发现有两位宋代广东名人的墨迹。

image.png

↑ 文献专家林锐(右)接受采访

image.png

↑林锐解读“岭南最早名人墨迹”

英国历史学家柯林伍德认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艺术作品正是由创作者与后人共同层积创作、阐释而成。针对集“韩愈文、苏轼书、柳宗元事”为一体的“三绝”《荔子碑》,我们邀请中山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彭玉平教授,从历史、文学、书法等多角度进行深入解读;在迄今岭南最早书法作品白玉蟾草书《足轩铭》的解读上,我们邀请暨南大学教授陈志平,进一步追溯到书法家及其思想所指向的“心学”传统。

图片

↑ 彭玉平解读《荔子碑》

图片

↑陈志平解读《绘冠南天》展 

白玉蟾《足轩铭》卷

文物收藏对于地域文化构建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十九世纪中期,广东鉴藏之风气开始兴盛,岭南地区的鉴藏家大有崛起之势。以吴荣光为代表的广东收藏家将一批宋元书画名迹汇聚广东,拥有的藏品档次和数量都位于全国的前列。吴荣光的后人、当代书画家吴泰结合其家学源流与研究,介绍了吴荣光如何开启自身的文化、艺术与收藏视野,更将京城和江浙的主流文化、收藏经验带到广东,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晚清乃至民国以后岭南文化的走向。

image.png

↑当代书画家、吴荣光后人吴泰(右)接受采访

image.png

↑吴泰解读《绘冠南天》展吴荣光旧藏

/03/

论有所本 权威专业

在本次策划中,我们始终立足羊城晚报多年来深耕文化领域的传统和优势。创办65年来,羊城晚报一直以深厚的人文关怀、浓郁的岭南文化韵味独树一帜。本报的“花地”“晚会”副刊品牌,长期保持着与广东文化界、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机构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我们调动积累,在融媒体实践中标举文化格调,向业内名家发出契合其专业界别、学术涵养的邀请,让每一期“名家说名作”都“有所本”,得到他们的积极响应与大力支持。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李劲堃以山水画闻名,其研究生阶段着力研究北宋山水。在卸任广美校长三天后,他即应邀在展览现场为30多位正处于临摹宋画阶段的广美本科学生授课;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林蓝是当代花鸟画名家,在接受采访前,她反复重温李衎《纡竹图》及相关研究文献,对之作出精细解读,结合个人艺术心迹,启示当下文艺创作。

图片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李劲堃

在展厅为广美学子现场授课

图片

↑专访广东省美协主席、广东画院院长林蓝

岭南藏家所藏宋元珍品,与岭南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可见岭南收藏风尚。本次展出的著名学者容庚先生旧藏黄公望《溪山图》,真伪一度有所争议。就此,我们登门拜访容老女儿容璞,请其回应争议,求教其父如何甄别收藏,以“人舍我取,人取我舍”为法,通过学识、目力发现冷僻之物的价值。

image.png

↑容璞解读黄公望《溪山图》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美术史学者陈传席因南国书香节活动到访广州之际,专程参观特展,并随即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为系列打下权威开篇;系列尾声,羊城晚报羊城派及广东省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同步发起票选活动,由广大观众选出心目中最想了解的第九件在展名作。结果揭晓,元代大家赵孟頫书法《陋室铭》得票最高。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朱万章应邀解读此件其早年研究对象,为本系列画上圆满句号。

图片

↑报道出品方共同发起票选活动,

让观众选择解读对象

/04/

精诚合作 融媒传播

从策划到执行,栏目力图体现真正的全媒体特色,以传播之力“让文物活起来”。除了配合拍摄视频、剪辑短片、设计海报、制作长图等融媒体产品外,我们还采取了多种互动形式,包括:与暨大新传学院师生团队合作,推出了多个“名作动起来”融媒体动画、小游戏;举办网络票选,甄选精品服务读者;邀请名家到展览现场为高校学子现场授课;与金羊网合作开设3D虚拟网上展厅,使展览永不落幕等。

图片

↑识别二维码进入网上展厅

图片

↑识别二维码玩【H5游戏】寻找千字文

本系列报道集结集团报社多个部门采编方阵,既是集团内部跨部门精诚合作的实战,也是融媒体全面练兵的可贵实践。除了文化副刊部参与其中,还有赖于音视频部、流程编务部及金羊网等多部门通力协作、各展所长,才共同成就了这一精品系列栏目的全媒体展现。

《名家说名作·绘冠南天》是文化报道团队在今年推出的全新系列重磅文化报道之一。2022年以来,我们在集团整体部署下聚焦主责主业,瞄准推进更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讲好广东故事、建设“人文湾区”,推动岭南文化的“双创”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出了一批重大文化传播项目,探索系列融媒产品的生产传播新天地,收到了显著优质的传播效果。

除常设的品牌栏目《岭南文史》《岭南文脉》外,文化报道团队以“专家型”记者编辑作为自我要求,力图通过文化系列策划,深入文化现场,推动文化业界发展。今年还先后推出了《文化强省深访谈》《走进岭南美术名家工作室》《书香岭南·名编工作室》《三项民生工程主题创作成果》等多个全新系列重磅文化报道,与广东省作协、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画院、广东美术馆、广州雕塑院等单位不断深化合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类融媒产品除覆盖羊城晚报纸媒及羊城派、金羊网外,还通过学习强国、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以及外宣海外账号等,实现立体多面融合传播,过半项目的点击量、互动达到或超过千万次的量级。

编辑:邓豪杰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