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来,深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展现更大作为!

来源:深视新闻 作者: 发表时间:2023-02-18 11:14
深视新闻  作者:  2023-02-18
迎来四周年重要时点,在这片热土上,“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加速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南海之滨,东方风来。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迎来四周年重要时点,在这片热土上,“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加速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更是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棋局上的重要落子。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深圳聚焦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主动谋划、积极作为,着力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服务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积累了可在大湾区乃至全国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

这份成绩单,可以用四个“更”加以概括。

科技创新更上新台阶

四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热潮澎湃,特别是在深圳,一大批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如火如荼。

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进展顺利,包括先行启动区建设实施方案、光明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及空间规划印发实施,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开工建设等等。部省市共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深入推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

图片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

四年来,深圳扛起国际科创中心主阵地的担当,包括打通了科技资金跨境流动的渠道,目前累计资助深港澳科技计划项目超过2亿元;同时注重引入港澳高校、科研机构等,6所香港高校在高新区设立研究院,累计在深设立88个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孵化260多家科技企业,深港携手共同打造全球最高开放度的科技高地。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文雅靖表示,未来,深港澳科技创新合作要继续发力。特别是进一步创新科研要素跨境流动安排,着力解决资金、科研设备、科研数据、人员等跨境流动问题。

交通联系更加紧密

路通,财通,人心通。

罗湖口岸改造升级前期工作有序推进,莲塘/香园围口岸首次启用了旅客通关服务,皇岗口岸在“一地两检”基础上积极推进研究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高效便捷查验模式,沙头角口岸开工建设……四年来,深圳口岸建设加速推进,要素流通正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随着深港恢复全面“通关”,深港的交流合作再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各大口岸的改造升级“极速前进”。人员恢复往来,带来的不仅有团圆的喜悦,还会带动货物、资金、数据、信息等要素的加速流动,带来发展的新机遇、新期望。

四年来,深港人员、物资等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明显加快,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为深港同城化和“双城”建设奠定了重要的支撑。

深圳市法定图则委员会非公务委员邱峰表示,在“硬联通”方面,除了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和通关体验之外,还要在交通、货流、物流、人流、信息流方面做好全面对接,让口岸不仅是一个通关工具,而是赋予其经济和社会功能。

图片

交通“硬联通”,是大湾区深度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支撑。

深江铁路、深汕铁路开工建设,深惠城际前海至坪地段、深中通道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深圳国际机场卫星厅正式启用,机场三跑道扩工程加快推进,开通跨境直升机航线,获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新增大湾区组合港和内陆港17个......四年来,深圳一大批交通建设工程进展迅速,再创“深圳速度”。

当前,深圳正立足大湾区枢纽定位,加快打造基础设施“硬联通”体系。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让创新要素沿着新通道,在大湾区热土上开启加速度。

图片

打造更加优质生活圈

打造优质生活圈,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共同目标。

来自香港旅发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内地赴港游客共计27万人左右,上涨达316%。今年1月8日,深港两地间实现了深圳地铁、港铁重铁网络扫码乘车互联互认。由于在扫码支付等数字生活方式上的普及和趋同,大湾区互联互通民生服务,正变得日益便利。

图片

(图源 / 深圳地铁)

从内地带动到香港的数字普惠技术升级,正丰富着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的构成。来自支付宝平台的数据显示: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内地游客到港消费金额较去年春节同期涨幅超3.8倍,交易笔数增长近1倍;到春节后的首个周末,用支付宝搭乘香港公交和港铁的量也增加了2.2倍。

“各大商家引进相关的电子付费平台,内地市民现在到香港也就方便多了,特别是将来我们也是要跟内地、整个大湾区有更好的融合,内地的消费的模式,也加快了香港跟进的步伐。”香港旅发局副总干事叶贞德表示。

深圳以便利港澳居民就业生活为重点,塑造了“深港一家亲”的良好社会氛围和生活环境。特别是为了让港澳专业人士能够更好“扎根”发展,深圳发布了全省首个境外专业人才执业清单《深圳市境外职业资格便利执业认可清单》,目前全部11个领域均推出便利执业举措,18类港澳专业人士在前海备案即可执业,吸引了超400名港澳专业人才来深执业。

深圳,让这些成功经验得以在大湾区复制推广。

图片

规则衔接机制更加完善

要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要素流动一体化、营商环境一体化,关键是要着眼解决“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制度差异造成的要素跨境流动障碍。

图片

四年来,深圳对接港澳及国际的营商环境正加速形成,港澳企业商事登记公证文书进一步简化。比如,深圳数据交易所揭牌成立,实现国内首单场内跨境数据交易;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有序推进,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等项目持续推进;涉外涉港澳法律交流合作持续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挂牌成立,仲裁员覆盖114个国家和地区……

深圳国际仲裁院研究处处长何音表示,未来还会持续引入粤港澳大湾区仲裁调解机构和高端法律资源,同时持续优化和完善治理机制争议解决规则、业务模式和国际合作平台,更好地为当事人来提供纠纷解决服务,进一步去健全国际法律服务和纠纷解决机制。

此外,深圳正以重大合作发展平台建设为牵引,推动深港澳三地深度合作。以前海合作区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都在加快推进。可以预期,进入2023年,深圳将依托这些平台和片区更深入地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联动香港共建市场一体化的世界级都会区。

图片

早在2014年,“湾区经济”就被深圳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湾区经济”到“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一直以积极态度推动大湾区的发展,发挥着核心引擎功能。

借助地缘优势,深圳与香港之间的科技、人才等资源的流通日益加强,通过便利的基础设施连接,成为一个巨大的都市生活圈。除了深港合作,深圳也不断加强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连接,深莞惠一体化、深中通道、深茂铁路、深江铁路的建设,无一例外极大地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深圳核心引擎功能底气何在?归根到底还是深圳的创新驱动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的引领式迈进。湾区潮涌千帆竞,展望下一个年头,粤港澳大湾区势必会“粤”来“粤”好。

记者 / 黄奋 丁舒航 刘韦彤 李子立

编辑:邬嘉宏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