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制作逐渐成为和平县扶贫的特色产业和文化名片 李国辉 摄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国辉
“竹做骨,纸做皮,油墨添神采,绒毛显威风”,这句话常被用来形容中国醒狮手作的匠心精神。当这一传统工艺与扶贫结合在一起时,又会产生一种怎样的效应呢?
5月7日下午两点多,在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楼镇村福楼醒狮公司的扶贫车间里,52岁的黄佐英正熟练地编织着一头醒狮。长期的劳作,让她的手指长出了厚厚的老茧,但也给她带来了曾经不敢想的回报。两年前,她还是楼镇村的贫困户之一;而上个月,她仅个人工资收入就达6000元。2019年,她的全年工资收入外加分红达到近5万元。
2018年至今,在对口扶贫单位和驻村扶贫干部引入醒狮传承人并成立股份合作企业后,一头头用竹篾扎成、画工精良、栩栩如生的醒狮,不仅帮助楼镇村61户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也引领着637户村民走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
更为难得的是,经过技术改良和企业化改造后,楼镇村的“福楼醒狮”已向规模化生产迈进,在全球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
引入醒狮手作
改良工序,实现流水线生产
和平县地处粤北,林寨镇楼镇村更是山区中的山区,下了高速还要在蜿蜒的县道公路上驱车近一个小时才能抵达。它的隔壁是仍在保护与开发中的全国最大的四角楼景区——林寨古村落,但楼镇村却是一个省定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1户共190人。
来自深圳市福田区司法局的驻村第一书记李锐玮告诉记者,由于楼镇村土地规模小、交通不便,驻村干部来到这里后,一度难以探索出一个适合村子发展的产业来带动脱贫。
转机出现在2017年底。驻村扶贫干部发现,此前在广州发展的村民、醒狮手作传承人陈金明已迁回楼镇村创作和生活。陈金明的醒狮手作工艺祖传三代,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客源,却难以在城市中实现规模化生产。如果能够投入扶贫资金扩大生产,不仅能解决村里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更有望给贫困人口带来源源不断的分红。
在详细了解了醒狮市场需求后,双方“一拍即合”。2018年12月,和平县福楼醒狮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由楼镇村集体、村民和陈金明家族共同出资1500万元成立,包括全体贫困户在内的楼镇村村民成为公司股东,享受公司盈利分红,还参与醒狮产品制作获得工资收入。
村里的劳动力以老年人和妇女居多。为了让复杂的醒狮制作工艺变得简单易学,陈金明独创了拆分式的制作流程,将醒狮制作分成了21道工序。在此基础上,又细分了许多小工序,变成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由此,村民可以选择从事较为擅长的制作步骤,按件计算工资,还能将材料带回家中制作,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
渐成文化名片
登上春晚,热销海外市场
7日,在李锐玮等驻村扶贫干部的带领下,羊城晚报记者来到福楼醒狮公司的扶贫车间。几十位村民正专心致志地制作醒狮,年龄从30岁到60多岁不等。
由于丈夫下半身瘫痪,黄佐英此前一直在家靠种田为生,是典型的贫困户。而今,她已成为车间里工资最高的扎狮工人之一。去年一年,不算每户5000元的分红,仅她的工资就为家里带来了4万多元收入。
陈冬静夫妇此前在穗打工,花几个月时间学会了醒狮彩绘工艺后,他们带着孩子搬回了楼镇村工作、生活。为了方便照顾孩子,他们把工作带回了家里,按照彩绘一头狮200元计算,夫妻俩加起来每个月可以拿到1.2万元左右。
“有了这个产业,脱贫只是一小步,最重要的是全村都可以依托它实现致富奔小康。”李锐玮说。
陈金明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楼镇村的醒狮制作扶贫车间已有员工70人,其中28人为贫困户。员工的月工资普遍达3000元以上,最高的可以到8000元左右。去年一年,醒狮销售量已达1.4万多头,年销售额1140万元,仅在深圳举办的第十五届文博会上,就签订了超过700万元的订单,福楼醒狮的产品还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
“我们今年的计划是生产1.5万至1.8万头。按照这样算,我们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全球的30%左右。”陈金明说,由于工序改良和规模化生产,楼镇村的醒狮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在市场上占据很大优势。
今年以来,由于福楼醒狮公司有着较固定的订单和渠道,新冠疫情并未对生产造成太大影响,已有数千头成品醒狮等着发货到海外。
楼镇村的“醒狮扶贫”模式,不仅带动了本村脱贫,也逐渐成为全县扶贫的重要产业之一。2019年,经当地政府和深圳市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深入调研和考察后,决定在和平县有条件的贫困村陆续设立醒狮制作扶贫车间,吸纳当地贫困户和农村妇女600余人就近就业。如今,和平县已有12个贫困村设立了醒狮制作扶贫车间。
陈金明说,为了扩大醒狮产业的文化效应,和平县政府已决定在县城打造醒狮文化产业园,未来还将致力于开发醒狮文创周边产品,让醒狮成为和平的一张“文化名片”。
对话第一书记
“醒狮扶贫”的可持续性经得起考验
羊城晚报:您觉得楼镇村“醒狮扶贫”最成功之处是什么?
李锐玮:作为扶贫干部,我觉得最成功的一点是让村民和贫困户足不出村就可以实现就业,拿到跟在城市打工一样高的工资。这样一来,他们不仅可以照顾孩子、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可以赡养好家里的老人。村里的民风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许多村民吃完饭没事就打牌、打麻将,现在都忙着制作醒狮,活都赶不过来呢。
羊城晚报:在发展过程中,是否有担心什么问题?
李锐玮:我曾经在安监局工作过,所以现在把控最严的就是安全生产问题,因为制作好的醒狮都是干燥的易燃物。夏天气温高,我们没事都要去检查一下,看看电线、电路等是否存在一定隐患。
羊城晚报:在引入醒狮产业进行扶贫时,是否考虑过可持续发展和盈利的问题?
李锐玮:大家都非常看好这个产业,我们经过了解认为,它的可持续性是经得起考验的。一方面是醒狮已经是一个消费品,尤其在东南亚等地,醒狮的需求量较大,已成为海外华人一种传统文化上的消费需求。未来,我们的醒狮产量还会继续提升,可能占到全球市场的40%甚至50%。现在,和平县准备打造一个醒狮文化产业园,第三方机构做过评估,企业价值已达2500万元左右。
数说成效
●楼镇村由深圳市福田区司法局、区委党校对口帮扶。2019年,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459元,61户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达到1.2万元以上。
●2019年,福楼醒狮公司共销售醒狮近15000头,营业额1140万元,实现盈利247万元,其中村集体获得分红41万元,为全村61户贫困户分红3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