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署名除外)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广东各地正积极行动,努力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集中攻克贫困最后堡垒,确保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2018年,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广东省健康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贫困人口全部建立健康信息档案,大病专项救治、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实现全覆盖,患病贫困人口得到有效分类救治,个人就医费用负担大幅减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出生缺陷等致贫危害因素影响风险明显降低,贫困人口病有所医长效机制更加健全。如今这一计划实施的结果如何?广东省健康扶贫取得了哪些成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飞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他表示,广东省大力实施健康扶贫行动,取得积极成效。通过各种帮扶办法,全力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让贫困地区群众享受更多的医疗健康服务。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飞 梁喻 摄
“AI”医生上线,乡村卫生站接入远程医疗系统
羊城晚报:《广东省健康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这个行动计划目前进展如何?其中“AI医生进乡村”项目、远程医疗项目的实施达到了哪些效果?
段宇飞:2016年以来,围绕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少生病”,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全省大力实施健康扶贫行动,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强化政府保障责任,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得到有力保障。全省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制度保障范围,确保应保尽保。通过实行大病保险倾斜性精准支付、提高医疗救助比例和救助标准、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等综合措施大大减轻了贫困人口就医负担,切实保障贫困人口得大病、重病后的基本生活,确保我省在小康路上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因健康问题掉队。
二是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得到全面提升。通过大力开展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建设、中心卫生院升级、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能力提升等工作项目,扎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2277个省级贫困村卫生站实现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全部贫困村卫生站实现产权公有,标准统一,保障了全省贫困人口常见病、慢性病能够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获得及时诊治。
三是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全省有序组织、做细做实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持续保障扶贫对象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升贫困人口健康获得感。2016年至今,全省建档立卡相对贫困人口累计160万实现脱贫,因病致贫人数从63.69万下降到2965人,因病致贫率从39.78%下降到19.75%。
四是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和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提升。近年来,全省持续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突出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补短板、强弱项,贫困地区农村疾病防控能力得到大力提升,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出生缺陷等致贫危害因素影响风险明显降低。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我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强化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推动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融合,有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并持续提高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为贫困村村医配备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包
针对贫困村健康监测设备不足的实际,省卫生健康委充分考虑村医走村入户的工作特点,着眼满足贫困村村医开展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业务的需要,按照智能、便捷、实用的原则,为贫困村村医配备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包。具体包括:1、电子血压计;2、血常规检测仪(血氧仪和血糖仪);3、红外额温体温计;4、手持胎心监测仪;5、12导联心电检测仪;6、尿常规测试仪;7、健康管理平板套装;8、身份证读卡器。便携式的设备,让村民在村里就能做常规检测、看病、做健康管理,让群众不出村就能享受服务,大大方便了群众。目前,健康扶贫“AI医生进乡村”项目、远程医疗已全面上线,广东2277个省定贫困村全部为家庭医生配置相当于主治医师的“AI医生”软件和可穿戴医疗设备,家庭医生随时随地可以问诊智能助手,配套远程医疗就诊点。
另外,省卫生健康委为村医量身定制了村医工作软件。软件具备检查结果采集、健康档案录入、电子处方推荐、AI医生辅诊等功能,能将智能健康监测设备的检测结果直接导入到工作软件里,利用工作软件,开处方、建立村民健康档案,管理村民健康信息,能帮助村医提高工作效率。以贫困村英德市江古山村为例,通过“AI医生”和远程诊疗项目,已接诊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精神障碍等138例较复杂的各类慢性病及疼痛疾病,江古山村民足不出户,在偏远山村就可以快速便捷享受到省级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同时,广东省远程医疗平台还联结了20家省级远程医疗中心、56家欠发达地区县人民医院,还扩展到1146家乡镇卫生院,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将2277个贫困村全部接入省远程医疗平台。可以选择县级医院、市级医院专家网上指导治疗,开展远程问诊、远程会诊、远程医学教育,既能为村医提供上级医院专家的服务,又能为村医拓宽知识面、掌握新技能、开展新业务提供新渠道。
精准扶贫,利用行业优势取得成效
羊城晚报:从2016年开始,省卫建委全面推进精准扶贫攻坚工作,三年后扶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请举例说明,如何推进精准扶贫,如何帮助这些贫困村振兴乡村经济?
英德江古山村的健康主题公园
段宇飞: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一直高度重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贫困群众需求为导向,精准施策,全面落实定点扶贫工作职责,同时充分利用行业优势,着力开展健康扶贫。
截至2020年4月底,广东省卫生健康精准帮扶贫困村江古山村实现贫困户、贫困村整体退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下一步,在振兴江古山村乡村经济方面,将在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持续加大资金、资源等帮扶力度。
一是开展产业、就业扶贫“以奖代补”。扶贫更须扶志,鼓励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踏出家门就业。
二是提升江古山村人居环境。加大力度改善乡村面貌,启动光亮工程,修筑村道、党建花园,并为“历史古村”未来旅游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打造“一村一品”推向市场。利用当地农业种植资源优势,深入打造“江古山客家香米”品牌,通过电商+合作社+农户模式,开展“以购代捐”消费模式,带动江古山村贫困户和村经济联合社的经济创收。
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羊城晚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在全省的健康扶贫上取得哪些经验?成效如何?
段宇飞:针对我省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足,在贫困地区尤其突出的问题,在健康扶贫工作实践中,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全力补齐基层医疗短板,积极探索工作模式创新,努力解决我省基层卫生人才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着力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同质化、一体化水平。
村医通过远程医疗平台向省第二人民医院专家问诊
一是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2019年,启动实施了“AI医生”进乡村项目,通过为全省2277个省定贫困村配置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包,引入“AI医生”助手,接入远程医疗平台,有效缓解村卫生站医疗设备和村医能力不足两大难题,有力提升贫困村村医服务能力。“AI医生”和“远程医疗”已成为村医的“左膀右臂”,为偏远贫困地区群众提供远程门诊、远程会诊、远程教育和健康管理等服务,贫困村群众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上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目前,我省远程医疗平台已延伸到粤东西北地区56家县人民医院、1146个乡镇卫生院。
二是启动实施医疗卫生“组团式”紧密型帮扶。由我省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强、整体水平较高、医疗资源相对集中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住院率偏低、服务能力较弱的县级医疗机构,采取“院与院”一对一结对帮扶三年的形式,组团选派医疗卫生骨干人才,整体帮扶基层受扶医院医疗水平和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开展组团式帮扶的54家三级甲等医院全面对口帮扶78家县级医院,覆盖了全省所有的57个县。到2021年,受援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将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实现县域内住院率达到85%以上,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AI医生”和“远程医疗”已成为村医的“左膀右臂”
三是建强村卫生站。2017年以来,广东通过3年时间实现省财政扶持全省粤东西北地区新建10000间产权公有、建设标准、形象统一、管理规范的村卫生站的工作目标。按照新建1个公建规范化建设的村卫生站省财政补助16万元,省财政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14个地级市及江门市开平市、恩平市、台山市共10000间村卫生规范化建设,支持资金16亿元。全省2277个贫困村已实现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按每千名服务人口不低于1名的比例配备村乡村医生,开展省市县三级医院专家定期巡诊,实施基药制度的零差价等。通过这些办法,全力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让贫困地区群众享受更多的医疗健康服务。
推动“一村一品”特色扶贫产业发展格局
羊城晚报:在脱贫攻坚后,坚持以产业为重点,建立巩固扶贫长效机制,请问如何让这个机制发挥长效作用?
段宇飞: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一直高度重视建立和巩固脱贫长效机制,以江古山村为例,帮助他们开展的冷鲜库、光伏发电、八百秀才、百鸟堂等投资项目可帮助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 5000 元以上。下一步,卫生健康委将深入贯彻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工作要求,稳定帮扶政策、力量和资源,建立健全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防止可能存在的因灾因病因残等返贫现象。
一是巩固产业扶贫成果。推动“一村一品”特色扶贫产业发展格局,完善贫困户与产业项目和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继续提高贫困户在资产性扶贫项目中的收益分配比例。
二是进一步加强村委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壮大江古山村集体收入。逐步将资产、项目管理移交村两委、村经济联合社实施,提高村两委和村经济联合社的管理水平,最终达到自主管理。进一步壮大村集体收入,用于江古山村因灾因病等致贫的慈善帮扶救济以及村委会公共服务、公共设施维护等公益事业支出。
三是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脱贫人口、边缘人口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纳入帮扶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