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潮和他制作的龙舟
这个端午不扒龙舟,“雕龙大师”依然很忙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怿韬
今年端午,省市县均不组织龙舟赛事,广州多个村社暂停“龙船景”。传统的龙舟产品制造产业,会否受到冲击?近日,羊城晚报记者采访黄埔区“雕龙大师”发现,在传统和创新两大需求背景下,龙舟制作工作室端午节前“常规忙”、端午期间“创新忙”。在“各种忙”中,传统龙舟文化借助创新传播方式,从江河“移师”线上等平台展示。
龙舟制作并未因疫情淡了生意
20日中午,广州市黄埔区下沙社区世贤张公祠旁的“潮汇龙船创艺”工作室内,一派繁忙景象———多名学徒在师傅指导下赶制龙舟模型;多个已做好的龙舟龙头、锣伞等产品,等待客户来取;有顾客慕名到访,听完专业讲解和看到成品后,当场决定下单……
“工作室(生意)没有受到疫情影响。”“潮汇龙船创艺”工作室负责人、黄埔区“雕龙大师”张伟潮告诉记者,端午节庆叠加各村社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使广州地区的龙舟制造和相关产品一年四季均有生意。当年下水的不少新龙舟,往往在前一年已下订制造;龙头、龙尾等产品也需同步下订制作。今年端午节前,张伟潮和徒弟们已为多条新龙舟制作龙头和龙尾。近期工作室的业务,主要是制作各类龙舟模型。他表示,预计到今年下半年,又会有不少村社开始筹建新龙舟。
“下一个可以公开龙舟竞渡的日子,一定热闹。”张伟潮说。
广州有完整的龙舟制作产业链
作为土生土长的黄埔下沙人,“80后”张伟潮自幼受到村内龙舟文化熏陶,又向身为木匠的父亲学习了传统木工制作手艺。10岁时,他已制作出一艘颇为精良的龙舟模型。2009年,张伟潮辞掉了职校导师工作,创业制作龙舟相关产品。2019年,张伟潮的形象登上了黄埔区宣传片《黄埔之约》。今年3月,他和徒弟们承担的“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入选黄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广州有着全国最完整的龙舟制作产业链条。”张伟潮说,番禺区上漖有众多传统龙舟作坊;海珠区大塘有制作龙舟鼓的作坊;龙舟上的锣伞是一种广绣产品,该技艺同样是广州强项;龙头龙尾制作也是广州传统工艺。有需求的客户来广州转一圈,可以找到所有和龙舟有关的产品。
在直播间及商场公园展示龙舟
“龙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张伟潮表示。他在龙舟产品制作上屡屡创新,包括使用更多电动精细化工具雕刻龙舟龙尾、用制图软件向客户呈现龙头龙尾效果等。在他看来:“时代在发展,传统工艺不能一成不变。”
与此同时,张伟潮十分尊重传统:他会询问客户来自哪条村,是否有历史龙头造型资料,以便按传统制作龙头;如因各种原因需要设计一个新龙头,他也会仔细了解该村传统,制作符合其文化传统的龙头。在尊重传统和技艺创新中,工作室每年制作的50-70个龙头,可以实现“个个不重样”。
创新不止在于制作技艺,也在于传播方式。今年端午期间,张伟潮即通过直播方式,向网友讲解龙头龙尾雕刻技艺。
“没有创新,今年端午节龙舟就没有展示平台。”张伟潮说,今年虽然难觅江河“龙船景”,但他和徒弟们会带着各类龙舟产品,出现在广州各大公园和商场的龙舟展示活动上。端午当天,已有三场龙舟展示活动邀请张伟潮参加,这些活动也均会通过各大网络平台“直播”。
专家说
特殊时期创新方式 让公众仍能睇龙舟
“龙舟文化的传承传播,在广州有二元差异。”广府文化学者饶原生说,居住在自然村社发展出来的社区的广州市民,不少人长期和龙舟打交道;其他市民则多通过龙舟竞渡、“龙船景”等活动领略龙舟文化,对他们而言,今年的端午节可能略有失落。
“虽然龙舟竞渡、‘龙船景’等活动今年难以进行,但龙舟文化传承者们,努力尝试着用创新手法展示龙舟文化。”饶原生说,端午期间广州不少地方仍会进行龙舟和相关产品的展示;龙舟文化传承者们也通过网络直播这种新潮方式,宣传龙舟文化。虽然江面河涌看不到龙舟,但龙舟仍然出现在其他平台。饶原生认为,这些做法在防疫背景下,可最大限度让龙舟文化得以向公众展示。
(梁怿韬)
音乐会直播间
10万人“云端”共赏龙舟音乐会
羊城晚报讯 “车陂好,车陂美,又有龙舟又有戏。”24日下午,广州市天河区西华幼儿园的孩子们身穿广东传统的大红舞狮服装,在车陂村郝家祠和酷狗龙舟音乐会直播间唱响了百年童谣《车陂美》。
这场主题为“龙腾古粤·一水同舟”的线上音乐会由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天河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音乐曲艺团、酷狗直播共同举办,通过“直播+龙舟文化”形式演绎和呈现广州龙舟音乐艺术的魅力,讲述传统文化背后的故事。据统计,直播观看人数超10万人。
直播间里,来自广东音乐曲艺团的表演者们倾情演奏了广东音乐名曲《赛龙夺锦》和《娱乐生平》。其中,《赛龙夺锦》描绘的就是端午时节龙舟竞赛、百舸争流的场景,《娱乐生平》则表达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车陂村有着300多年“扒龙舟”历史,全村共有12个龙舟会和54艘传统龙舟,数量居全广州自然村之最。直播间里,来自车陂龙形国术会的师傅和“扒仔”展示了在“扒龙舟”活动中最传统的龙舟鼓点和龙形拳;龙形拳区级非遗传承人郝海华师傅展示“抱拳礼”,并讲解这一动作背后“五湖四海皆兄弟”的武学胸襟以及“谦虚礼让包容”的处事理念。
本次端午龙舟音乐会也是“古粤寻迹”村落文化系列直播的首播活动。“古粤寻迹”系列直播是华南理工大学主持的2019年度国家文化与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广东省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应用示范”打造的精品工程。活动吸纳和融合新的呈现形式,推陈出新,传承、传播和传扬传统村落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