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陈春声:内涵式发展是高教必由之路

来源:金羊网 作者:丰西西;汤铭明 发表时间:2021-03-07 07:31
金羊网  作者:丰西西;汤铭明  2021-03-07
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教育界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感到振奋,也深感责任重大。

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丰西西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汤铭明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教育界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感到振奋,也深感责任重大。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有机会参加联组会,聆听总书记的讲话,目睹总书记与政协委员亲切地交流互动,切身感受到总书记对教育的重视与了解,对师生的关心与期待,以及他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厚情怀。”

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著名高等学府,中山大学承载了无数家庭和学生的期待,更肩负为国家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任。陈春声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一直以来,中山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五个融合”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育心怀家国、追求卓越,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国家有号召,中大必有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广大医务工作者不负党和人民重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奋力苦战,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中山大学举全校之力抗击疫情。当国家发出驰援湖北号召时,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立即响应,星夜驰援。从2020年1月24日除夕夜开始,中山大学陆续派出512名医疗队员带着大量抗疫物资支援湖北,同时,中山大学多家附属医院承担起了广东省内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工作,全力守护人民生命健康。

在脱贫攻坚决战场,处处都有“中大人”的身影。在云南,在新疆,在西藏,在广东连州等地,中山大学派来的“精兵强将”全力帮扶,让贫困村成功“脱贫”,让当地百姓享受到来自广东的优质医疗资源,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宝贵的生命。

这些都让陈春声深受感动。因此,每一批医疗队员出发,他都到场送行;他一次次来到中大定点扶贫地深入调研,将最好的学科资源投入脱贫攻坚决战场。

“国家有号召,中大必有应。”陈春声动情地说,“每一个时代,中山大学都有一批热血青年,为了理想和信念奋不顾身;每一个时代,当国家有危难的时候,中山大学师生都能挺身而出,勇于担当。”

提升教育质量是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对此,陈春声深有感触。近年来,中山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努力构建了德育与智育、学科与专业、科研与教学、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融合的“五个融合”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形成了具有较强示范效应的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

“大学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人才。”陈春声说,为了破解重智育、轻体美劳的难题,中山大学在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上,实施“四年一贯”体育课程改革,本科生体测达标率从92%提升至98%,还加强了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将劳动教育纳入了人才培养方案。

在陈春声看来,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十四五”时期,深入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应该在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下功夫。

如何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陈春声认为,提升学生教育质量是重中之重。他介绍,中山大学坚持教授为本科生上课,通过教师队伍建设降低生师比(“十四五”后生师比从18:1下降至14-15:1),为本科生开设更多有内涵的课程,建设具有学科特色的优势专业。

“在中大,‘水课’是会被淘汰的。”陈春声说,为了让学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中山大学实施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招生专业数已由126个优化至78个,同时新建航空航天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10个国家急需专业。目前,中山大学已是全国学科布局最全的大学之一。

陈春声表示,近年来,中山大学大力推动本科生继续深造,提高本科阶段第四学年的学业要求,贯穿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已打通本研课程700多门,“中山大学要培养有更高学历的孩子,我们希望孩子们不要在本科毕业时就离开学校,希望他们能继续深造,提升自己。”

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他同时强调,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

对此,陈春声感触颇深。他表示,要培养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在教师。只有拥有雄厚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得以提升,“近年来,广东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大力实施‘强师工程’,补齐乡村教育师资短板,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推动教师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实现新跨越。”

陈春声指出,一直以来,中山大学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做到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据介绍,2015年以来,中山大学新增各类人才8204人,至2020年,学校拥有的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比2015年增加了一倍多。

“我们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立足一流教师队伍建设,齐心协力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陈春声说。

教好、学好、办好思政课氛围越来越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总书记特别重视大学的思政工作,对思政课作了非常重要而具体的指示,提出思政课要做到生动活泼,不仅仅在课堂上教学,同时还要在实践里体悟。”陈春声说,如今,在中山大学,教师教好思政课、学生学好思政课、理直气壮办好思政课的氛围越来越浓厚,“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教会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才能更加深刻地领会和思考。”

事实上,从2016年起,陈春声已连续多年走进本科生的思政课堂,为学生们讲授中山大学文化血脉中的红色基因,讲述革命先辈们在中山大学留下的光辉印迹。2020年9月,他主讲的《中山大学战“疫”示范微党课》,讲述动人的中大抗疫故事,入选教育部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

陈春声介绍,中山大学思政课程体系建设正不断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可读性、实效性不断提高。此外,学校大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注重在专业课程中增加思政元素,不断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意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性越来越强。同时,中山大学还构建了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系统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思政课教师生师比、选聘具有高级职称的优秀青年党员教师担任专职辅导员的比例均达到教育部要求。

陈春声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山大学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科和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综合优势,组建包括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学科教师和博士生参加的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为全校师生讲好党的百年辉煌历史,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编辑: 正龙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