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郁南县平台镇:坚持标本兼治 持续造血脱贫
平台村综合种养小区 受访单位供图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再睿 通讯员 叶锦生
地处云浮市郁南县西北边缘的平台镇,是全省10个新型城镇化“2511”综合试点镇之一。经过5年的脱贫攻坚,该镇两条省定贫困村已达到“10有”标准,脱贫出列;全镇658户1535名贫困户已全部达到“8有”脱贫标准,实现稳定脱贫。今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郁南县平台镇人民政府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成为云浮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政府。
据悉,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云浮市郁南县平台镇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始终坚持以强化村级组织建设为基础,紧紧围绕做强镇域经济,持续“造血”脱贫攻坚工作思路,突出“党建+”模式,以党建引领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实现标本兼治、“造血”脱贫。
产业先行
扶志扶智扶产业
“这批肉鸡还有两个月就可以出栏上市了。”3月21日早上,在平台镇平台村综合种养小区里,村民龙金燕正和丈夫一起准备喂鸡。2016年平台镇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龙金燕一家被识别为因病致贫纳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驻村干部入驻后为她量身定做温氏肉鸡养殖项目。龙金燕一家共获得省专项扶贫资金5.5万元及政府贴息贷款5万元,加上自筹一部分资金,养鸡场红红火火地办起来了。
通过自身的吃苦耐劳、踏实肯干,龙金燕的肉鸡养殖实现了增收。2019年在种养小区的5、6号场出栏鸡只达9万羽,获利18万元,去除人工、成本及其他损耗,纯利润有10万元。龙金燕家也在2019年脱贫出列,走上致富道路。龙金燕说,她和丈夫正谋划着搭建出鸡台、提高出鸡效率,增加环控设施等,增加收入。
像龙金燕一样脱贫致富的人不少。平台镇于2017年通过“党建+扶贫产业+职业农民”方式,与农业龙头企业温氏公司合作,投入各类帮扶资金400万元流转租用200亩山林地,开展温氏肉鸡养殖暨经济作物芳香樟种植,培育出平台村综合种养小区,实现了第一个年产值1000万元的目标,并利用鸡棚顶架设装机容量1.72兆瓦的光伏电站,使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形成当地“种养结合、农光互补”的扶贫产业示范基地。
该镇还和温氏公司、镇农办合作,依托平台镇内的平台村综合种养小区、古龙塘高效智能生态养殖小区,培养出谢洪山、许彩群等15名职业农民。此外,为59户贫困户申请金融小额贷款助力发展自主产业。目前镇内已建成并投产平台村综合种养小区、万洞村综合种养小区、古龙塘高效智能生态养殖小区、中村村种苗场等高效养殖小区4个,年总产值达2亿元。
龙金燕和丈夫成了当地的养鸡好手
管好资产
探索管理先行路
脱贫增收要靠扶贫产业带动,产业发展要靠组织化、合理化的管理。平台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开展“两个区分”搭建“三+”模式、建立管理机构、明确收益分配、完善制度等方式,开展扶贫资产管理探索之路。
该负责人介绍,平台镇把全镇扶贫资产分为经营性扶贫资产和公益性扶贫资产“两类资产”,所有村集体扶贫资产由各村进行确权登记,由村扶贫资产管理委员会进行分类管理,明确权属和管理责任,实现保值增值、分红获利。截至目前,全镇已确权登记扶贫资产并纳入大数据管理104个,资产总额2582.9727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34个,资产总额1957.9873万元;公益性资产70个,资产总额624.9854元。
为了探索扶贫资产的管理模式,当地创新开发“党建+股份制+大数据平台”扶贫资产管理模式。在镇级成立扶贫资产管理站、村级选举产生扶贫资产管理委员会,明确管理主体,强化对扶贫资产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为规范管理扶贫资产,当地形成“两办法四制度”的制度体系,在扶贫资产界定分类、确权移交、资产运营、收益分配、监督管理和信息公开等“六大环节”形成一套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