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名城如何文化“出圈”?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话文化新业态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21-03-10 08:15
金羊网  作者:  2021-03-10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连线采访穗深沪杭以及长沙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话文化新业态。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连线采访穗深沪杭以及长沙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话文化新业态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近年,文化新业态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关注。不少代表委员还带头试水数字经济,感受文化产业新业态的蓬勃生机。

日前,在全国两会上,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分别连线广州、深圳、上海、杭州、长沙5个城市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邀请他们解密城市文化发展新态势,并为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消费模式等建言献策。

对广州,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粤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曾小敏建议,数字技术可为岭南文化发展插上翅膀。

对深圳,全国政协委员、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捷建议,要发挥“科技+文化”的优势,培育打造有特色、有品质的深圳城市文化。

对上海,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建议,从文化的本质属性、文化的层次感出发塑造文化,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对杭州,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建议,推动文化和旅游尽快融合,实现1+1>2的发展效果。

对长沙,全国政协委员、长沙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国海建议,促进文化与科技、商贸、金融、体育等跨界整合,形成“大文化”产业格局。

·张璐瑶·  

广州:大湾区传统文化发展 要借助数字技术提速

——全国人大代表 曾小敏

建议成立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博物馆,形成可以带走的文化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各类空间生活,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做全新尝试

打造粤剧专属直播间,开办粤剧演唱会……这是广东粤剧院近年“触电”数字经济,走出的一条文化传播新路——搭载新潮技术让传统文化“出圈”。

3月8日,广东粤剧院打造的首场收费直播——“三八”妇女节粤剧折子戏专场——在703号直播间上线。“703号直播间是广东粤剧院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设的互联网直播平台。”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粤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曾小敏介绍,去年受疫情影响,广东粤剧院试水线上直播,推出一系列线上直播晚会,受到了戏迷朋友和年轻观众的喜爱。“仅‘粤韵online’系列线上演唱会的在线观看观众,就超过600万人次。”

作为一名戏曲院团的负责人,曾小敏一直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自信构建在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之中。粤剧线上直播的成功,更加坚定曾小敏推动传统文化创新的决心。

今年赴京参会,曾小敏带来了“关于借助数字技术提速大湾区传统文化发展的建议”。曾小敏说,粤剧作为岭南文化的瑰宝,既是历史照进现在的一束光,也是大湾区文化链接世界文化的一条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粤剧文化事业的引领者,广东粤剧院一直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核心竞争力建设,发展呈现新态势。

在数字经济的驱动下,如何释放岭南粤剧文化的凝聚力和辐射力?她建议,第一,粤港澳大湾区传统戏剧院团与数字经济的前沿领军机构携手成立“传统文化数字化应用实验室”,真正实现传统文化机构借助数字经济发展大趋势弯道超车。第二,建议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国际传播联盟,全程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创意、文化精神的创作与分发、文创产品的研发与销售。第三,建议成立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博物馆,形成可以带走的文化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各类空间生活,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做全新尝试。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侯梦菲

广州文化新业态逆势上扬

去年12月,2020年《穿越火线》百城联赛全国总决赛在广州举办,首个冠军主场落地广州。总决赛现场电竞文化和广府文化完美融合,不仅让线上线下的观众感受到广州“老城市新活力”的魅力,也为进一步推动电竞与广州城市文化结合提供了样本。

电竞游戏蓬勃发展,是广州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近年来,广州不断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文化与科技融合加深,互联网文化、动漫游戏、网络直播、电竞产业等快速发展,传统文化也迸发出新的发展活力。

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广州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60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7%;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达2826家,居全国城市第三位。值得关注的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州的社交媒体、动漫游戏、网络音乐、网络直播等文化新业态逆势上扬,以30%甚至50%的增速快速发展。

近年来,广州大力推进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壮大,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每年安排3000万元的市级财政资金专项扶持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同时设立广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文化旅游新业态、重大文旅产业项目、动漫游戏产业、传统文化产业化等。 (侯梦菲)

深圳:建议支持深圳建立 湾区文物数据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 万捷

加强顶层设计,发挥“科技+文化”优势,培育打造有特色、有品质的深圳城市文化,全面增强深圳文化软实力

“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要高度重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和应用。”这是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提出的发展规划。在“文化+科技”发展战略的指引下,近年,深圳迅速涌现出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内容为主体、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高成长型文化科技型企业。如腾讯公司、A8音乐集团、华强文化科技、深圳华视传媒等。

文化与科技的结合,带来文化产业的新变化。作为深圳文化产业队伍中的一员,全国政协委员、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捷认为,有了高端硬件设施,未来,深圳还应在人才引进、艺术教育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发挥“科技+文化”优势,培育打造有特色、有品质的深圳城市文化,全面增强深圳文化软实力。

“文化的积淀决定着深圳未来的品质。文化的综合水平决定了深圳未来的高度。”万捷表示,1985年他毕业后就到了深圳,对深圳的创新基因感受颇深。深圳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创新文化,对创新的形式很宽容。

今年全国两会上,他提出了推动解决文物数字化问题的相关建议,建议支持深圳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文物(数据)平台,让深圳在推动国家文物数字化方面起到示范作用。万捷还提到,建议支持深圳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加强粤港澳数字创意产业合作。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沈婷婷 张璐瑶

文化已成深圳发展关键词

提起深圳,科技是一个绕不开的关键词。实际上,在这座年轻的城市里,文化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关键词。得益于文化的蓬勃,深圳更是被联合国授予“设计之都”和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称号。

近年来,深圳出台加快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和创意设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设深圳科技馆、美术馆新馆、深圳湾文化广场、第二图书馆等一批文化场所,推进南头古城、大鹏所城、观澜版画基地等文化街区活化改造,打造中英街界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等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发展呈现新业态,全年接待游客近1.5亿人次。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核心引擎,深圳是一座文化创新都市。近年来,深圳逐步培育起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文化旅游、高端印刷、黄金珠宝、文化会展等多个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行业。其中,深圳在国内较早设立了文化产权交易所,成为国内最重要的文化产权交易和投融资服务中心之一。深圳文化会展业也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成为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

去年,深圳还提出,推动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建设上水平,打造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积极培育数字文化、时尚文化、动漫游戏等新业态,提升文博会、深圳设计周、深圳时装周等活动的国际影响力。

(沈婷婷 张璐瑶)

上海:文化产业发展应善于 挖掘厚重的历史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 吕红兵

从文化的本质属性、文化的层次感出发塑造文化;从厚重的历史、时尚的现代和包容的空间三个角度,总体谋划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城市文化符号不是凭空产生的,肯定和城市的特点息息相关。”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国浩律师事务所首席执行合伙人吕红兵,作为一名祖籍山东、在上海工作的律师,对于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有着特别的看法,他建议从文化的本质属性、文化的层次感出发塑造文化;从厚重的历史、时尚的现代和包容的空间三个角度,总体谋划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在吕红兵看来,历史本身就是文化的内容。文化产业应该善于从厚重的历史中去挖掘、去发现、去提炼、去塑造。他举例说,大家对广东的印象一部分来自中共三大会址等历史文化,今年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广东可以充分发掘其中蕴藏的厚重的党史文化。

吕红兵提到,还可以发掘地标性建筑和地标性文化符号等现代元素,使它变成承载文化产业的载体。“例如,广州塔已经成为广州的一个代名词;广州的方所不仅是个书店,还承载了一种时尚的文化。所以我想,城市文化发展可以以文化标志性品牌为切入点发展。”

吕红兵说,要把文化要素中价值观层面的文化提炼好,然后再去指导制度层面、规则层面的文化,最后去发展器物类或者说产业类的文化。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董柳

上海角逐全球电竞之都称号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海派文化的大本营,是江南文化的展示地,近年文化新业态的发展让上海还成为了“全球电竞之都”的角逐者。

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上海文化形态多点发力,齐头并进。2018年,上海制订《关于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三大重点任务——全面打响上海红色文化品牌、海派文化品牌、江南文化品牌。

除了传统的文化形态,近年来,新文化业态也在上海不断成长。

新技术、新游戏、新的产业可能——早在2017年,上海就发布“文创50条”,率先提出深化动漫游戏公共服务及加快全球电竞之都建设的目标。去年年初,《全力支持服务本市文化企业疫情防控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精准扶持文化企业。

以游戏产业为例,上海持续“三分天下有其一”,2019年,上海自主研发网络游戏销售收入达697.6亿元,增长17.6%,增量超过100亿元。依托游戏而诞生的新兴电竞产业,发展势如破竹,截至去年,上海已集聚全国80%以上的电竞企业、俱乐部、战队和直播平台,超过40%的全国电竞赛事在上海举办。

今年,上海提出,要聚焦文化供给提质增效,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更好地赓续红色基因、彰显海派魅力、展现江南风韵。  (董柳)

杭州: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可实现1+1>2的效果

——全国人大代表 崔巍

推动文旅融合深度发展,是未来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抓手。要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为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文化不仅是一部部艺术作品,更是一个城市的气质,一个民族的美好模样。”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说。

30多年前,18岁的崔巍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后到杭州发展,杭州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气质典雅,淡妆浓抹总相宜。”她说,即使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杭州的文化底蕴仍是这座城市的一张“金名片”。

在她看来,文化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符号。一部作品可以体现一个地方、一种文化的精神气质。“广东大型原创舞剧《沙湾往事》就折射出了广东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可以激励一个民族。中国改革开放能够成就一项项惊天的大事业,跟广东人的奋斗精神也是息息相关的。”崔巍说,舞剧《沙湾往事》将岭南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对于杭州来说,G20峰会上的一台《最忆是杭州》让人们更新了对杭州的认知。

崔巍表示,《最忆是杭州》不仅展示了杭州城市的优美风景,还体现了杭州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最忆是杭州》已经成为杭州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无数中外游客到杭州必“打卡”观看此演出,演出场场爆满。

“推动文旅融合深度发展,是未来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抓手。”崔巍认为,文化底蕴深厚的杭州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将文化与旅游结合,找准融合发展的契合点,实现1+1>2的发展效果。

她建议,要加强顶层设计,对各地的文旅资源进行全面梳理、通盘谋划,最大限度挖掘、盘活当地独具特色的文旅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雷同化。与此同时,要鼓励高校逐步探索开设新型专业课程,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为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璐瑶

杭州文旅融合擦亮金名片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阳春三月,烟雨朦胧中,西子湖畔,海棠花开,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迎来一批批游人。

杭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杭州借助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布局文化产业,推动城市文化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记者了解到,近五年来,杭州深入实施文化兴盛行动,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三大世界遗产交相辉映,西博会、茶博会、动漫节、文博会等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全市接待游客8.7亿人次,建设文旅项目768个、总投资1774亿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杭州今年提出新的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将以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为重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持续擦亮杭州文化“金名片”;提出要促进文化与旅游、消费、会展深度融合,投资281亿元推进134个文旅项目,打造具有“中国气派、江南韵味、杭州特色”的文化品牌……         (张璐瑶)

长沙:聚焦顶层设计产业融合 构建“大文化”产业格局

——全国政协委员 王国海

文化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政府引导作用尤为重要,应通过规划引导、政策保障、项目实施、平台搭建等方式,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长沙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有哪些,发展模式能否复制?在全国政协委员、长沙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国海看来,长沙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可总结为“四个聚焦”:聚焦顶层设计;聚焦平台建设,做强文化园区、街区和小镇;聚焦产业融合,实施“文化+”“旅游+”战略;聚焦品牌打造,发展品牌经济。

王国海介绍,近年来,长沙围绕打造国家创新创意中心为目标,先后出台建设文化创意中心三年行动计划、创建国家文化消费示范城市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引领建设国家创新创意中心。设立文旅消费专项资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运行引导资金等,精准推动文旅消费发展,每年用于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发展的引导资金达20亿元。全力扶持产业园区(基地)及数字经济发展,成功打造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等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富有活力、效益明显的文化产业园区。

王国海表示,长沙还推动更多资源转化为文创产品、旅游商品;重点打造特色精品街区、做优文旅小镇,让每一位到长沙的游客深深感悟湖湘文化的厚重底蕴,细细领略街头巷尾的“烟火人生”。

在王国海看来,文化产业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政府引导作用尤为重要,应通过规划引导、政策保障、项目实施、平台搭建等方式,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王国海表示,文化企业是发展文化经济最具活力的主体,也是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的重要源泉,应当在资金筹措、市场营销、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开发等方面引导市场多元投入,实现文化市场发展产业化、文化项目经营市场化。此外,还可以探索文化与区域发展、乡村振兴深度链接,促进文化与科技、文化与商贸、文化与金融、文化与体育、文创与非遗、文化与传播等跨界整合,形成“大文化”产业基本格局。

他建议,建立健全政策和机制,形成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强大动力;着力培养文化创意产业复合型人才,为促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比如,在高校专业教育和专业设置方面,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等相关专业,以及建立并增加相应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制定出台文化骨干人才持股和制度激励等优惠政策,吸引和招募更多的财经、金融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等。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丰西西

星城长沙成旅游打卡胜地

在刚刚过去的“三八”妇女节,长沙为了致敬每一个了不起的女性,在黄兴广场设置了一条粉色斑马线。一时间,这条斑马线吸引很多年轻人前往“打卡”,无数人的目光也再次聚焦到这座网红城市身上。

长沙是一座有着三千余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这些年,在现代直播经济、夜间经济、网红经济等文化新业态的推动下频频“出圈”,连续13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在全国百强网红城市中名列前茅。“为一杯奶茶坐一趟高铁”“为一餐龙虾赴一座城”“为一间房赴一个村”,成为许多人到长沙旅游的理由。

据了解,近年,长沙出台了一批推动文化建设的文件,大力支持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多方面发展,构建新兴文化产业格局,先后培育A股上市文化企业8家、新三板上市文化企业14家,是文化企业上市公司最多的城市之一。

去年疫情发生以来,文化产业受到较为严重的冲击。可在长沙,文化产业发展却表现亮眼。相关数据显示,去年,长沙全市重大文化旅游项目达到110个,总投资额达1867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文化旅游项目27个,占全市文化旅游预计总投资的88.8%。长沙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不断壮大。

 (丰西西)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正龙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