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奋进力量 创造新的伟业——广东党政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丰西西 张豪 周聪 郭思琦 符畅 付怡 李焕坤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贺全胜(除署名外)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接续奋斗里书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连日来,羊城晚报记者在省、市各级党政机关蹲点采访时了解到,广大党员干部正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一心、苦干实干,推动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在南粤大地落地生根,展现出新时代的新风貌新气象。
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5年保持全国首位,“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三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对于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团队的科研人员来说,这是他们多年持续努力的方向。他们基于无人机研发的无人机智能基站,集无人机的信号接收器、自动充换电站和智能机场于一体,通过导航、通信、传感器技术等一系列的技术融合,让无人机实现了无人控制自主飞行,让无人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接下来,他们将持续拓展无人机遥感网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走进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大厅,悬挂着的LED屏上滚动播放着党的二十大报告里的金句,而在实际工作中,一线法官把公平正义镌刻在每一个案件里。
连日来,广东省法院系统掀起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广大法官切实把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作为重大责任,通过司法办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厨房是油污重灾区,打扫要特别注意”“洗净并温暖双手,准备好宝宝洗澡所需用品”……在广东“南粤家政”省级培训示范基地的线上/线下课堂里,专业老师正带着家政学员们进行统一、标准的技能培训。据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南粤家政”工程开展的家政服务多元化技能提升培训的覆盖人数已超123万人次,带动就业创业超202万人次,已成为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新引擎。不仅如此,广东还有百万产业工人和百万职业农民培训行动,通过加强技能人才培养,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力量。
为了留住更多人才,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不断优化积分入户工作,近5年来,已让约10.2万名来穗人员通过积分制入户广州,共享广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吸引和留住了更多优秀人才。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广州市白云区正开展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创建工作,该区在三元里街打造的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基地(护苗乐园)自今年1月启用以来,为辖区内的困境青少年提供了温暖港湾。
无论是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还是在自然灾害、突发事故等现场,总是能看到“广州应急人”的身影。在此次广州疫情防控工作中,全省应急救援先进集体、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救援和预案管理处展现出了超强的应急能力——他们迅速牵头协调各方力量组建突击队,连续作战10小时,圆满完成了转卸逾万件物资的重任,保障了海珠琶洲方舱医院及时投入使用。不怕苦、不怕累,以科学健全的应急救援体系,联动各方救援力量,做足做细各项应急准备,全心全意做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这是“广州应急人”肩负的使命,也是他们一如既往的坚持。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如今,在南粤大地,不论是科技创新最前沿,还是为民服务的各条线,广大党员干部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立足本职工作,从实际出发,把脚印留在基层,把口碑立在民心,以实际行动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在广东落地落实,奋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
人民群众的需求是他们的研究方向
基层声音
广东省科学院地理所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部负责人荆文龙:
打通从科研到产品的“最后一公里”,是科研人员共同努力的方向。以目标为导向,面对实际问题开展技术攻关,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为民所及、所享、所用。
记者手记
无人机从出舱起飞,按路线巡航,再自动返航充电,让无人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这一过程的实现,靠的是像广东省科学院地理所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部负责人荆文龙这样的科研人员日复一日的坚守,以及成千上万次的实验。
近年来,随着商用无人机的兴起,无人机遥感网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如何打通从技术到产品的“最后一公里”,是摆在荆文龙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他们苦心钻研,对基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研发出“无人机遥感系统”。
“我们的研究以目标为导向,面对实际问题再去开展技术攻关。”荆文龙说,他们团队科研人员走出实验室,到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各行业深入调研,了解他们的需求。采访中,荆文龙的话语都很质朴。在他看来,真正的科研成果一定是接地气、供人使用的。
如今,他们研发的“无人机遥感系统”已经在交通巡查、生态环境巡查以及国土空间变化巡查等社会基层各领域提供服务,进一步助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他们研究的方向。科研工作者辛勤付出,用科技成果造福更多人,将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广大人民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豪
让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基层声音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服务管理局家政服务科副科长张思慧:
当好劳动者就业路上的“服务员”和“领航员”,努力让勤者有其业、劳者有其得。
记者手记
就业是民生之基,更是社会的稳定器。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把稳就业摆在首位。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出台,切切实实体现了党中央和广东对就业这个“最大民生”的高度重视。
解决就业问题,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当前,广东一方面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方面通过抓好职业技能培训,让普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以此促进就业。
在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方面,广东通过财政补贴、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让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获得了就业和实践的机会,让企业获得了人才支持、降低了用人成本。“政策+市场”充分调动和聚合了社会合力,形成了多方共谋解决“就业难”的良好局面。
对普通劳动者来说,不仅要解决“有没有”工作的问题,同时还希望解决工作“好不好”的问题。而要实现就业增收、高质量就业,离不开一技之长。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着眼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支撑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以大规模培训显著提高劳动者素质,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培养大量技能人才。
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到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一项项务实举措出台,为广大劳动者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把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方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蹲点采访,记者看到,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正不断完善全方位的公共就业服务和保障体系,让用人单位更省心,让就业者更有干劲、更加安心,从而真正“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聪
他们尽己所能 让人们感受法治的力量温度
基层声音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长黄玉良:
法官笔下有是非曲直,有人命关天,有财产万千,不能不慎。每办理一起案件,都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记者手记
办公桌上、文件柜中,卷宗横成排、竖成摞……走进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长黄玉良的办公室,堆积如山的卷宗令人印象深刻,这也是记者第一次这么近距离走近一线法官的工作。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一线法官把公平正义镌刻在每一个案件中。办理每一起案件时,法官都需要从一摞摞的案卷中梳理证据,翻阅密密麻麻的法律条文,确保案件审判有法可依。正如黄玉良所说的:“法官笔下有是非曲直,有人命关天,有财产万千,不能不慎。”
同时,法律也是有温度的。“法律是刚性的,但法律人是有感情、有温度的。”黄玉良认为,法官虽是情、理、法的辨析者,但所做的每一个裁判,都应该带着法律的温度。而在司法实践中,他也一直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尽己所能,让群众感受到法治的力量与温度。
法庭上,他们是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法官;法庭下,他们是定分止争、有理有情的“知心哥哥”“知心姐姐”。法官的一天,虽没有波澜壮阔,却恰如清风徐来。法官的工作体现了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让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更加深刻。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豪
来穗融合共发展 此心安处是吾乡
基层声音
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服务促进处一级主任科员燕管社:
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部门将深入实施新一轮来穗人员融合行动,拓展来穗人员积分制享受公共服务内容,把“来了就是广州人”践行到实处,不断提升广大来穗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手记
本次采访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有几组数据让人印象深刻:近5年来,约10.2万名来穗人员通过积分制入户广州;2022年广州市已开展“候鸟儿童”关爱等活动2000多场次。一纸户籍、一场场活动背后,蕴含着工作人员夙兴夜寐的努力,体现了广州这座城市的包容与温暖。
在完善积分制入户政策方面,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倾听民意,将来穗人员的信访件一一分析整理,梳理出来穗人员反映多、呼声高的问题。在去年开展的《广州市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政策》及实施细则修订工作中,不少来穗人员的合理化意见建议均得到采纳。此外,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通过融合大学堂、融合服务周、组织假期游学等形式,帮助来穗人员深度融入这座城市;通过发起“您的心愿我来实现”来穗人员微心愿征集活动,积极为来穗人员排忧解难。
“广州是我的第二个故乡。”如今,这句话已成为诸多来穗人员的心声,也生动体现了来穗人员融合行动的成效。越来越多的来穗人员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通过埋头苦干、守正创新的精神,用心用情服务群众。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思琦 李焕坤
用“应急人”智慧让群众日子更平安
基层声音
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救援和预案管理处处长李晓炜:
时间是最公正的书写者,从来不会辜负实干者、拼搏者、奋进者。我们将牢记千钧重托、扛起光荣旗帜,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风貌、更加坚定的必胜信念、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做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
记者手记
成立于2019年年初的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救援和预案管理处(以下简称“救援预案处”)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但其中的每个人都是应急管理战线上的“老将”。记者来到救援预案处采访时,正值广州疫情防控的攻坚阶段,该处好几名干部在一线支持抗疫,到隔离酒店进行安全检查;救援预案处处长李晓炜更是深入海珠区疫情“主战场”,为疫情防控贡献应急力量。
救援预案处副处长罗志奇告诉记者,应急救援和预案管理处主要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灾害事故现场救援,统筹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队伍建设,组织指导灾害事故应急演练等工作。因此,过去几年,救援预案处干部的身影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灾害事故现场。此外,救援预案处不断创新,为广州市应急管理工作编制了灾害事故应急处置指引、突发事件基层现场应急处置要领等规范性处置流程,全市突发事件处置日益规范。救援预案处还在全省率先创新编制处置极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专门编制防御极端洪水、暴雨、台风应急预案。在全国范围内,救援预案处率先出台了可操作性强的应急救援力量参与突发事件处置补偿办法,极大提高了应急救援队伍参与应急救援的积极性。
三年多时间里,救援预案处不仅一次次冲锋在救援现场,也通过“应急人”的智慧,主动作为,开拓创新,让广州市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更完善,让群众的日子更平安。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付怡
参与未成年人保护 社会力量大有可为
基层声音
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街社工服务站项目副主任、三元里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工作人员古倩倩:
社会工作就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能看到服务对象从缺乏信心和希望,到生命发光发亮的变化。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链接更多社会资源,开展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记者手记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就是保护国家和民族的明天。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重要部署,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密切相关。其中,社会力量在未成年人保护中大有可为。
采访过程中,记者跟随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工作人员的脚步一同上门入户,为困境儿童小圆(化名)送去防疫物资和玩具。了解到小圆在居家上网课期间出现了专注力不足、沉迷电子产品等问题,工作人员除了给她妈妈提供亲子沟通的相关建议,还推荐了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随后,记者又与工作人员穿过城中村昏暗狭窄的楼道,为独自居住的孤儿阿杰(化名)送上防疫用品。交谈中,工作人员耐心倾听阿杰的想法和需求,为他的情绪提供宣泄的出口,有效缓解了他的心理压力。
如工作人员古倩倩所言,“社会工作就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社会工作能够发挥专业优势,链接社会多方资源、提供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对政府保护形成有益补充,共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