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珍藏书画鉴赏|朱屺瞻《竹石》
这些石头用整个夏天
来忘却冬日的寒梦;
只有当打霜时
内里才稍微温暖。
没人能以铁橇将其连根拔起:
它们胡子常青,也不会
每一百年就下山饮河水:
石头的床不被饥渴所打扰。
——《儿童乐园的石头》西尔维娅·普拉斯
《 竹石 》
朱屺瞻
眼前朱屺瞻先生的这幅《竹石》绘于1984年6月,乃赠予羊城晚报复刊五周年所作。《竹石》用墨的渗透晕染堆叠,造出不曾预料的幻变,深浅之间,石的筋骨透出墨层,复归于郁苍。攒簇墨竹下笔草草,质感却厚重劲道。
不禁让我想起《笔阵图》里,卫夫人将点画形容为高峰坠石的磕然有声。
朱屺瞻先生八岁起便临摹古画,中年两度赴日学习油画,兼有中西画的深厚功底。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主攻中国画,擅山水,花卉,尤精兰、竹、石。七十年代中期后,先生取法唐代杨升没骨山水与元朝方壶的泼墨画,又受西方音乐灵感之启发,将颜料和清水直接泼洒在宣纸上,任其自然渗入积淀,待干后再以墨笔点勾皴擦,不求工整精致,造出朴拙而富意趣的“泼色”山水画。
(传)唐代杨升《蓬莱飞雪图页》故宫博物院藏
朱屺瞻先生出生在古属苏州府的江苏太仓,此地才子文人辈出,有浓厚的书画历史底蕴。先生身上的谦逊儒雅体现在画中细节里:题款下笔端正,用“敬”字表示祝贺,画面左下角有一方“太仓一粟”印,太仓既指家乡,又有古代京师储谷的大仓之意,“一粟”喻物之细微渺小。从至微见己,映射的是这位百岁老人(1892.5.27.-1996.4.20.)的虚怀若谷。
“太仓一粟”印文
古意·清心
“石令人古”,晚明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写道。凝视画中素石,对比人的存在,石头身上显现出时间的亘古绵延,褶皱肌理是长久徘徊时空的记录。“块然天地间,自是孤生者。”(唐代李德裕《题奇石》)石头“孤在”的状态、不因外界条件随意左右的特质,与文人隐逸的精神相契合。在赏玩石的同时,文人将自我投射于太古莽莽的世界,让“我”暂离时俗。赏石在宋代成为一种普遍的审美活动,最富传奇的赏石佳话莫过于“米芾拜石”。
1997年,哈佛大学美术博物馆出版了一部荟萃大量中国古典赏石藏品和西方学者研究成果的英文专著《世界中的世界》(《Worlds Within Worlds》),想来著者也颇为认同,米芾时时藏珍石于袖中“握游”的快乐。
石是山的构成单元,也是千岩万壑的凝练。中国文化中有多种对山的崇拜,一些特定的山成为崇拜对象,被概念化为“超验”或“超凡”的主体[1],如五岳与儒家“天命说”的关系,“仙山”与升仙思想。在汉代俗称“博山炉”的西汉香炉身上,可见设计者营造仙山峰峦笼罩于氤氲烟气的意图,其构成的形象融合了仙山的三个重要元素——山、水和云气,这三者最后也成了中国山水画的主要因素[2]。
西汉错金博山炉河北满城陵山一号汉墓出土
河北博物馆藏
石头在唐宋花鸟画的全景构图中充当配角,或在人物画中作为背景及品行意象,独立的奇石形象在山水画中也常有出现[3]。随着北宋中后期文人画的发展,出现以奇石为主体的创作构图形式,代表如苏轼的《枯木竹石图》。
北宋 苏轼《枯木怪石图》
石的自然属性,极易与其他物体形成共生关系,文人常将“四君子”与其并置,表现其高洁坚贞气节。或画叠石,在参差错落间呈现建筑般的和谐。
北宋 赵佶《祥龙石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雅玩·景观
作为清物,石既是赏玩对象,也是文人园林的重要内容。自魏晋以来的隐逸文化崇尚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促使了文人园林的发展,“言意之辩”等哲学命题也影响了后世绘画艺术中造景造境的审美风尚。
为了在园林有限空间与物质条件下创造深远的艺术意境,造园家往往借助和引用中国古典文化艺术中的经典意象,如儒家的“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濠梁观鱼”等庄子典故[4],赋予景观以文化内涵,使欣赏者突破眼前景观的时空限制,“言有尽而意无穷”。“写意”的手法,大大拓展了园林的意境,典型例子乃计成《园冶》中言,稍点玲珑石块与植卉,便成山林深境。
正如白居易对其园林景色及园林隐居生活的描述:“有石白磷磷,有水清潺潺;有叟头似雪,婆娑乎其间。进不趋要路,退不入深山;深山太落,要路多艰险。不如家池上,乐逸无忧患。”在尘世造一清静小院,是易于实现的人间确幸。
明代 吴彬 《十面灵璧图卷》纸本手卷局部,石之后正面
私人藏
蕴意·风骨
在西方哲学中,诸如石这般无生命、无情感、非理性的天然物,处于人的认知底层,自亚里士多德起,它仅仅被看作一种具有“可能性“的”笨拙而确定的形式“的质料,用海德格尔的话说,这一“物”是“无世界的”,只有被制作成型,它才被赋予生命。而文人更珍视石的质朴纯然,其自身意义的“无”,恰恰容纳了更多的“有”的可能:是志向、是情思——一种“比德”的美学观。
明清文人直接以“石丈”、“石君子”、“石大人”等称谓称呼人格化的石,将自然界的石头看作是具有文人精神的承载品。如“石丈”被赋予气势高超、独立不倚的精神,成为指导士大夫做官、做人的道德榜样;明清遗民多以“石人”自居,表达对前朝的坚贞。
五代 孙位《高逸图》(局部)上海博物馆藏
美学家朱良志在《真水无香》中说:“石是有风骨的。瘦石一峰突起,孤迥特出,无所羁绊。一擎天柱摘清虚取其势也。如清癯的老者,拈须而立,超然物表,不落凡尘。”[5]
返看《竹石》,见光影回合于石上,尤与风月相宜。
[1][2]巫鸿著.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154.157.
[3]康茜. 论中国绘画中“石头”的美学[D].山东理工大学,2013.
[4]王毅著.翳然林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256.257.
[5]朱良志著.《真水无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93.
来源 | 羊城晚报·金羊网
责编 | 刘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