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 | 从两会“通道”读懂中国式民主
文|南方日报评论员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随着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正式开幕,我省进入“两会时间”。1月10日上午,两会首场“委员通道”开启,来自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等界别的6名省政协委员依次亮相,针对热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展示履职风采,引发社会各界共同关注。
一年一度的省两会是我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代表委员齐聚一堂,畅所欲言,为民发声,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谋划新路径、注入新动能。从2019年开始,广东已经连续5年设置“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邀请不同领域的代表委员走上通道,与媒体深入交流。5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代表委员结合工作实际和履职心得,回应社会各界关切的热点问题,架起了庄严会场与社情民意的沟通桥梁,连接起民心所向与施政方向,展现出两会更加开放、透明、务实的姿态。5年来,无论因疫情缩短会期,还是调整媒体采访方式,“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始终坚持下来,成为展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扇特色窗口,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富多彩和真切含金量。
两会上的这些“通道”,不仅是一个临时的集中采访区域,更是民意和信息畅通的通道,是代表委员集中履职尽责的舞台。在首场“委员通道”上,雷震委员围绕制造业当家,提出培养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杜兰委员关注老年人的美好生活,建议提供更多的适老化智能产品;杨寿桃委员关心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黎锦城委员的主题是破解“三孩时代”的托育难题;陈美仪委员建议提供专业的创业就业指导,让大湾区内地9个城市“都有港澳青年逐梦的脚步”;在任永全委员看来,让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更贴心更暖心,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命题……委员们所关心的,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也是与就业创业、托育养老等息息相关的民生实事。而人民群众的目光所在,更凸显了代表委员沉甸甸的责任,让两会“通道”成为广泛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意的契机。
透过两会“通道”,也让我们看到代表委员具有最广泛真实的代表性,能够体现人民的意志、利益和愿望。综观今年走上首场“委员通道”的6位政协委员,既有来自教育领域的学者,也有来自头部企业的科学家,既有来自传媒领域的大咖,也有来自协会行业的专家,他们的行业背景和从业经历虽不同,却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凭借突出的专业能力赢得大家认可。同样,在793名新一届省人大代表中,既有22.32%的工人、农民代表,24.34%的专业技术人员代表,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妇女代表,还有党政领导干部代表、少数民族代表、连任代表等。这些来自各行各业各领域的代表委员,肩负着时代使命、承载着人民重托,让“民之所盼”直通“施政所向”,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中国式民主的脉搏为人民跳动。
透过两会“通道”,更让很多人进一步看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勃勃生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两会“通道”出发,我们看到的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体现在完整的制度程序上,更体现在完整的参与实践中。每年两会召开之前,代表委员深入一线、充分调研、收集问题,形成议案提案;会上充分讨论、形成共识,将党的主张、人民的意愿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会后返回岗位、砥砺前行,将两会共识贯彻于具体工作。环环相扣的程序,有利于实实在在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有力保障,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集中体现和靓丽名片。
两会“通道”不过短短数步,却又很长。一条条通道,连着国之大者,连着万家灯火。从两会“通道”出发,我们更加自信、更加笃定。只要坚定不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绘出最大同心圆,就一定能充分调动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和凝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