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见广东:三十张图带你穿粤时光

来源:南方+  作者: 发表时间:2023-02-25 17:05
南方+   作者:  2023-02-25

春暖花开,春燕归来,游子不在远途。

2月24日至25日,中国侨商投资(广东)大会于广东广州举办。450名侨商侨企代表和侨界人士欢聚一堂,向全球侨商宣传介绍广东,共同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

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侨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未缺席。广东是中国第一大侨乡,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侨胞生于斯、奋斗于斯、充盈于斯,在热情支持新中国建设道路时,在春风吹动改革开放浪潮里,在新时代逐梦伟大征程中,都能看到“侨”的身影。

南方+ 徐昊 拍摄

据教育部档案统计,从1949年8月到1951年12月,海外留学生回国服务人数为一千多人 。1955年中国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172人中有158人是从国外归来的学者。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人中,有21人是留学归国人员。图为当时留学归来的科技人员在回国的轮船上合影。

南方+ 徐昊 拍摄

1951年,广东省归国难侨处理委员会在番禺万顷沙(今属南沙区),创办中国第一个华侨农场(珠江华侨农场),首批安置归侨1100人。图为上世纪50年代,万顷沙华侨农场的归侨青年职工。

南方+ 徐昊 拍摄

1951年2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留日归侨许崇清为中山大学校长的任命通知书。

南方+ 徐昊 拍摄

1954年7月23日,广州归国华侨学生招生委员会在中山纪念堂举行欢迎、欢送归国华侨学生投考、入学大会。

南方+ 徐昊 拍摄

“你还是回来的好。”梅兰芳先生的话触动了红线女。1955年,红线女跟随香港观礼团来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感觉到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放弃了在香港的优越生活,毅然回到广州加入广东粤剧团(今广东粤剧院)工作。

南方+ 徐昊 拍摄

归侨潘鹤先生创作于1957年的雕塑《艰苦岁月》是红军题材美术作品中的经典之作。这件作品将红军在革命斗争中的“苦”与“乐”熔铸一体,既反映革命斗争的严酷,又体现了红军战士对革命理想信念无比坚定的乐观主义精神,成为艺术经典,感染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南方+ 徐昊 拍摄

1957年5月,在广东省政协一届三次全会上,许多归侨委员提出建议,在广州筹办一所华侨大学。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暨南大学在广州复建,以后逐步发展成为主要招收海内外侨生的文理科综合性大学。图为1958年,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校长陶铸和优秀侨生、港澳生亲切交谈。

南方+ 徐昊 拍摄

1958年9月24日上午,暨南大学在广州举行重建后的开学典礼,图为中文系同学于当日在学校正门(今北门)合影。

南方+ 徐昊 拍摄

1957年底,投资170多万元兴建的广州华侨糖厂投产,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最早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的机制糖厂,也是广东省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项目之一。图为华侨糖厂土方工程施工现场。

南方+ 徐昊 拍摄

1958年,德国归侨、建筑教育家陈伯齐设计的华侨新村正式建成,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归侨前来居住。图为当时华侨新村鸟瞰图。

南方+ 徐昊 拍摄

1958年,广东科学馆在广州正式竣工,它是由法国归侨、中国著名建筑大师林克明主持设计。

南方+ 徐昊 拍摄

1958年,投资2000多万元兴建的广州苎麻纺织厂(后改为绢麻纺织厂)投产,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苎麻纺织厂,也是广东省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1965年改名为广州绢麻纺织厂。

南方+ 徐昊 拍摄

1964年,在当时的广东工学院院长、我国著名水利专家留德归侨麦蕴瑜教授带领下,广东工业大学土木系65届近百名师生参与了东深工程建设,该工程彻底解决了当时几百万香港同胞的饮水问题。

南方+ 徐昊 拍摄

1965年,容国团带领中国乒乓女队夺得世界冠军。1959年,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港籍归侨先后战胜各国乒坛名将,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者。

南方+ 徐昊 拍摄

1971年,傅汉洵在原广州市体育馆前教授小运动员动作。上世纪60年代,傅汉洵从印度尼西亚远涉重洋,排除万难回到广州报效祖国,代表广东队夺得全国冠军。

南方+ 徐昊 拍摄

20世纪70年代末,马来西亚籍归侨叶佩英为电影《海外赤子》录制歌曲《我爱你,中国》,红遍大江南北

南方+ 徐昊 拍摄

1978年,港商张子弥在东莞开设太平手袋厂,这是我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

南方+ 徐昊 拍摄

1978年,美籍华人许志俭和香港爱国实业家邓琨、刘浩清在广州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机械化养鸡场。当年,养鸡场最高峰时全场总容纳量达110万只,年产蛋量1.1万吨,占据了广州市自产鲜鸡蛋一半以上。

南方+ 徐昊 拍摄

1979年,“鸡博士”许志俭被决定授予“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南方+ 徐昊 拍摄

1979年,港商刘耀柱创办白云小汽车出租公司,在全国率先开展扬手即停的服务方式,一时成为广州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新生事物。

南方+ 徐昊 拍摄

白天鹅宾馆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沙面白鹅潭,由霍英东先生与广东省人民政府投资合作兴建而成,由中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佘畯南和莫伯治共同设计,酒店于1983年开业,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宾馆。图为白天鹅宾馆当时建设场景。

南方+ 徐昊 拍摄

1986年10月1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中)莅临白天鹅宾馆,受到叶选平(右)、霍英东(左)和宾馆员工的热烈欢迎。

南方+ 徐昊 拍摄

1984年,美国侨眷章以武书写的《雅马哈鱼档》被改编成电影,展现广州人在改革开放的风口浪尖,敢为人先的现实生活。

南方+ 徐昊 拍摄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梁灵光和夫人朱含章在广州市第一家中外合资的“仙柏”婚纱影楼拍摄婚纱照,还同意把婚纱照作为样板,在影楼的窗口展出,一时传为佳话。

南方+ 徐昊 拍摄

1988年8月,由港澳著名实业家霍英东、何贤、何添捐款助建的洛溪大桥正式通车,带旺了广州南部区域,带动了广东交通网络大发展。

南方+ 徐昊 拍摄

霍英东,祖籍广州番禺,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霍英东的长子霍震霆、次子霍震寰、三子霍震宇,孙子霍启山等祖孙三代接力传承,先后成为广州市荣誉市民,继续为广州的发展作贡献。图为霍英东(中)、霍震霆(右)、霍震寰(左)摄于南沙

南方+ 徐昊 拍摄

霍启刚、霍启山(右)两兄弟出席航海盛事“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广州南沙站的开幕仪式。

南方+ 徐昊 拍摄

德国归侨周振博士自2004年回国创立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来,他带领团队投入到质谱仪器研究中,致力于推进中国质谱产业化,并成功“闯”出来一条集质谱仪研发、制造、销售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全链条式产业链,打破了国内市场长期为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

南方+ 徐昊 拍摄

美国归侨、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左二),在2009年正式签约成为暨南大学双聘院士,主持建立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带领科研团队在神经再生研究领域取得了完成了世界首例三代测序亚洲人参考基因组等一批国际领先的成果。

南方+ 徐昊 拍摄

美国归侨袁玉宇博士是全球最早的生物3D打印研究者之一,他还构建出动脉瘤模型、全脑模型等多种用于手术规划、手术技能培训的高仿真医学3D打印模型,推动我国生物3D技术在更多领域的推广应用。他创立的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已成为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化基地。

南方+ 徐昊 拍摄

澳大利亚侨商容一思来自具有百年历史的华侨家庭,爷爷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外交官,而他已经是家族里的第四代华侨。2010年回国后,他从家里接手了当时华南地区最大的棋文化教育机构,大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如今,身为南沙招商大使的容一思,也为吸引更多侨商来粤来穗投资积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图片来源:广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南方日报

所涉及历史影像及文献资料版权归照片提供单位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

【执行】李细华 谭唯

【文案】南方日报 南方+记者 张迪

【视频】南方日报 南方+记者万稳龙

【策划】王海军 曾强

【编辑】南方日报 南方+记者徐昊

【通讯员】韩冰眉

【校对】刘珺

编辑:束孟卿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