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新兴县水浪村风车山成为“网红打卡地”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再睿 通讯员 何勇
在云浮市新兴县太平镇水浪村农产品展示铺位里,脱贫户陈祥贤正擦拭着货架上的青梅酒;在河头镇料坑村,村支书郑东平做起了当地村民蜂蜜的“卖货郎”;在车岗镇布马村,村民忙着给牛油果基地锄草备耕,上千亩“致富果”丰收可期……新兴大地上,乡村振兴“奋进曲”持续奏响。
“5月8日,新兴县完成了当地贫困户全部清零的工作,加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6月13日,站在新兴县脱贫攻坚挂牌作战图前,新兴县扶贫办主任麦锦雄说道。据了解,至今年5月初,该县在册贫困户6134户14744人均已脱贫,15个贫困村均达到出列标准。目前,当地根据自身的一二三产业基础,结合产业与精准脱贫的契合点,做深做实乡村振兴文章。
密码1:统揽布局 做产业融合深探索
6月13日,水浪村曹田自然村里,刚刚收蜜归来的村民莫昌辉正在上传取蜜的视频。从4箱蜂蜜起家,三年多时间,他的“甜蜜事业”已经发展到了60多箱。如今,他还会用短视频讲述自己的养蜂经验,在网上收获不少粉丝。
“感谢佛山高明区的帮扶。”莫昌辉说,几年前,他因遭遇车祸伤了腰椎,家里上有老人要照顾、下有小孩在念书,担子都压在妻子肩上,生活一下陷入困境。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他通过养蜂谋求新生计,如今每年能收入1.2万余元;妻子在附近的象窝茶场工作,每月有固定工资收入;两个孩子正常上学,其中女儿还选择了电商专业。
在水浪村村委会附近,刚刚新建起来的农特产品展示铺位中,脱贫户陈祥贤打理着铺面。货架上摆放着他制作的青梅酒、手工茶、蜂蜜等。陈祥贤说,从路边摆摊到搬进铺面,销量增加不少。此外,商铺还成了他的“信息驿站”,使他收集到各类用工信息,有更多渠道增收致富。
连片梅树、梯田、小桥流水、风车山、奇石……高明区驻水浪村第一书记何永宁自豪地说:“守住这片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他告诉记者,水浪村坚持走特色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道路,先后发展养蜂、青梅酒、茶叶等产业,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水浪村的“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模式,是新兴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缩影。麦锦雄说,新兴县一直把脱贫攻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跳出新兴看新兴,跳出扶贫看扶贫”。该县根据主体功能区的定位,谋划布局产业发展和扶贫项目。
指着脱贫攻坚作战图,麦锦雄介绍,新兴县以国道359线和省道274线为界,以北片区依托新成工业园南园、北园和东园,打造“工业+”模式;依托与温氏合作建设规模养殖场,打造“温氏+”模式。以南片区定位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发展“旅游+”“六祖+”模式,建设禅茶、禅果、禅农和禅修体验区,围绕龙山、象窝山、天露山打造“三山”一体精品旅游项目。由此,统揽布局整盘棋,做好振兴大文章。
密码2:精准施策 寻致富奔康新路径
“产业发展不能照搬照抄,致富不能一味‘输血’,而要培养新动能。”麦锦雄说,在“精准”方面,新兴县力求因地制宜,采用“一镇一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一特脱贫”思路,依据不同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采取相应的脱贫措施。例如,该县天堂镇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为运营模式、以“片长负责制”为管理模式打造的“紫色天堂”,发展紫米种植1500余亩;六祖镇则围绕“禅文化”主题,发展特色产业。
河头镇料坑村自然风光优越,有着“小九寨沟”之称,是当地的饮用水源保护区。驻村第一书记梁纯说,2019年,当地形成“党支部+合作社+养殖大户+农户”模式,发展中华蜂养殖项目,使村集体经济稳步增收。此外,当地定向投资新兴县禽畜养殖公司,合作经营,实现营收。
具有良好种养基础的车岗镇,有牛油果1300多亩,基地年营收300多万元,且和温氏合作共建肉鸡养殖小区,实现“一果脱贫、一鸡脱贫”。
在新兴县脱贫攻坚作战图上,记者看到,当地统计的2019年贫困户信息中,每个贫困户上均配有二维码。扫码即可一览帮扶人姓名、单位及督战负责人等信息,并明确标注未脱贫原因及解决进展等情况。
据介绍,为了让精准施策落地,当地建立台账,压实责任,先后开展了“百干对接”等工作,实行县领导包村、镇领导包户责任制,按照“一户一法”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和完成时间;并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按图索骥”,对照时间、任务进行督导检查,对进度慢和措施不落实的进行通报和问责。
何永宁(左)走访特色农产品商铺,了解销售状况
头雁日记
“老百姓的口碑就是脱贫成效的镜子”
讲述人 佛山市高明区对口帮扶水浪村驻村第一书记何永宁
记录时间 6月13日
整理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再睿
我原是佛山市公安局高明分局的一名警察。2019年5月10日,我来到水浪村,从之前的驻村干部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了驻水浪村第一书记。
从新兴县城出发驱车前来,沿着山路,两侧山岭连绵、怪石嶙峋、溪流潺潺……秀美的村庄风光让我对当地生态保护格局格外敬佩。
进村之后,我便开始了遍访工作:当地村民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的多是老人、小孩和缺乏劳动力的村民。此外,这里作为饮用水水源地,不能发展禽畜养殖。如何打开局面?如何和群众打成一片,获得他们的信任,并带领他们致富?
带着疑问,我开始一边求知一边实践。水浪村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被誉为“水源香雪”的连片梅树,有多棵超50米高的枫树,有红色景点粤中纵队7团团址(文达书院、临时医院),有46个风车形成的风车山“网红打卡地”,还有史料记载的奇石传说……
于是,结合新兴县乡村振兴蓝图,水浪村开始进行农旅融合的探索:让交通、信息快速流通,发展青梅种植、养蜂、青梅酒、茶加工等产业,通过旅游带旺第一产业。
要让产业落地,需要群众的支持和信任。驻村不久,7月,一场暴雨来袭,当地一条村道出现了塌方险情,村民生活生产都受到影响。在扶贫资金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我全力推动道路抢通,并投身到修路中。村道很快修通,获得群众好评。
今年,疫情暴发后,当地群众基于信任,让我“带货”当地的青梅酒、蜂蜜到佛山。“深山”里的绿色产品,得到了城市消费者的青睐,也为村民们开拓了销路、增加了收入。
根据水浪村的实际情况,下一步,我们将利用微信、抖音等互联网媒介进行广泛宣传,争当美丽水浪村的代言人,让珠三角游客都走进水浪村、了解水浪村。
此外,当地将建成集村级游客服务、农产品销售、电商物流服务于一体的服务中心,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销售自己的农副产品,也可出租给第三方经营店铺,实现稳步增收,并壮大村集体经济。
驻村扶贫,我深知,群众的信任才是开展工作的基础;百姓的口碑,是检验脱贫实效的镜子。农村广阔天地,让我不断成长。见证并推动脱贫攻坚,这必将是我受益一生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