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午饭喽!”中午时分,在广东清远英德市石灰铺镇的茶园,头戴彩色斗笠、身背茶箩的采茶村民三五成群,从茶园间的小径往食堂走去。
碧绿如染的茶园,承载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为提高贫困人口收入,帮助村民脱贫奔小康,清远市拓宽增收渠道,实行一县一电商平台、一镇一主导产业、一村一特色农产品,发展特色产业。该市累计建设产业扶贫项目13多万个,带动3.16万户贫困户增收;今年还计划对全市1.4万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进行技能培训。
如今,石灰铺镇茶园下的村庄,泥瓦房变楼房,家家添了电器;连江口镇连樟村的村民“洗脚上田”,走进了扶贫车间……
“日子有了奔头”
夏日,成垄成行的茶园碧绿如茵,石灰铺镇村民穿梭在茶垄间,采摘着一片片嫩芽。
种茶、采茶,石灰铺镇村民和过去一样,干的是熟悉的农活。不同的是,他们成了现代化农业“工人”,能领工资了。
英德市英州红茶业公司(以下简称英州红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茶园旅游及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茶业公司。作为广东省扶贫农业龙头企业,该公司与清远当地政府一起打造“一地生五金”扶贫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所谓五金,即租金、务工收入、经营性收入、资产性收益和英州红扶贫爱心基金。”该公司总经理黎水清介绍,村民或村民小组通过土地流转出租土地获得租金;公司实施就业扶贫,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为石灰铺镇200多名贫困户和周边500多户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人均年工资可达3.6万元。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公司还打造茶叶产业孵化培训基地,并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提高村民收入。
47岁的采茶能手、单亲妈妈林观金对记者说,过去一家人挤在破旧的泥瓦房里,常常发愁怎么筹到女儿的学费、儿子的医药费,单靠务农,生活几乎陷入了绝境。“现在有了茶园,日子有了奔头,一天能赚一百多元呢,一个月有两千多元收入。”更令她欣喜的是,女儿也将进入英州红公司当学徒,不仅能学习,还能拿工资。
一片又一片,一行又一行,林观金用心呵护着一个家庭的希望。
“洗脚上田不离乡”
6月11日,清远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子里,一派热闹祥和。
连樟村党总支书记陆飞红告诉记者,村民的就业机会多了,收入高了;村里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环境也越来越好。
连樟村地处偏远山区,山多地少。过去,该村集体经济匮乏,产业类型单一,长期处于贫困之中。村民靠人均不足半亩的水田难以维持生活,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留守人员老人居多。
如今,村子发展起了长效产业,引进了扶贫车间,构建起贫困户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农户“洗脚上田”,走进车间成为工人。
“一日三餐,三菜一汤。”这是54岁的村民李彩均的小康生活。
3年前,李彩均身份发生了转变——从农户变成佳美达玩具公司连樟加工点的工人。“以前种田种菜、卖麻竹笋,家庭年收入只有5000多元。”李彩均告诉记者,2017年之前,扶贫车间还没开起来,她和丈夫两人靠干农活维持生活。
“天蒙蒙亮,就得起床到田里干活;大热天,也要上山砍麻竹笋,天黑了才挑着一担担竹笋下山。”李彩均伸出双手说,如今连手上的老茧都渐渐褪去了。
在扶贫车间,李彩均每月收入有2500元,一年至少有3万元;丈夫养起了蜜蜂,年收入近两万元。脱贫后,她家里的泥瓦房换成了楼房,烧柴炉灶变成电磁炉、电饭锅。
“车间最高峰可带动130人就业,还为务工人员购买了社保,工人月收入2500元~3000元。”村干部路国勇介绍说,车间工人大部分是中年妇女,有了扶贫车间,她们不仅有了稳定收入,还能照顾老人小孩,实现了“洗脚上田不离乡”。
“村里来了大学生”
在清远英德市横石塘镇龙华村,流传着一件关于“过家门而不入”的趣事。
2018年,龙华村梅子寨村小组一名村民从外地回到家乡,走进村子后,发现村口杂乱的竹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大球场。他记得自己长大的地方并不是这样的,以为走错了地方,掉头便往回走。
“我见证了村庄越来越美,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龙华村党总支副书记刘子科介绍,该村率先完成新农村示范村建设,17个村小组全部通过整洁村验收,有7个村小组正进行美丽乡村升级验收。
农业发展规模化、引进扶贫车间、完成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村子发展越来越好,大学生也返乡干事业了。
刘子科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村干部,他笑称,当初回村发展,是被父亲“怂恿”的,然而让他心甘情愿留下的,是兴农合作社。“这是一个从零起步的公司,我们要把它从0变成1,把它当作事业来干!”如今,刘子科担任合作社理事长。
兴农合作社,是村两委发起成立的村办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采取“党员+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农户)”模式,组织贫困户和村民种植茶叶、红薯、早脆梨、百香果等原生态农产品,以扶贫保底价收购并统一销售,其所得利润均用于帮扶贫困户和发展乡村教育。去年,合作社的营业额已超过百万元。
广东省委组织部驻龙华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龙华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张仲凯介绍,合作社运营团队由村里5名大学生村干部和1名退伍军人打理,都是90后。
“过去村民的农产品没有销售渠道,只能自采自销,价格卖不高。如今,合作社不仅帮他们拓展了销售渠道,请农户包装农产品还能领到工资。”刘子科说,合作社还聘请9名劳力较弱的贫困户做村保洁员,每月有1500元收入。此外,今年“六一”儿童节还给村里的小学生发了奖学金,总计达5000多元。
“村民开心了,口袋子鼓起来了,这就是我最高兴的事。”在合作社,刘子科将村民的农产品一一摆放在货架上,坚守着“将合作社从0变成1”的事业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