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千秋伟业 恰是百年风华 | 这个红色地标的故事真动听
孟春时节,丽水市庆元县五大堡乡濛淤村的山头被盎然的绿意掩盖,几株吐艳的杜鹃点缀着这一方红色故土,映衬着高高挺立的浙江庆元革命老根据地县纪念碑。
“咱们的红军队伍,武器虽然差,可是有勇有谋,小小一个后勤运输队,就可以和国民党正规军干,而且还打了胜仗……”在村里的濛淤桥边,在修葺一新的村文化礼堂里,在农家房前屋后,濛淤村里的老人,都乐得向前来旅游、学习的游客、学生,讲述当年的烽火岁月,举止之间满是自豪和崇敬之情。
狭路相逢智勇者胜
濛淤村距庆元县城11公里,是庆元至景宁、福建寿宁必经之地,是庆元县城进入东部的第一村。
1934年8月26日,一支由粟裕、刘英带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寿宁隐蔽进入庆元。经过两日的长途跋涉,红军先遣队运输部队稍稍落后,此时刚刚到达濛淤桥头。
来不及反应,运输队遇上了两个欲抄近路赶超红军主力的国民党保安连。面对悬殊的实力,红军运输队急中生智,向保安队喊话,“我们是国民党张某部的。”保安队信以为真放松了警惕,并告诉运输队前方有红军大部队,提出让红军运输队慢一点,由他们先行追击。
狭路相逢智勇者胜。“不能让主力部队吃亏,必须趁现在保安队放松警惕时先发制人。”“砰砰砰”枪声响起,运输部队以暗语沟通,对不明情况的敌军发起突然袭击,击毙保安队的头领。失去支柱的敌军瞬间方寸大乱。已过濛淤桥的红军主力部队听见枪声随即返回支援。保安队被红军先遣队两头夹击溃不成军,最后弃枪而逃。这场激战中,红军也有2名战士牺牲,多人受伤。
此役后,先遣队继续扫清沿途堵截的敌军,并于28日下午一举占领庆元县城。
发掘历史有谋者强
1934年8月30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发布专题报道《捷报 抗日先遣队占领浙江庆元》,以表彰这场意义非凡的战斗。
为纪念濛淤桥上所发生的惨烈战斗而建立的濛淤红色纪念公园,位于村中心地区,沐浴在新时代的阳光下。公园的标志性建筑物,就是高13.26米的浙江庆元革命老根据地县纪念碑。碑身刻有庆元革命简史与红军庆元战役图,碑顶则雕塑了一名庄重、威武的革命军人:他高高站立,目光坚毅,象征着千千万万的革命军人。史料记载,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共有200多名红军、100多名游击队员及400多名无名烈士长眠于庆元这块红色土地。红色纪念公园,与周边的濛淤桥战斗遗址、红军路(应岭岚)等融为一体,再次为县内外游客提供红色旅游、陶冶情操、休闲养生的新景点。
濛淤红色纪念公园也是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近年来,许多学生、单位在重大节庆时间,尤其是每年“七一”“八一”,都要组织重走红军路活动(穿红军服、走红军路、讲故事、宣誓、吃红军饭、访困难户、忆红军事、传承讲堂),来这里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
矢志融合奋发者先
近年来,在红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濛淤村还十分注重村庄环境的改善和提升,结合濛淤村红色文化历史,在以“红色濛淤”为主题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项目推进中,濛淤村累计拆除旧建筑物1000多平方米,完成退耕及村内环境绿化;修复6.5公里长的应岭岚古道,重建途中4座亭榭,补植绿化、花木400余株;修建古碉堡遗址4处……村庄环境面貌明显改变,基础设施日渐完善。
同时,为推动农村经济蓬勃发展,打好红绿融合牌,走好乡村振兴之路,濛淤村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坚持将红色文化的传承作为重要村级文化活动载体,深挖濛淤红色故事,激发发展活力。先后开展了重走红军路、廊桥国际越野赛等丰富活动,鼓励广大党员干部踊跃参与红色文化宣传活动,带动蓝莓、农家乐、民宿等产业发展。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项目开展后,濛淤民宿接待游客人数翻倍,群众经济收益得到了显著提升。
大宝古道民宿老板吴盛荣就是“红旅融合”发展的直接受益者,“这些年来,村里大力挖掘红色元素,改善村庄环境,发展乡村旅游,粗略估算下来民宿一年能够创收十几万元,收益非常可观。”村民姚远良正着手将自家空置房屋进行装修,也准备吃上一口“融合发展饭”。
濛淤村还积极引进金融资本发展林下经济,2018年将村集体位于仙山的500亩毛竹林承包出去种植中药材,目前整个毛竹林种满了黄精、七叶一枝花等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不仅盘活了农村闲置土地,更拓宽了集体经济发展道路,消除了集体经济薄弱状况,“红+绿”融合发展正在村里翻开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