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拒绝“网红”,不追求成为“网红”

来源:金羊网 作者:朱绍杰、曾睿洁 发表时间:2021-04-12 09:33
金羊网  作者:朱绍杰、曾睿洁  2021-04-12
3月30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美术馆主办的“交融的激流: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以下简称“影三”)在广东美...

轻(木刻、影像、声音) 刘庆元

写生(纸本铅笔) 郑波

SNM5A-011H(摄影、明胶卤化银印) 裴炳雨

展览现场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接受羊城晚报专访,谈“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

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通讯员 曾睿洁

3月30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美术馆主办的“交融的激流: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以下简称“影三”)在广东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60位艺术家的影像与摄影作品,并梳理了广东美术馆品牌项目“广州影像三年展”的开展脉络。

广东是中国摄影艺术的先发地,同时也是照相技术最早应用和普及的地区之一。现代摄影与珠三角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代摄影收藏、研究和展示体现着广东美术馆独树一帜的文化立场。从2003年“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展,到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两届“广州影像三年展”,这些在广东美术馆举办、立足于媒介现象发展的展览,勾画出中国当代影像艺术的实践与研究的学术脉络与思考路径。

广东美术馆是国内较早介入摄影收藏的国家美术馆之一。2003年的《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大型摄影展览,开启了中国官方美术馆大规模收藏本土摄影作品先河。在此之后,广东美术馆分别于2005年、2007年、2009年举办“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深度关注当代摄影发展动态。2017年,该馆重启“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这一品牌项目,并将该展正式更名为“广州影像三年展”,把展示和研究的重点从原来的“社会人文的摄影”拓展为更具包容性的“视觉研究的影像”。

重启并更名“广州影像三年展”项目是王绍强担任广东美术馆馆长后的一大举措。在王绍强看来,摄影艺术的发展超越摄影定义本身,超越那些仍然在传统摄影节、摄影展的逻辑中徘徊的传统策展思路。因此,广州影像三年展对策划思路以及原有品牌作出调整。

从“复相·叠影: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到“交融的激流: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广州影像三年展的命名、展览结构都无一例外地回应影像的变化,并且与20年前的“本体”关注对话交流,展览的呈现和取向比摄影艺术的本体蕴含着更多的可能性。影像未来的图景已经通过各种文化方向的变动悄悄显现。

视频影像作品越来越多

羊城晚报:重启并更名“广州影像三年展”项目是您主事广东美术馆后的一大举措。当时是怎么考虑的?

王绍强:对品牌项目的重新启动和更名,我觉得主要是基于对社会、科技和艺术的发展规律的基本判断。因为,当我计划重启这个项目时,已经离最后一届展览时隔将近10年时间了,而当下的语境和艺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艺术史上来看,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到当代艺术,其实都与人类技术和劳作密切相关。比如工业革命的发生,改变了艺术只属于上流社会的历史,让更多的艺术家和知识群体创造出作品。而随着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发展,技术媒介不断拓宽和发展,摄影在很大程度上已属于广义的影像文化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可以是摄影师和影像的创作者,我们接收信息的方式、表达自我的方式,都离不开影像这一媒介。同时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也开始使用各种新的媒体介入摄影领域,拓宽了摄影的表达力。艺术界对于这种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结果,不能视而不见。

羊城晚报:与往届,尤其是上一届相比,这次“影三”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王绍强:上一届“广州影像三年展”的主题是“复相·叠影”。早期的摄影是一个拍摄、曝光、冲洗的过程,影和像互相重叠,曝光时间长短决定图像的深浅和锐度。我们从这个概念出发,对影像媒介本身和它与不同媒介之间所产生的跨越性实验进行探讨。在上一届中,梳理静态摄影与其他影像媒介之间彼此的碰撞和交流,是我们关注和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而本届“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我们更多的转向对人的关注。这次展览的作品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维度深入探讨人与人、科技、自然生态之间的复杂关系,思考我们与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之间的关系。因此,从对世界与人类历史的观照这一角度而言,这一届比上一届更加深刻,更具主体性和人文性。

羊城晚报: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影像内容已经极大地塑造了人们的生活以及思维方式,艺术界如何看待这种社会文化?

王绍强:读图时代已经过去,今天动态影像塑造着我们的文化形态。从最早的博客、微博、微信,到今天的抖音、TikTok,它的流行与技术的进步密切联系。当前5G在中国大地落地,可以承载容量更大的视频内容或者更丰富的表现方式,这种发展趋势对创作本身有很大影响。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与上一届相比,这一届展览的影像作品占比明显增加了。我相信随着技术进步,更多元的拟态形式都会出现并成为一种呈现和表现的方式,这是未来我们需要更多关注的问题。

呈现多方位的陌生感

羊城晚报:本次展出的各类影像作品总时长达800分钟,超过13个小时。在美术馆一个开放日里,观众即便不吃不喝也看不完。主办方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王绍强:这种时间维度的延展正是影像艺术的特点。一方面,我们考虑到这个问题,把展期拉长到了两个月,给观众预留充分的时间。观众可以在反复的观看中去理解和认知作品所表达的意图。另一方面,影像作品和电影不一样,影像并不都是叙事性的,有些作品不是要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对于这部分作品,我们不主张观众只是去理解作品,而是调动感官去体验,体验作品带给你的感受。最后,我们引入这些作品,不仅仅希望为观众呈现作品本身,同时还希望带给大家的,是一种与国际接轨的、前沿的艺术形态。

羊城晚报:相对于摄影图像,视频影像的进入门槛、知识背景要求似乎更高。从这个方面看,“影三”似乎距离公众更远了?

王绍强:这种距离感肯定是存在的。公众对经典艺术相对熟悉,也百看不厌;但还有一种前沿艺术,它在艺术发展的最前沿进行探索。公立美术馆需要把两者都呈现给观众,我们希望给观众一种陌生感。本次展览所带来的陌生感不仅仅来自于作品,也来自于布展空间、视觉传播、展览理念等等方面,这种多方位的陌生感确实需要一定时间去感受和认知。

在这个全球文化多元共存的时代,我们的文化更加不能单一,这也是国家的文化战略。如果从城市的角度而言,广州这座如此发达的城市需要这些最前沿的艺术。作为区域美术机构,我们要和世界同步,也要引领这个区域的文化,让市民在广州也可以看到和国际同步的艺术作品。当下我们越来越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我们更要把最好的、最前沿的、最有探索性的,但同时也是有陌生感的艺术呈现给观众。如果观众对具体作品不了解,我们就多写说明、做讲解,多做网络传播、媒体的宣传,希望可以促进整个区域文化的成长、市民文化品位的成长。

羊城晚报:当下“网红”展流行,而展览本身的理念和知识却似乎没有随着传播上的“红”而得到有效传递。主办方应该如何处理“网红”、学术性与观众的关系?

王绍强:我们不拒绝一个好的展览变成“网红”,但一味追求“网红”不是我们的初衷。虽然我们对外呈现的方式可以是“网红式的”,也就是轻松的、充满活力的、多元的、前卫的、符合观众观看习惯的,但严谨有力的学术研究始终是展览的生命力所在,归根到底这背后需要有学术的支撑。

“保守”、创新都是广州传统的一部分

羊城晚报:在这十年间,全国各地,尤其是大湾区越来越多的三年展项目在进行。这对于广东美术馆而言,会形成压力吗?

王绍强:近年来国内特别是大湾区内的双三年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不管展览的学术意义、社会价值如何,对于整个艺术生态来说始终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这种探索也是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作为一个省级美术馆,我们乐于看见广东乃至大湾区的艺术发展呈现出这样积极的面貌,我们希望能够在更深度的交流中相互借鉴,共同构建好区域内的艺术生态网络。

羊城晚报:在当下的大湾区时代,深圳等地的艺术活力已经越发为全国重视。有评论认为,广东美术馆近几年的一些工作似乎有一些保守。您怎么看?

王绍强:相对于深圳的活力来说,我们的艺术或展陈确实有保守的一面,但这种保守恰恰是广州这座城市不可抛弃的一部分。因为深圳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而广州有不能丢掉的文化传统和艺术传承。广东美术馆是一座省级美术馆,在全省的艺术生态中有着不可推卸的文化责任,因此我们的定位从来不只是当代艺术馆,而是综合性美术馆,必须要观照不同的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

因此我们从建馆以来,就开始收藏岭南画派、新兴木刻、革命美术等传统和经典的近现代美术作品,同时我们也拥有“广州三年展”“广州影像三年展”这样的当代品牌展览。这种综合性是我们区别于很多深圳美术馆的地方。

未来新馆的启用可能会更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在现在的旧址继续展示传统经典的艺术,而大型的三年展或当代艺术项目,更多地会放在新馆。这样我们把两个馆的功能定位区别开来,各有侧重,两个展馆形成合力,成为拉动广东美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

编辑:白茶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