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青海省久治县科索村:扶贫车间带来增收“红包”
光明日报记者 万玛加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湘琳
清晨,第一缕霞光洒在广袤的草原上。牦牛开始在丰茂的草场上恣意走动,袅袅炊烟伴着晨雾四处弥漫,久治草原迎来新的一天。出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城,沿国道向西南方向行驶90余公里,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垭口后,记者抵达此行的目的地——白玉乡科索村。
科索村海拔高、气候寒冷,交通不便,畜牧业是这里的支柱产业,全村198户842人,其中建档立卡户71户342人。
走进室内温度近38摄氏度的炒面加工厂,一股热浪扑面而来。高温下的一粒粒青稞在炒锅里翻腾着,不时地发出“噼里啪啦”的清脆声响。
工厂负责人德尕加正动作熟练地用机器为生产好的炒面封口。这位个头不高的藏族汉子用流利的普通话向我们介绍,工厂是2016年9月建起来的,目的是加快科索村脱贫致富步伐,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其他牧民一道致富奔小康。
近年来,白玉乡通过“实体企业+产业项目资金+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不仅给村集体创造了一个新的收入来源,也给贫困户家庭带来增收的“红包”,使广大贫困户获得最大利益。
德尕加说:“我们先将青稞炒熟,再由工人们用石磨手工磨成炒面售卖。现在主要是订单式销售,专供县民政局,去年共加工了200吨,有时也有一些散户专程来这里购买。”
谁能想到,眼前这个规模不大的加工车间,竟成了远近闻名的香饽饽,加工出来的炒面常常供不应求。
科索村通过合作社高于市场价收购村民的青稞,加工后进行品牌销售,部分利润按照入股比例用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剩余利润给贫困户及普通牧户分红。炒面厂还吸纳了当地5名建档立卡户长期在车间务工,尕玛拉毛就是其中之一。她每月有2400多元的收入。
“这样的好事情以前想都没想过,没有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尕玛拉毛说,“我属于因病致贫,2015年我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我搬迁到了乡政府附近,房子是政府建的不要钱,我还当上了草管员,每年收入两万多元。现在,村里的扶贫产业基地建立后,我又成了炒面厂的工人,每月有工资,年底还有分红,家里总收入接近7万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炒面加工厂紧紧围绕“扶贫惠农、振兴乡村”,对村里的贫困户实行优先收购、优先加工、优先入厂打工、集体经济优先帮扶贫困户的“四优模式”,解决了当地村民加工难、加工贵等问题。
隆隆的机器声点燃了科索村牧民对新生活的希望。青稞炒面、糌粑点心等无公害产品,在合作社的经营下,不仅香飘万里,还让科索村牧民鼓起了腰包。
科索村党支部书记依力窝赛说:“现在,我们的炒面在市场赢得了好口碑,销路也畅通了。我们已有了发展深加工产业链的新打算,有信心带动群众继续增收致富!”
《光明日报》(2021年04月15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