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大未来 |“工二代”港青回东莞开农场,5年让父母从不解到自豪

来源:金羊网 作者:莫谨榕 姜雪媛 发表时间:2021-04-20 20:23
金羊网  作者:莫谨榕 姜雪媛  2021-04-20
“现在大湾区建设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各类政策也十分友好,我很鼓励我们的香港青年回来创业。”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莫谨榕 实习生 苏璇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雪媛

“我们农场占地一百多亩,农场都是采用现代种植栽培技术,夏天可以出产葡萄和火龙果,冬天出产草莓和葡萄,一年四季都有蔬果供应。”4月18日,香港“80后”农场主黄惠铭热情地介绍着他的百亩农场。

黄惠铭创立的“我的农场”位于东莞企石镇,是一个集绿色种植、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的绿色田园综合体。

黄惠铭出生于东莞,在香港长大。2014年在美国完成大学学业后,黄惠铭没有按部就班地接受家里的安排的工作。回到内地进行几年的考察后,东莞籍的他开始憧憬回家乡大展拳脚。

“我主要学习理工科,可以说是一个‘工二代’。2015—16年的时候,传统工业处于一个瓶颈期,产业开始转型升级,所以我们觉得可以尝试一下不同的领域。”2017年,黄惠铭和几位留学时结识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策划开办“我的农场”。

黄惠铭的农场占地105亩,设有种植区、观光区、游乐区和野炊区,种植区内种有葡萄、玉米、火龙果、白花果、番薯、西瓜等,还养着土鸡,表面上看和大多数的农场没有什么区别,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里的每个环节都跟绿色、健康、科技这些字眼“挂钩”。

黄惠铭告诉记者,他的合伙人都不懂怎么搞农业,因此,他们特别重视懂行的外脑的意见,先后邀请台湾、天津等地的多个农业专家做智囊。但凡经营一个农作物品类,都会都会让每个雇佣的师傅先列一个种植清单,把种植和养护流程写出来,然后拿到专家那里过滤,从源头抓起,选择最优的方案。

起初,家人对黄惠铭的新事业不太看好。“他们会觉得农业没什么前途,不是一个高端的行业。”这位“80后”港青没有因此气馁,自己去学开挖机、学电焊,将一片荒地耕耘成生意盎然的农场,也使自己“进化”成半个农业专家。“现在我妈妈都会很自豪地带朋友来农场参观,有时候还会来帮忙干农活。”黄惠铭高兴地说道。

“我的农场”给当地人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村民们是农业的主力军,能和我们进行完美的配合。”黄惠铭说,“我和伙伴们都觉得现在到了回馈家乡、建设家乡的时候,希望将自己最青春、最有活力的状态投入到家乡建设中去。”

黄惠铭坦言,留学经历开阔他的视野,也让他对国家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思考。“现在大湾区建设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各类政策也十分友好,我很鼓励我们的香港青年回来创业。”

黄惠铭回忆,疫情期间,农场的旅游业务相对低迷。恰逢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关注度上升,“我的农场”迅速改变策略,大力推广农场里的绿色农产品,销售非常可观,成为疫情期间的支柱收入。

image.png

“我的农场”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当地政府对绿色农业的大力支持。“当地的人社局会上门介绍一些优惠政策,也鼓励我们并且提一些很好的意见。”黄惠铭说,疫情期间东莞市政府大力推广线上线下带货,带动农产品的销售。

谈到农场将来的发展,这位皮肤黝黑的青年目光坚定地说:“我们要做到标准化生产、流程化管理,要结合技术和机器,降低对劳动力的依赖,实现真正现代化的新农业。”

编辑:智羊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