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丨 从“0”到“1”,钢构传统制造业向“智”突破

来源:金羊网 作者:林海生 宋金峪 莫斌斌 赖昭君  发表时间:2021-05-18 22:22
金羊网  作者:林海生 宋金峪 莫斌斌 赖昭君   2021-05-18
从传统车间的人工生产线到智能制造的自动化科技前沿,他青丝染流年,双脚踩素履,坚守了九千多个日夜,一心向“智造”。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海生 宋金峪 通讯员 莫斌斌 赖昭君 

从传统车间的人工生产线到智能制造的自动化科技前沿,他青丝染流年,双脚踩素履,坚守九千多个日夜,一心向“智造”。中建科工华南钢结构公司副总经理冯清川,回忆起自己的工作,不禁感慨道:“25年坚守工作岗位,说经历比讲成绩更合适。把一件事情,一项事业从认真细致做到完善精致,甚至达到完美和极致是我工作的目标。”

该公司已实现智造化,机械手正在焊接中

2014年,中建科工华南大区广东厂二期项目开始筹建,在历经7个月的国内外考察后,2015年,项目组进入封闭研发期。在同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机遇和挑战开始显露,同时中国钢结构智能制造研发任务的重担交到华南钢结构公司广东厂的身上。 

“和以往的经历不同,钢结构智能制造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朦胧的概念。别说图纸和方案了,当时根本就没人知道这个事该怎么搞、要搞成啥样、能不能搞成。”冯清川说。 

在无经验借鉴、无技术路线、无成熟案例的情形下,以冯清川智能制造团队为代表的华南钢构厂,组织团队远涉重洋,先后赴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地进行先进制造模式交流与取经,“国外的先进制造和精益化生产,给我们的工业化理念带来巨大冲击。”冯清川说。

国内、国外……不管远近,只要出门学习考察,冯清川都要求带一个大号的行李箱和一个移动硬盘,整箱整箱资料地往回拖。 

冯清川专心致志工作中

学习归来后,该公司决定要在二期规划上提升智能制造程度,不仅要把先进的国外技术引进来,同时,要把引进来的技术设备吃透、整明白,并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升级与再创造,经过1000余天,6次大的设计修改、上百次局部变更后,以冯清川智能制造团队为代表的华南钢构厂打造出全球首条、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重型H型钢智能生产线,2019年二期厂投产后,该公司基本实现全自动化生产、信息化管理、CPS融合的柔性智能制造,打造出具有“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特点的国内建筑钢结构领域首个智能化工厂, “相较于以往的人工焊接,机器人智造可以提高3倍的工作效率。”冯清川说。

“我们分公司的客户主要分布在华南五省,即广东、广西、福建、海南跟云南,因我们的产品比较特殊,体积比较大,需要通过水运到客户手中,惠大高速开通之前,运输车辆到惠州港需要1小时20分钟,现在基本上在35分钟内。目前,随着高速路系统的不断完善,我们已实现‘端到端’的运输,非常方便。”冯清川坦言,当时该公司选择落地惠州,其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是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 

机械手焊接可比人工提高3倍工作效率

据介绍,在5G、工业互联网和新基建方兴未艾的新形势下,该公司将持续探索基于智能感知等新技术的新一代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基于3D视觉的搬运机器人、切割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基于线激光的焊缝寻位与跟踪技术等);持续探索基于5G和新基建的新产品应用研究(5G智慧杆、5G基站、大数据中心、智慧停车等);持续探索基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和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的智慧工厂研究;持续探索建筑施工领域智能装备新技术研究,提高建筑行业的智能化、标准化、参数化水平。

编辑:木青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