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引发广东代表、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22-10-17 13:54
南方日报  作者:  2022-10-17

报告要义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北京连线

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砥砺奋进,硕果累累;瞩目盛会,奋发求为。报告在广东代表、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他们为辉煌成就倍感振奋,对光明未来满怀希望。围绕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大家纷纷表示,要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发进取,真抓实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广东力量。

党的二十大代表、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

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

“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本质要求、战略安排和重大原则,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二十大代表、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表示,汕头将认真学习报告,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水平更高。

温湛滨认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汕头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党员干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抓好干部队伍和作风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汕头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温湛滨说,汕头要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实施“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培育计划,打造产值超7000亿元的“三新两特一大”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汕头海上风电资源丰富、拥有国际海缆登陆站和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的优势,建设国际风电创新港和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先行区。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凝聚起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温湛滨说,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广用好“呼援通”等民生服务举措;推动练江流域综合整治从1.0向2.0版本跃升,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汕头;全力实施创建平安幸福汕头“六大工程”,打造具有汕头特色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党的二十大代表、阳春市八甲镇官河村党总支书记廖高珍: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

“在大会现场聆听报告,让我心潮澎湃、倍感振奋!”党的二十大代表、阳春市八甲镇官河村党总支书记廖高珍说,她对报告提到的中国式现代化尤其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印象深刻。作为一名基层代表,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也是她的美好愿景。

廖高珍以自己所在的官河村为例。近年来,在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官河村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积极落实门前“三包”,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消除较大面积黑臭水体。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与利用。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在村里打造一批“四小园”,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实地调研,廖高珍与村“两委”干部还确立了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之路,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绿色种养项目,把坚果、藿香、沙姜等产业不断壮大,让山区的生态优势转变成经济发展优势,吸引更多村民回乡安居乐业。

“官河村的实践证明,绿色发展不是‘钱袋子’与‘绿叶子’两者选其一的抉择,而是要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廖高珍说,目前广大乡村的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她要深入学习贯彻报告精神,通过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形成乡村振兴绿色产业链,推动家乡绿色发展。

党的二十大代表、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古灶村党委书记陆秀兴:

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听完报告后,我深感责任与使命重大。”党的二十大代表、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古灶村党委书记陆秀兴说,作为来自基层的代表,不仅要带领村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还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陆秀兴和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一起,啃下村里人口密度大、功能布局混杂、老旧物业占比大、产业低端等“硬骨头”,村组两级集体收入于2019年首次突破1亿元。

为寻找共同富裕的农村解法,古灶村还于2020年开始谋划部署推进整村改造工作。陆秀兴组织村民参观广州猎德村、佛山果房村改造项目,举办宣讲会为村民解答,最终获得村民大力支持。陆秀兴说,通过整村改造,既可实现产业升级和集体经济的壮大,留住产业人才;还可提升生活品质,打造宗祠广场、村史馆,留住乡愁,实现产城人文融合发展。

“我将深入学习报告精神,和乡亲们一起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陆秀兴说,接下来,她要抓住新一轮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机遇,加快推进“城中村”公共服务社区化、产业发展高端化和农民身份市民化。她畅想未来整村改造后,孩子老人的欢声笑语、广场上的歌舞闲聊声,将萦绕在整齐的公寓和美丽的花木间。

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中山市分公司质监员韦艳梅:

以高质量发展引领提升邮政服务水平

“听了报告后感到很激动,也充满了干劲!”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中山市分公司质监员韦艳梅说,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报告为她今后做好质监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韦艳梅在质监岗位上干了15年,这些年来,她认真做好服务支撑工作,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客户,重点在服务查询和售后两个环节提升响应速度,推动售后服务质量大幅提升。

2018年,韦艳梅服务质量创新工作室成立,开展了《远程监控实时监测窗口服务质量》《快递包裹主动客服管理》等研究课题,由她牵头研发的“邮政服务质量监督检查信息系统”也随后在全国邮政系统上线。“通过远程监控系统,一旦发现问题就能及时整改,比现场检查效率要高很多。”韦艳梅说,用技术手段进行质量监督创新,提升服务质量,大幅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结合自身工作经历,韦艳梅认真学习报告内容,并对服务业如何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多思考。“推动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要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韦艳梅说,随着电商快包业务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邮政寄递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接下来,她将立足本职岗位,对标对表报告部署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用实际行动推动便民业务更好开展。

广东回音

广东干部群众热议“中国式现代化”——

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努力奋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报告在广东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鼓足干劲、踔厉奋发,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努力奋斗。

让更多人成为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十年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广东大力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大力促进就业,推进乡村振兴。广东竹韵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粤菜师傅西江名厨”谭志军表示,三项工程让更多人有了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有力推动了共同富裕。“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乡的农产品、特色手艺被更多人知晓和喜爱,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报告让我动力更足,信心更强!”谭志军说。

“莲麻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生动的基层实践。”广州市从化区吕田镇莲麻村党支部书记卢为俊说。近年来,该村围绕乡村振兴,努力把短板变为潜力板,村集体收入由2015年的28.5万元增加至如今的150万元,吸引了30%的村外流人口回乡创业。他表示,当前莲麻村正借从化建设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的东风,打造“莲麻特色小镇”,进一步优化乡村环境,推进产业振兴,保持村民收入稳步增长。

清远市清新区浸潭镇六甲洞村党总支书记邹瑞文表示,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共同富裕。他介绍,近年来清远高质量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六甲洞村通过“三块地”(农村承包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改革试点,让广大农民成为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股东,成为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目前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昔日的‘空心村’成为富裕村。”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报告让我更感使命重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我们应该在激发传统文化活力、增强民族精神力量上奋力拼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以经典力作讴歌新时代,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让戏剧文化深扎基层、深入人民。”广东粤剧院党委书记、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曾小敏说。她透露,包括粤剧电影《谯国夫人》、讲述东深供水工程的现代粤剧《东江依旧紫荆红》等在内的一批新作正在创排,将进一步擦亮岭南戏曲名片,更好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效载体。东莞茶山镇以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为重点,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点)建设,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用理论宣讲的“小菜单”精准对接群众的“大需求”,探索出“金句微传播”等文明实践品牌。东莞茶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黎天刚表示,将发动茶山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走进村(社区)、学校和企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我们将这些理念融入保护区的本职工作中,并努力尝试开展特许经营模式,让区内原住民参与国家公园建设,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教科科长杨昌腾说,近年来,金斑喙凤蝶等珍稀动植物陆续在南岭保护区现身,说明南岭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性进一步凸显,生态屏障作用正进一步增强。

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南岭国家公园(拟建)的组成部分,该保护区护林员吴丁华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过山瑶”。自2016年进入保护区工作以来,他把森林巡护与林下养蜂、自然观测等工作结合起来。护林员补贴和林产品收入相结合,让他的生活越来越好。“随着森林资源的逐步恢复,‘工作+林产品+蜂蜜’可使每户获得5万多元的收入。”吴丁华说。

典型样本

佛山紫南村:

从落后村迈向共同富裕“明星村”

不久前的国庆节假期,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游客络绎不绝。白天徜徉在“紫南船说”水上游项目饱览小桥流水的美景,晚上观赏璀璨多彩的水舞灯光秀,不少人在这里体验了一场沉浸式的最美乡村之旅。

这样的场景曾是村民们不敢想象的。2007年以前,紫南村是当地有名的“脏乱村、落后村、问题村”。十多年来,这个面积仅5.88平方公里的小村庄坚持党建引领,村党委带领全体村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升人居环境水平,营造乡风文明氛围,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蝶变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示范村、明星村。

作为紫南村党委书记,潘柱升是这一变迁的见证者,也是推动者和参与者。2007年年底,他放弃外地工作,返乡投身家乡建设。

“作为珠三角地区的城郊村,紫南村用好优势资源,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努力实现土地变资源、资源变股本、农民变股民。”潘柱升介绍,通过优化硬件设施和营商环境,该村吸引了包括3家上市公司、23家规上企业在内的60多家企业落户,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全村人均收入超1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潘柱升说,紫南村让村民共同参与村庄建设,共享集体发展红利。

如今在紫南村,55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可领到1100元的养老金;村民到定点医院看病,只需交4元挂号费或600元住院费,其他费用可在“二次医保”中报销;在教育方面,村里设立奖学金,鼓励孩子努力求学……紫南村努力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弱有所助。

近年来,紫南村投入近4亿元,建成双向四车道的柏油马路,建有2600多个生态停车位,拥有2万米的步行生态绿道、20多公里的景观河岸,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和垃圾处理“日产日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不仅荷包鼓、环境美,也要“脑袋富”。不久前,在“仁善紫南”美德人物事迹分享会上,一批紫南村好人好事打动人心。作为全国文明村,紫南村坚持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出“文化立村、文化兴村、文化强村”发展思路,积极培育“仁善紫南”文化品牌,打造好人之村,在文明乡风浸润下,村民文明素养明显提升。

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紫南村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宝贵资源。近年来,紫南村先后建设广府家训馆、佛山好人馆、紫南村史馆、洛神云筑民宿、阿农湾农耕体验园等,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活力,并促进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过去十年紫南村的快速发展,最根本的原因是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潘柱升说,未来紫南村将继续在党的引领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真正做到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村民。

南方日报记者 尚黎阳 卞德龙 韩安东 马瑞婕 曹嫒嫒 罗湛贤 肖文舸 陈思勤 李鹏程 徐子茗 王佳欣 邵一弘 黄嘉锋 王辉 肖雄

编辑:邬嘉宏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