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我国新增三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总数居世界首位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黎存根
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麦宇恒
农业文化遗产被称为“关乎人类未来”的遗产,内含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传统的生态农业知识与技术精髓、多姿多彩的本土文化和美不胜收的景观。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宣布:三处中国遗产地——中国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中国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中国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因以独特方式利用传统方法和知识,维护特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被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我国这3处最新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凝聚了中华民族农业智慧,也惊艳了世界。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它们的大美吧!
【新闻背景】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简称GIAHS)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旗舰计划,它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将其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认定的是具有“全球重要性”的,融经济、生态、技术、文化、景观于一体的“活态”遗产,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遗址、遗迹或遗存。
作为一种新型的遗产类型,GIAHS与其他世界遗产类型相比,有着显著区别:一方面,它是一类专属于农业的遗产类型;另一方面,GIAHS是一种更加注重人地和谐的活态的、复合型遗产。截至目前,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有22个国家的65个系统,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18项,数量居世界首位。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具有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包括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重特征的“系统性遗产”。如位于我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哈尼梯田”,2010年以“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名称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3年以“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名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是最早响应“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的国家之一,在许多方面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成果。中国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项目,不仅存在丰富多样的物种基因,而且拥有秀美的农牧业景观。中国政府非常重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率先出台了国家层面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中国也建立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截至目前,农业农村部已认定了六批共13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中国茶产业的突出代表和典型符号
宋元时期,安溪茶叶就经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如今已经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符号。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安溪是中国乌龙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由安溪铁观音衍生出来的生态系统、生产系统、文化系统,更是成为中国茶产业的突出代表和符号。
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遍及全县的所有乡镇,其中,核心保护区位于西坪镇、芦田镇和虎邱镇。在西坪镇的尧山、尧阳、南阳(南岩)、松岩,在唐末就有茶树栽培,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山地农业与茶园共荣共生,和谐共长,成为茶农的主要生计方式,森林、茶树、村落有机结合,构成完美的复合生态景观。
近年来,安溪创新“现代农业+文旅”发展模式,在全国率先发展茶庄园业态,建成22座各具特色的茶庄园,打造安溪茶文化休闲旅游胜地,而云蒸霞蔚的高海拔茶山如今也是著名避暑胜地。中国茶都、虎邱镇、云岭茶庄园、西坪镇等组成的“海丝茶源·茶旅圣地”线路,入选了农业农村部2020年中国美丽乡村旅游(秋季)精品线路。
其中,位于县城东南部的中国茶都,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依山傍水,拥有茶博馆、万壶馆、福源大茶壶、石雕茶文化柱、斗茶厅、紫砂阁、茶诗长廊、茶都公园等一批独具茶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是了解乌龙茶工艺流程,欣赏铁观音茶艺表演,感受纯、雅、礼、和的茶道理念等重要的茶文化旅游平台。
虎邱镇则是市级旅游休闲集镇,是著名的山水茶乡,镇区及周边拥有多家现代茶庄园和休闲农业点,区域内的葡萄采摘、长潭戏水、格桑花海也成为当地旅游热门选择。
云岭茶庄园四周群山环抱,其前身为国营芦田茶场,现在是集茶叶生产加工、茶文化传播、研发创新、旅游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茶业综合体。2019年云岭所在村福岭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西坪镇是名茶铁观音茶的发源地,有铁观音茶母树园、代天府、茶禅寺、“南轩”、“日寨”、“月寨”和泰山楼等旅游景点。位于西坪镇南岩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泰山楼,是安溪铁观音走向世界的见证。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
全球可持续牧业和脆弱牧场管理典范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雄浑博大的大漠孤烟和长河落日,复现独特游牧景观。它是中国入选的首个游牧农业遗产地,也是全球可持续牧业和脆弱牧场管理的典范。
早在新石器时期,人类就在这里从事狩猎和游牧生产活动。“牧民—牲畜—草原(河流)”之间天然的依存关系,让这里的游牧生产方式历久不衰,成为全国唯一一块原汁原味保留蒙古族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这个以畜牧业为主体,农林相互依存、优势互补的复合生产体系,为牧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物和生产生活用品来源。
因处于大兴安岭南麓与西辽河过渡带的独特位置,这里形成了南北迥异、四季皆宜的草原资源。这里群山巍峨、草原广袤、河流密布,其核心区位于草原北部的巴彦温都尔苏木,总面积500万亩,涉及23个嘎查(与行政村平级),牧民依然原汁原味地保留着区分冬春营地和夏秋营地、逐水草而居,食肉饮酪、骑马射箭的蒙古族传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
在这个偏居一隅的“世外桃源”中,牧民们过着融合了现代元素的传统游牧生活。他们根据季节变化、雨水丰歉和草场长势,决定一年四季的游牧线路和春夏秋冬四季牧场的放牧时间。进入农历5月,巴彦温都尔苏木各处的敖包祭祀就相继开始。南部则是亚洲面积最大的百万亩优质牧草成片种植基地,有“中国草都”美誉。
阿鲁科尔沁草原文化厚重,风景优美,游牧历史悠久漫长,是内蒙古草原旅游的重要地区。现存蒙古末代皇城——察罕浩特古城等400余处古遗址,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其中耶律羽之家族墓、宝山墓壁画分别于1992年、199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还有巴拉奇如德庙、巴彦花水库、百兴图旅游区、达拉哈旅游区、罕山自然风光、根丕庙旅游区、蒙古艾里旅游区、坝后草原风情旅游区等旅游名胜。而草原那达慕、祭敖包、阿鲁科尔沁部落婚礼、阿鲁科尔沁民歌等传统体育和节庆活动,都能让人们领略到蒙古族勤劳、勇敢、热情、豪放的民族风情。
《阿日奔苏木婚礼》和《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两个项目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蒙古汗廷音乐被誉为“文化活化石”,并被成功抢救、复原、演奏。
【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
旱作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两山夹一沟,没土光石头,路没五步平,地在半空中”。在巍巍太行山深处,涉县人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把一块块山石修葺成长度达数千公里、高低落差近500米的涉县旱作石堰梯田,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专家称为“世界一大奇迹”“中国第二长城”。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的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始建于元代,是太行山区最大的梯田群,总面积21万亩,是旱作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当地山区气候干旱、自然环境恶劣,而石堰梯田为陡坡种田创造了条件,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既给当地人提供了稳定生计,也为这个缺土少雨的北方石灰岩山区打造了生态循环可持续农业的样板。
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巧妙地利用满山遍野的石头,构筑了子孙繁衍生息的家园,石屋、石路、石栏、石几、石桌、石凳、石碾、石磨,应有尽有。放眼望去,层层梯田盘旋山间,村民牵着毛驴在石堰间劳作,传统山水农耕场景让人感动。
金秋十月,涉县旱作梯田迎来丰收季。层层叠叠的梯田上,白菜、萝卜、谷子、玉米、大豆等多种蔬菜、粮食作物与树木、山峦、村庄、道路交相辉映,形成一幅幅七彩画卷,美不胜收。
王金庄至后牧牛池村一带,是涉县旱作梯田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取王金庄和后牧牛池两个村的首字,将这一带称为“王后梯田谷”,主要景观集中在王金庄、刘家、大洼、西寂寥、禅房、后牧牛池等村庄。其中,王金庄梯田约有8万余块、1.2万亩。
过去种植梯田仅是为解决温饱,在特色农业种植、农旅产业开发加持下,现在梯田保护和利用日益成为当地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涉县也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在涉县赤岸村的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基础上,建设了红色记忆小镇二期、赤岸公园、太行颂文化园夜景亮化等项目,通过沉浸式演出、体验式游玩、互动性讲解等方式,丰富了人们的参观体验,并陆续开发了100余款文创产品。
涉县索堡镇中皇山上的涉县娲皇宫,为国家A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齐,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而太行五指山景区,主峰海拔1283米,山势巍峨峻秀,植被郁郁葱葱,以“雄、奇、险、秀”著称。(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
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
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
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
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
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
河北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
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
陕西佳县古枣园
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
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
中国南方稻作梯田(包括广西龙胜龙脊梯田、福建尤溪联合梯田、江西崇义客家梯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
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