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新知 | 文物“出差”大有奥秘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易芝娜;文艺 发表时间:2022-11-21 16:37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易芝娜;文艺  2022-11-21
谁能出,谁不能出?出一次,要歇多久才能再出?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文艺  通讯员 王斯宇 黄巧好
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越王博物院提供

自10月28日起,丝缕玉衣、“文帝行玺”金印、东汉陶鸮形五联罐、“万岁”瓦当等一批文物珍品,从广州的南越王博物院、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出差”到一千公里外的贵州省博物馆,在那里展开为期三个多月的《夜郎与南越精品文物展》。

据介绍,这批文物当中的一部分,今年6月才刚刚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出差”归来。文物珍品“出差”背后的故事,引起了羊城晚报记者的关注。

西汉陶胡人俑座灯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如果你经常逛博物馆,就会发现,展柜里经常有那么几件文物会“请假”——说明牌上写着“文物外展,敬请谅解”。而经常出差的人都知道,出门在外诸多不便,总要做各种准备,那这些珍贵的文物在异地搬运时,又会有哪些奇妙经历呢?

羊城晚报向展览主办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详加了解,发现其中大有讲究。比如:漆木器很少“出差”机会,“195文物”不准出国,文物借展最长不超过三年……

竞争上岗:状态不好不让去

哪些文物才能获得“出差”机会?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保管部主任邝桂荣介绍,不是任何文物都满足“出差”的条件。

“一般来说,文物内涵与展览主题具有较高匹配度是基本条件。同时,我们还会对文物进行评估,挑选保存状况较好、性质稳定且不易破损的文物去‘出差’。”她说。

此外,还要对前往展览的展陈环境进行考查,看是否能达到文物的文保要求。最后,完成备案手续后,文物才允许出库。

展厅中的”蕃禺“铜鼎    南越王博物院藏 

相比之下,漆木器等质地较脆弱的文物“出差”机会比较少。

邝桂荣解释,因为广州地区漆木器类文物出土较少,并且这类文物对温湿度要求高。“漆木器对湿度要求是55%左右,而北方地区的湿度较低,以西北地区为例,它的湿度通常只有30%到40%。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考虑借展了。”

同时,对于有机质类文物,比如纸质文物、漆木器、牙骨器、丝毛棉麻类、皮革类等,它们对“出差”环境要求较高,一般来说,只有当对方展厅、展柜符合恒温恒湿的条件时,博物馆才会同意将文物借出。

根据所具备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划分,文物藏品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又分为一、二、三级,其中,一级文物等级最高。邝桂荣指出,一级文物的“出差”规定也是最严格的,需要向国家文物局报备通过才能到外地“出差”,而其他等级文物则没有这项特殊要求。

明星文物丝缕玉衣   南越王博物院藏 

政策保护:“顶级”国宝禁止出境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文博机构的引进能力和观众需求也有所提高,文物出入境展览已不少见。近10年来,广东省的海外引进展览也逐渐多了起来。

南越王博物院藏品部主任何东红说,20世纪90年代开始,南越文物就开始受到海外国家和地区的欢迎,时常受邀出境参展。但她说:“文物出境的手续会更复杂,我们需要将整个展览方案上交国家文物局,报批通过才行。”

根据现有文物管理规定,通过文博机构自行评估的文物都可以外出参加展览。但有一批“195文物”是被永久禁止出境的。

什么是“195文物”?从2002年起,国家文物局陆续发布了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共计195件(套)。进入此目录的文物,就被简单称为“195文物”。它们是中国的顶级“国宝”。

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西汉角形玉杯和漆木屏风构件就被列入了首批“195文物”目录。

角形玉杯  南越王博物院藏

何东红介绍说,在1991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策划举办的《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玉器选萃展览》上,包括角形玉杯共计63件(套)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器精品曾赴港展出。

那是角形玉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出境展览。因为过于珍贵,如今它不仅不再会出境,没有特殊原因,甚至都不会再离开南越王博物院,更不参与借展。

交接细致:“点交”考验眼力和耐心

从事文博工作多年的邝桂荣说,文物“出差”时的点交工作应该是最重要也是最紧张的环节。文物点交,即文物交接方共同确定文物状态,对文物的编号、名称、质地、数量和保存状况等信息进行仔细核对、详细记录并达成一致的过程。

“交接双方的点交记录里要对文物的描述保持一致。如果有一些情况是文字不好描述的,还要拍照记录。因为后面要经过包装运输、再次开箱点交、布展、撤展,最后将文物运回等流程,文物状况如果发生改变,有点交记录才能知道哪一环节出了问题,以明确各方责任,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工作人员细心点交文物

通常来说,一张点交桌、两本点交单、三方工作人员都要齐备,点交工作就可以开始了。其中,三方工作人员中除了文物交接方,还有第三方——专业运输公司。

而且,“出差”的文物至少要经历两次点交,一次是在出发地(的库房),一次是在目的地(的展厅)。

“点交十分考验眼力和耐心。比如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这次借展到贵州的170件(套)文物中,包括了大量珠饰,我们需要一颗一颗地确认珠子的数量。而且一大串珠饰中,可能某几颗珠子存在磕损或者污点,这种情况都需要有点交记录,对它们的描述往往是比较复杂的。”邝桂荣说,除了珠饰,对青铜器的点交描述也同样复杂和细致。

西汉珠串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精细包装:多重保险,用材讲究

文物“出差”无论路途远近,都必须根据国家《文物运输包装规范》,来保证文物的运输安全。因此,每次出差前的“打包”也都是相当精细的活。

首先是用材讲究,文物要用无酸软纸包裹。这种无酸纸,不含活性酸、强度高,可以更好地保护与纸直接接触的文物不受酸的侵蚀;

然后不同的文物根据春形状、材质要用量身订制的专用囊匣来装,囊匣用材也需保证不会影响文物,同时要求设计结构稳固,能防撞、防潮;

装入囊匣后,如果有多件文物一同运输,还需用珍珠棉进行分隔,防止囊匣之间相互摩擦碰撞;

全部打包好后,再贴上密封条,盖上博物馆的印章,文物包装才算完成。

给完成打包的运输木箱贴上封条

除了包装很精细,文物“出差”所乘交通工具也有特殊要求,通常是“专车专用”,做要多重保险。

车辆车厢内需提供满足文保要求的短期居住环境,要有温度、湿度控制系统,保证恒温、恒湿;还要配备实时监控,可随时查看车厢内的温湿度情况,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比如一些书画类文物,更适宜保存在较低温度中;车载系统可能还要求自带发动机,保证车辆不会因熄火、加油而停止工作;

另外,文物运输车会改用承重性好同时更为轻缓的橡胶空气弹簧来保持平稳,减少噪音,同时每一个包装箱也会用安全带固定在座位上,能防止运输途中移动可能带来的伤害;运输车辆内也会有两套监控系统,一是无死角的车厢监控,可以在驾驶室随时查看,二是对车辆的GPS定位,可以实时监控车辆位置、查看车辆状态,包括监控驾驶员的速度、路线等。

据邝桂荣介绍,有的运输车辆甚至会利用“黑科技”,可以根据文物重量不同,自动调整并控制车体平衡。为了保证文物运输过程平安顺利,工作人员通常还会提前对行车速度、路线进行规划,确保万无一失。

出差时限:最长不超过三年

文物“出差”当然也是有时限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文物借展的时长规定最长不超过三年。实际上,对于类似《共饮一江水——夜郎与南越精品文物展》这样的临时展览,展期一般三个月左右就结束了。三个月,是文物的普遍“出差”时长。

展厅中的熊形踏跺    南越王博物院藏

邝桂荣说,某些类别文物,保存环境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文物的寿命。“虽然我们肉眼看不出来,但实际上文物的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如果文物频繁出展,我们会让它先回到熟悉的库房待一待,等保养一段时间再准备下一次的出展。”

今年6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144件(套)文物在“出差”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后,便先回到广州休整了一段时间,然后其中的132件(套)又在10月继续“出差”贵州。“剩下的12件(套)就是因为出展太过频繁,需要更长时间的来保养。”邝桂荣解释说。(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易芝娜
校对 | 潘丽玲

编辑:易芝娜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